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一門弟子的稽古心得

第二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一門弟子的稽古心得

參、雙手刀心法技法淬煉拾得—黃隆民

2020-09-23

 雙手刀心法技法淬煉拾得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黃隆民  編述

 

一、前言

    任何一種兵器武術所含攝的內涵都是極其深廣,其奧秘神妙之處,可謂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深」,絕大部分的習者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跨其門檻,窺其庭院,乃至得以登堂入室,一探屋漏精微。比起徒手的拳腳,器械的學習可能還要複雜困難些。莫說刀槍劍棍等十八般兵器要能全部練到得心應手,相當困難;即便單練一項,也絕對要比唐人賈島所寫的詩「十年磨一劍」(註1)所需要的時間還要長上許多,方才得以入其庭院而已。不過話說回來,人間各種文武動靜技藝界的賢達也大概都有這樣的體認,即,一通百通。通透了一門的原理原則,而且在具體實踐上能熟練到本能化的自動反射境界,復又渾然天成,信手拈來順理成章的話,那這個人來看其他的技藝,也能洞見其境界,即便在技巧上他不是那方面的專長。

    兵器武術的技藝要能練到通達的境界,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能整合所有能夠獲取的動力來源來施展。簡言之,即不能只使用身體某部分(尤其是肢體末端)的力量來操作兵器。如果以我中華武術先賢留下來的觀念術語,就是要能「整勁」。然而,整合甚麼勁力?卻又如何整勁呢?基本的概念是,借用地球之力來做為動力來源,並想像全身每個細胞都發出力量來給兵器的「物打」部位(類似棒球球棒的甜蜜點(註2)。傳統中華武術有「四兩撥千金」的說法,以前曾聽本門中州派神影流的一位師兄弟陳玉麟說過一句話:「四兩撥千斤,必備千斤力」,覺得很是傳神;但後來才知中華武諺早就有云「以巧破千斤,千斤力在後」。一旦能練就了全身整勁而得的千斤力,每招出手時卻不必然都使上千斤力;若有千斤力的根柢在,你就知道如何只出四兩力去撥掉化去對手襲來的千斤之力。有了千斤力的根柢,每招出手,動作幅度可大可小,力量可重可輕,速度可快可慢,攻守可實可虛;招招之間的變換,可以行雲流水般變化自如,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懸中有待,待中有懸,進退佔勢攻守之間,自在適切。

    本文述者師父故神影流劍道九段範士陳中州醫師,身高不到一米六。他昔時日據時代青少年階段在淡水中學求學時(註3),其實是陸上競技部(田徑隊)的選手,能夠將木質標槍擲出四十幾米遠。以中州師的體格,如果不知全身整勁的要領,他當初勢必無法有那樣的身手與成績。他在淡中的劍道課(每位學生必修的體育課)中,在劍技上他認定和他不相上下的,只有一位叫做廖南山的同學,其他包括隸屬劍道部(劍道隊)的同班同學都不是他的對手。中州九段說,他其實都是用投擲標槍的身法與步法在打劍的。左腳在前,是擲標槍時從第一階段的助跑轉換成投擲步後到擲出這一階段的基本姿勢,也是日本神影流裏柳生(註4)古流劍術的基本構型,當然也是絕大多數中華武術(含拳腳與器械)會有的基本構型,但一般傳統劍道大都是同側手腳在前,較少有在起手式時擺出左腳在前而同時讓右手在前的構型的。故而他於五十七歲重拾竹刀練劍,而有緣邂逅神影流裏柳生傳人名譽範士九段石動碩舟齋總師(註5)時,對石動先生所傳授的神影流裏柳生左腳在前的構型與步法(右手在前執刀),就深感投緣契合。左腳在前的足法,顯然就和日本傳統劍道右手在前右腳也在前的足法有所不同(註6)。中州師說他用擲標槍的身法與節奏來對付以右腳在前同時右手也在前的傳統揮刀的打法,不僅淡中同窗們招架不住,就連劍道課授課的老師也吃過他的虧。曾經有一位來代課的劍道老師在練習時被中州師給撞脫了護面,那位日本老師很有風度,跟他說「這次輸你。下次我要討回來!」不過後來那位老師就離職了,沒有機會找中州師討回顏面。

    中州九段那種標槍式打劍法的特色,就是算準對手跨出右腳打一支面來的瞬間,把對手身軀的重心當作標槍出手的投擲線那樣地欺進入身,接著瞬間以全身力量好似擲出標槍般,將對手從喉部(或腋下)往上推頂,使對手失去平衡而致踉蹌顛躓,乃至仰面跌坐倒地,然後他隨即在下一個瞬間補上一支面,了結對手。劍道部的指導老師很愛惜他的身手與才氣,一直鼓勵他放棄田徑隊到劍道隊來,「中州,你來我這邊,出業(畢業)我給你三段!」但中州師終究不為所動(註7)。

    那種擲標槍式全身整勁的打劍法,常人難以招架,日本劍道老師就常笑他說「中州,你這哪裡是在打劍,你根本就是在打架!」中州師每次提及這段往事時,都會笑著跟我說:「武術的本質不就是在拚輸贏乃至生死嗎?自己打輸了,就說人家是在打架?」他也常跟我說到一個反諷的概念--「日本人講日語免講(不用說)也很溜!」當初日本人要強迫台灣人都講日語,但台灣人說起日語來,難免就有台灣腔(閩南語腔或客家話腔或原住民母語腔),說日語再怎麼學著日本腔,他這個母語是閩南語系的台灣人,終究還是脫不了閩南語的影響;他的意思是說,那打劍也是一樣啊!台灣人練雙手刀,打出來的就是會有中華武術文化根柢與風格的「台灣腔」乃至「中華腔」(註8),就像他練標槍的人一打起劍來,就會有「標槍腔」的風格一樣。說到底,不論在哪個時代(冷兵器時代也好,熱兵器時代也罷),拳腳也好,器械也罷,武術的修練終究還是應該要講究在實戰上能有效能的路線的,也要能有那種一直到呼吸停止前,都還能披掛上陣對打的氣魄與能力,方才說得上把生命之道的實踐與體驗,真正走的是在「劍之道」這條路上。

    大陸武術導演徐浩峰就提及他的認識而指出,吳氏太極拳的起手式,據民間武術行家評論,其實就是雙手刀(劍)長把柄的雙手換手式(為了左右不同方向的砍劈而讓握著長刀柄的左右手前後置換,其實棍法和槍法裏頭,何嘗不也是經常如此左右手替換握著棍身或槍身的位置),其拳法用的其實是雙手刀(長劍)之意,因此有些拳法裏頭其身形技法,還是可以看到各式刀或劍技法上的轉換;另外比方形意拳的崩拳,其實是出槍法的借用。這些都是傳統的傳承下配合自身條件與環境條件等主客觀因素而講究實用實效的創新,不但武器武術的發明與創新如此,所有的人類文明的各種表現,莫不皆然。推陳出新才能因應各種條件的變化,墨守成規常陷方枘圓鑿的扞格,英語是當今通行的世界語言,莫說日本人、土耳其人說英語有日本腔、土耳其腔,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也是各有其腔;英國內部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與也是各有其腔;美國各州的人說起英語來也是南腔北調。說到底,不同國度的人練起雙手刀,要用甚麼樣的腔口打練,才叫做有符合標準呢?

    行文至此,剛好中教大劍道社徒弟林鈺建(即將於106學年度接任中教大羽球隊隊長)發來訊息提到,「昨天(2017/0601)看了老師的手之內示範後,今日看到一篇文的附圖(見圖1圖2):世界男子單打羽球冠軍-李宗偉的跳殺。他的球拍握法也跟平常學到的不同,反而跟老師的握刀法很相似。」我就鼓勵他說「你就多思考,多研究,多嘗試,日久自然有心得。出力的意識必須先離開手。」他於是再問「老師是指意識先不要放在手,最後關頭才放出去嗎?」我回說「動力來源必須是以全身每個細胞都平均出力這樣的概念來取得與分配。肩、臂、肘、腕、指這些部位只是傳遞動能的媒介。以這樣的概念來揮動手上的工具而來控球(或控刀劍),人、拍(刀)、球三者方能一體化。」

   門人林鈺建君復又提到「昨天社課後,和張齡(2016下-2017上中教大劍道社社長)留下來加練,發現除了老師講的突然加速之外,節奏也可以突然放慢。因為張齡的切返,刀只會打出來一半,因此收回的時間較短,防守出劍的頻率較高,但往往錯失進攻的機會,而且久守必失。以我目前的功力來說,在短距離內只有胴可以打。如果要打擊到她的面部,就必須突然放慢打大支的,不跟她合拍,她會因為害怕而先出手『格擋』,我的劍卻只出一半甚至還沒出,等她落空後,再補一支上去。老師昨天的提點,讓我想起羽球亦是如此,就像剛剛傳給老師的截圖裡面講的,我昨天打的方式那叫殺紅眼、蠻幹。一味求快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因應情況時而把球速拉快進攻,時而回慢球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把節奏拉慢後,瞬間再度加快,往往會導致對方措手不及,所以自己也意識到,慢下來時一定要保持警戒,防備對手突然加速;不過球一旦快,因為慣性和動能的緣故,對手回球也會有一定的速度,所以要逼自己跟上下一球,再去做因應。我無法控制對手會怎麼打,但我的節奏卻是我自己可以掌握的。」

    我再鼓勵林君說「沒錯!先求合拍互擊,用這樣的方式以攻擊之勢來遂行防守之需,然後開始變奏(變換節拍--體現在動作大小的變換、速度快慢的變換、出手拍子(三種拍子的變換)以及虛實(力量輕重)的變換等)。要能如此變換,就要避免在出力意識上是集中於肩臂肘腕指的肢體末端,而能將動力來源先要求在腳底然後到腰身,並以全身的協調性來使力,才有可能做好上述的各種變換。」

    由以上所舉事例可見,「全身整勁」的發力,不論對武術(拳腳或器械)和各種運動而言,都是技術能否精進上達的關鍵,同時也是區分境界高下強弱優劣的基本指標。

    本文編述的要旨在於,將我先師父陳中州先生教我的以全身整勁功法來鍛鍊雙手刀所得的技法與心法,給詳細記載下來,好把我師門的經驗智慧傳承下去。但我等中州派神影流弟子從恩師即便學習十餘年至三十餘年不等,期間每個人礙於各自有限資質,見識與體驗上難免總有掛一漏萬之虞,因此除了敦請曾直接當面受教於中州師的門人與劍友們,都能也將各自吸收的心得予以整理分享之外,首先必須聲明的是,本文編述者所敘述與記錄的也只是個人淺薄的主觀心得而已。不過不管再怎麼淺陋,即令到頭來終究還是管中窺豹以蠡測海的野人獻曝,對後輩劍友來說,應該是無魚蝦也好,總比只聞中州師之名聲而無緣得見其影來得強上一些吧,因此希望讓有志者真正想學習劍道時,多少有一些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

、中州派神影流一門雙手刀觀逼攻擊打諸法的實踐經驗

    我國在傳統上,幾乎所有的武俠小說都喜歡寫某人如何獲得武功秘笈,或是得到世外高人幾十年內家功力的灌頂加持,因而武功大進,成為武林高手,從此五湖四海所向無敵云云。然而真相是,沒有正確的科學方法加上實踐的苦練,即便真的有許多武術前賢寫下的武功祕笈給你看,事實上你就無法練就任何高超的身手,當然更甭提所謂的內力傳輸加持的神話了。

    話雖如此,回過頭來說,究竟有沒有內功這種東西?中華武諺有所提醒「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不過這所謂的「功」說的到底又是甚麼,大家各說各話,卻也沒人說得準。有人說是氣功,有人說是內勁,有人說是內家功夫,說來談去總難免限於空泛難以檢證的言語文字。然而內功、內力、內勁等名詞的內涵即便不易清楚描述,各門武術的練家子心裡卻也都很清楚,它的確是武功境界上達的真實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所有的技法步法身法,說到底,不是成了花拳繡腿,充其量也只是有如海市蜃樓般虛浮的幻影而已。即令有所謂的武功祕笈,如果沒有實戰實練的反覆淬煉,徒然照著文字與圖像比劃也是絕對練不出甚麼名堂來的。

    在上文中,述者有提到練武的人要掌握全身整勁的原則與目標來練,除了到老才不至於一場空以外,主要也是要這樣子練或者說練到這樣子,力量才能夠大,速度才能夠快,出手頻率才能較高,身形才能真正挺拔靈活,虛實的變化才能自如,招招之間的操作也能流暢,而到頭來最是重要的,在心與靈的修練上也才能臻於平常心與不動心類似禪宗的境界。因此,在深究所謂觀逼攻擊打的種種心法和技法之前,習武者一定要先認識內力整勁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本門劍道(雙手刀)最重要最基礎的特色內涵。也就是說,若能充分認識這個內力整勁的重點,並且能依照科學原理來具體實踐與鍛鍊,後續要分享的心法技法秘訣或要領,讀者才能領略其中道理,而獲致依理而行的武術鍛鍊實效。

    本文分享的雙手刀心法技法,述說的次第雖然粗略分有章節,然武術一藝終究不是紙上談兵照本宣科而已,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講一個點就一定會牽扯到其他的面向,各章節的區分也只是便宜行事而已,因為實際上無法以線性的模式來平舖直述一個複雜的網狀結構。因此在內容的述說上,一定會有重疊重複之處,如此也較能讓讀者見一察十,既有見樹又能見林,方不致過度切割細節而無法體會整體內涵。另一方面,武術一藝的章法絕非先有理論,而是先有事實的發生以及實踐的體驗,然後為了持續力求精進,慢慢地才會有原理原則的歸納與技法系統的建構。在研究、發展與創新的方法與途徑上,基本上是科學性的歸納,講究的是實踐過程中創意發想的驗證性與實用性,而非天馬行空式的主觀臆測與想像而已。以是,本文各項雙手刀心技原理原則的論述,採用的說明方式是,儘量能依照述者和師友學棣之間相互切磋教學相長的實踐過程中,日常淬煉鍛鍊的經驗與心得所萃取出來的實戰精華為焦點,所以,特別會以我同門師友相互切磋問答探究的實際例子做為張本,間再參酌各家武術功法的精華來相互論證,或者將述者多年的拾穗心得予以穿插詮釋或印證。

(一)內力整勁–所有武術技法上達的真實基礎功底

    不知從何時何人開始,中華武術界有了內家拳和外家拳(內家功法和外家功法)的區分,其區分的具體指標並不明確,言人人殊,而說者的武功造詣有高有低,經驗與體認自然就各有不同,加上武俠小說作者天馬行空的渲染與一般外行人的想像附會,內家功法不免終於偏向神話議題。但在武術界真正有點心得的人卻也都心頭有數,內功內勁的確是真實存在的,差別只在各門各派鍛鍊的功法、習者造詣等各自境界或有不同而已。

    內外家的區別指標,若依述者淺見,主要大概在動力來源和呼吸吐納這兩項上見其高下。有內功內勁的武術門派和不講究內功內勁的外家門派,由於動力的取得方式和吐納調息的要訣不一樣,同樣接著下去要講起自家的心法技法來時,自然就有所不同。而動能和呼吸這兩項指標比較起來,雖然實際上互為表裡,必須相輔相成,但更為基礎的應該還是動能。所以本節先從動能一節切入來探討,呼吸一環則在後頭再予深究。

    本門門人陳建榮君對此議題曾分享提到:「內功是什麼?下面這段視頻是大陸名嘴梁宏達闡述他所認知的內功(註9),簡單來說內功就是呼吸、吐納,如何在激烈運動的狀態下,靠著調息源源不絕輸出動能,正是內功的修煉範疇。依此觀點來看,師祖(中州九段)的劍確實稱得上是內功劍。」

    四川青城山全真龍門派第21代嫡傳人何道君(2017年時53歲)講述演示「道家十三丹功」時指出,該功法單憑呼吸運功就能使身體產生外型的變化,可控制體內的氣息使外部肌肉膨脹,運起功來之後,「靜則柔順如水,動則剛猛暴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mPZVf1JC8)。運氣後可以赤手劈斷頑石,以脛骨撞彎鋼板;頭部可受車輪輾過,亦能以金槍插喉而頂車。曾有泰拳高手挑戰何道君,以肘擊其頭頂,復以腳掃其小腿,都試一次就退縮不敢再試。何道君指出,此功法說是外家功夫,其實是內家功夫。其特性是能承受對手攻擊,並借其所擊之力把對手發出去。而青城武功在技擊方面則沒有固定成套的路數與招式。對敵交手時,身闖、步逼、肩靠、踢彈等打鬥技法,是隨意出招,講究快狠。

    前述梁宏達氏所提到的內家功法,比較可能指的就是類似青城何道君氏這種氣功功法。中華武術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之間,武術界的奇人異士所在多有,像何道君那樣的高人和特殊功法若無現代視頻紀錄佐證,一般人都會覺得空口無憑,難以思議。然不論如何,類似何道君氏那樣的氣功,不是本門的專長。本門沒有這樣的功法,我們能述說的就只是我們做得來基於生理科學與運動力學的一點心得而已。

    本門在全身整勁的科學探研與實踐上是有一些心得的。先師中州九段以前常常提醒我們說,內功的探索和鍛鍊,要以生理科學和力學的原理來鑽研創發實踐檢證,才不會讓人既聽不懂又練不上手。所謂內功,其中原理與實踐的精微處,當然不是只有梁宏達氏所分析的呼吸吐納之道而已。但梁氏以務實之科學原則來分析,得出如何在激烈運動的狀態下,獲致綿綿不絕呼吸吐納境界的說法,的確可以說是判別有無內功其中一項關鍵的核心指標。內力的全身心整勁所需要相互配合的其他必要條件因素和充分條件因素還有很多,在本門若干門人內功整勁實踐心得的經驗闡述中,針對中州師的研創與教導內容,由林偉成君所記錄的(「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註10))堪稱最為完備。本文述者個人的功力與心得當然很是有限,但配合網路資料搜尋,也發現到早有中華武術界達者所整理出來的原理(參見附錄「內勁詳解—科學實證」一文(註11)),和中州先師強調的以科學方法來探究,並據以鍛鍊內力內勁的途徑與實證,大家所見其實略同。此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此心同,此理同」、「放諸四海皆準、貫穿古今皆同」,真理不易,不二如一。

