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一門弟子的觀戰心得與評析

第三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一門弟子的觀戰心得與評析

貳、 同建榮檢討中教大社課的練習-尾翼高頻轉意識的心法與技法

2020-09-22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黃隆民

一、前言
2018年5月29日晚間中教大劍道的社課一開始,我向陳建榮、李云謙和林鈺建三位講解我前一天晚上構思研創的心法技法。這個心法技法的起頭源於前兩週跟弟子們提到的中州師曾經講過的「無足一刀/無足數刀」的概念(亦即「“以右腳為中心,如日本棒球選手王貞治或鈴木一郎的金雞獨立打法(振り子打ち法),像稻草人(かかし)只有一隻腳,左腳脫離地面,右腳為支點,左腳頻率更高,去發出更多劍,師祖獨創的無足數刀步法。”」。這種無足數刀步法在動力來源上,就是一部份採取了上述的「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概念。其所運用的節拍是反拍或慢拍。"」。)有關。
前此,我曾經對弟子們做過以下的說明:「無足數刀的步法所蘊含的動力來源觀念是,你師祖看到病患臨死前的抽筋反射本能反應。閩南話裡頭說人要死時會欻(ㄔㄨㄚˋ)一下。這個概念的應用其實是他研究武術內功一個很重要的經驗源頭,是他透過自己醫師職場臨床觀察經驗上的啟發。人到一定年紀,外部筋肉一定開始退化,年少力壯階段的許多"豐功偉績"都無法敵過年老的摧殘,而只能變成嘴皮子邊邊的泡沫唾涎,頂多就隨著氣息被噴吐在半空中而最終飄落後生小子的臉頰而已。所以如何利用老筋老骨來榨擠出剩餘資源以開發出新的動力來源,是老先生後30年練劍過程的興趣所在。”無足一刀/無足數刀”是以抽筋顫癲的本能概念下去研創的足法也好,動力來源也好,就是其中一項成果。我這兩天想到的是將這個概念來和快拍的金雞獨立概念相結合,以後腳(左腳)為軸金雞獨立,讓前腳在空中踢兩下,輕打出兩個(或以上)快拍,單重出兩個(或以上)的彈道式,而用來1.誘使對手出劍2.來撥弄對手的劍或同對手的出端打刺互擊3.然後前腳(右腳)在下一拍踏出著地打一支正拍的小手或面部。」
2018年5月29日晚間,為了加強弟子的腳底意識以及彈道式出刀的流暢性,針對弟子的盲點開始構思教學設計,即回想到以前神影流一門總師石動碩舟齋先生在世時,曾經要豐島一虎和伊井(名字待查)在神影流的道場錄影演示神影流的秘傳步法與運刀法(可惜那個錄影帶已經遺失)。兩位先生著裝以竹刀對陣演示。兩個人都是同樣的動作:持右中段的起手式,兩隻腳以腳尖輪流踩踏地面,好像踩踏水車一樣,但一直維持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的樣態,且並無以步足般有前後交換的動作,手上的竹刀在這樣踩腳的同時就呈現了類似蒸汽火車機車頭的輪間連桿的運動動作,刀身會前後上下轉動,此時如果將兵器換成梢子棍或連枷,就會看到棍頭的短棒或鍊錘會有繞圈轉動的現象,就好像旋轉中的直升機尾翼一般(參見圖7)。
在東西方,都有在使用名為連枷的農具(參見圖1與圖2),也都有使用過名為連枷的兵器(參見圖3至圖6)。日本古時有一種兵器叫鎖鐮,使用者一手拿鐮刀,另一隻手則轉動著以鐵鍊連著鐮刀的鍊錘(參見圖8與圖9)

兵器連枷棍則是一根長棍的尾端在加上一截短棍或短鐵鍊球,就像圖5兵器連枷棍2,騎兵所持的長棍尾端有硬結構可以擊打,其加掛的帶鏈短棍也可以做第二段的擊打,尤其在對手封架格檔時,短棍可以產生繼續甩下而有第二段擊打(繞過對手格檔的兵器)的出其不意效果。
雙手刀的尾端必沒有連枷棍的結構,但如果自己在意識上能想像好像有一小截短鏈錘像旋轉中的直升機尾翼一般在旋轉,則也許能產生讓自己的刀鋒在以彈道式的出刀時有加速的效果。
神影流裡柳生的雙腳踩踏,讓手上的刀產生了有如蒸汽火車頭連桿運動的旋轉畫弧動作,而對對手的兵器產生壓制的逼攻效果。在昭和劍士裡頭,我個人所觀察到的,就以劍聖持田聖二十段和人稱”昭和之鬼”的中倉清九段最常在公開對打中使用這種技法。這兩位高段劍士上陣一交手就會以送足或步足運用此種操刀法逼近對手,然後出招,一點也沒有停滯,其熟練程度猶如使用筷子夾菜一般,對手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其劍勢,通常因此漏了縫隙也不自覺,瞬間就被後續的技法給得手了。
雙腳踩踏而帶動的刀身連桿運動式的擺動幅度其實可大可小,也就是說,連桿往前推動幅度的可以細到無色,但也可以大到以八相或上段之姿來動作。但重點在,不論連桿推動畫弧的動作大或小,我主張,如果在意識上你的刀尾隨時有一個類似高速旋轉的直升機尾翼那樣的旋轉(保持恆動狀態),則在抓住對手的出端縫隙時,你就隨時可以讓刀鋒很順暢的地出去擊打(其中以彈道式的操刀式會最順暢最快速)。所以您就可以想像,腳下的踩踏讓你持續維持動能的準備,手上的刀身也是處於動態的準備態勢,在逼攻時讓對手的兵器無法停在你的生命線上,而自己意念上刀尾的鏈錘恆動狀態更是讓你隨時可以出手。在足法的配合上,除了基本的送足和步足之外,中州師在晚年尤其經常使用1.無足數刀步法2.蜥蜴奔漂步法3.乃至龍形步法(又可稱之為圓規步法,即以兩足之一為軸好像以圓規畫圓那樣,兩隻腳都直直地不彎曲那樣去跨步)來做為入身近身的足法以深入死距去遂行攻擊。你只要仔細觀察中州師是怎樣入身去打佐藤八段和中倉九段,就會發現他幾乎是用自己的刀鍔在控制著高頭大馬對手的劍尖而壓著攻擊他們。他細膩的足法可能你搞不太清楚,我如今就講給諸君了解,中州師到底是用怎樣的足法入身近身的。

