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陸、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

2020-09-23

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朱志清  編述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黃隆民  補注

 

一、前言

       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中州道場故神影流劍道範士九段陳中州醫師門下弟子眾多,其弟子之一黃隆民自1981年起帶藝從中州先生習劍凡三十三年,此期間黃老師此一支脈,先後計有桃園大溪仁和國中劍道隊、桃園中壢高商劍道隊、台中師範學院劍道社以及台中教育大學劍道社等四階段劍道教學所結緣的師棣,長期以來,師祖孫三代之間於劍道學習鍛鍊砥礪日日不絕。中州師所教導的劍道心法技法既豐且富,於其劍理劍技的理論與實踐,門人總有「仰之彌高,鑽之彌深」之感,因此需要將先師研創的理技予以系統化的整理,希望讓本門後輩的學習有較明確的師法依據,緣此黃朱師徒乃不揣簡陋,先行野人獻曝,將日常師徒就劍道練習相關問題的互動問答內容,陸續整理後公開分享,冀其或能拋磚引玉,互切互磋,共躋劍道上達之境界。

       同朱志清一樣,本門中壢高商系統的門人林偉成也在中州九段身旁貼身受教誨十餘年。林君雖然常常被其師祖笑稱為「青二才(あおにさい)」(意指青澀的小毛孩子,黄口孺子或黄口小儿),但那其實是師祖疼愛的反話。林偉成將他所受教於中州師的劍道心法技法都記錄下來,而編述成「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一文。該紀錄文件當然有林偉成個人的理解與闡釋,但其內容基本上有將中州師一生對劍道的投入所研創的心血老實編述出來,對本門的貢獻非常巨大。青二才林君踏踏實實的紀錄,不枉中州九段的疼愛,也激發了本門門人發願模仿學習,也要將自己體會的練劍心得給記錄下來,以不負中州先師教導之恩。

本門初階門人中教大劍道社林鈺建前此曾提問道:「學生嘗試老師所描述的兩腳幾乎同時踩踏地面後,有一些心得,想請問老師以下敘述是否正確:四分之四拍就是前腳到且(膝蓋打)直,劍也打到目標,後腳同時跟進;那四分之五拍是否就是前腳到但未直,劍未到(目標),等後腳到時,兩腳再同時打直,然後劍才到目標呢?是不是因為後腳與前腳落地的時間差導致差了這一拍?還請老師解惑,謝謝老師。」(原始的提問內容稍嫌模糊,已由黃老師潤飾調整過)

       黃隆民老師將以上的提問拋出去,請本門眾弟子嘗試回答。中師劍道系統的朱志清有所回應:鈺建師弟提問所切入的觀點,是「腳直了沒、劍到了沒?」。我切入的觀點,是「以獲得動力來源的時間點來判斷屬於3/4、4/4還是5/4拍。」

       黃老師根據朱老師的原文加以補充注述,師徒兩人問答的過程於20170423完成對話稿,日後朱志清參與20170621、20170624之中教大暑訓,以及20170826的特訓後,再度蒐集相關資訊修正對話稿,將原先融入問答之陳述方式改以平鋪直敘形式呈現。現將內容整理如下,敬祈方家指正。

二、雙手刀操作技法三種節拍的內涵

    本文所稱「雙手刀」者,指的是竹刀劍道運動所使用的雙手執持操作的長柄竹刀,當然其原始形制可以是木製的木刀,也可以指稱雙手執持操作的只開單刃的狹長型長柄彎刀(世人一般的認知叫「武士刀」),這種兵器在歷史上的發展沿革及其各式形制,另有許多專文可以參考(本文述者之一黃隆民編述有「雙手刀操刀式概說」,其中略有簡介),本文不予贅述。

 

(一)兩隻腳的角色及功能界定

       如同太極拳等中華傳統武術的講究一樣,拳腳與兵器的操作都要能掌握「力起腳底全身整勁」的動力來源與發力方式,才能執其英華。因此在討論三種出刀節拍之前,必須對兩隻腳所扮演的角色及對應的功能先行予以界定,才能讓後續討論的脈絡更加清晰。本文將沿用棒球運動理論與實務上關於「軸心腳」與「自由腳」的概念來探討兩隻腳所分飾的角色。

       在投手丘上,不論投手是左投還是右投,投手投球前一刻,一旦抬腳成金雞獨立的姿態時,身體重心所在的那隻腳稱為「軸心腳」,已抬起準備踏地之腳是為「自由腳」。軸心腳一旦撐地啟動,自由腳旋即接應,自由腳踏地獲得支撐後(注:重心的轉換讓自由腳即將變為軸心腳),引導身體重心往前挪移,好讓投手將球投出。