    基本上,內力的全身整勁方法及其細節,除了前段所引的「內勁詳解—科學實證」一文內容以及門人林偉成君所記錄的「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一文,已有很豐富詳盡的說明之外,本文述者在所編述的另兩篇專文(「漫談亂劍」(註12))和「雙手刀操刀式概說」(註13))裏頭,也已有一些添足的具體解說,故而那部份此處先不予長篇重複贅述,只在談到相關子議題時,隨機隨緣適時擷取說明或予以補充。

    前文略有提及,先恩師中州九段淡水中學畢業後赴日習醫,而於二戰結束後,回台協助其尊翁文贊仙(台灣人被日本統治過,醫生日文叫「先生」(唸sen-sei),一般台灣老一輩就會對醫師或尊敬的長者在其名字後面加個「仙」字(閩南話發音會在語尾加個「ei(ㄟ)」的音,比方說民進黨創黨元老黃信介就被稱為「信介仙ㄟ」)所開設之救生病院的營運,戮力為陳氏家族從公近四十年間,沒有適切的環境得以持續劍道的練習。及至五十七歲時,相關的客觀環境稍有緩解,才讓他有機會再重拾竹刀。當時的他,已近耳順之年,體力衰退,身體健康上,胃出血開過刀,心律不整,又有哮喘,年輕練劍時十八九歲最強壯的感覺可以說往事只能回味。因此,那樣的身體健康條件要怎樣才能把昔日最強的感覺找回來,就像比方說他在行醫的日常生活裏頭需要騎機車外出往診患者,碰到崎嶇難行的山路,必須下來推著重型機車在路面滿是石頭與爛泥的山間爛路前進時,如何才能獲取足夠的動力來克服障礙,卻不會受到身體羸弱條件的限制一樣,在和爆發力十足的年輕劍友對打練習時,如何還能頂得住並且把往昔的力量與技巧發揮出來,就是他當時及後來的三十餘年間老年練劍首先必須面對的課題。

    講個小故事。一九八四年許吧,述者騎了一輛國產的三陽野狼125機車載我內人去三峽拜訪老人家,那時他已購置了一輛水平對臥引擎的BMW450重機(參見圖3),他就騎著要我們跟他到三峽有木里那一帶的山區一道去蹓車。回程時,他帶我們走山區一條未鋪柏油的小路。其中有一段陡上坡路段的路面崎嶇不平滿是碎石,無法安全騎著行駛,他就下來牽車,但引擎未熄火,打著一檔邊控制離合器與油門邊推車,我自然也下車跟著他做同樣的動作。那輛寶馬重機車體不小,六十幾歲的瘦弱老人推著那部機器,身形益發顯得薄弱。就這樣我們各自推著機車上到了山頂,然後再騎上車去慢慢下到有鋪設柏油的路面回到鎮上去。我事後經常回想中州師推車上陡坡的那一幕,自忖以我那個時候的平衡感與全身協調能力,換做是我以他的方式推那輛寶馬來克服那一段難路的話,可能有點困難。但老人家無意間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亦即,全身整勁與協調功夫的日常生活事件實地示範。想像一下,那輛寶馬重機少說也有一兩百公斤重吧,那麼瘦小羸弱的身軀卻能夠狀似悠哉地推動駕馭上陡坡,那麼以那樣的內勁來處置一把一點二公斤的鐵刀,乃至只有零點五公斤重的竹刀,又可以產生怎樣的操作效果呢?

    BMW450cc的重機理所當然有高馬力與高扭力,其動能的基本規格更當然不是我當初那輛125cc的三陽野狼可以望其項背的。中州師就曾以他的重機坐騎性能為例,來說明動能(性能)高低對細節操作表現的影響。他說他可以騎著那輛BMW在街頭和走路的朋友同速行進比肩寒暄,機車的行進沉穩雍容,就如同他在走路一樣的速度,陪著朋友走路談話;隨後有另外的朋友騎著50cc的機車經過,他有事要找那人講話,便告辭走路的朋友而加速追上騎小排氣量機車的朋友。兩人短暫交談之後,騎小排氣量機車的朋友加速離去後幾分鐘,他想到還有忘了交代的事,便加速追趕上去,一下子就追到了。接著他告辭騎機車的朋友急速離去後,這下換成他的朋友想起來還有事情要相託,想加速上前追趕他,最後追不上只好作罷。他以這樣的經驗描述來譬喻說明充足的動能在武術上的重要性。正所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也正是《孫子兵法》描述的「其徐如林,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寫照。

    隨後一直到老人家辭世(1924/0330生- 2014/0203歿)為止,我跟他習見的三十幾年間,中州師可說是無時無刻不以科學方式鑽研探究全身整勁與協調的內家功夫。而隨著年歲日增,身體各部位機能日漸衰退,要如何才能維持他昔日十八歲體力最強的那個感覺,可以說就是中州師每日必修的功課。當然在心法上的成熟化以及技法上的細緻化上頭,每個武術修行者最強的年紀會因著個人自身主客觀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不論心技最高峰的頂點在哪個年紀,每個人的體力終究都會有開始走下坡的時候,年紀越老身體越發衰弱,所以怎樣能在逐漸衰老的過程中,還能維持住自己最強時節的狀況,其實就是練武者最難面對的課題。觀諸國內外所有武術界,真正的達者都是那些能因應老化而設法維持昔時頂峰狀態的人。可惜這樣的人好像很稀少。述者自走上劍術修行之路以來,在國內外劍道界看到的好像也只有中州師一位。但若把範圍擴大到全世界各種武術界來看,我相信一定還有類似中州師這樣的高人,否則我們不會看到中華武術界留下的一些類似「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武術諺語,提醒我們只要練對了路,武術人即便到老了,還是有著可以維持昔日鼎盛時期功力的可能及其道理。而中州先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實踐者。

    中華武諺裏頭還有一句「拳怕少壯,劍怕老郎」,也許中州師設法不讓身體的老化限制了老年後武功進步的努力與成果,對這個前賢留下來的經驗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與註解。年輕人筋骨正強韌,紅色伸縮肌正強健,只要肯用心鍛鍊,增加爆發力,以期獲致較快的速度而強化拳腳的力量,這是大家顯而易見的事;老年人則一切的一切都在往下坡走,除了實戰的經驗與細膩的技巧之外。而我國傳統的雙刃劍技法強調的是有如遊龍般輕靈地身隨劍走,拳腳功夫也許會較年輕時乏力,但靠著器械的剛硬銳利所產生的破壞力,年老的只要仗著多年的經驗與較細膩的技巧,還是有機會修理年輕力壯的人的。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國單刀,其技法原則講究的是「刀走剛猛,刀隨身走」,也許一般印象裡頭,年老力衰的如果耍起鋼刀來和年輕力盛的拼鬥,也許力有未逮也不一定,因而大家不講「拳怕少壯,刀怕老郎」。但如果拿的是雙手刀而不是單手刀,並且能深諳「千鈞力起腳底,全身次第整勁,吐納自在息長,通體平衡協調」的內家功夫,再加上多年實戰經驗所累積的細膩技巧,依述者本門師承的見聞與自身練習經驗,這句武諺的原理原則其實不會只限於雙刃劍或雙手刀,它應該是可以滲透通用於絕大部分冷兵器的。

    門人陳建榮君是一位國小老師,20120819日曾來信問劍,提到說:以前都只是聽老師說,很少去省思自己的缺點何在,如何改進,若要再上層樓,應該從省思著手。這兩天我在編閱讀學習單時,讀到一段文字:「地球油源即將耗盡,科學家正朝如何提升油的使用效能努力。」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打劍不也應該朝提升動力的使用效能來努力?練了二十幾年的劍,我最大的問題似乎就是有多少動力就要一次全部豁出去,所以總是打沒幾下就氣喘吁吁,更糟的是,亂打一通,無效劍居多。改用腳底踩踏之後,感覺比較能夠合理使用身體律動產生的動能,不過還不夠熟練,因此無法保持在隨時能夠出手一支劍的狀態。為了解決這個困境,我思考兩個問題:其一是,為什麼腳底踩踏能夠產生動能?其二是,腳底踩踏的動能如何傳送到雙手完成槓桿運動?1.就如同走路一樣,身體在前進時,雙手會自然擺動以取得平衡,雙手的前後擺動就是一種槓桿機制,利用這個移動中產生的動能來打劍,可說是最自然不過的。2.走路時雙手的前後擺動並非打劍的態勢,我試著在走路時,想像自己拿著刀,擺出高中段的姿勢,腳步跨出時,原本擺動的雙手,變成出劍的槓桿,透過操作槓桿來平衡身軀。如此一來,每跨出一步,雙手就會完成一次推拉的槓桿運動。透過上述的方式,走路時練習透過身體平衡的律動來練刀,感受動力從腳下傳送到雙手的路徑,一旦熟悉到成為反射動作,應該就能在腳步移動間隨時出手一支劍,過去那種豁出去打的盲劍或許可以因此而改善。

    以下是述者針對建榮君的自省議題及體會所回覆的三點看法與建議:

1.為何會無法保持在隨時能夠出手一支劍的狀態?

    那是因為上肢的肩臂肘腕手與指頭加油過猛(用力過度)而使引擎熄火了。心臟跳動的原理是其細胞的特性是自發動的不隨意肌,但是你若給它超出其負荷的撞擊,它也會停止跳動。「實際」出劍的頻率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自己「能」出劍的頻率越高越好。也就是說你有那個能力(動力足夠(相當於引擎的馬力扭力都強)),但你不濫用。因為如果不是在適當的出刀時機所打出的劍可能就是一支廢刀,這其實就只是在浪費能量而已,效用低落。不僅如此,因無端盲目浪費而導致失能的出刀動作,還會造成自己露出破綻以及可為敵方所乘的縫隙,或是因為因過度偏用外部肌肉或上肢的力量以致失去平衡,從而浪費更多能量。因此「有多少動力就要一次全部豁出去」自然是不智的作法,那是最後出「絕招」捨命一搏時「捨身」才會做的動作。絕招就是絕望時,不甘願,想要討回一點的「若是失敗了就自己死絕」的招式,通常使用出去後,結果不是敵絕、就是自絕,因此不能濫用。

2.為什麼腳底踩踏能夠產生動能?

    這就好像引擎裡面的連桿一樣,不管是兩支的往復式,多支的輪序式,或是單支的迴轉式,都一定要有推力來推動連桿,來帶動軸承與相關齒輪的旋轉。人體的推力或拉力動能來源,基本上就是人身體本身肌肉的伸縮,筋骨韌帶機制的錯動與扭動。但是我們要先談一個觀念,即「借力使力」。借那裡的力來為己所用?簡單講,就是「借地球之力來運用到或加強自己身體原本自有的伸縮能與扭動能」。

    腳底「踩踏」的作用有以下三個:其一,持續性的「踩踏」讓身體引擎的轉動不會斷掉;其二,身體引擎若能不熄火,而使得動能再持續,就意味著身體隨時能恢復平衡,平衡恢復得越快,出刀頻率越高,破綻(可為敵所乘的縫隙)就越少;其三,「踩踏」的「腳踏實地」可以借用地球的力量來加強動能,從地球借用的力越多,自身肌肉筋骨的伸縮能與扭動能耗費得就越少,而這就能讓我們有更多的餘裕(更好的平衡以及更勻稱的呼吸)來協調自身的整個運作機制。

3.腳底踩踏的動能如何傳送到雙手完成槓桿運動?

    借用地球之力後,利用肌肉的伸縮以及筋骨與關節的扭動旋轉,從腳底依序上傳最後傳於刀尖。「依序」是關鍵詞。力量的往上傳遞,次第越精細,就是全身的「協調性」越高,也就表示動能消耗越少,因而動能的傳遞越有效能,越有效率。在意念上要告訴自己「讓全身每個細胞都能平均出一點力」,如果真的能如此,那就是協調性的最高境界。而由這樣的鍛鍊延伸到意識與心靈的禪修,亦即「每個細胞都讓他發光發熱」、「每個細胞的意識靈能都讓它啟動」,就意味著你的身心靈能獲得宇宙所有的能量。因為你已經回到宇宙蓮花寶石之海了,也就是你就是宇宙本身了。請看附錄關於《破解李小龍寸勁 出拳勁力取決腦部結構》的報導,請注意「全身協調」這個關鍵詞。

    雙腳以腳尖好似踩水車那樣的方式來輪流踩踏,一方面藉以從地面獲取動力,一方面藉以維持身體動力運轉的持續性,繼而讓手上的刀在逼攻擊打刺上的動能能夠隨傳隨到,是神影流裏柳生的祕技之一。這種腳底踩踏的技法練到細膩處時,踩踏的轉動迴圈會越練越小,最後小到讓對手無法察覺那個律動的節奏,就好像引擎的轉速越來越高,高到最後卻好像沒有在轉動的樣子。在極高轉速的細膩度下,雙足的拇趾間和地面之間的接觸會變得極其敏銳,向地面借力上頂傳遞的反應可以很快速很有效能,外表看起來好像已經沒有了踩踏的律動,但其實只是轉速極高極細,所以看似無風無波無浪無色,但其實隨時可以引爆。這個技法就是本門所謂四分之三快拍出刀式的基礎功法。

    日本劍道界名將寺本將司在談到握刀之手的鬆緊度時,提到手掌心內的自在性(圖4),如果用傳統的比喻法,意思是持刀時就好像手裏頭握著一隻活的小鳥一般的手勁來和刀柄接觸,不要用力過緊,鬆緊的指標就是如果有人從刀尖來把刀抽走,刀就會讓他抽走般的鬆緊度。只有在打刺的瞬間,才需要將雙手扭轉束刀,一旦打刺動作完成,就立刻放鬆手心內的力,回到握著活小鳥的鬆緊度。

    寺本將司對握刀時手心要在何種狀況下或鬆或緊的的說法,的確是高手的境界。不過,就「打刺的瞬間才束刀」或「打刺的瞬間要甩腕(給出一個扣腕或snap的動作)」這樣的傳統經驗,本門的技法裏頭卻有更細膩的區分。除了要讓刀鋒能呈一直線的運動而致能有效能地切進肌肉與骨頭的作用之外,所謂打刺的瞬間要像擰毛巾那樣子束刀或是手腕有瞬間急速扣腕的動作,其目的也許是放在如此可以增加打刺的力量。刀刃要讓他直線前進,行進的過程中不要彎彎曲曲地走,以便增加刀行進的流暢度而增加破壞力;尤其在打刺到目標的瞬間,能確保刀刃切入目標的角度最好能和目標垂直,而能產生最大的破壞力。以上兩點的確是練習使用刀劍砍劈打刺的基本要求,但究竟需不需要透過束刀和急促扣腕才能獲致所要的效能,或是說,束刀要怎麼扭束會比較適切,而扣腕要怎麼扣或扣到怎樣的程度才比較適切,其中細膩的地方其實都還有可以討論的空間。至於如果打刺瞬間束刀和打刺瞬間的急促扣腕(傳統上強調如此做的瞬間才會有一種叫做「冴え」(sa-e)的爽朗清脆感(感覺瞬間快速有力地切入了),是用來表示打刺的力量有「灌進」目標去,或者籠統地說,這樣才真正有打出力量來,基於全身整勁發力而將力量依序傳遞至於器械的原理與操作,述者對這點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述者在所編另一專文《雙手刀操刀式概說》中,曾就如何由上而下劈砍一支所謂的四分之四正拍刀的出刀細節提過:我持竹刀舉上段時,只使用兩手的拇指尖和食指的第二關節來夾住刀柄,而不是以傳統的握刀法。以右上段構型的起手式站姿(右足在前),通常讓學生雙手伸直(右手握其刀柄,左手握住刀身,兩個肘關節都撐直),將竹刀橫架於其正前方上空處(竹刀刀筋(刀背朝下),當作我劈刀演示的標的物。我劈下刀的第一動是,右足往前移出一小步的瞬間,身體重心急速下沉,利用地心引力帶下舉刀的左拳(讓整支竹刀柄好像舂米的杵一般往正下方)墜下,此時儘量讓竹刀尖的相對位置能在刀柄頭的後方(以取得更多的槓桿位能);第二動是,雙臂將竹刀以推拉的槓桿原理往前劈下,其勢好像要將竹刀以迴旋的方式盡力甩向遠方那般,在這個推拉甩刀的加速過程的最後段(物打部位尚未打到標的物之前),也就是來到了最關鍵的第三動,是將滑出去的右足以前腳掌底猛踩地面,來把反作用力向上傳到膝蓋,來讓膝蓋瞬間打直,而再從打直的膝蓋部位讓力量頂上來撐起整個身體,利用這個身體上舉的力量來給竹刀做在打到標的物(學生的竹刀刀身)之前最後一小段的加速。結果是打下去的力道明顯大於傳統的打法(這部分有練過的人每個都有自己的詮釋,此處不贅),此時述者的持刀仍然維持著以四根手指頭夾著刀柄的樣態,意思是,那樣強的力道不是用上半身乃至以臂和手使力打出來的。