 

二、2018年5月30日和建榮的對話
黃隆民:昨夜後來時機抓得好打得比較紮實的劍,請你思考分析一下,都是因為哪些因素條件或原則有掌握好的緣故?
陳建榮:昨天和鈺建對打,好像看到我自己,他可以打快且頻率高的劍,但偶而會出現明顯的空檔,尤其是在退打離開之後的停頓。起初,我追得太急,後來體會到要沒有威脅性的跟進去,在他未起之際出手。再者是,鈺建的高頻劍都是實的,打完之後是缺氧疲累的狀態,我只要再多一支就能得手,不過,我也是打實居多,只是能比他多一支罷了,因此我還得加強虛的互擊,與虛實轉換的時機。
陳建榮:昨天我嘗試以猴步跳進去黏劍,被云謙抓了幾支出端小手,歸根究柢,還是犯了目付與專注力不足的老毛病。黏劍之後,劍的未端沒有尾翼螺旋的轉動,因而無法連續進擊。照理說應該持續甩出,逼對方出手,再尋隙攻擊。此外,我打小手時還是會瞄小手,右手也太用力,對鈺建打了一支比較漂亮的小手,是身體壓進去之後,雙手從中間推拉劍柄,眼睛正視喉部。因為協調性做得好,感覺上是身體到了,劍也到了。
陳建榮 兩位學弟身長比我高許多,起劍的幅度也大,逼他們出手之後,胴的空檔很大,昨天我試圖打云謙一支胴,不過右手意識太強,沒把聲音打出來,如果能夠熟練左手來轉劍底打胴,效果就會出來。
黃隆民:關於你和鈺建對打的檢討,"要沒有威脅性的跟進去,在他未起之際出手",這句話說得很切中關鍵。具體做法也就是我跟你提的,"縮著手讓身體多入身個30公分等待打擊時機"。你後來有一點做到這個原則,所以讓你自己的腦筋有比較清楚些,眼睛看得比較明,氣就沒那麼急,因而較能掌握餘裕。朝這個感覺下去練,應該在意識上就能越來越清楚,氣比較能沉得住;顛倒過來,目付(觀燭火)就較能FOCUS(原來的說法是目付能正確,意識就比較清明,氣比較不會那麼浮躁)。現在顛倒過來講,讓氣緩一緩,縮個手身體再進一些沉一下氣,說你的目付也許比較能固定。
陳建榮 老師能看峰谷之間有七個打擊時機,而我的盲目是連一個也掌握不到,缺的是冷靜。
黃隆民:和云謙的部分,正如你所說的,刀尾的直升機尾翼高速旋轉這個意識你沒有做到,當然這個不容易。也就是說在腳下踩踏水車的同時讓刀身的旋轉有大支轉中支轉和小支轉三種速率的變化的同時,刀尾的高速轉載意識上還能維持。這個不容易,誰能做得好,誰的臨場反應就會快一些,出刀也會較俐落些。云謙和鈺建在這一點上好像在意識上都比你有進入狀況些,可能是你最資深,導致你的錯誤習慣的負擔最大。所以云謙在打你的出端小手時,直升機尾翼的旋轉意識心法,昨天晚上事實上有幫助到他。他繼續旋轉而帶出彈道式去打你小手,而你黏劍的逼攻施壓的瞬間,尾翼高速旋轉的意識斷掉了;同時也沒有預做因應對手抓你出端時的互擊準備,反而一意要以實重劍取對方一支,因而給了云謙可乘之機。如果你佯虛誘敵出手的準備意識能再變通些,就能給自己更清楚的觀察以及更多的沉氣冷靜。
黃隆民:你的年紀生活經驗人生閱歷比起年輕小朋友,記住,就是沉穩的耐心,講難聽,就是要懂得戲弄挑撥他們年輕的衝動,這種逗弄的過程是一種險中求趣的樂趣,也是一種控制自我身心意識的藝術,更是一種自我節制的調伏勝行(波羅蜜)。
陳建榮:十年前,我在去學生家進行家訪被一隻狗咬了小腿,那是一隻不會叫的狗。鄉下養狗是為了看家,因此是不會用繩子綁住。狗的地域性很強,只要有人靠近,就會對人狂叫,張牙舞爪,經過的人就會特別提防。我那次是被一隻不會叫的狗咬的,當我走過它的地盤時,它向我走來,在距離很近的時候,我看了它一眼,發現它靜靜的,眼神很和順,就沒了戒心,放心往前走去,這時它走到我後面,往我的小腿咬了一口快速離開。現在想想,對陣時,我應該學習這隻狗,不必急著遠遠就張牙舞爪,耐心等對手出現空隙時,再給予結結實實的一擊。
黃隆民:哈哈哈,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