       不同於投手的自由腳僅需跨出一步來完成一個投球動作,武者得不停的前後移位,甚至轉身追擊,直到分出一回合勝負為止。雖然棒球投手的投球和武者的移位,兩者腳下的使用方式或有不同,但武者腳下的力學運用原理與投手的投球仍有其相通之處—不管武者在出刀前或對戰中是呈現何種構型、姿勢,腳下都得堅持在單重的狀態(單腳承載身體大部分的體重或是說兩腳腳跟併在一起),才能保有靈活度與敏捷度。是以支撐大部分體重、頂地發力的那隻腳同樣可稱為「軸心腳」,而承受少量體重、輔佐軸心腳運作的那隻腳則為「自由腳」。後文將探討的三種出刀拍子,其實就是以「軸心腳」、「自由腳」來帶動上半身出刀的功夫。

       茲以右中段(持中段構型而右足在前)為例,若原地站定時,重心的分配是前六後四,則右腳是軸心腳,左腳是自由腳。倘若以「送足」往前移位,可以讓重心往前移出來帶動兩腳跟進,若是快速推進時,則可能要調整到以左腳推地,好讓身體往前快速移動,此時頂地用力的左腳就變成軸心腳,右腳瞬間則變為自由腳。那到底左、右腳各自在何時要扮演軸心腳、自由腳呢?下表是針對「中段站定、往前出腳的瞬間」所做的簡單整理:

 

表1

軸心腳、自由腳的定義

 

送足

步足

左開足(順時針移位)

右開足(逆時針移位)

右中段

左腳:軸心腳

右腳:自由腳

右腳:軸心腳

左腳:自由腳

右腳:軸心腳

左腳:自由腳

左腳:軸心腳

右腳:自由腳

左中段

右腳:軸心腳

左腳:自由腳

左腳:軸心腳

右腳:自由腳

右腳:軸心腳

左腳:自由腳

左腳:軸心腳

右腳:自由腳

 

       相較於投手每投一球,軸心腳和自由腳轉化一次的情形,劍道腳步變換的頻率相對較高,例如:一開始以右中段送足的態勢往前逼攻,中途轉換成步足擊打,此時軸心腳在左腳、右腳之間變化的次數開始增加,若再來個轉身追擊,其變化程度將難以估算。因此武者不需要、也無法自我設限左、右腳到底是誰要扮演軸心腳或自由腳,反而是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腳法打出適切的節拍才是必須去學習的。

在釐清左、右兩腳的功能性及變換性之後,以下將探討三種出刀節拍的要訣。

 

(二)三種出刀節拍的操作性定義

       三種出刀節拍是指快拍、正拍與反拍。快拍、正拍、反拍三者是用來說明不同刀法刀勢在時間差上的變化,其節奏理論的分類,需以「軸心腳足尖觸地借力推出」後,「刀身物打部位(刀尖至中節皮這一段)擊到標的」和「自由腳踩下的時間差」這樣的判準來做為區分,比較不會造成混淆。現以常見的右中段送足往前擊打為例:軸心腳(左腳)足尖觸地借力時,若1.自由腳(右腳)尚未著地,而劍尖(物打部位)已打到目標,則稱其為四分之三快拍。若是2.自由腳(右腳)已踏地,右膝蓋(幾乎)頂直的同時(注:此時右腳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劍尖(物打)打到目標,則稱其為四分之四正拍。若3.自由腳(右腳)踏地後(注:此時右腳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再輔以其他的動力來源,而慢了零點幾拍才讓劍尖(物打)打到目標,則稱其為四分之五反拍。支撐三種拍子打法的動力來源有多種,其中以軸心腳頂地或踏地獲得的反作用力為主,而以雙腳交叉的剪力、腰部旋轉扭力、腰部前後波形擺動等力量為輔。

 

       所謂的自由腳,依不同拍子的啟動模式而異:

   1.以右中段送足步法為例,軸心腳(左腳)腳尖頂地借力,加速推動身體往前移位,自由腳(右腳)踏地時做出金雞獨立的單重動作(注:此時右腳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在右腳踏地前自由腳是右腳。

   2.也有可能是兩腳一前一後接續用力踏地一次,同時併足,就像英軍的立定動作,如此能在瞬間獲取更多的動力來源(成龍A計畫第25秒,右足誇張抬腳立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wMHCU3VfE )。而踢踏舞也有類似的兩腳接續踩踏的步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9_-fCwc1c )。此種狀況時,軸心腳和自由腳是交替變換的。

   3.或者以右中段步足為例,軸心腳(右腳)撐地獲得力量,腰部順時針一扭,將全身拋出,自由腳(左腳)落地獲得反作用力後,將力量傳送到劍尾擊出一劍(注:此時左腳已從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在左腳落地前,自由腳是左腳。