    以上描述的是第一種類型(有劈下標的物)的演示,接著要描述的是,如何把前述那樣快速而猛烈的劈刀,讓物打部位不打到標的物(也就是不切過學生竹刀的刀身)而讓刀尾瞬間無聲無息地停留在標的物上方一兩公分的位置。練過劍道的讀者現在浮現在腦海的意象大概就會是「喔,是在講『束刀』或『定刀』,那麼接下來兩個手掌約莫就必須用力擰毛巾了!」不過,如果讀者能在現場觀察,您會發現述者束刀的方式不是用手而是用膝蓋,因為整支刀從頭到尾都是只以四根手指頭輕輕夾著而已。這第二類型的一劈,外表看起來和第一類型的一劈唯一的差別就是,刀尾倏地就靜悄悄(刀尾沒有甩動)停在標的物上方,瞬間定刀,刀就完全停在標的物上方一到兩公分處,力道完全歸零。和第一類型那猛烈力道劈進標的物的態勢相較,其差異點大致就在於,定刀的點看我設定在標的物下方或標的物的上方,而控制的關鍵點則在於,「踏地腳之腳底觸地→(產生反作用力)舉踝→打直膝蓋→舉起腰身→幫刀身的推拉動作做最後一小段的加速」這整個整勁過程都一樣,但是兩個類型基本上是有一點(膝蓋打直)時間上的差異。第一類型劈過標的物最後的加速力道來自膝蓋打直的關鍵技巧,同樣地,第二類型讓物打瞬間無聲定刀在標的物上方而不切下去,使用的技巧和第一類型是一模一樣。如果讓述者在打一支第三類型的劈刀,那我就再劈一支讓刀尖不觸及標的物而讓刀刃下緣剛好停在標的物竹刀(橫擺)的下緣。竹刀的直徑大概就是三公分不到,我用那樣的技巧劈下的三種類型的刀,其刀刃的停留點誤差值大概可以控制在一到兩公分之間。雖然只能說這是熟能生巧,但本文述者再次如此詳述,主要的用意是在說明,將具有中華武術文化傳統的全身內勁,應用在雙手刀上,可以打出和日本與韓國劍道界不一樣味道的技法。

    透過上列兩段文字的描述,針對傳統日韓劍道達人在起手式和出刀式不同狀況下手掌心握刀的心得與說法,即「起手式階段的觀逼攻時,握刀如握活小鳥般輕柔」,而於「出刀式的擊打刺瞬間,手心再束刀,手腕再急扣,然後隨即放鬆回到起手式持劍的輕柔感」,和本門的技法經驗有所不同。看倌也許可以看到述者前文所描述的細節裏頭,本門基於腳底頂地借力繼而依序傳達於臂肘腕指而將力量傳至兵器的出刀技法,接觸刀柄的點事實上從頭到尾都只用左右手各以拇指和食指輕輕夾著刀柄而已,而不需要有「束刀」的動作,也不需要有「急速扣腕(snap)」的動作,但一支刀劈砍下來,基本上是「大而強而速而可輕可重」的,刀走的路線因速度快而穩定筆直,傳統以雙掌手心束刀來穩定刀刃的作用,由於動力來源不在雙臂,而可避免了雙臂使力不均而導致的刀刃偏扭可能,同時,由於動力來源來自腳底的頂地借力,而其加速與煞車的關鍵樞紐都在膝蓋屈伸機制與腳底板踩踏的反作用力,所以能夠不用手部來束刀,刀刃也能正,打刺力量的輕重也能控制自如,另一方面,不用急扣腕部也能獲得更大的打刺力道。如此的一刀以全身整勁之理勢劈出,速度可以最快,力道可以最大,想要在哪個點收勢皆可自由控制,因此出刀的力道可輕可重,出刀的勢頭可虛可實,打刺的瞬間幾乎就是恢復平衡而隨即可以再出一刀的瞬間。如此一來,每次打刺後,手部由束緊到放鬆以及腳底的踏地由緊繃到放鬆來恢復體勢的平衡狀態,以便再擊出另一個打刺動作所需要的時間,就會縮短;每次打刺由緊到鬆再平衡妥當,以再出一刀的遲滯空檔或所產生的縫隙,就能減到最低最少;同時相對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出刀的次數(出刀頻率)也就能夠提高。出刀的頻率能夠比對手高,透過互擊的動作來抵銷或化解對手的打刺之後,相對能比對手有較多的機會多擊出一刀的機率就會增加,因此己方的勝算就會提高,再因此己方的心就能相對比較篤定(針對對手的來擊你覺得有能力予以合拍互擊化解,你就自然比較不會心慌),而降低了驚懼疑惑四病的可能,因而你會比對手較能不動心。

    前文略有提到武術的科學觀點內功有兩個指標,歸納而言,內家功夫就是所謂「千鈞力起腳底,全身次第整勁,吐納自在息長,通體平衡協調」。前文也曾引述大陸人士梁宏達分析他所認知的內功內涵,「簡單來說內功就是呼吸、吐納,如何在激烈運動的狀態下,靠著調息源源不絕輸出動能,正是內功的修煉範疇。」梁氏的說法的確有點出動能和呼吸這兩個內功的關鍵指標,但他所提到的「如何在激烈運動的狀態下,靠著調息源源不絕輸出動能」,卻沒能將動能與呼吸之間互為因果的關係給講清楚,而可能讓人誤以為「只要呼吸的調息能源源不絕,便可有效輸出動能來提供激烈的搏鬥動作之所需」。

    述者認為,能夠使出動力強而持久並且出手頻率高的功法,也就是高扭力高馬力的身體動能是科學內功的「元基礎」(亦即基礎的基礎)。可以這麼說,真正能使出高動能而顯現在激烈有力有效能的身體(拳打腳踢運器械)動作,其必要條件當然是使得出強勁而快速的力量,而其充分條件則有兩個,其一,這樣的高動能必須能夠具有連續性與持久性;其二,這樣的高動能必須能夠引導身體能獲致呼吸吐納的有效性、自在性與持久性。以此,高效能的高動能武術身體動作還必須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說,要能讓身體以最輕鬆最低成本的方式取得最大動能,這樣的內功才是真正的科學內功。

    短時間可以使出激烈爆發力的武者,若是無法將高動能的身體表現做長時間的維持,就不算是高手。其高動能的獲取方式很可能是指,以外部肌肉的伸縮為主要的催動方式,這種方式最是耗氧,也容易快速累積乳酸,同時無法有效地將二氧化碳充分排出體外,更可能無法讓氧氣大量而有效地讓紅血球有機會有效吸收而提供身體必需的熱能。因而身體很快就疲累了,既已疲累了,力量就會減弱,速度就會減緩,判斷力就會下降,然後出錯的機率就會增加。

    一般初學的練武者在出力時,多半會只使用肩臂肘腕指的力量,此時必然會同時也使用胸部的肌肉。而胸腔裡面有呼吸吐納的器官肺臟,如果一個人習慣使用胸部的擴張與收縮來呼氣吐氣,當他過度使用胸肩臂肘腕指等肢體末端的肌肉來發力出手時,不自覺就會使胸部的肌肉經常處於繃緊的狀態,如此自然呼吸無法順暢,二氧化碳來不及有效排出,氧氣也來不及有效吸入,很快地就發喘而力無以為繼了。傳統劍道又主張在出招砍劈打刺時要能大力出聲喊叫,其所持理由很多,述者在此不想細究太多。本門對於這種出聲喊叫是不主張的,理由是,一出聲的當下很可能就把氧氣給呼出去了。充分讓氧氣進入身體都來不及了,為何要輕易把氧氣給浪費掉?所以本門道場在練習時基本上只會聽到竹刀的互擊聲和腳步踩踏木板的聲音,如果有喊聲,那基本上都是外來的客人喊的。如此,由於發力方式偏靠上肢與外部肌肉,而致呼吸吐納的深度受限於經常緊繃著的胸腔而無法順暢自在,因而肌肉容易疲勞,復又被要求大聲喊叫,浪費更多能量。初學者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能展現激烈的爆發力,也只是不智無勇的蠻力而已。

    一般練了一陣子稍有心得的武者,會被指導要開始使用腹式呼吸法或是氣沉丹田的呼吸法,亦即將導引肺臟或胸腔張縮的方式,從以胸部的張縮改到以腹部的張縮,來導引橫膈膜的升沉而讓胸腔有所張縮。腹式呼吸法比起胸式呼吸法,在練武者來講,最大的好處之一,首先就是肩膀不會因為胸式呼吸而明顯起伏,因而比較不會露色給對手察覺而算計你的縫隙,其次就是腹式呼吸能比胸式呼吸讓胸腔的張縮幅度較大,而產生比較優質的吐納效能。雖然如此,使用腹式呼吸的武者在動能發力上,如果還是偏執於過度使用胸肩臂肘腕指等肢體末端的外部肌肉,則其肌肉疲勞化的速率也許能比使用胸式呼吸的人稍能減緩一些,但終究還是有力量不足而且無法持久的困境存在。

    於是,更進階更熟練的武者會開始練習使用腰部的力量,來補助胸肩臂肘腕指等肢體末端肌肉的不足。不過一旦加強了腰部力量的投入使用,一方面,腰部肌肉的使用有可能在不自覺間束縛了腹式呼吸的自在性,結果當然就還是會產生呼吸不順換氣不足的窘況;另一方面,過度偏用腰部以上的腰胸肩臂肘腕指等肢體末端的肌肉,有可能導致腰部以下腿腳下肢的運作和上半身的運作無法上下協調,而有各自為政的現象。如此一來,下半身的發力除了無法上傳到上半身來協助外,也會浪費太多的能量而致肌肉疲勞較快累積。

    日本和韓國從小學就開始練劍道的武者,心技體能的巔峰一般大約在三十歲到三十五六歲左右,也就是五、六段左右。這個階段的武者比其前文所描述的武者較有能力整合上下半身的協調性,但其動能的發力大部分還是靠外部肌肉的伸縮,只是由於技法的熟練度夠,因而在動能的消耗上比較具有效率性,在呼吸的調節上比較知道怎麼放鬆,但仍然必須透過站在遠距離(生之間合)以大聲喊叫來掩飾其急速換氣以補足體力減緩疲累的動作。某些劍豪級的高手約莫在升上七段以後,絕大多數的人體能就會開始下滑,在一般地稽古(互格練習)時打起劍來,運體出刀的速度慢慢退化,大都只能仰仗經驗與技術,抓時機與縫隙來和年輕人周旋。如此這般,年紀在玩上了六十歲以後,即便是能升上了八段的高手,體力的下滑就不是走斜坡逐年下降而是好像「落崁」(下陡坡)一般地垂直掉落。一個人到了這個階段,年輕時最顛峰的用力方式,往往就成了大多數高段劍士揮之不去的夢魘一般,死死地纏住他們的思維,總擺脫不了幾十年發力的習慣,可惜筋骨肌肉的強度都已不允許他們再以年輕力壯時的方式來使用了。因而,上了年紀的武者在面對十八九歲乃至三四十歲的年輕劍士時,體力速度都會有捉襟見肘的困窘。慢慢地力不從心,到老一場空,最終只能一個個做「好漢不提當年勇」的註解,那麼,究竟真正高手的境界是怎樣的風景?或者換個說法來提問,有無可能到了八九十歲,一個劍士還是可以臉不紅氣不喘從容自在地和年輕高手對陣纏鬥而不落居下風,乃至仍然能夠佔著上風?答案是,事實上有這樣的人,述者本人就親身接觸過。

    武術上真正的內家高手,其發力的動能來源是沉在腳底的,而在腳底頂地獲取動能後,依序次第細膩地把動能傳上來給器械而進行打刺。他們一定善用兩隻腳所有肌肉與關節各式各樣的力量型式,而不會只用腰部(上半身)的力量,更不可能只使用上肢肩臂肘腕指的力量。同時,他們不會迷信外部紅色伸縮隨意肌的力量,而會善用筋骨所發的力量,甚至於開發其他一般不為人所運用的身體部位的力量,在觀念上有著「設法讓全身每個細胞都平均出一點力、並且把這些力量整合起來集中運用」這樣的意識,乃至於讓這樣全身整勁所產生的爆發力與震盪力,拿來協助呼吸吐納的順暢性與效率性,亦即,發力出手的動作本身甚至於要能吸氣而不是送氣。送氣會出聲,吸氣則不會出聲。

    在本門中州先師所傳授的功法裏頭,呼吸吐納之法細分有兩種,第一種叫做「低音感共鳴式腹部呼吸法」,主張藉由腹部(丹田)在高頻率的自主震動下,加快腹部內腔的張縮次數,以導引橫膈膜的位移來牽動胸腔而達成快速換氣的效果。這種丹田部位高振頻的張縮動作,可以和腳底踩踏的動作結合,而展現在刀身上的運動型態就是操刀式中的連桿式(飛輪式),腳底的踩踏和手中刀的飛輪以及丹田部位的震動三者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一體整合樣態,也就是全身整勁動能力源的動態掌握和呼吸吐納調息補能兩種功法的結合。

    第二種呼吸法叫做「倒抽逆式呼吸法」。顧名思義,倒抽就是俗話說的人不經意之間受到驚嚇時會打個冷顫而倒抽一口冷氣。中州師身為醫師,職業生涯中,在診間看過不少傷病患者死在診療台上的情形。俗話說「人在死的瞬間會抽搐蹬個一兩下」,尤其是死前不自主的抽搐,那種無意識發出的本能力量特別強大。這種臨床的觀察經驗,讓中州師提出兩種發想而設法予以探究鑽研。其一,在身體動能的取得上,有無可能釐清臨死傷病患無意識抽搐所產生強大能量的機制,而應用到武術動能的功法上來;其二,在呼吸吐納的效率上(吸取足夠氧氣使其有機會充分注入紅血球並有效能地將二氧化碳儘速排出體外),人在受到驚嚇的瞬間會倒抽一口冷氣,有無可能將其應用到發力出手的瞬間來使用,一方面增加力量,同時一方面又能儘量吸入氧氣。透過這個方向的測試所研發出來的功法,也是整合了動能的掌握與吐納的效能效率這兩個指標的一體兩面性。這種功法具體展現的樣貌就是,一個出手動作所使用的原理是,以類似不自主的抽搐與倒抽一口冷氣的感覺來發力,發力的瞬間當然就是倒抽一口氣,因此動能上運用的是類似本能抽搐式的抖震,而發力的瞬間在吐納上是吸氣而不是送氣。發一個力就倒抽上一口氣,發上十個力就倒抽十口氣,熟練者技術上可以高頻率地發力,就意味著可以高頻率地一直吸氣或自動吐納換氣。本文述者個人練習的經驗是,逆式呼吸法再和彈道式操刀式以及其所衍生之連桿式(飛輪式)操刀式配合使用時,最為順暢有效。

    中州師平日一個人練功時,會拿著竹刀打假人練習高頻率的打刺功法,這是本門練習上述科學內功的基礎方法。這種「五階段升頻練功法」擊打練習的方式約略以五個階段描述如次:

    持竹刀立於假人前,站在竹刀物打部位剛好可以打到面部的距離,持刀的構型是右上段或是比平青眼還高些的右八相。初時,可以用較大支的動作劈下。第一支打到目標的同時,重心移到右足(軸心腳)而呈單重狀態(左足跟瞬間靠到右足踝處),速度可以慢,重點在舒適的瞬間平衡,擊打後要能全身立即放鬆,讓竹刀自然適度彈起,莫讓腕部過度使力。隨後第二支擊打時,讓重心往左移到左足(此時左足變成軸心腳),右足跟則瞬間靠回左腳踝復呈左單重狀態。如此這般,先打慢拍。甚至可閉上雙眼,專心體會如此左右輪流擊打在重心移換間全身各部位協調平均出力的感受。這是第一階段。

    接著,慢慢加快重心左右移轉的速度,亦即擊打目標的頻率逐漸加高。隨著擊打頻率的提高,你會發覺第二隻腳逐漸無法即時靠到重心腳的足踝了,此時就不必刻意要讓第二隻腳(自由腳)的足跟靠上來碰觸第一隻腳(軸心腳),而只是把重心確實地在擊打到目標的瞬間能夠達成單重即可。這是第二階段。

    再次,繼續加快擊打的頻率,擊打的力道不必太重,但要確實掌握擊打瞬間的全身協調與平衡。繼續加快擊打頻率到某一個程度的結果是,你的第二隻腳(自由腳)會連離地懸空抬起都來不及了,此時,就不必再想要讓第二隻腳抬起,而直接放在原地即可。此時,兩腳間的距離可以比肩膀的寬度寬上一到兩個拳頭,讓下盤比較寬穩一些。但每次擊打到目標的瞬間,感覺上重心都要確實放到單腳上頭來而落實單重的原則。這時表面上看起來,兩腳是分得開開的。這是第三階段。

    復次,再繼續加快擊打的頻率,此時你的手之內握刀的方式可能需要有所調整(這個手之內的變化必須臨場有本門老師在旁幫忙指點調整,無法在此以文字有效描述),同時由於頻率提高,為了要讓擊打的動作有效快速地連貫,你開始無法只用手臂的肌肉與力量來砍劈,而必須開始以腰部的肌肉來帶動竹刀的砍劈動作,否則無法持續快速連擊。而隨著擊打頻率越來越高,你的呼吸吐納方式必須跟著配合(這種特殊呼吸法的訣竅也是必須臨場有本門老師在旁幫忙指點調整,無法在此以文字有效描述),才能應付快速高頻擊打所需要的身體能量消耗。到此階段,在動能的取得上,你會開始需要用到腰部以下到腳底向地面借力反作用上來的動力,否則你無法持續那個頻率,甚或再繼續往上提升擊打的頻率。從腳底頂地借力上傳的全身整勁功法以及前有述及本門特殊的呼吸法及兩者的整合,就是靠這樣的練習來實踐體悟的。這是第四階段。

    最後到第五階段,當你熟練以後,在擊打假人的練習過程中,你可以把上述四個階段的頻率隨時變換,交叉穿插著練習變頻變調的技巧與感覺。這種變頻變調包括了揮刀動作(幅度)大小支的變換、擊打力道輕重(虛與實)的變換、擊打頻率高低(節奏)的變換以及呼吸吐納調息方式的變換等。

