黃隆民親授

黃隆民親授

出刀的三種節拍

2022-04-02

       本門將出刀的節拍分為三種,分別是四分之三快拍、四分之四正拍、四分之五反拍,詳細內容請參看〈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https://kendo.youmay.tw/article/194/detail/1053以下分別簡要敘述三種出刀節拍的內涵,並輔以黃老師在2017年9月2日拍攝的親身示範解說影片。

1.四分之三快拍

       以右中段構型(起手式)為例,出手的瞬間,軸心腳(左腳)足尖一蹬,獲得反作用力,此時自由腳(右腳)仍在空中尚未落地(身體好似拿水桶潑水時被潑出去的水),順從此勢,以彈道式操刀式將劍打出或刺出。這其實也是日本人所謂「一拍子」的打法(最直接的操刀法就是如宮崎正裕那樣,劍尖甚至不先揚起蓄勢,腰身也不做大幅移位,左腳足尖一鏟地球的瞬間,劍尖就招呼到了標的)。

四分之三快拍出劍重點如次:

     1)在右中段構型下,軸心腳(左腳)腳尖感覺好像在地面瞬間鏟上一個洞的同時,意念上就要讓劍尖即已擊中標的般的感覺,主要以左拳將劍推送出去。

    2)這種出劍式(操刀式)的型式可以將其歸類為「彈道式」-(單以劍尖那一點來看,就好像槍砲的子彈或砲彈射出之後所運行的拋物線)。日本劍道運動界當代劍豪宫崎正裕運劍的後半段就是如此。宮崎操劍前半段的揚劍蓄勢、取得位能的動作並不是把劍尖往上揚,而是往自己右側邊(右上、右平或右下)揚起劍尖(揚起劍尖的「揚」不一定限定在往上揚,也可以指向旁邊或向右下方「揚出」,這是廣義的「先將劍尖『翹起』以獲得預備度和位能」的說法。雙手持刀時,可在空中畫一個數學無限大「∞」符號,這是「米」字形劍法中去掉「十」字所餘之劍尖運轉路徑,也就是羽球選手熱身時畫橫躺的「8」。在∞軌跡上的任何一點、任何一個方位,皆可蓄勁,預備擊出,這都屬於「揚劍」的範圍)。本門講究的蓄勢,在此種出劍式上頭,講究的則是以持「平青眼」構型(比「八相」構型還低)的斜側型高中段來事先預備以進行逼攻(「攻め」)後,直接擊打。

     3)尤有進者,在右中段構型下,於逼攻(「攻め」)時,左腳尖和右腳尖在向前滑移甚或向後滑移時,兩個足尖是同時要能灌入「觸地意識」的(雙腳腳尖的聚緊度必須足夠)。只要抓住了「先之先」或「先先之先」的打擊時機,看看觸地取得反作用力的時機點是左足方便或是右足方便,以及看可擊打的標的是面部、小手、喉部或胸部,而瞬間決定以左足尖蹬出或右足尖蹬出。因此,四分之三拍的出劍並非只能在往前逼攻時以左足蹬出而已。往後滑移時亦可依此法出劍;同時亦可以右足尖蹬出來出劍。

     4)以右中段構型待在原地或往前移位時(此時右足在前方),右足尖一鏟地,左腳以剪刀腳往前往上踢出(左腳跟靠近右腳跟即可),在左腳落地前,物打部位已擊中標的,謂之「右足四分之三快拍」打法。若以左中段構型為預備姿勢(此時左足在前方),也能以同法打出所謂的「左足四分之三快拍」的劍(左足尖一鏟地,右腳以剪刀腳往前往上踢出(右腳跟靠近左腳跟即可),在右腳落地前,物打部位已擊中標的)。

       以四分之三快拍並使用彈道式操刀式來打出針對面部或小手的「先之先」或「先先之先」技法,純就速度單一變項來論的話,這是最快速的手法。做到得心應手的話,除了破壞力或攻擊力很凌厲也很有效之外,也能夠在心理上給對手很大的震撼與威脅效應,從而使對手在必須集中注意力於這種招式而致其難以關注於其他節拍與技法。如此,其他的節拍與技法的使用便更能產生效果。