 

(三)三種出刀節拍的內涵描述

       以下分別敘述四分之三快拍、四分之四正拍、四分之五反拍之內涵:

1.四分之三快拍

       以右中段構型(起手式)為例,出手的瞬間,軸心腳(左腳)足尖一蹬,獲得反作用力,此時自由腳(右腳)仍在空中尚未落地(身體好似拿水桶潑水時被潑出去的水),順從此勢,以彈道式操刀式將劍打出或刺出。這其實也是日本人所謂「一拍子」的打法(最直接的操刀法就是如宮崎正裕那樣,劍尖甚至不先揚起蓄勢,腰身也不做大幅移位,左腳足尖一鏟地球的瞬間,劍尖就招呼到了標的)。

四分之三快拍出劍重點如次:

   1)在右中段構型下,軸心腳(左腳)腳尖感覺好像在地面瞬間鏟上一個洞的同時,意念上就要讓劍尖即已擊中標的般的感覺,主要以左拳將劍推送出去。

   2)這種出劍式(操刀式)的型式可以將其歸類為「彈道式」-(單以劍尖那一點來看,就好像槍砲的子彈或砲彈射出之後所運行的拋物線)。日本劍道運動界當代劍豪宫崎正裕運劍的後半段就是如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zcUeK0A1E)。宮崎操劍前半段的揚劍蓄勢、取得位能的動作並不是把劍尖往上揚,而是往自己右側邊(右上、右平或右下)揚起劍尖(揚起劍尖的「揚」不一定限定在往上揚,也可以指向旁邊或向右下方「揚出」,這是廣義的「先將劍尖『翹起』以獲得預備度和位能」的說法。雙手持刀時,可在空中畫一個數學無限大「∞」符號,這是「米」字形劍法中去掉「十」字所餘之劍尖運轉路徑,也就是羽球選手熱身時畫橫躺的「8」。在∞軌跡上的任何一點、任何一個方位,皆可蓄勁,預備擊出,這都屬於「揚劍」的範圍)。本門講究的蓄勢,在此種出劍式上頭,講究的則是以持「平青眼」構型(比「八相」構型還低)的斜側型高中段來事先預備以進行逼攻(「攻め」)後,直接擊打。

   3)尤有進者,在右中段構型下,於逼攻(「攻め」)時,左腳尖和右腳尖在向前滑移甚或向後滑移時,兩個足尖是同時要能灌入「觸地意識」的(雙腳腳尖的聚緊度必須足夠)。只要抓住了「先之先」或「先先之先」的打擊時機,看看觸地取得反作用力的時機點是左足方便或是右足方便,以及看可擊打的標的是面部、小手、喉部或胸部,而瞬間決定以左足尖蹬出或右足尖蹬出。因此,四分之三拍的出劍並非只能在往前逼攻時以左足蹬出而已。往後滑移時亦可依此法出劍;同時亦可以右足尖蹬出來出劍。

   4)以右中段構型待在原地或往前移位時(此時右足在前方),右足尖一鏟地,左腳以剪刀腳往前往上踢出(左腳跟靠近右腳跟即可),在左腳落地前,物打部位已擊中標的,謂之「右足四分之三快拍」打法。若以左中段構型為預備姿勢(此時左足在前方),也能以同法打出所謂的「左足四分之三快拍」的劍(左足尖一鏟地,右腳以剪刀腳往前往上踢出(右腳跟靠近左腳跟即可),在右腳落地前,物打部位已擊中標的)。

       以上四張圖皆是以四分之三快拍突刺或擊打到對手的精彩瞬間。其中,圖4是日本筑波大學劍道指導教練香田郡秀指導學生示範一支面基本動作的教學影片截圖(資料來源:DVDでみるみる上達一本をとる剣道,香田郡秀著,成美堂出版,2008/0422)。可以大膽推測在2008年之前,日本劍道界早已開始指導後輩以四分之三快拍來練習最基礎的面部擊打,而非四分之四正拍的擊打模式。從圖4中明顯可以看到左腳腳尖一鏟地,竹劍物打已經招呼到面部。此影片在youtube可搜尋到,相關網址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h_slozoGw&index=1&list=PL1C52D1D9A573C190

 

       以四分之三快拍並使用彈道式操刀式來打出針對面部或小手的「先之先」或「先先之先」技法,純就速度單一變項來論的話,這是最快速的手法。做到得心應手的話,除了破壞力或攻擊力很凌厲也很有效之外,也能夠在心理上給對手很大的震撼與威脅效應,從而使對手在必須集中注意力於這種招式而致其難以關注於其他節拍與技法。如此,其他的節拍與技法的使用便更能產生效果。