    動力來源如果能練到接近完全都由腳底向地球借上來,再依照細膩的次序往上傳遞給上肢與器械,上肢末端對器械的操作就能相對比較靈活,恢復平衡歸零而再接續出手或出刀的間隙就能因此而縮小,如此單位時間內出手或出刀的頻率就能提高,因而至少在抓住對手的來襲時,比較有餘裕同其波峰互擊而消解其攻勢,當然也因此較能抓住對手停滯的間隙而掌握住打刺的契機。

    在納氧吐碳的呼吸上也是如此。不論是使用胸式呼吸也好,或是能運用比較進階的腹式呼吸,胸部與腹部的肌肉都要儘可能避免使之成為動力的供給來源,以免妨礙胸腔或腹腔張縮的自在性,而束縛了其協助肺臟呼吸的功能。而想要讓胸腹和肺臟能自在張縮,最佳的原則與策略就是儘量不要使用那邊肌肉的伸縮來做為動力的來源。可惜的是這卻是一般人最方便取得的動力來源。動力來源如果能儘量由腳底和下肢借用地力來提供,腹部以上的胸腹肌肉就比較不會受到束縛,也比較有機會來練習讓胸腹的肌肉只負責協助呼吸的功能。以此,自由度比較大的胸腹肌肉才有機會做高頻率且幅度較大的張縮動作,而讓吸納氧氣和吐出二氧化碳的效能和效率都能提高。如此,身體的能量才容易有充分的燃料補給,身體也自然比較不易疲累。

    門人陳建榮於20170818日和述者在中教大稽古過後,當場問我為何有一支我出手的劍他會完全無法覺察,當時我們兩位剛打完半個小時的練習下來,整場交手的回合太多,我只能就我記憶所及跟他說明。過了兩天,我才慢慢想起來他指的可能不是我認知的那一支劍,因此就跟他在社群網路系統解釋一遍:「0818日那天練習後,你提到我有一支劍出手時你根本無法察覺跡象,我跟你回答的可能有點失焦。我以為你在講交鍔時的出手。但後來看錄影時我也許有看到你真正在講的是哪一支,那是在距離一公尺多的距離我在上段的構型下對你打出一支面,是吧!?如果指的是那一支,那我先前跟你回答所講的內容所述及的倒也不是全無關聯,但比較關連不大的是我提到逆式呼吸法那邊去了。」

    接著我再進一步說明:「不過在提到的你師祖(中州九段)在交鍔時,會以近鍔的刀根部來擊打對手臉面,其所牽涉的敘述其實和我那一支「無色劍」其實還是大有關聯的。你師祖在交鍔時擊面的手法(拳掌式的操刀式),一般人之所以難以招架,主要是由於對手根本無所覺察。原因是你師祖用的是所謂的「震功」。而這震功究竟其內涵為何?你師祖講給眾弟子聽的或示範的,有許多點現在難以簡單重述一遍。不過重點是,每個弟子受教後所理解所領略的應該其實也是各自不同的。在我這邊,我自己以我的方式理解後所運用來發展研創的,可能有一部份是我自己這邊的東西了,但其中涉及的中州流心法技法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無色」--即怎樣才能不讓對手覺察或延宕對手覺察我方的種種出手跡象(出端等細微的露色)。我那支劍的出手法其實我早就已經教過你了,就是讓你對著牆壁想像「力從腳底起而依照次第逐步細微上傳....最後底於刀尖和壁面接觸」的那個基礎練習法。」

    「我以前也曾經演示過給你們看—就是刀舉高高的上段,然後突然間刀就好像自己跑下去一般重擊而下。不知你是否還有印象?其技法所應用的力量包括了:1.腳底自地面向地球借力上頂;2.腳腿及其肌肉與關節承力之後上下屈伸的反作用力與旋轉力;3.腰部髖關節部的左右旋轉力及其以垂直水平齒輪組合概念所轉化的上下旋轉力;4.身體彷彿如鯨豚前後擺動式搖振所產生的反作用力;5.「低音感共鳴式腹部呼吸法」和「逆式呼吸法」(倒抽一口冷氣)的應用等等。將上述這些力量的複合式整勁,最終傳於手指末端,再到刀身而依序傳於刀尖,而以反拍擊面的技法讓所有力量集中而迸發來打下。在我來講,我已經好久沒有施展這個技法了。尤其是這兩三年來,為了讓本門心技特色能有效而無色地融在傳統打法之中,我許久沒有使用本門特殊的潛行步法(大江流水式或火車前進式或蜥蜴水上奔漂式等)以及這種無色的反拍擊打方法了。但0818日那天下意識地就在適當時機用了出來,自己真的也沒有意識性地覺察,即便你提問了,我都沒有意識到究竟指的是哪一支,一直到看錄影時,才看到而意識到原來你說的可能就是這一支。然後我才回過頭來思考--『那是甚麼樣的技法,我對建榮可能是答非所問了....但好像所答所述也多少有些相關』昨夜有一段時間睡不著,就一直在想這些問題。」

    「其次,也聯想到現代的射箭所使用的弓具裡頭有一種叫複合弓(Compound bow),其構造原理跟力量的整合可能有關。臨到又有睡意之前,趕緊提醒自己今天要上網查複合弓這個術語及其力學原理,也想到其力學整合運用的原理,可能可以應用來說明我前文跟你講的幾種力量的複合整勁,關於複合滑輪弓,托馬斯楊(Thomas Young,1773/0613-1829/0510)說過,能量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會憑空消失。傳統弓箭是由弓手向後拉弓弦,產生能量的同時通過弓片的彎曲將能量儲存在弓片上,用來發射箭矢。與其他弓箭所不同的是,由於滑輪系統的應用,複合弓不再單純的依靠弓片來儲存能量,轉而通過滑輪系統實現通過更小的力,儲存更多能量,賦予箭矢更大的初速威力。述者前文所提到的複合式整勁,看起來其所牽涉到的力學原理與類型,好像要比複合弓所運用的力學原理還要複雜一些。」

    關於前文建榮君提到的難以覺察述者出手的無色劍,後來由當天的錄影檢視,他確認類似的刀法有兩支:8分39秒這支,20分41秒這支也是,我(建榮)當時很專注在防禦,可是當下卻不知道是怎麼被打的。述者跟他說,那都是同樣的技法,並提醒他注意,都是勁力從腳底起的。其間勁力之整合以及傳遞次第之細膩縝密,全無跳躍躐等,並已臻本能境界。劈刀的操刀式在初練時可以為釣魚的甩竿式操刀式來入手,最後會進化成杉木式的操刀式,簡潔乾脆。「20170826日你們來練習一整天,課程內容重點會是三種拍子的練習以及複合式整勁發一支反拍的無色劍技法。」

    述者隨後繼續分析:第一支面,打下的時機是建榮君自己後退而把距離給讓了出來。那個縫隙(打刺時機)是一個他還沒恢復平衡的波谷,當下述者以腳底頂地接力發勁後,瞬間快速細膩次第傳勁至刀身而打下。至於第二支面,有兩個重點:其一,述者演示了一連串的同步互擊消解的交鋒原則,同時伺機而動,耐心尋求打那最後「第N+1支」的時機;其二,在無色劍打下之前,我以「步足」腳法配合「蜥蜴水上奔漂式」的腳法來加速入身,同時毫無火氣地欺上前去,然後頂地借力複合整勁揮出一刀。兩支技法打的都是中州師要求的八段規格的水平。在節拍上,就是典型的反拍。

    門人朱志清君看了述者對這兩支刀法的演示與原理說明後表示:「這個難,要有耐心讓勁力上傳,還要瞬間完成而不急躁。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單用手部的力,其次是只用腰力,以上全都忽略腳底整勁的源頭。我(朱)最近在克服的是,藉由手傷,將腳底意識放大,藉以替代手的意識。之前雙手或腰力意識太盛,兩腳遲滯不前,常遭挨打,但就是改不過來。現在年紀到了四字頭,上半身力量漸退,腳下意識漸顯,希望可以把握此契機加以調整。」

    述者鼓勵朱志清君的體認:「你有抓到重點。沒錯,正是要能具有「腳底意識」,不是只有「氣沉丹田」而已,前此互格練習後也跟建榮耳提道,必須意沉腳底,而讓丹田不要刻意去使力,否則腳下足法很容易就會陷於遲滯,勁力也會過度只出於自己身體本身的力量而產生自縛手腳靈活度的反噬效應。」隨後述者接著提醒幾位徒弟,中華電信MOD的「電影199」最近(2017年九月間)有在播映大陸導演徐浩峰編導的兩部片《箭士柳白猿》以及《倭寇的蹤跡》兩部電影,其中已故大陸雙手劍名家于承惠老師都有擔綱演出之外,于老師應該也同時都是武術指導,而兩片男主角之一都有一個叫宋洋的演員。宋洋在《箭士柳白猿》中飾演武林仲裁人。有一次去仲裁武林糾紛,為了向自己證明不是只能以射四支箭來警示,而乾脆自己出手打垮所有幹架的雙方人馬。其技法強調的是,箭士拉弓引箭用的是腳腰肩肘之力而不是手部腕指之力,所以以拳腳出手實際上使用的主要也是肩擊和肘擊之法,也就等於是用「身擊」,而不是一般人用的拳擊或掌擊。因此即便柳白猿仲裁人在劇中被女人暗算傷了手筋,也還是能出手(不虞因此斷了手筋),因為拉弓弦引羽箭靠的主要動力來源是腳腰肩肘整勁之力而不是手尾之力。另一方面,在兩部影片中,于承惠老師所飾演的角色都有內力整勁的專業演示,不論在《倭寇的蹤跡》裏頭使的雙短槍(相當於判官筆)或是《箭士柳白猿》裏頭的長棍法或長槍法,在在都可見傳統武行練家子才有的內家功法,而其基本原理無不都是本門現在講究的這些東西。

    柳白猿箭士和于承惠使雙短槍「意沉腳底」(腳底意識)而整勁於用身用肘出力的內家功法,相應於本門的運刀原則,相似之處就在於「要將手肘儘量靠近軀幹」來揮刀,儘量不要讓關節全部伸直。一方面避免因此讓氣力放盡而瞬間露出空門,另一方面反之,也是講究讓身體的平衡在一招打刺完成的瞬間,就能取得平衡歸零的預備狀態,這其實也就是每次打刺之後能夠自然而然「保持殘心」的祕法。

(二)「目付」(著眼法)-臨陣先觀看體察鉅細既以見樹復能見林

    「一眼,二足,三膽,四力(技)」這句武諺是日本劍道前賢幾百年來共同的體認。兩軍交戰,必須先偵蒐敵情;短兵初接,總須先察勢觀色。行軍打仗的大兵法,無不講究事先各種敵我虛實相關情報的蒐集,用以知己知彼,預先算計,以求較高的勝算。傳統中醫醫者診病,也講究「望聞問切」之序,遠處看見患者,即先觀察其行止坐立之身姿與顏色,再者聆聽患者發出的聲音,接近後詢問其不舒服之處,然後把個脈,診其身內狀況,大概就已經能掌握個七八成了。而單兵的短兵初接,有時可能事發突然而根本不及事前情蒐,因此最好能於最短時間內完成察勢觀色。單兵交手若欲比照醫者的望聞問切,可能無法像醫者那麼從容多裕而好整以暇了。

    本門門人陳建榮君某次提問於述者說,他在跟師兄林偉成與師弟朱志清的對打中,有用力過猛的現象。他自認要改進這個缺點,看來得從合拍、互擊的基本功練起。他自我分析說,在打假人的練習中,他已經可以高頻率地打上很久的時間(意指可以連續出刀擊打而不中斷),在過程中已經能夠呼吸順暢,因此不容易喘、累。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假人固定不動,他可以預期何時能打到,打到之後也能獲得力量反饋,而讓竹刀回到高中段,接著再順勢把刀推出去,如此一來就能形成連續不斷的打擊態勢。然而當面對會動的人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而他覺得他對陣時容易慌亂,不自覺就用盡全力來出刀擊打。

    述者給建榮君的建議是,對打時會慌亂,他當時狀況的關鍵主要在於「目付」(著眼法)不對。也就是眼睛觀看的位置,如果飄忽不定,心神就不易統一。劍道前賢都說過,心技的修練有所謂「一眼二足三膽四技(力)」的優先次序,由此可見「著眼」的重要性。眼力清晰了,足底使力的清晰感會更清楚。傳統上,劍道前賢在「用眼」上的心得有「若觀遠山」的說法;而他師祖(中州九段)的心得則是說,可將眼焦置放在對手的喉部或對手喉部左側或右側的位置,如此可以通觀對手的起刀勢,既有若觀遠山的效果,也可不至於失焦而瞬間讓自己陷於慌亂之感,因此不妨試著先練習聚焦於對手喉部。

    此外,劍道前賢在論及「目付」(著眼法)的種種方法中,也曾有以下這樣的故事:昔時,某兩武士在劍術修行旅程中相遇,甲執意向乙討教。兩人對陣多時,挑戰者甲一直找不到乙的縫隙,最後棄劍向乙認輸,並跪求乙收其為徒。乙不允,唯見甲誠意甚深,最後只留下一句心法授之相贈而去,即曰「目付者,『天庭』也」。所謂天庭者,約莫人臉的眉毛以上髮際線以下之部位也。這是在說,著眼處就在對手的天庭,或精確地說就在兩眉之間偏上一些的位置。要注意的是,對陣時不要去看對手的雙眼,以免為對手眸子所欺或被對手眼神所牽引。這個著眼點訣竅的傳授,據說也是「一期一會,一語一生」典故的案例之一。另一方面,剛好也類似中州九段的心得--「觀對手喉部而避其雙眸」,兩者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對手身形比己方高大時,矮者仰觀高者的喉部時,若視線的仰角不在己方雙眼的舒適線上,則可能比起觀高大者的天庭部位還要好上一些;反之,己方的身形若較對手高大時,視線上是由高往下看的俯視,因此若觀其喉部,俯視的視角線有可能嫌稍過低而致有不適之感,故而也許觀對手的天庭部位會比觀其喉部為佳,也說不定。對陣時,如此這般的著眼法,再加上「若觀遠山」之法,兩者可以合一,既見樹又見林,就可以通觀對手之右拳與刀身起落變化之勢而掌握對手之「色」了。

    中州九段傳授之「盯其喉部」著眼法,和中華武術傳統裡頭「注視燭火」的練功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練觀燭火的用意在於練習心神的專注,再加上「若觀遠山」之著眼法,即可獲致「遠近大小鉅微通觀」的效果。「若觀遠山」的著眼法,其妙用在於「放空」,而「盯其喉部」的著眼法,其原理則在於「專注」。兩者互相配合則能「上下前後俱收,內外表裡如一」,對手動態盡收眼底,鉅細靡遺,因而奠定真正不動心的基礎。

    在一般的日常生活裡頭,都會教導一個人待人接物要學會察言觀色,才能夠掌握所處情境的大勢與細節,繼而知道如何適切因應或處置所面臨的人事變化。我們在初接觸時想要了解一個人,也會先觀察其言語應對行止進退的種種,然後在細察其眼神,藉以審度其內心虛實。所以至聖先師孔子會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視其所以」是視看已經做了什麼事;「觀其所由」是仔細深入觀看因為什麼原由做了此事;「察其所安」是審察行事之人的安止之處。昔時魏文侯問李克如何決定二位宰相人選時,他沒有直接回答,只提出了如下的觀人術:「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李克的觀人之術是平居時看他親近什麼人,有錢時看他如何布施其財富,有官位時看他推舉什麼人材,窮困(無位)時看他是否能有所不為(不會不擇手段去爭取權勢地位),不貪求,貧(無財)時看他是否能不取不義之財。孔夫子的觀人術是「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國亞聖孟子的觀人術則是「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的「觀其眸子,人焉廋哉!」主張藉由觀察一個人的眼神來探查其內心的虛實,然而武術的著眼法則不主張直接去接觸對手的眼神。這是因為「兵不厭詐」。交鋒對陣是生死攸關的事,打贏的的才有機會活著做決定,而眼神可以用來欺敵,也是作戰的武器或技法的一種,因此我們不直接觀察對手的眼神,我們只觀察對手的外顯動作。一方面為了避免受敵欺矇詐騙或是受其震懾,一方面也是由於眼睛部位太小而不易觀察,若是過度執著於對手眼睛,也會受限於只見其樹而不能統觀其林,而忽略了對敵手與周遭環境整體態勢的掌握。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固然可以透過其眼神而暴露,但也同時會透過其細微的外顯行為而映現。從自己這一方來看,自己的眼神如果無法穩定地既能聚焦於某一個點又能同時統觀整體態勢,而讓著眼點忽近忽遠飄忽不定的話,甭說對手的眼神看不見,就連對其映現內在思維的外顯行為也無法有穩定的觀察,從而遺漏對手某些露色的關鍵性蛛絲馬跡。因此視覺觀察對手的穩定性,需要同時掌握兩個重點:其一,單點聚焦的穩定專注,而免於忽遠忽近的失焦,來掌握對手手腳腰身各部位以及刀勢映現其內在意圖所產生的變化;其二,在單點聚焦專注的前提下,應同時以若觀遠山的大視野觀法,來掌握敵我之間彼此關係各種「間合」的變化。也就是說,科學方法上要觀察所謂的「變化」值時,事實上是需要有一個參照標準值的,否則你無從透過比較而測量或覺察變化的發生以及變化的各種性質。

    因此,眼睛的著眼可以標定在對手生命線(人體正面眉心鼻尖到肚臍的這條中心線)上的某一個點,這個點可以放在天庭、眉心、鼻尖、人中、下巴、喉頭、或膻(唸ㄉㄢ)中穴(人體的穴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上頭,或高或低的選擇點其適切性端視每個人和對手之間身高的相對性以及自身眼睛仰視或俯視的舒適性而定。透過對這個點的聚焦,在同時把視線以若觀遠山的觀法延伸擴展到對手全身身形外緣乃至整體環境的模糊性掌握。所以,著眼法是既有聚焦卻同時又有模糊,這種觀法讓我們獲致一種內外兼具既見樹又見林的雙重穩定性。有了目付著眼的穩定度,我們才能適切掌握後續針對敵我雙方的逼攻擊打各種變化的深度與廣度。