2.四分之四正拍

       仍以常見的右中段送足步法為例,傳統出刀是軸心腳(左腳)足尖推動身體往前之後,雙手使用槓桿推拉原理,再配以自由腳(右腳)踩踏(注:右腳踩踏後已從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所獲得的反作用力來加大出劍的力度與速度。為避免自由腳(右腳)踩踏後所獲得的反作用力在傳導過程中產生無謂的耗損,就必須:1)身體重心須盡量挪至自由腳(右腳);2)踩踏的瞬間膝蓋盡快、盡量頂直,甚至於讓右腳跟頂起離地;3原本的左腳(注:踩踏後已從軸心腳轉換為自由腳)則配合這一瞬間靠攏至右腳(注:踩踏後已從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以此來判斷四分之四拍打得好不好,就看武者上述三項要件達成之效能。許多武者在打擊的瞬間,重心未充分挪移至右腳,踩踏的瞬間膝蓋是彎曲的,左腳也未能立即收攏至右腳,在力量無法自腳底上傳的前提下,必須以雙手出力操劍來彌補力量之不足,如此既費力、易受傷、浪費了右腳底踩踏所獲得的能量,岀劍速度更容易因雙手肌肉疲勞反而快不起來。

       打四分之四拍時,一般人常犯的毛病有「腳底踩踏出聲音後,竹劍就要打到」的迷思,因而無法耐住性子去遵守「等待踏完後的零點零幾秒、膝蓋(幾乎同時)頂直的瞬間,將力量上傳到上半身乃至手尾再到劍尾才能打出一劍」之鐵則。換句話說,太多打四分之四拍的武者在右腳(從原本的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踏出聲音的當下,就認為物打部位同時必須擊中標的。這種迷思加上意圖打出強力的一支,腳下就拼命踩地,踩踏得很大聲,以為越大聲,揮出的竹劍就越夠力,卻未意識到此時膝蓋彎曲,腳底反作用力在傳輸到膝蓋時就已斷勁,而無法讓動力繼續有效的往上傳遞至大腿、軀幹、手尾、劍尾。影響所及,雙手就得介入,拼命使用槓桿推拉原理以彌補力量的空缺,最終導致上半身很快會累、呼吸很快會亂、全身協調性無法在擊打完後適時地平衡歸零。若在未歸零的情況下又要出第二支、第三支…劍,很快的就近入惡性循環,雙手用力過度,喘不過氣,耗氧過度,出劍變慢、使不上勁,繼而疲憊不堪。 易言之,要打四分之四拍,意念除了放在腳底的踩踏之外,更要放在膝蓋是否瞬間同時打直。

3.四分之五反拍

       反拍一詞的使用,是從中州九段先生開始的。其內涵有二:

       首先,透過身體的「前後波形擺動」(像鯨魚海豚那樣的游泳動作或模仿鯨豚游水的「蹼泳」動作,或是汽車緊急剎車時,人體被反作用力前後甩來甩去的動作)或腰腳的「螺旋纏繞扭轉」來達成兩個目的:1.延遲擊打的時間,藉以迷惑對手,並增加擊打對手其他部位的機會;2.藉以蓄積能量(加快引擎轉速但卻以離合器的概念讓傳動齒輪暫時脫離),然後視狀況在耦合齒輪組予以加速或收手。

       其次,用反拍的概念來凸顯傳統所謂「氣劍體一致」這種正拍的各種拘限性或僵化性。所以,中州師陳九段範士老人家用這樣正反拍的說法來區別用刀的節奏問題。概念上當然是沿用了他專長的音律(鋼琴、小提琴以及口琴)上的概念,雖和音樂上的「反拍」不宜等同比照,其實也還是有相通之處。比方說在音樂上所謂的「反拍就是切分音」就相當於對打時「鼓點不在節拍上」;音樂上「第一個音符是弱拍,也是反拍」就類似對打時「本來該打下去的時間點(正拍),感覺就不打下去了(等一下下才真正打下去)」、或是說「該『重』的那個點,反而要給『輕』了(等一下下再繼續『重』下去)」。

       四分之五反拍的打法在外型上和四分之四正拍極為相似,但內涵略有不同。以下仍以右中段送足為例:自由腳(右腳)滑出踏地(踏地後就轉換成軸心腳),於膝蓋打直的瞬間(和腳掌踏地應該要幾近同步發生),刀尾就打中標的物的話,那就是屬於四分之四正拍(膝蓋打直的動作如果做得乾淨俐落確實,左腳自然當下會自動靠攏至右腳,不用再刻意去「儘快」讓左腳靠攏至右腳);但踏地後若利用另一種「身體前後波形擺動的反作用力原理」或加上另一種「螺旋纏繞扭轉的原理」所整合的勁力,而稍微緩上一下出另一刀,就變成反拍(這緩上一下,不一定慢上四分之一拍,有可能是慢上六分之一拍、八分之一拍或八分之三拍)。