       2015年在日本東京武道館舉辦的世界杯劍道比賽,韓國隊次鋒打日本隊的兩支面,就是四分之三拍打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jSlQrwTx4  7分25秒起、8分02秒起),頗有宮崎正裕打四分之三拍的水準。這種技法相當於棒球投手的四縫線直球有時速150公里以上的水準,如能練就,其他的各種變化球就會更有威力,亦即其他的劍道技法(含四分之四正拍與四分之五反拍)的威力就能大增。此外,當屆日本隊先鋒竹之內得手的一支面(4分52秒起)是迴旋劍(返技),這種技法和四分之三彈道式的技法相比,就好比四縫線直球比上大曲球,也要精練。

       另外從所謂的「適當的擊打距離」來看,第十六屆世界盃劍道賽日韓團體決賽,日本人已經針對韓國人高馬大的身材以及較激烈的推撞打法,發展出了一套矮對高的近身黏纏的幹架法,先讓韓國隊一米九的長手長腳優勢降到最低,同時不管韓國人怎樣推撞想把距離拉開,日本人絕對跟他們緊黏不退,先求不敗,再伺機求勝,最後的主將決戰,日隊教練派出一個死纏的能手來對付韓國主將(有以中駟對上駟的味道),果然撐到平手,日本險勝。臺灣劍道界過於溫良,一定傻傻地、規矩地站在較遠距離攻防,如此不但打不到日韓武者,反之很快就會被日韓較好的身材與較嫻熟的技巧幹掉,近身纏鬥時更是會不堪日韓推撞擊打,很快就GG了!

2.四分之四正拍

       仍以常見的右中段送足步法為例,傳統出刀是軸心腳(左腳)足尖推動身體往前之後,雙手使用槓桿推拉原理,再配以自由腳(右腳)踩踏(注:右腳踩踏後已從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所獲得的反作用力來加大出劍的力度與速度。為避免自由腳(右腳)踩踏後所獲得的反作用力在傳導過程中產生無謂的耗損,就必須:1)身體重心須盡量挪至自由腳(右腳);2)踩踏的瞬間膝蓋盡快、盡量頂直,甚至於讓右腳跟頂起離地;3原本的左腳(注:踩踏後已從軸心腳轉換為自由腳)則配合這一瞬間靠攏至右腳(注:踩踏後已從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以此來判斷四分之四拍打得好不好,就看武者上述三項要件達成之效能。許多武者在打擊的瞬間,重心未充分挪移至右腳,踩踏的瞬間膝蓋是彎曲的,左腳也未能立即收攏至右腳,在力量無法自腳底上傳的前提下,必須以雙手出力操劍來彌補力量之不足,如此既費力、易受傷、浪費了右腳底踩踏所獲得的能量,岀劍速度更容易因雙手肌肉疲勞反而快不起來。

       犯了上圖屈膝打劍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心裡有「腳底踩踏出聲音後,竹劍就要打到」的迷思,因而無法耐住性子去遵守「等待踏完後的零點零幾秒、膝蓋(幾乎同時)頂直的瞬間,將力量上傳到上半身乃至手尾再到劍尾才能打出一劍」之鐵則。換句話說,太多打四分之四拍的武者在右腳(從原本的自由腳轉換為軸心腳)踏出聲音的當下,就認為物打部位同時必須擊中標的。這種迷思加上意圖打出強力的一支,腳下就拼命踩地,踩踏得很大聲,以為越大聲,揮出的竹劍就越夠力,卻未意識到此時膝蓋彎曲,腳底反作用力在傳輸到膝蓋時就已斷勁,而無法讓動力繼續有效的往上傳遞至大腿、軀幹、手尾、劍尾。影響所及,雙手就得介入,拼命使用槓桿推拉原理以彌補力量的空缺,最終導致上半身很快會累、呼吸很快會亂、全身協調性無法在擊打完後適時地平衡歸零。若在未歸零的情況下又要出第二支、第三支…劍,很快的就近入惡性循環,雙手用力過度,喘不過氣,耗氧過度,出劍變慢、使不上勁,繼而疲憊不堪。

       易言之,要打四分之四拍,意念除了放在腳底的踩踏之外,更要放在膝蓋是否瞬間同時打直。黃老師在另一篇「雙手刀操刀式概說(2017/0425)」一文曾提到訓練核心肌群、心肺功能、全身協調性的工具--戰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nGhXDaecw )。