(三)逼攻擊打—懸待一致的先發制敵

    現代在日本甚至於國際的劍道比賽裡頭,經常可以看到年輕的選手一聞主審裁判喊出「開始」(はじめ)的當下,不由分說一股腦兒就往前衝出擊打,這大概也算是逼攻的一種技法吧。其用意大概是著眼於出敵之不意,趁著對手心神上尚未專注上來,就急急莽莽衝上前去意圖殺個對手措手不及。所謂先聲奪人,攻其不備,不能說不也是一種戰鬥技巧。但如果手上拿的是真刀的生死對決,這種戰法則恐怕不見得明智,尤其是如果每次都是千篇一律地在第一時間就捨身搶攻出去,也經常會被對手識破你的擊打時機,結果反而容易為對手所乘。所以臨陣先在遠處觀察然後逐步進欺,自屬必要,繼而透過逼攻來製造並掌握適切的擊打時機,更是不可輕忽的作為。

  1.主動逼攻,製造等待並捕捉縫隙

    對敵手的逼攻(攻め)和觀察當然不是可以截然切割的。臨陣對打,基本上一定是從遠距離開始接觸。真正的遠距離指的是,敵我雙方任一方再怎麼人高馬大手長腿長,也不可能跨一足劈一刀就可打到對方的距離。當然所謂「一刀一足」的距離也不是絕對的。一般竹刀劍道比賽場都會標定雙方選手行拔刀禮時站定的位置,這基本上是遠的距離,雙方刀尖要距離20公分左右。這樣的距離對某些高大的選手來說,可以算是他們「一刀一足」的距離,但對身形相對比較矮小的選手就真的是遠距離而絕不可能是他們的「一刀一足」的距離。這就是「一刀一足距離」的相對性。所以述者認為劍道比賽行蹲禮交劍的距離可以再遠上一些,讓很高大的選手無法以其身長來取巧。一方面也是著眼於交手雙方要有從真正的遠距離開始觀察對手,繼而逐漸拉近彼此距離以進行逼攻的適切空間與時間。這樣才合乎以冷兵器(不論各自兵器的長短)對陣相接的實際狀況。

    本門門人朱志清君20101128日在三峽道場向中州師祖請教標槍腳法八相變形加迴旋刀的技法,提到他的學習心得說:「我後來跟師祖請教什麼是「ha-so」,答案是「八相」(はっそ)。以此回想師祖傳授的內容,就豁然開朗了!腳底反拍可同時把劍振起,亦可移位。在刀隨身走的情況下,整個身體可以靈活地以步足移位、調整平衡、腳腰蓄勁,待對手空隙露出之際,再予出劍。唯動力來源必須用對,手的運使須受身體的帶動方可,一方面不喧賓奪主搶了腳腰的首要性,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主動出力而能將劍靈活的調控到要出擊的角度(就是扮演好方向盤而非油門的腳色)。若揣摩師祖的體能,就不難理解在雙手無力的情況下,用腳腰才能漂亮地玩這路劍法。而腳步的綿密、細緻也不容忽視,腳步的開合若大了些,腦神經的反應可能就會出現破綻,這樣子反而會遭受敏銳的對手砲擊。」

    述者回覆朱君說:「你以上的體會大致都正確。你師祖的腳法在現代西式運動上可以說成是擲標槍式的腳法,如果在中華武術上,則可以歸類為白虎左路低進的腳法。左路白虎蹲踞切入的腳法,傳統上配合的手法應該是「霞」(かすみ)之位的構型(起手式),可是他展現出來的操刀手法卻是青龍中高路的下劈式。在構型(起手式)方面,則是瞬間舉成了變形的上段。八相構型其實就是變形的上段。但你師祖的八相舉起來時,刀鍔的位置沒有傳統日本的那麼高到接近耳際,而是約略只到頸部高度,劍尖則帶有脇構陰劍藏鋒的味道,而不是將劍尖高頂入雲型的八相構型,可以說是結合了脇構構型的八相。而在技法上,其實他的手法就是迴旋刀或返刀,即日語的返し(ka-e-shi、かえし)。這樣統整起來,也許你就會比較知道何以你那天對上我時會失勢的道理。你那天的基本腳法是採中路蛇行挺進,在進攻與防守的進退策略上只知中蛇,而不知在以上的原理之上要再加上右路中路左路等三路交替的切入方式,以及出手時「青龍高壓」和「白虎低旋」的交叉運用。」

    朱志清君回覆說:「以青龍、白虎、中蛇、陰陽交替等排列組合的結果,會有多樣性的劍路變化,對於進攻模式的體系建立,可以協助劃出個概要,太過偏於或擅長某種劍路不見得是好事。例如黃啟淵師叔(述者的師兄弟)出手主要偏重返刀(迴旋式)的打法,現在我也漸漸可以預測其刀行路徑而予以互擊化解。另外這也驗證了當年老師跟我說的劍道練習不同於合氣道最明顯之處,即為一者為自由對打,一者為套招。劍道因為屬自由對打,所以就有難度、有樂趣、有創作空間,此間的學問還真的很深呢!」

    述者隨後再給朱君一些提示:「距離遠近、節奏快慢、步伐大小、揮劍幅度大小、動力來源與頻率等這幾項也要知須能有所變化。揮劍幅度有大小支之分。遠距離(遠的間合)時,揮劍動作可大,腳底動力來源不必過於細膩綿密,引擎轉速不必太高,腳下步伐可大,節奏可慢。俟雙方距離接近(從一刀一足間合再進到近的間合)後,揮劍幅度要開始變小,引擎轉速提高,步伐頻率加密(波峰與波谷之間的間隙)變小,腳底動力來源開始往筋骨鑽,節奏開始加快。如此這般依照雙方之間的距離遠近而往返調整變化,對手就比較不易抓到我們抑揚頓挫旋律的主調。亦即,要能變奏變調讓主副旋律交雜,快慢大小高低疏密交替,上回和你師祖交手,我主要就在練上面說的這些項目。此外,目付(めつけ)亦即眼睛觀看之法,要能同時看喉頭又能觀遠山。傳統中華武術裏頭練看燭火,練的是能專注於燭火那一點,能如此就不會在戰鬥過程中分神飄移開去。你會被偉成打一支升擊面,基本上是各自有各自的優劣條件雙方互動的結果。」

    述者復再提醒朱君他這邊另外還有幾個可能的劣勢因素:「1.你的「目付」沒能一直維持專注於喉頭。2.你持刀的中上段角度仍然太大(過於接近180度),亦即持劍過於低平,出刀時就無法直接讓刀尖這個彈頭在一定的高度有足夠的位能直接發動。陳在惠牧師(述者的師兄弟)說你的動能傳導連貫度不夠,我不知他看到了什麼,但是持劍過於低平(刀尖仰角不足)這一點,一直是你無法改進的點。因此你在出手時不自覺總是需要把雙手先往上提高,才能獲得足夠的位能,亦即彈道的拋物線不是最省時省力的以及最不需外加動力來源的。」3.出手時,你置於手的意念還是強過於置於腳底。4.所以我說,把刀柄底貼於下腹,就會讓刀尖的「仰角」自然較大。此時雙臂就會貼在左下側腹,這一點要配合第5點的後半段下去體會。如果在遠的間合時,雙手伸得比較出去,動作就會比較大,步伐就會比較大,頻率就會比較低,此時動力來源可使用外部肌肉。5.但是越接近對手時,雙手就可縮近腹部,此時動作變小,步伐變小,頻率須開始提升,動力來源就要越往筋骨裡面轉移。因此,前封信我提到的「變調變頻」你是需要深深去研究體會的。」

    針對前段的第2點,其實前此在2010/0909日述者有提醒過朱志清君:「週日(2010/0905)跟你提的下段出手升擊面手法,我回程開車時整理了一下發現,雖然構型上似是下段,其實還是變形的高中段,只是左拳放的位置比正常置於丹田高度要再更低一些。如果從側面看或從對手的眼中來看,看起來就好像是下段的構型;但其實左拳早已下壓預備,就好像高中段的預備一樣,手腕沒有往前壓平甚至壓下,而是處於形同上段的蓄勢位置。由此又得到一個小結論:不管是哪一種構型,所謂的上段、中段、下段、八相、脇構、平青眼或霞之構,最好兩個手腕皆應狀似仰頭挺起般的蓄勢待發;亦即,持刀時顯現出來的外在構型不論是陽或是陰(按:上段、中段、八相、平青眼應屬陽;下段與脇構兩種姿勢應屬陰;霞之構則近乎陰。不過不同流派對陰陽歸類的方式有差異在。),其身體與刀之間或身體與腕之間的「潛勢」,皆宜如挺起的腕頭一般地蓄勢(亦即竹刀從側面看來角度不要過於水平(接近180度),然後以整個身體的重心去推出竹刀。意念若是執著於手腕或刀尖,很快就會露色;意念若是置於腳底,並以頂地借力為推進身體之反作用力的來源,則蓄勢的腰部和貼著腹部的手腕才會靈活操作的空間,而比較能夠有餘心餘力去抓對方的心態與反應。」

    為了製造出可以擊打對手的契機或縫隙,逼攻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然則究竟可以怎樣進行逼供?日本的笹森(ささもり)順造先生,針對運用竹刀刀尖與刀身來逼攻對手竹刀的方法有如下的描述(註13)(圖5-圖9):1.沾黏(付(つ)ける):以刀尖三吋和對手刀尖三吋相互沾黏,可從表側或裡側都試探看看,藉以從對手的刀尖探測對手的心思。2.左右連沾(蝕(ふける)):輪流在對手刀尖的左右兩側探測對手。3.斜押(抑える(おさえる)):將對手刀尖三吋往斜下方輕押,也是可從左右兩邊斜押。4.輕敲擊(うつ):以刀敲掉對手向我沾黏斜押的企圖。5.緊促敲擊(張る(はる)):以較強之短促勁力敲擊對手刀身,藉以佔據其正中線(生命線—鼻心到肚臍的這一條直線)。6.彈打(撥(はじく)):比「緊促敲擊」稍微長的距離來使對手的刀離開其正中線。7.拂擊(はらう(払う)):比「彈打」稍微長的距離來使對手的刀離開其正中線。8.打落(打ち落とし(うちおとし)):由上而下將對手的刀身強力打落。9.搭押(乗る(のる)):將己刀從對手之刀的上方搭押(好像給它乘坐上去一般)上去。10.捲落(巻く(まく)):從左或從右將對手的刀捲落。11.迴旋(回す(まわす)):從對手之刀的一側迴旋轉到另一側。

    逼攻的方式當然不是只有笹森順造所歸納的幾種樣式而已。至少笹森氏的描述只是限於在雙方都是持中段構型下的對陣態勢而已。莫說只要其中一方採用的構型是上段甚或脇構或霞之位的話,就會在許多點上有所不同;即便雙方都是持中段的構型,每位有經驗的劍道達者多半也有自己偏好或很有心得的逼攻方式。比方說,有的人習慣拿高中段,有的人則喜歡拿低中段,你想用刀尖三吋去沾黏纏繞對方的刀身或捲劍甚麼的,對手也不見得會配合你兩個人以刀尖三吋在那邊碰來碰去的吧。也就是說,在逼攻時,雙方所佔的位置不見得就是停在所謂「一刀一足的距離」,而經常可能在有意無意間雙方實際上是已經處於「近的距離」,事實上高手對陣尤其會是如此,因為雙方都在等對手露色的時機(縫隙),而逼對手露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時機就是抓對手的「出端」或「退端」這個「起頭」。但是既然是高手,大家就會儘量忍著不先出手,因為一旦先出手可能就為對方所乘(就像自己正在逼著對方先出手來抓其「起頭」一樣的心理)。如此,雙方的逼攻經常不自覺就會令彼此互相靠近到比「近的距離」還要更近的所謂「死的距離」去。交戰雙方的刀尖如果因著彼此僵持不下的貼近,而讓彼此的刀尖都超過了喉部,接下去再往前擠的話,那就是相互交鍔的貼身態勢了。一旦貼身交鍔,在竹刀劍道(尤其是比賽)裏頭,打刺的招式大概就只剩下退擊了(亦即往後退把雙方距離拉開,這樣竹刀的「物打部位」才能有機會打到標的)。然而在真劍勝負裏頭,一旦貼身交鍔了,卻才是各種體術技法全部出爐綜合運用最精采最複雜也最現實殘酷的瞬間。

    話說回頭。高手交鋒雙方既然不敢貿然先出手或忍著等對方先出手,這逼攻的距離就會從遠遠觀望的「遠的距離」,慢慢接近變成「一刀一足的距離」,然後再進到「近的距離」,接著到更近的「死亡距離」,最後進入貼身交鍔的狀態,也許都還是無法出手打刺或是忍著不輕易出手打刺也不一定。如果雙方是這樣的對峙情形,我們就可以看到雙方的逼攻,在相互的距離上會一直縮短,因而雙方兵器的交會上,也會從遠距離的不觸碰,到刀尖相會,到刀的中身交叉,再到彼此的刀尖可以觸到對手的「鍔前」,最後到達彼此「交鍔」的狀態。以是,雙方逼攻的相互關係,不會像八木澤誠所演示的那樣,只是刀尖三吋或是頂多刀身互交一尺就不會再深入或更加靠近。

    不僅兵器交戰的逼攻會有從遠距逼近到貼身的可能,在拳腳上的交戰其實也是一樣。現代體育加娛樂的一些武術運動,不管追求的是怎樣的效果或是是否為了迎合觀眾要看熱鬧的心理,其大老遠就出手出腳的打法,然後一旦貼身纏抱就要被裁判給分開,根本就是把武術最細膩的部份給切割掉了。不然,請問太極拳的沾黏聽勁究竟是怎麼發展出來的?難道不是高手交戰時,彼此之間不敢輕易飛身出手,而必先行探明虛實,堅忍再三以誘敵露隙,然後再予對手致命一擊的實證檢驗總結嗎?

    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在生理條件、擅長技巧、主被動性、臨敵的心理素質等因素上,都有個別差異,因此在不同組合兩兩對陣的相對關係上,逼攻擊打固然有其原理原則,但在實踐的具體層次上,則不能執著於有時顯得過於簡化了的原理原則。日本人在制定劍道運動比賽的規則以及因應這些規則的練習法則與要領上,固然提供了不少讓竹刀劍道練習者或修行者可以遵循模仿的路徑與標的,但也一定程度限制了真劍勝負的嚴峻性下,可能衍生出的種種創意性與個別差異適應性。今天當然已經不是冷兵器的時代,劍道的目的自然不是用來拚生死的,反而是變成了中州九段講的「打不死的劍道」了。而就因為打不死,所以漸漸地就偏離了冷兵器時代生死交關的嚴肅本質,而導向以贏得比賽為目的之路。說起來雖然也算是時代性自然演變的走向,但如果一味以在規則之下比賽輸贏的目標來思考與練習,久而久之不免逐漸失去了冷兵器嚴肅性的本質,從而事實上也因此逐漸失去了隱藏在這種嚴肅性裏頭的挑戰性,甚至逐漸失去了更隱藏在這種挑戰性下最深沉的趣味性。

    中華武術在台灣的傳承裏頭,以前在台灣布袋戲的台詞經常會聽到「功夫是無底的深坑」這樣的說法。這無底深坑的挑戰性對某些武癡來講,其實就是吸引他們投入一生精力孜孜汲汲追尋苦練的關鍵,因為不知道後頭究竟還有多深還有可能發現些甚麼,因而讓他們感到樂此不疲。以這樣的視野,觀察逼攻擊打的深度與廣度,應該要比限制在竹刀劍道比賽規則的思考與實踐,有更多元多樣的開放性,而有更多的挑戰性與趣味性在。

  2.「間合」的體察與打刺時機的掌握

    適切打刺時機(縫隙)的捕捉或掌握,基本上可以先由配合日本劍道傳統術語「間合」概念這個因素來考量或講究。「間合」(まあい)一詞,顧名思義,指的大約是敵對雙方戰鬥過程中彼此間某些相對關係的總稱。重點在「相對的關係」上。雙方在所謂總體的強弱、兵器的長短、身長的高矮、距離的遠近、動作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條件上的判別,基本上是沒有絕對定義的。關於「間合」的內涵到底牽涉到那些要件,各家強調的重點不一,唯若粗略歸納分類之,也許可以有「空間上的間合」、「時間上的間合」與「心理上的間合」等三大的類的歸納。以下的分析僅就交戰雙方都持等長的雙手刀為限。

    第一,關於「空間上的間合」基本上包含了敵對雙方彼此的距離、相互的角度、基於攻守需求的構型變換以及身體活動與兵器揮灑環境空間的自由度等因素。

    日本導演小林正樹監督的電影《切腹》裏頭,井伊家的澤瀉彥九郎(丹波哲郎飾)主動找到津雲半四郎(仲代達矢飾)的居家要求決鬥時,觀察到那低矮的內室,上有橫梁而難以下劈,側有木柱而不易橫掃,總之雙方都不好施展,因而約戰於某佛寺附近墳場之側的荒野。這就是不同兵器揮灑環境空間自由度的考量範例。

    大陸武術電影導演徐浩峰先生(《倭寇的蹤跡》、《師父》、《箭士柳白猿》等片的編導)在接受專訪時提到,中華傳統武術也講究「吃位」,就是「奪位置」(參見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YY-7E_oGQ ),亦即計算或預測對手下一個動作的方向與位置,如此,即便己方相關先後天條件較差,也能因此而佔有某些優勢。比方說,徐導認為「詠春其實是刺客拳,可以幫體弱者擊殺武將」。在空間的間合上講究「吃位」固然是先天條件較弱者可以據以補償的技巧之一,但可以補強弱勢條件的因素可能還可以是強韌的內勁、身體要害的必殺招式以及有效的武器等。