另一種反拍的玩法是運用「左腳剪進右腳」所產生的剪力來出劍:自由腳(右腳)滑步出去,獲得支撐點(準備要從自由腳的角色過渡到軸心腳),此時膝蓋略微彎曲,但手中的劍出到半途尚未擊打。待打擊時機恰當,右腳一振(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踝膝頂起(第一道力),雙腳內側的鼠蹊部一夾(第二道力),左腳(原本為軸心腳,此時已轉換成自由腳)順勢發力踢進來(第三道力),即可產生極大的剪力作用,加快加大出劍擊打之速度和力量。然而,這種玩法所適用的情境主要是在右腳蹬直動作較不明顯時(也就是右腳比較只是前伸出去到某個定位,而採反拍的拍子來擊打一支時,動力來源可以使用這種剪力)。

       接著再來探究反拍劍加速與束刀(定刀)之動力來源。反拍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是--「在右上段或右中段的構型下,右腳往前踏出劈出一刀時,右腳掌踏地(注:右腳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所獲得的反作用力瞬間要能傳給膝蓋而把膝蓋撐直起來以便舉起身體」,這個細節一定要做確實。身體上舉的動能有兩個效果,其一,讓物打獲得瞬間最後的加速,其二,也可以在必要的點瞬間讓物打停在意念控制的位置(亦即傳統所謂的「定刀」或「束刀」)。兩大腿間像游泳蛙式踢腿之後夾腿所獲取的剪力效應,當然是一種加速與定刀的助力(這僅適用於前一段所提到的,右腳前伸出去到某個定位而採反拍來擊打的情況),卻不是動能獲取的唯一來源。如果施力點已經放在右腳的踏地(軸心腳)來頂給膝蓋這樣的屈伸所獲得的反作用力上頭,那就要以右腳為主來運作,亦即事實上右腳一蹬直的瞬間,左腳必須同步放空歸零到右腳旁邊來併為一隻腳,也就是瞬間單重歸零,成靜力平衡狀態。

(四)三種出刀節拍的小結

       三種拍子的動力來源都是藉由各種反作用力來運作的,每一種拍子從地球獲得動力的時間點基本上都一樣,比較有差別的地方在於,不同拍子在動力傳達的方式有的比較直接,有的讓它稍緩一些,有的甚至在中途再加上一些身體自身各肌肉關節屈伸或纏繞旋轉的動力來源,而有力道上的加強,或擊打時機上節奏變換的效果,而用以欺敵或因應敵我「間合」有所改變的狀況。以四分之三快拍和四分之五反拍的對照為例,兩者從地球獲得動力來源的時間點均相同(前端),但後端的差別則是:四分之三快拍立即釋放能量,打出一支;四分之五拍則是再融入其他的動能,等到時機適當再出劍(可滑出右腳、踩踏後加上肌肉關節纏繞扭轉再打,或是兩大腿內側一夾再打)。

       不管是用何種步法出擊(送足、步足或開足),到尾端力量釋出(或者定刀保留)的瞬間,就應把該次擊打的力道歸零。此時,有否歸零的判準或關鍵之一,在於足下是否為兩足合一的單重狀態,亦即膝蓋務必接近打直(或腳尖能立起同時腳跟抬高)而令重心置於單一隻腳上頭(左腳或右腳)(金雞獨立之姿,其實在身體保健上妙用無窮;左右足皆能常做此姿,百病難侵矣);判準之二,則在於有無能力立即再打出下一支劍。如果自身體態的挺直度做得好,唯若擔心單足或恐力量稍嫌不夠,必要時可將同時縮進來的第二隻腳用力踩踏地面,就好像英國軍人的立定動作那樣。這個兩腳掌瞬間一前一後幾乎同時踩踏的動作,可以讓我們打出四分之四正拍或四分之五拍反拍,又可瞬間讓力道歸零平衡。不論是持中段構型或上段構型時,不論是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左中段、左上段、右中段、右上段),須皆能讓左右腳都能習慣自如。擊打瞬間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要一樣熟練。總之,構型與擊打時兩腳不能分開過鉅,同時膝蓋不能過於彎曲,整個身形一定要直挺,身體的軸心線才能天地人筆直,上下屈伸及旋轉的各種用力才不會有旋轉軸心偏歪所造成的不平衡滾動狀況(ROLLING)的間隙,因此也才能有效傳遞動能給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