       以右中段送足為例,在踩踏前,若能將自由腳(右腳)想像成戰繩,軸心腳(左腳)一頂地推動地球獲得反作用力,自由腳(右腳)隨即往前甩出,這個動作如同用手抖出一個繩波浪;右腳踏地時膝蓋同時頂直(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相當於戰繩的一個波浪運動結束。若要連續攻擊、連續出腳呢?好比手中要連續抖出數個繩波浪,每一個繩波浪都得抖完、雙手回歸預備位置才能抖出第二個、第三個…,同理,右腳甩出去也要歸零後才能甩第二腳、第三腳…如此應可克服上述的迷思所引發的連鎖不良效應(當然,每個繩波浪可大可小、可密可疏,視當下的交戰情況而定)。

       接著探討如何以大步幅和小步幅操控四分之四正拍的玩法:

       首先,右足向前跨出的步幅如果太大,移位距離過長時,當然有露色之虞,但同時也可以是欺敵之機。基本上只要是主動進攻,心態上就要記住一個「反向規則」,那就是「要以守勢的心態去做攻擊」。依此,雙方戰戰兢兢虎視眈眈彼此提防著,我們一旦移位,對方一定多少察覺我們露色;不過一旦以守勢心態躍進,對方如果以出端技相迎,我們就以互擊技同他抵銷;如果對方瞬間「有卡住」,這個正拍就可以打下去。所以關於躍進去打正拍的足法,我們經常建議最好以立定跳遠的心態「兩足一起跳進去的感覺」,以減少後腳靠攏的時間,而能在兩腳踏地瞬間已經幾乎完全獲得單重的狀態。當然如果正拍沒機會打,那就可以緩上一下,看接著有無以反拍擊打的機會了!

       其次,如果是以小步幅要來打正拍,踩踏時也許可以不用「提膝」,但並不存在所謂「不用踏地」的迷思。上頭劈下(由上而下)的刀要有足夠的力量,是一定要借助下盤踩踏地球所帶來的反作用力的,現在的問題是「步幅較小時還有餘地或時間先來『提起膝部』嗎?」我們的答案是,不提膝了,但還是要以踏地頂膝來上傳動力,然而,那又要如何先對地球施力(如此才能獲取反作用力)呢?答案是,用身體重心瞬間快速下沉(利用重力加速度),同時瞬間先屈膝再頂腳趾(或直接以腳底任何部位向地球借力)、提腳跟、頂膝(打直膝蓋)一口氣完成全部動作,來獲取動能以打出正拍的一刀。

       以下是黃老師由上段劈下一支面的細節描述,請讀者參酌本門正拍劈擊的要領:

      上下屈伸勁力的運用藝術,關鍵就在於腳趾尖、腳趾關節、踝關節以及膝關節的綜合協調技巧。述者由上段劈下一刀,讀者若無緣親眼目睹,您就透過述者的文字描述想像一下那幕影像:持竹刀時,只使用兩手的拇指尖和食指的第二關節來夾住刀柄,而不是傳統十指加掌心滿握的握刀法。以右上段構型的起手式站姿,通常會讓學生雙手伸直(右手握其刀柄,左手握住刀身,兩個肘關節都撐直)將竹刀橫架於其正前方上空處(竹刀刀筋(刀背)朝下),當作我劈刀演示的標的物。我劈下刀的第一動是,右足往前移出一小步的瞬間,身體重心急速下沉,利用地心引力帶下舉刀的左拳(讓整支竹刀柄好像舂米的杵一般往正下方)墜下,此時儘量讓竹刀尖的相對位置能在刀柄頭的後方(以取得更多的槓桿推拉位能);第二動是,雙臂將竹刀以推拉的槓桿原理往前劈下,其勢好像要將竹刀以迴旋的方式盡力甩向前面遠方那般,在這個推拉甩刀的加速過程的最後段(物打部位尚未打到標的物之前),也就是來到了最關鍵的第三動,是將滑出去的右足以前腳掌底猛踩地面,來把反作用力向上傳到膝蓋來讓膝蓋瞬間打直,而再從打直的膝蓋部位讓力量頂上來撐起整個身體,利用這個身體上舉的力量來給竹刀做在打到標的物(學生的竹刀刀身)之前最後一小段的加速。結果是打下去的力道明顯大於傳統的打法(這部分有練過的人每個都有自己的詮釋,此處不贅),此時述者的持刀仍然維持著以四根手指頭夾著刀柄的樣態,意思是,那樣強的力道不是用上半身使力打出來的。