    「吃位」或是「奪位置」的講究,在劍道運動上來看,在距離這一點上的相對性尤其值得我們予以深究。劍道比賽的器具是竹刀,其規格尤其在長度方面,凡是同年齡層的拿的都是一樣的。竹刀劍道比賽在練習和比賽時,一般都會強調所謂「一刀一足的距離」。審判的重點在於講究怎樣叫做有效的打擊。練習時,教練都會要求初學者以前腳跨出一大步並且用力踩踏,並於以「物打部位」打刺到目標時,發出宏亮喊聲這樣的所謂「氣劍體一致」,因為這是比賽時,審判(裁判)據以判定是否成立有效一支的基本標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劍道場的練習都強調這樣的標準動作,遠遠地就要人跳躍進去打刺,而所有的劍道比賽場也是這樣的光景,所有選手都是在遠遠的距離就在飛躍踩踏喊聲,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劍道的傳統觀念裏頭,有「前進一步,天堂之路;後退一步,地獄之門」的說法,除了鼓勵人培養積極進取主動攻擊,以掌握先機的好習慣好態度以外,在實際的戰鬥經驗上,基本上也大致支持這樣的理論。有一段時間,日本劍道連盟為了凸顯這一個觀念,好像在審判標準上就不太肯定退擊的有效性。這樣當然是矯枉過正了,進去出刀打了無效的當下,雙方基本上就會衝體而近身交鍔。而交鍔時,要以規定的竹刀物打部位打刺到規定的身體部位,不退一步出來打刺,難道大家就耗在交鍔狀況,等著裁判舉其喊停或命令兩人原地分開嗎?在真刀對幹的時代,雙手雖然握著刀柄,那可就是另類「踢打摔撲推撞拿」各種技法全面展現的重要時機,常常勝負就在那「體碰」交手的瞬間一翻兩瞪眼。日本警察界(尤其是皇宮警察隊)和韓國劍道隊的打法,從以前到現在都很注重交鍔時的短兵相接。但有些人認為那樣推擠頂撞過於「暴力」(然而冷兵器交鋒的本質不就是以暴力使人屈服乃至取人性命嗎?),因而制定比賽規則限制這限制那,否則就是判定你暴力犯規,而連帶地從交鍔的近身位置(距離)退後打刺的有效性,也曾因此更加不被肯定。但是近年來,審判上好像又恢復了對退擊有效性的肯定,而日韓以及世界各國的劍道選手在近身交鍔時推撞扭打的激烈程度(尤其是日本隊為了對付高大又「粗暴」的韓國隊時的那種近身死纏爛打),台灣劍道界溫良恭儉讓的訓練觀念與交鍔方式,根本就是弱者自我削弱的阿Q式臣服與自欺,也是跟不上時代腳步的小國視野與格局。

    從「一刀一足」的距離甚至更遠的距離,以大動作大喊聲大踩踏的方式,向對手跳進去打刺,然後讓身形繼續往前衝出去,同時具體「表演」出「殘心」的動作,這是教導初學者練習擊打基本動作的要求。其目的(用意)在讓初學者身形能端正,大肌肉能充分使用,充分體會以由整個身體重心的移位所帶出的力量來揮刀,而不會養成只以肢體末梢(臂肘腕指)揮刀的惡習,所以透過這樣的要求來履踐「一步一刀」(左右腳各動一次叫做一步)的揮刀基本要領,同時讓習者對刀的揮使能透過大動作的練習先予熟悉,將來才能正確打出快速小動作的揮刀。初學者若能透過上述這些要領來練習基本,將來就能循序有效晉階,否則一定會卡在某個環節,再怎麼練都上不去。

    日本和韓國的劍道人從小在基本動作上打下的基礎比起台灣的要紮實上許多;台灣的劍道人即便在小學階段就開始練習,大都被訓練成只要能在各種比賽能得到好的名次,最是重要。因此基本動作絕大部分都不紮實。日本和韓國社會武風比較盛,劍道(其他武術亦然)人才較多,武技的深度與廣度比起台灣要好上許多,因此,劍道練習的基本動作能受到普遍的重視,而其各級學校也普遍有各式各樣的武術社團,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到社會,學校社團和民間道館內外配合,習劍道者學習資源豐富,只要肯用心練習,總能得到較為正確的指導與協助。在社會尚武氛圍的支持下,日韓的劍道人基本動作打下了好的基礎後,又能夠有足夠的資源繼續循序進階學習,所以他們總是世界盃劍道賽的前兩名。日本韓國在劍道技術的細膩度上,因此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然而他們在到世界其他國家推廣劍道運動時,絕對不會把真正細膩的地方跟你講。當然這絕對是人情之常。現在要討論的重點就在這個「細節的細膩度」上頭。

    日韓劍道「細節的細膩度」可以談的焦點有許多,在這邊述者先只就「空間的間合」裏頭和「距離」這個議題有關的何謂「一刀一足的距離」這一個焦點,來探討一下其理論與實踐的內涵。所謂「距離」,一般區分有三類:「遠的距離」、「一刀一足的距離」和「近的距離」。

    首先,就「遠的距離」來看,竹刀劍道比賽場上讓兩個選手就行蹲禮定位的點,畫有一方各一條短線,中間畫有一個叉叉,基本上兩方蹲下行禮時,雙方的刀尖不會交錯在一起,會距離個至少20公分,也就是刀尖不會交錯在那個叉叉的上方。這個就是比賽規則上「最近的遠的距離」。「遠的距離」有時也會被理解為「生的距離」,意指在這樣的距離下,對手很難以「一步一刀」來打刺得手。然而,若是觀察日本高校(高中職學校)全國比賽乃至日本警視廳舉辦的全日本內部各地警察劍道隊之間的比賽,卻經常可以看見那些年輕的選手,有手長腿長的,有跳躍爆發力強的,站在規定的點行蹲禮後一旦聽到主審喊「開始」的瞬間,一起身同時就一個箭步飛竄出去,企圖一招就了結了對手這樣的場景。從這種現象就可以發現到,那樣的「遠的距離」或「生的距離」對某些人來講,也還可能是「危險的距離」或「死的距離」呢!由此可見,「距離的遠近」或是「生或死的距離」,是無法有絕對性的定義的。因為每個交手雙方的先後天條件都不一樣。若單就劍道比賽規則來看,述者認為雙方行蹲禮的距離應該還要遠一些,最好行蹲禮時雙方的刀尖距離至少一公尺以上,這樣一米九或爆發力強的選手就不會有機會想要跨一步就來個先聲奪人,同時也讓所有劍道人平時練習時就體認到,真刀對決的雙方一定是由更遠的距離開始「觀逼攻」的。台灣的劍道人平日練習在交劍行禮時,傳統上都習慣一開始就站在刀尖相碰的距離,然後才會各退一步去整備進行「觀逼攻」的動作,述者覺得這樣一開始就進到讓雙方處於可能被一招偷襲得手的距離,是不合理的,是不合人性的,是不合現實判斷的。由此可見,所謂「遠的距離」是相對性的。

    「遠的距離」的相對性同樣也展現在「一刀一足的距離」上頭,後者甚至於更加複雜。其他兵器或不同兵器間的對陣我們這裡不談,而只就竹刀劍道來探討。同年齡層的人所使用竹刀的規格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在兵器的長度上大家都差不多。身體機能上因先後天因素所造成的不健全所產生的條件差異,姑且不論。以身體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一刀一足的距離」在對陣雙方各自條件上比較有差異的變項,大致就是身形的長短高矮與年齡體力的長幼強弱了。身高一米九的對上身高一米六的,前者的手臂相對較長,且由於腿較長而一步的跨幅就會比較長,這就導致在跨出一步伸手打刺出一刀時所謂的「reach」(意指「伸展身體或手腳所能觸及的距離限度或(槍、炮彈等的)射程所能及的限度」),較高大的前者其「可及距離限度」一定比較矮小的後者要長上一些。同理,年齡較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後,這個人自身的「可及距離限度」(reach)也一定比他自己年輕時爆發力強所能觸及的程度還要低上一些。因此,所謂「一刀一足的距離」也是相對性的,無法下絕對標準的定義。所以,每個人自己都會有屬於自己最恰當的「一刀一足的距離」。

    身形矮小短的人和身形高大長的人就不可能共用一個標準的「一刀一足的距離」,而這是許多劍道人有所忽略的地方。如果強迫一個身高不到一米六的人在以身高一米九的人為準的「一刀一足的距離」來跳進去打刺一支,就至少會出現兩種不適切不公平的狀況;其一,這矮小短的人要打出有效的一支就一定有相當的難度,即便打得出來,也會很費勁,失敗的機率也較高;其二,對手如果是相對較為高大長的人,設若雙方功力相當,則雙方若同時出手(這是經常發生的情形,雙方都知道要抓對方「出端」來打出一支「先先之先」),在距離一定的前提下,身形矮小短的勝面一定低於身形高大長的。身形的影響因素會有此狀況,年齡的大小和體力的強弱等變項上的差異,當然也會有類似的情形。所以,從武術必須求勝的角度來看,用任何方式限制或規定「一刀一足的標準距離」,是不恰當也是不公平的,尤其如果是自己被洗腦了而自我設限一定要在不屬於自己條件的「一刀一足的距離」就出手,當然也是不智的。可是,台灣的劍道人幾乎都在這樣自我設限。因為不這樣做而「在太近的距離才出手打刺」,教練會說你打得太近,國內外比賽時裁判也會認為你打得太近而不予採計打刺的有效性。

    對述者以上這樣的說法,台灣劍道界也許有人會抨擊說,日本韓國的教練和世界劍道連盟的裁判都這樣教學,也這樣審判,因此你不能太靠近才打刺。不過,如果我們細細觀察日本韓國高段劍士在許多重要比賽的細節動作,你就可以發現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現象,亦即,僵持不下的高手對陣,真正決定性的那一擊,從來很少是在「一刀一足的距離」下出手的。道理很簡單,在生理科學研究結論0.24秒的身體反應極限下,根本就不允許一位劍士還要讓身體在空中有多餘的「飛行」時間,也就是說,電光石火之間,你如果還要多做個需時0.1秒的身體位移動作,而不是當下以本門主張的四分之三快拍做出「前傾金雞獨立式」的飛襲,你可能就輸在那為了移位而多出的0.1秒或0.15秒了。

    本文述者的觀察是,日韓的高手也許會從「遠的距離」開始啟動「觀逼攻」,但幾乎很少在刀尖交會的「一刀一足的距離」就像台灣劍道人那樣傻傻地就出手打刺了,而一定要逼近到更進去一些的距離才會出手,隨後,尤其在雙方激烈攻防相互進退之際,難免就會彼此接近到「近的距離」(也就是幾乎是「必死的距離」,在往前打刺時,這種「死距」的極限就是自己的刀尖還沒超過對手的喉部的狀態,而真正高手的講究,不論是拳腳或兵器,就述者的經驗與認知,高手無不忍到那樣的極限才會真正發勁出手,尤其如果對手也是頂尖高手的時候)時,才會伺機奮力一擊。而這也是台灣劍士故步自封自縛手腳最嚴重的點之一。

    相對於身形比較高大長的人或是相對於爆發力較強而伸展能力較遠的年輕人,身形屬於矮小短的人以及年歲漸長甚或體能本就屬於相對羸弱的人,兩者屬於自身有利的「一刀一足的距離」,因此是不一樣的。前者的「reach」比後者的要遠要長上一些,這樣的認知是絕對要有的。你如果是相對上的後者,你會站在前者打得到你或是比你打得到他還容易打得到你的位置嗎?不會吧!那麼,若是如此,劣勢的人要怎樣才能消解這樣的情勢呢?這無論如何就是必須認真探究的點;反之,如果你是相對上佔有這種相對優勢的一方,也要講究如何才可以繼續維持這樣的優勢而不會被劣勢的一方把你的優勢解消掉,當然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修練點吧。

    日本劍道前賢傳統上對於這點早就有所注意。他們的總結心得是,足法比較細膩的絕大多數都是前述所說的劣勢者。身形高大長的人、年紀輕的人以及體質體能相對較強的人,就好像是富家子弟一樣,手邊資源多得唾手可得,想要就有,所以他們花錢不必斤斤計較,不必瞻前顧後地算計節制,既然有資源就大方海派地使用,不用白不用;而條件相對劣勢的人,當然就必須想方設法量入為出,一方面開闢更多的財源,一方面謹慎撙節各項開支,即所謂的「開源節流」。

    條件相對劣勢者有效能的「一刀一足的距離」,當然就比條件優勢者要短上一些。高大長或年輕體健的人可以舒適地打出有效一支的距離或其「reach」,基本上就不是矮小短或年長體弱的人的既有條件。後者因此勢必一定要設法再往對方更靠近一些,才好出手。但是後者想要欺近身去,以消解既有落差的劣勢,當然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占優勢的前者如果有智慧的話,當然會緊緊抓住劣勢者想欺身近來到其「出手有效位置」的「空隙」或「契機」,而做出有利於他的打刺。這一段劣勢者想要搶進身去的「空檔地帶」,本文述者稱其為「危險地帶」。劣勢者要講究的是,如何以較細膩的足法,一方面既能「有效而無害的通過」這個「危險地帶」,一方面更要能有效利用優勢者趁著這個空檔盡可能「抓機」大肆攻擊的心理,而誘使對手先出手而予以抓隙反擊,或是較保守地以「互擊」的技巧化解其攻勢,等自己進入到舒適的出手距離再伺機打刺。看起來較屬劣勢者的劍士,之所以比較有機會能成為劍豪,通常練的就是這種「間合」與「時機」而結合心法、足法與技法的造詣;條件優勢的劍士如果能在這種細節上,能和條件弱勢者那樣講究,那當然就更令人難以抵擋招架了。

    第二,關於「時間上的間合」則和打刺時機有更直接的關聯,也和出刀打刺的節拍息息相關。

    打刺時機的掌握,基本上要靠主動地逼攻對手來製造我方可乘的縫隙。昔時日本江戶時代北辰一刀流之創始者、千葉道場的總師範有「剣聖」之稱的千葉周作(ちばしゅうさく、1793生-1856歿)所著「剣法秘訣」中,提及七個打刺時機有云(註15):1.出頭或出端,對手方欲起手施技的瞬間;2.對手格檔我方擊打而定格的瞬間;3.對手施技勢盡正待重整體勢的瞬間;4.對手動作遲鈍停滯的瞬間;5.對手受我逼攻致擬重整體勢而退後的瞬間;6.對手調整氣息而深吸一口氣的瞬間;7.對手有所驚懼疑惑而心亂的瞬間。千葉周作並特別指出,前三個打刺時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時機。

    八木澤誠在講到「掌握縫隙就是劍道」時,以「逼攻」和「待機」來掌握對手有所變化時所露出的可成縫隙(參見圖10)。「逼攻」的作用在於「從向對手進行逼攻動作所產生的變化中捉捕掌握其縫隙」,重點在於「誘發對手自己露出縫隙」;而「待機」的作用則是「從對手自己動作的變化中捉捕掌握其縫隙」,重點在於「等待對手自己自然生成縫隙」。

    逼攻所誘發的縫隙,一個時機是在對手「起動之始」時,也就是起刀的端頭,包括「前出擊端」和「後退擊端」,其具體的展現行為有八種:1)拳頭浮起;2)拳頭上舉3)出手打刺;4)逼攻後退卻之際;5)想要逃走;6)身體前靠之際;7)身體後退之際;8)變換位置之際等。

    逼攻所誘發的縫隙,另一個時機是在對手「動作的固著」時,也就是「劍招使盡、身體僵住、舉刀格檔」三種情形,其具體的展現行為有七種:1)動作終止之際;2)打刺失敗之際;3)握刀時僵硬之際;4)呼吸阻滯不順之際;5)構型僵硬之際;6)肩膀上舉(聳肩)之際;7)構型崩壞之際等。

    至於「待機」所謂之「等待對手自己自然生成縫隙」則指的是「對手的體勢構型有缺點與弱點」的情形,其具體的展現行為有五種:1)對手刀尖偏離正中線(生命線);2)對手刀尖威力不足;3)姿勢崩掉之際;4)對手失去平衡之際;5)對手拳頭不穩之際等。

    至於「時間上的間合」中有關節拍的部分,請讀者參閱本門門人朱志清與述者合作編述的「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一文。下一節探討更深入探討吸呼納吐的韻律與兵器的起落時,會有所說明。