       以上描述的是第一種類型的演示,接著要描述的是,如何把前述那樣快速而猛烈的劈刀,讓物打部位不打到標的物(也就是不切過學生竹刀的刀身)而停留在標的物上方一、兩公分的位置。練過劍道的讀者現在浮現在腦海的意象大概就會是「喔,是在講『束刀』或『定刀』,那麼接下來兩個手掌約莫就必須用力擰毛巾了!」不過,如果您能現場觀察,您會發現述者束刀的方式不是用手而是用膝蓋,所以整支刀從頭到尾都是以四根手指頭(左右手各以拇指和食指輕輕夾著刀柄)輕輕夾著而已。這第二類型的一劈,外表看起來和第一類型的一劈唯一的差別就是,刀尾倏地就靜悄悄停在標的物上方,瞬間定刀,完全在標的物上方一到兩公分處,力道歸零。和第一類型那猛烈力道劈進標的物的態勢相較,其差異點大致就在於,定刀的點看我設定在標的物下方或標的物的上方,而控制的關鍵點則在於,「踏地腳之腳底觸地→(反作用力)舉踝→打直膝蓋→舉起腰身→幫刀身的推拉動作做最後一小段的加速」這整個整勁過程都一樣,但是兩個類型基本上是有一點(膝蓋打直)時間上的差異。第一類型劈過標的物最後的加速力道來自膝蓋打直的關鍵技巧,同樣地,第二類型讓物打瞬間無聲定刀在標的物上方不切下去,使用的技巧和第一類型是一模一樣。如果讓述者再打一支第三類型的劈刀,那我就再劈一支讓刀尖不觸及標的物而讓刀刃下緣剛好停在標的物竹刀(橫擺)的下緣。竹刀的直徑大概就是三公分不到,我用那樣的技巧劈的三種類型的刀,其刀刃的停留點誤差值大概可以控制在一到兩公分之間。雖然只能說這是熟能生巧,但述者如此詳述,主要的用意是在,說明將具有中華武術文化傳統的內勁應用在雙手刀上,可以打出和日本、韓國劍道界不一樣味道的技法。

       以上的描述在節拍的屬性上基本上是四分之四正拍,不過若稍微緩一下,利用另一種「身體前後波形擺動的反作用力原理」或加上另一種「螺旋纏繞扭轉的原理」所整合的勁力再來出另一刀,就可以變成四分之五反拍了。

3.四分之五反拍

       反拍一詞的使用,是從中州九段先生開始的。其內涵有二:

       首先,透過身體的「前後波形擺動」(像鯨魚海豚那樣的游泳動作或模仿鯨豚游水的「蹼泳」動作,或是汽車緊急剎車時,人體被反作用力前後甩來甩去的動作)或腰腳的「螺旋纏繞扭轉」來達成兩個目的:1.延遲擊打的時間,藉以迷惑對手,並增加擊打對手其他部位的機會;2.藉以蓄積能量(加快引擎轉速但卻以離合器的概念讓傳動齒輪暫時脫離),然後視狀況在耦合齒輪組予以加速或收手。

       其次,用反拍的概念來凸顯傳統所謂「氣劍體一致」這種正拍的各種拘限性或僵化性。所以,中州師陳九段範士老人家用這樣正反拍的說法來區別用刀的節奏問題。概念上當然是沿用了他專長的音律(鋼琴、小提琴以及口琴)上的概念,雖和音樂上的「反拍」不宜等同比照,其實也還是有相通之處。比方說在音樂上所謂的「反拍就是切分音」就相當於對打時「鼓點不在節拍上」;音樂上「第一個音符是弱拍,也是反拍」就類似對打時「本來該打下去的時間點(正拍),感覺就不打下去了(等一下下才真正打下去)」、或是說「該『重』的那個點,反而要給『輕』了(等一下下再繼續『重』下去)」。

       四分之五反拍的打法在外型上和四分之四正拍極為相似,但內涵略有不同。以下仍以右中段送足為例:自由腳(右腳)滑出踏地(踏地後就轉換成軸心腳),於膝蓋打直的瞬間(和腳掌踏地應該要幾近同步發生),刀尾就打中標的物的話,那就是屬於四分之四正拍(膝蓋打直的動作如果做得乾淨俐落確實,左腳自然當下會自動靠攏至右腳,不用再刻意去「儘快」讓左腳靠攏至右腳);但踏地後若利用另一種「身體前後波形擺動的反作用力原理」或加上另一種「螺旋纏繞扭轉的原理」所整合的勁力,而稍微緩上一下出另一刀,就變成反拍(這緩上一下,不一定慢上四分之一拍,有可能是慢上六分之一拍、八分之一拍或八分之三拍)。

另一種反拍的玩法是運用「左腳剪進右腳」所產生的剪力來出劍:自由腳(右腳)滑步出去,獲得支撐點(準備要從自由腳的角色過渡到軸心腳),此時膝蓋略微彎曲,但手中的劍出到半途尚未擊打。待打擊時機恰當,右腳一振(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踝膝頂起(第一道力),雙腳內側的鼠蹊部一夾(第二道力),左腳(原本為軸心腳,此時已轉換成自由腳)順勢發力踢進來(第三道力),即可產生極大的剪力作用,加快加大出劍擊打之速度和力量。然而,這種玩法所適用的情境主要是在右腳蹬直動作較不明顯時(也就是右腳比較只是前伸出去到某個定位,而採反拍的拍子來擊打一支時,動力來源可以使用這種剪力)。

       接著再來探究反拍劍加速與束刀(定刀)之動力來源。反拍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是--「在右上段或右中段的構型下,右腳往前踏出劈出一刀時,右腳掌踏地(注:右腳已從自由腳轉換成軸心腳)所獲得的反作用力瞬間要能傳給膝蓋而把膝蓋撐直起來以便舉起身體」,這個細節一定要做確實。身體上舉的動能有兩個效果,其一,讓物打獲得瞬間最後的加速,其二,也可以在必要的點瞬間讓物打停在意念控制的位置(亦即傳統所謂的「定刀」或「束刀」)。兩大腿間像游泳蛙式踢腿之後夾腿所獲取的剪力效應,當然是一種加速與定刀的助力(這僅適用於前一段所提到的,右腳前伸出去到某個定位而採反拍來擊打的情況),卻不是動能獲取的唯一來源。如果施力點已經放在右腳的踏地(軸心腳)來頂給膝蓋這樣的屈伸所獲得的反作用力上頭,那就要以右腳為主來運作,亦即事實上右腳一蹬直的瞬間,左腳必須同步放空歸零到右腳旁邊來併為一隻腳,也就是瞬間單重歸零,成靜力平衡狀態。

       反拍在各項運動的領域中受到極廣泛的運用,可參考底下圖7到圖10之說明。

       本門宗師故陳九段範士中州先生所研創的步法與技法之一,有一種叫做【無足數刀步法】(以下擷取本門門人林偉成紀錄陳九段的這種步法):「以右腳為中心,如日本棒球選手王貞治的金雞獨立打法(圖1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aN8sD_T4g )或鈴木一郎的鐘擺式打法(圖1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KaqQvzLI4)(振り子打ち法),像稻草人(かかし)只有一隻腳,左腳脫離地面,右腳為支點,左腳頻率更高,去發出更多劍,此乃師祖獨創的無足數刀步法」。這種無足數刀步法在動力來源上,一部份採取了「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的概念之外,其所運用的節拍則是反拍。

 

(四)三種出刀節拍的小結

       三種拍子的動力來源都是藉由各種反作用力來運作的,每一種拍子從地球獲得動力的時間點基本上都一樣,比較有差別的地方在於,不同拍子在動力傳達的方式有的比較直接,有的讓它稍緩一些,有的甚至在中途再加上一些身體自身各肌肉關節屈伸或纏繞旋轉的動力來源,而有力道上的加強,或擊打時機上節奏變換的效果,而用以欺敵或因應敵我「間合」有所改變的狀況。以四分之三快拍和四分之五反拍的對照為例,兩者從地球獲得動力來源的時間點均相同(前端),但後端的差別則是:四分之三快拍立即釋放能量,打出一支;四分之五拍則是再融入其他的動能,等到時機適當再出劍(可滑出右腳、踩踏後加上肌肉關節纏繞扭轉再打,或是兩大腿內側一夾再打)。

       不管是用何種步法出擊(送足、步足或開足),到尾端力量釋出(或者定刀保留)的瞬間,就應把該次擊打的力道歸零。此時,有否歸零的判準或關鍵之一,在於足下是否為兩足合一的單重狀態,亦即膝蓋務必接近打直(或腳尖能立起同時腳跟抬高)而令重心置於單一隻腳上頭(左腳或右腳)(金雞獨立之姿,其實在身體保健上妙用無窮;左右足皆能常做此姿,百病難侵矣);判準之二,則在於有無能力立即再打出下一支劍。如果自身體態的挺直度做得好,唯若擔心單足或恐力量稍嫌不夠,必要時可將同時縮進來的第二隻腳用力踩踏地面,就好像英國軍人的立定動作那樣。這個兩腳掌瞬間一前一後幾乎同時踩踏的動作,可以讓我們打出四分之四正拍或四分之五拍反拍,又可瞬間讓力道歸零平衡。不論是持中段構型或上段構型時,不論是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左中段、左上段、右中段、右上段),須皆能讓左右腳都能習慣自如。擊打瞬間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要一樣熟練。總之,構型與擊打時兩腳不能分開過鉅,同時膝蓋不能過於彎曲,整個身形一定要直挺,身體的軸心線才能天地人筆直,上下屈伸及旋轉的各種用力才不會有旋轉軸心偏歪所造成的不平衡滾動狀況(ROLLING)的間隙,因此也才能有效傳遞動能給尾端。