    第三,所謂「心理上的間合」則牽涉到雙方心理上的相對穩定度,也和雙方在技法上純熟度的差距有關。

    講到心理的穩定度,最佳的例子之一就是李智凱練體操翻滾15年的成長過程。2017年8月的世界大學運動會(由中華民國台北市政府主辦),我國選手李智凱以其教練林育信原創設計的「湯瑪士迴旋」拿到鞍馬冠軍。風傳媒記者王彥喬(2017年8月24日)的採訪報導指出,由林育信原創設計的鞍馬「湯瑪士迴旋」於世界第一次露臉,就是2016年的里約奧運舞台,當時李智凱拿到全世界排名51名的奧運參賽資格,連教練都沒有過奧運的參賽經驗,更別說李智凱,加上李智凱抽到第一個上場,大家都慌了,教練擔心的不是動作難度不夠,而是李智凱在心理的調適與抗壓上,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大的場面可以訓練,加上訓練的啟動太慢,沒法將李智凱送到國外磨練,就突然參加奧運會,4萬多人觀賽,嘈雜聲讓李智凱更慌了。因此,2016年奧運場上,李智凱才一上場,就從鞍馬上掉落,教練形容,那次比賽是「第一名」跟「沒有名」的天地差別。林育信教練解釋,當時,為了將規格拉到奧運等級,事前在動作設計上,就將鞍馬上的10動作,設計7個為岔腿的高難度湯瑪士迴旋,體操界首見,因此,賽前練習時,就已經引起各國代表團注意,因為李練習時的表現順暢,一氣呵成,「全世界公認,只要成功,(冠軍)就要給他了」,然而,正式比賽時,李智凱輸給了自己的心理壓力,賽前的骨折挫折,加上賽時進行到第2個動作就從鞍馬上掉落,重大扣分後,與金牌擦身。因此里約奧運後,訓練重點就是加強李智凱的抗壓訓練。團隊學到了經驗,教練開始分析李智凱的奧運成績,李在奧運賽的總扣分為1.8分,當中,因為掉落被扣1分,動作被扣0.8分,當場賽事的冠軍選手被扣了1.3分。換言之,若李智凱沒有掉落,冠軍就落在李身上,而失去關鍵這1分的根本原因,就在李的抗壓力有待加強。林育信說,經過那次經驗後,團隊就著手在他的「抗壓力訓練」,包括「環境因素」與李的「心理因素」。後續的訓練開始讓李智凱到不同地點,使他熟悉在不同場域中依舊能表現良好,並於場邊集中眾多行政人員看他練習,模擬測驗,模擬比賽時的嘈雜、拍手,甚至放音樂干擾他,他都表現良好,也不放棄參加國際公開賽事,像是到西雅圖、葡萄牙等比,因為一路輸而不好受,直到世大運前的國際測試賽就非常完美,那時,林育信心裡就有數,當抵抗壓力的拼圖拼湊完成後,李智凱離奪金就不遠了。

    武術的訓練以及臨陣表現的影響因素,其實和任何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和比賽都是一樣的,畢竟,都是人在做。技術訓練的精熟程度固然是好表現的基礎,臨場表現還牽涉到自身心理的穩定度以及對所處環境的適應力。體操選手李智凱的成長故事及其教練團隊針對其心理素質所協助的抗壓訓練,就是最佳的範例。在自身心理的穩定度方面,劍道前賢已有四病或四戒的提醒,要克服驚懼(恐)疑惑的心理,技術的熟練度才能正常發揮。四病指的就是驚懼疑惑四者(註16):1.驚(おどろく):突然の出来事に心が乱れて正常な判断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事出突然而致心亂無法維持正常的判斷)。2.懼(おそれる):恐怖心が起き、攻めようにも退こうにも、体が動かない状態です(攻守進退之際恐怖心起而致身體僵滯)。3.疑(うたがう):相手が何をするのか疑心暗鬼になり、敏速な判断、動作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疑心對手到底會怎麼坐而致判斷與動作遲鈍)。4.惑(まどう)精神が混乱して、敏速な判断、軽快な動作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精神混亂而無法敏銳判斷及輕快動作)。

    對臨陣交兵所處環境中諸多變項不熟悉度的適應與克服,雖然和自身自我克服驚懼疑惑心理素質的良窳息息相關,但嚴格講來,對陣臨場的外在環境因素仍然有其獨特性在,亦即在在可能有其對當事人實質的特別影響力量在。同樣的變項對每個人影響的程度不一定,就像有的人準備考試啃書本時必須極安靜才能專心,另一種學習風格的人可能沒有重金屬音樂的陪伴就無法專注,天差地別,各有其趣。因此,交戰的場域環境特性是必須予以有效掌握的,國際交兵的戰略如此,大兵團的行軍布陣如此,小部隊的戰術作為如此,單兵的對峙攻守也是這樣。這個部分的掌握不能只靠臨場的直覺觀察,而必須最好事前就能做好情報偵蒐的任務。所謂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不勝。軍爭的算計項目這是其一。昔時16世紀日本戰國時代初期,今川義元誤以為大勢已定,輕率把本陣放在桶狹間,致遭織田信長突襲而輕易瞬間潰敗的故事,就是輕忽對作戰大環境(氣候變化與地理特性)的掌握而失算的範例之一(註17:可參閱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B6%E7%8B%B9%E9%96%93%E4%B9%8B%E6%88%B0 )。

    交戰雙方彼此間的氣勢消長可有幾類:其一,一方久負盛名,致使對手未戰先慄,所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大致此類。其二,一方自負其功,有驕慢之心,不能以平等心對待功力不同的對手,尤其是比自己明顯不足的對手,此類的結局常常印證驕兵必敗的慣例。其三,刻意營造強盛氣勢來震懾對手,擾亂敵心,秦末楚漢相爭,劉邦圍項羽於垓下,令軍士四面大唱楚歌,以動搖楚兵軍心,就是一例。而劍道比賽中經常聽到選手臨陣於立遠或貼身時大聲吼叫,壯己聲勢(其實多半是在以長嘯來掩飾其深呼吸的動作),也是常事。

    有一位台灣南北知名的高段劍士,劍技純熟,節奏明快流暢,看其自由互格對打練習(地稽古)有時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樂事。可惜的地方是,每次只要臨到跟對手約定比賽一支勝負或是臨到正式比賽時,或是技不如他的後輩或下輩時,就會陷入幾個心理上間合的陷阱而不自知。基本上這些陷阱是自己內在心理的拘限與偏誤所造成的。

    狀況一:一旦面臨要緊情境(要比出勝負了),心頭就會出現「一定要打出可以讓裁判舉起旗子判定有效的一支才行」的想法,而瞬間讓他陷入心理上的僵硬,繼而展現在身體姿勢上的僵硬。其右中段起手式兩隻腳前後的距離會比平常練習時不自覺拉開至少二十公分,這是過於在意而無形中讓自己的肌肉緊張並使姿勢變形了。因而接下來,平常對打練習的節奏感和流暢度就會瞬間全變了調,結果當然就是無法發揮平常的打刺水準了。其實,只要他以平常心如同平時練習的調子那樣去打,其身手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水準,可以和日韓的高手不相上下的。

    狀況二:習慣只依照自己的打法與標準來面對不同的對手,只要對手的節奏和自己的不合而致使其失手被擊中時,不自覺就會惱怒,繼而不是開始生氣地打刺對手,就是乾脆停下來把有點亂打(揮擊方式與節拍不合其「正劍」(正刀)的標準)的下輩當場喝斥責罵一翻。真正的高手應該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任何對手以任何方式與節奏打過來的打刺,高手應該都能夠一一化解才是,作為刀術的熟練者,對生嫩青澀的種種亂劍,只要算準起落的節拍,再加上專注的精神,可以說沒有擋不下的刀。如果要規定對手以自己的節奏和拍子來攻擊,那當然是很奇怪的事。如果對手是生嫩青澀的下輩,心中就浮起「隨便應付也可以讓你打不到」的傲慢心理,當然就容易失手挨打。而一旦如此挨打了(尤其是打到了自己沒有護具防護到的肉和骨而感到疼痛時),自尊當下受損,「見笑轉生氣」,惱羞成怒來責備生澀者怎麼這樣亂打。不過,這種情形其實也是許多劍道場上隨時隨處可以看到的事。

    中州九段說過,一個高手怎樣立穩自己和不同對手間的「心理間合」:「對手如果是八段,你就打得好像八點一段那樣;對手是七段,你就打得好像八段那樣;對手是六段,你就打得好像七段那樣;對手是五段,你就打得好像六段那樣;……對手如果是初段,你就打得好像二段那樣;對手是初學,你就打得好像一段那樣。你總是打得只比對手高一點那樣就好。」如此,一位真正的高手不會對任何程度的對手有任何失禮之處。你認真跟對手對練,也不會看不起對手。所以他也說過:「八段以上的劍士和對手練起劍來,不會想打你,但也不讓你打到;想打你的時候,想怎麼打你就可以怎麼打到你。」

    20170421日曾囑陳建榮紀錄「打擊時機三先的內涵」,再由述者予以補述如次所示。

    冷兵器武術的實戰對打和任何徒手武術一樣,都要講究擊打的出手時機,其中「三先」就是很重要的心訣,而和打擊的時機息息相關。「先先之先」、「先之先」以及「後之先」謂之三先。所謂「先」係搶先機制勝之機會。劍道非常注重搶先攻擊,常謂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始終制先攻擊就是最安全的防禦。如有等候對方進攻始加以防禦的意念,這絕非可靠的防禦。本門的雙手刀心法技法在攻守的概念上,基本上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防守的動作這回事」,攻擊的動作本身就是防守的動作。

    關於「先」和攻擊之間的相互關係,日本劍聖宮本武藏的《五輪書》『兵法三十五條』之中列了三種分類,其一稱之為『敵懸(攻)來時之先』,其二稱之為『我懸(攻)敵之先』,其三稱之為『我懸(攻)敵懸(來攻)時之先』。敵我雙方都想搶得先機,都會逼攻對手,製造擊打時機而予以得手。宮本武藏的『敵懸(攻)來時之先』,這是對手先出手但我抓其「出端」時機而比對手更加搶先來得手的「先先之先」;『我懸(攻)敵之先』,這是我方抓對手「卡住」的時機搶先出手而直接得手的「先之先」;『我懸(攻)敵懸(來攻)時之先』,這是針對對手已出手擊打過來兵臨城下的刀勢予以因應化解而擊打回去來得手的「後之先」。

    劍術達者前賢(北辰一刀流千葉周作)一向有三個「不可放過的時機」的教誨:「對手將出未出之時」、「對手劍招用老之時」以及「對手呆滯之時」。這三種狀況之中,「對手將出未出之時」指的就是對手的「出端」或「退端」,也就是宮本武藏講的『敵懸(攻)來時之先』,對手先出手但我抓其「出端」時機而比對手更加搶先來得手的「先先之先」。而「對手劍招用老之時」和「對手呆滯之時」兩者則指的是對手「卡住」的狀況,屬於我方抓對手「卡住」的時機搶先出手而直接得手的「先之先」。

    以下我們從對手想出手攻擊過來到決定出手一直到已出手之進程的先後,依序來談三先與打擊時機之間的關聯。

1)先之先:

    具體譬喻,當對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的武器而且已經進入戰爭狀態時,在對手尚未架好飛彈陣地,或正在集結相關後勤補給(比如正在運補相關燃料),總之在其尚未備妥飛彈發射之前,我方即出手予以摧毀。此類肇因於下列幾個狀況,而給予對手可乘之機。其一是生手,緊張度不足,復又警覺性低;其二是雙方實力差距頗大,一方因震攝於對手的實力,而處於驚、懼、疑、惑的心理狀態;其三是處於一波攻擊結束,而尚無力發動下一波攻擊的空檔之間,像是疲累或是鬆懈而導致的停頓空檔。較多的先之先時機,請參酌本文以下所列的三十一種「攻擊的時機」。

2)先先之先:

    具體譬喻,在敵方已進入飛彈發射的倒數計時,或飛彈已經點火發射出去到飛行到最高處之前三分之一的那段時間,我方以各種方式予以摧毀。飛彈行進的路線是拋物線,先向上高飛,到最高處後再向下俯衝。前一階段是為了蓄勢,對敵方來說並沒有立即的威脅性,但對飛彈本身的防禦來說,卻是最脆弱之時。掌握這個打擊時機又稱「出端」。一般來說,是抓對手的攻擊意圖已經想定,或正要起劍,或劍尖揚起之際,給予有效打擊。此時攻擊其飛彈發射基地,使飛彈的導引系統失效,或是直接以攔截飛彈破壞彈體,都是可行的方式。較多的先先之先時機,請參酌本文以下所列的三十一種「攻擊的時機」。

3)後之先:

    具體譬喻,在飛彈來到彈道拋物線的最高點以後,開始高速俯衝的階段,予以摧毀。當對手的劍已朝己身而來時,其立即的威脅性最大,在對手的劍碰觸到我方的身體部位之前,以各種因應招式化解其劍勢並有效反擊,是為後之先。較多的先之先時機,請參酌本文以下所列的三十一種「攻擊的時機」。

    三十一種攻擊的時機(註18):

1)對手的架式出現空檔。
2)對手的劍尖偏離中心線。
3)對手的劍太高或太低。
4)對手在前進後退等移行動作時,所出現的空檔。
5)對手在打擊完後的空檔。
6)對手在打擊或出手前,似乎心生猶豫所產生的空檔。
7)對手太輕忽,心理鬆懈產生的空檔。
8)對手的動作變慢。
9)對手的動作很僵硬。
10)對手的招式施展不開或動作很拘束。
11)對手的氣力用盡。
12)對手的氣勢漸弱。(力量和喊聲)
13)對手的攻擊失敗後的瞬間,是迴擊的好時機。
14)對手失去重心時。
15)主動破壞對手的姿勢和架構或是氣勢的時候。
16)對手在格擋竹劍之後,若出現姿勢崩壞,則是進攻的好時機。
17)使用挑擊(擔擊)等技術時,對手的竹劍偏離,姿勢被破壞時,是進攻的好時

   機。
18)對手分心時。
19)對手眼光去看場外的觀眾或裁判時。
20)對手的呼吸頻率被你掌握時。
21)對手的得意技被你完全壓制住時。
22)對手反覆在用同一招進攻時。
23)對手顯得沒有自信時。
24)對手在跌倒時,若裁判尚未舉旗,也可進攻打擊。
25)已經擊中一支時,可以把握氣勢再進攻,會較易得分。
26)等待對方出錯時,也可以變成進攻的好時機。(例如對方打空時)
27)對方體力不濟時。
28)對方基本動作和技巧不足時。可針對你發現的弱點做進攻。
29)找到對手特有的打擊節奏時,你就可以找到回擊的時機點。
30)進入最適合你攻擊的距離的時候,即可果斷地出手進擊。
31)時間快到時,即使最後一秒打中,也會算分。(千萬不要太早放棄做出積極的進攻,尤其在比賽的時候,態度很重要)

 

    此外,針對千葉周作三個「不可放過的時機」的教誨:「對手將出未出之時」、「對手劍招用老之時」、「對手呆滯之時」,日本八段古川和男氏也指出(註19),當對手正全神貫注地與你對峙時,你是沒有能夠打擊得手的機會的。那麼怎樣做才能夠創造打擊的機會呢?這就需要通過進攻(逼攻)讓對手身形潰散。進攻(逼攻)就是指在打擊之前讓對手身形潰散這一段時間的流程。要達到使對手潰散的目的,必須先要瞭解「進攻(逼攻)」和「蓄勢」。

    關於「逼攻」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比如,通過劍尖的相互爭奪,奪取中心線,或者故意將劍尖偏移中心誘使對手出擊。而我的教學是,儘量不讓劍尖偏離中心線的進攻打擊方式。如果要讓自己的劍尖不偏離中心線,首先自己的左手就應該確實地位於自己的丹田處。不論劍尖如何頻繁地上下、或表側、或裡側地進行拂擊、捲擊等等技術,但是左手都應該一直放在自己的中心線上。由腰部發起進攻,使用竹刀的「鎬」部奪取對手的中心線。(關於「鎬」部,「鎬」在真刀上是可以明顯看見的,也就是介於刀棟(刀背)與刃燒之間那塊稍微鼓起來的刀身整體最厚之處。但事實上竹刀是沒有「鎬」的。表像上來說,竹刀的「鎬」大概是指竹刀的兩側,但是實質意義上,卻是要想像自己的竹刀具有「鎬」,並以自己的「鎬」來切開對方的「鎬」。)然後根據對手針對自己進攻的動向來區別使用劍技。如果,自己主動地去壓制對手的劍尖,使其偏離中心線,這樣自己的劍尖也很容易偏離中心線。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是「蓄勢」。好容易一邊成功地取得了中心線,但是在對手潰散之前發起打擊的話,所有的努力就付諸東流了。進攻後,務必稍微忍耐一下。等到對手不能夠忍耐自己的進攻,或兩手上浮、或身形呆滯、或慌張出擊,抓住這個時機實施打擊。這時的忍耐,就是「蓄勢」。

    古川八段總結道,運用「逼攻」和「蓄勢」使對手身形潰散,那麼剩下的只需要對對手實施精準地打擊。到了這一步,已經不需要忙著快速的打擊了。希望大家勿忘基礎,抓住對手的空隙,實施確實的打擊吧。

  3.動力的取得與運用及和呼吸的關係

    武術在動力的取得上各家有各家的獨到的心得與體悟,本文前此已就內力的全身整勁方法及其細節,建議讀者參考「內勁詳解—科學實證」一文內容以及林偉成君所記錄的「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一文,其中都有很豐富詳盡的說明之外,也有提及本文述者在所編述的另兩篇專文「漫談亂劍」和「雙手刀操刀式概說」裏頭,另有一些畫蛇添足的具體解說。要言之,如何頂地借力全身整勁是武術能上達的根本基礎,而拳腳器械的施展能否有持續性的能量來支撐其韌性與流暢,則有賴對呼吸功法的講究。

    頂地借力全身整勁的源頭,說起來有一部份和徑賽短跑的起跑要領相當有關。這一部分細節上的探究,請讀者參閱本門門人朱志清與述者合作編述的「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一文。