 

(四)節拍與虛實的整合

(以下為黃老師於20170414之補述)

       關於「變頻變調」和「虛實轉換」是不一樣的概念。前者基本上是「三種拍子節拍韻律」的變化,而後者基本上是「力量大小輕重」的變化。三種拍子節拍韻律上的變化,卻又如何可以有效地和力量大小的虛實變化來結合?(當然也可以和揮刀的大支小支,乃至不同的起手式,以及刀尖高低位等的變化來結合,但這個補述先不談那些組合)

       上述這個問題我也不談較複雜的,就只講最基本的。當然,就先從四分之三快拍講起。在兩腳足尖(芭蕾式足尖)和地面之間能有敏銳而潤暢的接觸感意識的備戰前提下(腳下的足法也許可以使用踩踏步而手上的操刀式則使用連桿飛輪式這樣的「觀、逼、攻」樣態—建榮昨天同我對練時他就採去這個組合來練習,效果不錯,我挨了他好幾支),如果決定以四分之三拍來發出一支實劍,操刀式當然就一定是彈道式,其所講究的是,軸心腳足尖(有可能是左足或右足)鏟地的瞬間,物打部位(更高階的是刀尖那一點)就要擊打到標的區;但這樣的動作也可以是一支虛劍,也就是速度也許是一百也許是八十,但放到刀尖的意識與力量可能只有五或十(這可能是一開始就設定打虛的,也有可能到半途看不到機會才把力量收起而放緩的,但總之是不實打了)。接下來,當然就是輪到原本懸在半空中的自由腳(當然同理,有可能是左足或右足)要踏到地面了,在節拍上此時已經到了四分之四正拍的當下,若有機會,可以在自由腳踏地時就給他重實打下去而得手一支了;如果還是沒有機會,在這個拍子的當下當然就還是收力不放而給出虛劍了。隨後接下來的拍子當然就是輪到四分之五反拍了。反拍當下如果可以有機會重實擊打,當然就吃下,如果還是沒有機會,就將力量扣住不發(如同開手排車時將離合器踩著沒有放開),重新從四分之三快拍(比方說以甩竿式的操刀式退擊可以打的標的區)或其他拍子再開始新一輪的攻擊。

       因此,「在力道上的虛實變化」是三種拍子都可以做的事。在和對方互擊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三種拍子扎扎實實地與對方一來一往,也可以以虛換實,虛搞一下,輕輕敲擊(輕力量)或是留白不打(零力量)。

 

三、結語

       不同於投手丘上的投手從「抬腳、跨步、踩地、擲球」一系列的動作暫表一回合的投打對決,劍道試合要完成一個段落的對決,軸心腳與自由腳之角色變換不知綿密轉換了幾次。問題是這兩腳該怎麼搭配呢?此處藉由中州九段先生的話語作答。中州九段先生曾引用宮本武藏的高論跟眾門生講課:「打劍要像走路一樣」。他強調:「打劍不能靠兩隻腳(像僵屍跳),也不能只靠一隻腳(像小朋友玩單腳跳格子的遊戲),要左右兩腳交換運行」。

       交換,是個很好、也是很重要的觀念。從「交換」可以衍生出左腳、右腳都要鍛鍊的課題,乃至於左半身、右半身的皮、肉、筋、骨都要練到同樣聽話。依此類推,稽古時不宜偏好某種型態的構型、打擊模式、動力來源方式,反而須抱持「海納百川」之心態,整合各種動力來源,讓全身上、下、左、右各個部位都能協助出劍,對打時再變化節奏調性及力量的虛實吞吐,增加出劍模式的多元性。如此這般地均衡利用、鍛鍊全身肌肉、筋骨、關節等身體各處。這種讓身體內、外部協調的想法,其實在許多武術都以看到共通點,例如:合氣道、太極拳、截拳道等,而這正是本門異於傳統劍道的珍貴之處。故為學宜求廣求深,不宜自我侷限,才能一窺箇中堂奧。

       黃老師另寫有一篇「雙手刀操刀式概說」,其中對於出刀的三種節拍雖有述及,但較為完整的內容應該都在本篇雙手刀出刀節拍概說一文,讀者可以將本篇與該篇整合起來閱讀參考。

       不過再怎麼說,武術的深奧終究需要習者長時不懈的辛勤鍛鍊,才能有所體會的,所以武術界前賢才會諄諄教誨我們「百鍊自得」。再多的文字描述,怎麼也抵不過自己身體力行的實踐與反省,同時也需要師友的切磋琢磨以及賢達當面的言傳身授,才能慢慢體悟自己需要修調與精進之處。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