    以右中段的構型來推出身體重心,基本上頂地借力的軸心腳通常是左腳,其要領和短跑起跑時蹬出後腳的方式很類似(圖11-圖14),但最大的差異在於,短跑起跑後需要壓低身體重心前傾著跑一段距離以後,才漸漸挺直腰桿做後段的衝刺,但在武術上,基本上則不主張身體上半身歪斜,最好隨時都能保持上半身尤其是頭部的挺拔正直。理由有二:其一,頭部有負責身體平衡的器官(註20),尤其在動態的狀況,隨意讓頭部快速旋轉或傾斜,一定會影響身體的動態平衡。戰鬥機飛行員為了避免空中(飛行)錯覺的發生,我國退役飛官田定忠傳承其官校師父的教導指出,避免之道就是「手動,頭不動」以及「眼珠子動,臉不動」(註21)。武術也是如此。為了避免頭部隨便偏移擺動以致影響動態平衡,繼而反而要耗費更多的用以恢復平衡的能量與恢復視覺穩定性(著眼點的專注)以及大腦的判斷時間,絕對不能像某些人為了躲避臨頭的一擊而有以偏頭的方式避開的惡習。除了前述的原因之外,這樣的偏頭避擊事實上只能躲過一次,因為你勢必不能一直就此歪著頭繼續打而一定要把頭擺正,對手其實只要在你閃過的部位(就是頭頂)再打刺一次,就一定可以結果了你的。這種上半身尤其是頭部務必永遠保持挺拔正直的基本功,可由以下三個事例得到檢證:徑賽裏頭的百十公尺高欄選手,在跨欄的當下,一定是這樣的姿勢;上達的拳擊選手在做U型閃避動作時,一定是腰桿挺直,不讓自己的頭歪掉;述者現在一歲五個月多(2017/0903)的孫子黃蓬岬(十個月零一天就會走路),最近在客廳疾行快走時,先天本能讓他自然縮著下巴伸直背脊而能於奔馳時不致顛躓撲跌。其二,從力從腳底起的基本整勁功法來看,也是顯示了不僅上半身必須挺拔正直,乃至腰部以下也是一樣,如此腳底向地球借用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往上傳遞給刀尖,在落刀時也才能以身體的垂直反作用力有效停刀,並在停刀的瞬間能同時迅即恢復平衡(恢復單重狀態以及力量完全歸零),而取得隨時再出一刀的狀態。

    徑賽短跑起跑瞬間的姿勢,相對於右腳的往前抬舉,選手的左手是需要同時往前伸出,以便維持身體平衡的。這個起跑姿勢其實是一般走路姿勢瞬間的誇張化極大化而已,因此應該是本能性質的自然姿勢。若以這個瞬間爆發的姿勢應用到拳腳尤其是器械的出手上,會是怎樣的面貌呢?在進一步深入分析之前,我們可以一開始就肯定地說,以一個單一的動作來看,在武術上最快的出手動作就是像短跑起跑的瞬間這樣。因此這是每個學兵器武術的人,一定要能充分參考並予嫻熟的基礎技巧。其道理就好像一位優秀的職業棒球投手一定要能投出時速至少145公里以上的速球一樣。能有這樣的速球水準,所有任何種類的其他球種(路線變化也好,速度變化也罷)的作用自然就能顯現出來,亦即才有可能讓打擊者不容易把球打得好。

    若再以棒球投手的投球為例,以投手控球的良窳為焦點,來比喻說明腳底頂地借力全身整勁對操控器械的功效,也是同樣的道理。動力來源主要是使用上半身力量的投手,其最快的球速很難超過時速140公里,即便能勉強擠出那樣的球速,一來無法球球如此飆速,二來更重要的是,絕對無法做好控球的基本功。相對的,有的投手球速雖然最快只有時速138公里,但其控球做得好的話,邊邊角角地投在想要投的位置,會投的球種多,每樣球種都能投得到位(看起來像是壞球的好球以及看起來像是好球的壞球),讓打擊手願意出棒打擊(因為球來好像很甜),但又經常打得不好(不容易以球棒的甜蜜點擊中球心),打出去的都是威力不強的滾地球或是飛得高高再慢慢落下的高飛球。而想要控球控得好,一定要擁有優秀的下半身穩定性,如此上半身才能做有效的控球。下半身腰腳力量夠,全身整勁做得好的,有機會投出較快的球速,也才有可能做好控球。兩者若無法得兼,那就至少做好控球。但只能使用上半身力量投球的投手,球速不可能很快而且控球也一定做不好。棒球投手的投球如此,兵器的操作也是這樣的道理。

    短跑起跑的瞬間,相對於後腳的蹬直頂板(起跑架)借力,復以軸心蹬地腳是左腳來論,右腳(自由腳)跨出抬高的瞬間,須以左手往前同步急伸來獲取全身的平衡。從左腳底啟動到這個停格的瞬間(參圖12-圖13),可以就是一個兵器的打刺最快的動作,這樣的第一時間快拍打刺,本門給它的術語叫做「四分之三快拍」(相關理論及其實務細節,請詳參本門門人朱志清和述者合作編述的「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一文)。

    上述這樣的有如和短跑起跑爆發瞬間相仿的「四分之三快拍」打刺技巧,做得很有心得的一位就是日本平成劍豪宮崎正裕氏(日本神奈川縣警察官)。宮崎打這種技法的操刀式有兩種,其一是傳統的「推拉式」,亦即刀尖先翹起以蓄勢,但基本上他不將刀尖如同其他劍士那樣往上方揚起,而是反而向右側方或右下方揚翹,這樣的刀尖揚翹法表面上看起來是防禦動作(當然事實上的確是有這樣的意圖與實質的作用),實際上接下來就是做四分之三拍打刺的短跑起跑式,完全以左拳誇張地推出去,並讓左拳舉到右小臂上方,而使刀尖急速下沉以打刺目標。其腳底頂地借力的瞬間就是刀尖打到目標的瞬間,快到許多日本劍士猝不及防。其二則是乾脆直接使用「彈道式」的操刀式,在對手起前落下的波谷區間,直接打出「先之先」或「先先之先」的一支。也就是使用了本門主張的完全的「四分之三快拍」。傳統的打法大都會拘限於以「四分之四正拍」來打刺,亦即有如短跑起跑左腳爆發後,等到右腳觸地踩踏時,才讓刀尖(或「物打部位」)打到目標。如此的節拍,就會使身體在空中還要移位若干距離而再多耗掉個0.1秒左右的時間,因而再怎麼快都會比宮崎的劍慢上一點點,許多人輸他就是這樣子輸掉的,而且輸得自己不明不白。

    門人陳建榮於20170810日來信提到:「今天稽古最大的收穫是克服了老是站在危險距離等挨打,以及不習慣從遠距離啟動攻擊的老毛病。之前聽譚至皙(師兄弟)提過,有一次他到三峽打劍,面對年輕的對手,一上場就被飆了一支面,師祖(中州九段先生)看到了笑他說,這樣不行喔!當時我就想,我也有這樣的毛病啊!可是師祖那麼矮又那麼老,為什麼他就不怕年輕人的這種打法?今天終於體會到,用抽筋功快速通過危險距離的妙用。兩年前您就教我抽筋功,可是不會用。今天上半場,您一再強調要從遠距離攻進去,休息時又提到師祖,到了下半場,我的腦筋突然開竅了,原來抽筋功就是這樣用。」

    述者回覆建榮君:「快速通過危險地帶的另一種節奏不同的方式,就是以立定跳遠式瞬間一步欺進入身的技巧。你今天好像有嘗試了一次,但沒做完整。劍尖的位置太低,劍尖也沒懸到我的臉鼻前(仰角不足)。主要的缺點是,入身不夠乾脆,跳進的距離也不足。這種技法,出的是虛劍,主要用意有幾個,其一,探測對手的反應。其二,引誘對手先出劍(來抓我們的出端),若是這樣,此時我刀就與之互擊而予以消解,甚至再以後之先的因應技法打刺之。其三,對手如果在我方跳進的瞬間有僵住的態勢,我們就順勢以四分之四正拍打刺之。其四,如果打正拍的時機不太適切,也可以看看四分之五的反拍有無機會出手。這個模式的三種節拍如能交叉運用,再加上四分之三快拍第一時間的打刺,就已經可以讓大多數的對手難以掌握我方節奏了!」

    門人朱志清則問道:「建榮師兄所謂的抽筋功,是指腰部逆時針一扭,將左半身拋出去嗎?」

    述者回覆志清君:「對,那個扭動是左髖關節部的腹部「抽筋」而來將身體的重心瞬間往前引出,以無色的方式瞬間啟動並往前加速,重心一直前引,雙足是被動配合重心而前移。但不只左半身出去,而是全身出去。腳下步法是類似「蜥蜴的水上奔漂」的步足,這也是偉成(志清的師兄)現在打劍的基本步法。偉成的應用比較偏大江河的流水式或火車式。但這種步法其實是可瞬間加速來為主要的應用方式的。當然如果能在速率上隨時變頻來使用,威力會更強。」

    對前述「快速通過危險地帶的另一種節奏不同的方式,就是以立定跳遠瞬間一步欺進入身的技巧」,朱志清認為述者的說法聽起來,跟複式切返的雙腳很像,腳踝膝蓋要維持一個彈性,往前進或往後退時,雙腿內側一夾,兩腳底落地的瞬間已調位完成,隨即利用落地的彈力,左足一蹬出劍。

    對朱君這個心得,述者指出,沒那麼複雜。只要設法讓自己處於單重狀態,即可跳出。述者從網路抓了兩段視頻,請諸弟子注意觀察宮崎怎樣偷收左腳,然後以四分之三快拍搶面。其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Ga5KvA1fE 白川雅博(東京)vs.宮崎正裕(六段-神奈川)1990年全日本剣道選手權大會)。其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POnKnjSws&t=9s 宮崎正裕六段vs.榮花英幸五段-1991年全日本剣道選手權大會之決勝。由視頻可見,宮崎的右腳已經深入到較近的間合,對手的位置如果沒變,而他的左腳又太開(亦即太後面),直接跳快拍打面會跳不好時,就需要把左腳往前縮進來(繼足法),但這個縮後腳進來的瞬間最是危險,有經驗的對手大多會抓此時機以升擊面飛過來,所以宮崎正裕對此狀況有兩個策略:1.在瞬間快速強勢逼攻的掩護下,已經深入對手「死的距離」的右足不動,利用手上的劍好像要出刀擊打那樣地頻頻揮刀佯攻,同時藉以掩飾其縮進左腳(以繼足步法將左足靠近右足以偷近距離)的動作。縮左腳(繼足)的時候,身形維持先前已經下潛的姿勢,不使頭部高度有起伏的變化,以免對手有所覺察,然後等左腳準備好時即以四分之三快拍出手。這招是「暗渡陳倉」。對方察其出端而出手擊面時,已因失去先機而比宮崎慢上個零點幾秒了。2.若向對手欺身而入不容易(對手保持在活的距離或退步拉開距離或劍勢沒有亂掉)時,有時宮崎會佯退,狀似示弱,以引誘對手往前來追擊,然而宮崎在退的過程中卻有積極強烈的攻擊意識,距離上退多退少不一定,只要等他左腳準備好的瞬間(重心保持至少六分半到七分在前,而等左腳尖頂地借力的感覺已經充分),即往前打出四分之三快拍面。這招叫對手自己進來挨他打,是「請君入甕」。對手經常誤認宮崎此時已犯了「退後一步,地獄之門」的錯誤,以為抓到追擊的好時機而沾沾自喜之際,冷不防就會挨下宮崎回馬這一記。

    關於頂地腳和踩踏腳等名詞的使用及其定義,門人朱志清在與述者合作編述「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一文時,於20170812日曾有相關疑義而提問到:「在討論三拍子腳法的操作性定義時,文中提到的「後腳」容易被誤以為是後面的那隻腳,可是後面的腳多是發動、推進,也就是「先腳」(先起動的腳)的功能。是不是在前言就宜將主要概念界定清楚?前言可先提及舉凡賽跑、拳擊、跆拳道、空手道、西洋劍、格鬥技,包括劍道等,皆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的預備狀態。最佳的運動狀態是雙腳單重心,身體的重心要落在其中一腳,或者說是以某腳為主要支撐點,避免將身體重心平均分布於雙腳。重心腳有支撐身體向前推進、向地球借力、發起動作的任務,此時另一腳的功能則承擔平衡身體,及預備轉換為重心腳,以便持續運動的任務。兩腳的角色是隨時互易,相輔相成。轉換得心應手者,身手靈活,反之則會遲頓、停滯的空擋,而給對手可趁之機。建榮師兄建議用「推進腳」取代「先腳,「落地腳」代替「後腳」;偉成師兄則建議以「施力腳」命名之。我認為,若原地金雞獨立,左腳直接放鬆提腳,右腳一挺,即可以雙腿內側的上下交錯剪力將劍尖打出。此時先腳是往上提,不是推進。因此先腳以「啟動腳」命名之。我的想法是,啟動腳這個名稱可意味著    往下按推,往上提起,像狗撒尿般的往後方虛空踢步產生反拍。似乎含括了較多元的發力方式。若在啟動腳後方輔以括號註明是左腳還是右腳,應可讓讀者更清楚在描述哪隻腳。老師覺得如何呢?」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述者回覆朱志清道:「頂地腳也許最是簡單明確。你提到,若原地金雞獨立,左腳直接放鬆提腳,右腳一挺,即可以雙腿內側的上下交錯剪力將劍尖打出。此時先腳是往上提,不是推進。這是你誤會了!先腳真正還是右腳,右腳須先頂地借力,然後左腳再同時提起。沒有右腳先頂地借力,左腳上提的力量有限。」

    朱志清於2017/0816日再問道:「延續數日前討論金雞獨立的話題,右腳是頂地腳。我今天在畫表格時,突然想到,左腳往上提打出一劍,那麼左腳似乎不宜稱為「落地腳」。以此,可否引用棒球術語,稱之為「自由腳」呢?因為除了向下落地,尚可往上提起,產生剪力,方向較自由。想徵詢老師的看法。」

    本文述者回覆朱君:「不如就把頂地腳統稱為「軸心腳」,相對地,另一隻腳就統稱為「自由腳」。必要時在這種種分類名詞後括弧注明左腳或右腳。看看這樣子分類還會有什麼容易讓讀者感到混淆之處。也許這樣應該比較清楚。必要時,軸心腳可注明就是頂地腳,相對地,自由腳可能瞬間再變成為踩踏腳。其次,必要時在這種種分類名詞後括弧注明左腳或右腳。隨後述者再補充說明;以立定跳遠式躍進入身時,右腳(軸心腳)觸地瞬間,它是頂地腳,當然也就是落地腳和踩踏腳。如果在這個瞬間對手有縫隙而擊打一支,那是四分之四正拍,此時左腳是自由腳,可以往上頂膝或往前踢來產生輔助的剪力,同時扮演平衡的角色。而如果擊打時機不適切而讓刀尖瞬間變虛擊,繼而以左腳(自由腳)踩踏頂地借力,則左腳瞬間變成軸心腳或踩踏腳(甚或兩足一起頂地使力,則兩足都成了軸心腳也同時是踩踏腳),此時實施的擊打就成了四分之五反拍。」

    對此,門人陳建榮提到:「上星期(20170810日)老師說我立定跳遠欺近的距離不夠,原來是我在右中段的狀態下,用左(後)腳為軸心腳,應該用右(前)腳才是。」

    本文述者則提醒陳建榮君他對「立定跳遠式入身法」在足法上的認知還不夠細膩:「你跳進的距離不足,可能是因為站中段時兩足分得太開,也可能是在過遠的距離就起跳,所以無法跳到適當的位置;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你沒有持高中段,而導致跳入後還必須再把刀尖舉上來,以至於浪費了一點時間,同時也失去了直接以正拍擊面的機會。所以你的問題主要不是在起跳腳錯誤的問題。立定跳遠式入身法的起跳腳,的確是你使用的左腳,但在心態上一定要持著兩腳一起跳的想法(但既然是在站右中段的構型下起跳,實際上左腳還是會比右腳快上一點點頂地用力),不過,在躍入適當的觸地點的瞬間,會先著地的卻是右腳(理論上與心態上希望兩腳同步觸地,但實際上右腳會比左腳先觸地一點點)。所以這種入身法實際上的軸心腳,不管在起跳或觸地的兩個瞬間,使力的都是不同的腳。但再說一次,在意識上一定要秉著兩腳同步的想法去做,才能有以下四點效用:1.原來的起跳腳(軸心腳)左腳(起跳後瞬間變成自由腳)才不至於由於在時間差上前後落差太大而牽絆了觸地時的軸心腳(右腳-起跳時是自由腳);2.自由腳(左腳)在軸心腳(較左腳快上一點點觸地的右腳)觸地的瞬間,也才能適時提供上舉或前踢的輔助動力(剪力)給全身;3.繼而自由腳(左腳)也能在右腳觸地瞬間但卻沒有獲得適切的正拍擊打時機時,得以瞬間接續右腳來觸地踩踏頂地借力而進行後續有可能獲得機會的反拍擊打;4.能如此在意識上秉持兩足同步的原則(雖然實際上在觸地時還是會有右足先到而左足後一點點到的情形),觸地瞬間全身的平衡歸零境界也才得以獲致。」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呼吸吐納方面的議題。

    人的呼吸吐納或是吸呼納吐動作,提供氧氣的吸納給身體以及二氧化碳廢氣的排放,它的功能和心臟的自主跳動所提供的血液循環功能一樣重要,心肺系統兩者互相配合,提供了身體得以存活運作的根本,人想要活著,缺一不可。而拳腳和器械的出力,傳統上也都是配合吸呼納吐的本能氣息動作來發動,亦即出力時在呼吐廢氣時要求同時發出聲音。以此,拳腳或器械的操作基本上就是配合納吐吸呼,在吸氣時預備,而於呼氣出聲時發力出刀。在劍道上的出刀,吸氣預備時的動作,就是舉刀儲能蘊勢,而於呼氣瞬間打刺或砍劈出一刀。在快速地連續出刀時,有可能就是一口呼氣連砍數刀,然後再吸納換氣。如此,基本上一個吸呼或納吐,在運刀刀勢的外形上,看起來就是一個起刀和落刀的「起-落」動作。單一個拳腳或器械的起落動作,以波形學上的概念來看,就是一個波長所涵蓋的從一個波谷到另一個波谷的「週期」(圖15-圖18)。

    一個波谷的起頭,展現在刀勢的外顯動作上,一般不是手元(拳頭)有上舉之勢,就是顯現在刀尖有揚起之勢,這兩個外顯動作是一般判斷所謂「出端」或「出頭」最常觀察的點;其次可能露色的出端有可能出現在肩頭的聳起,或是身形的持續前傾上頭。然而嚴格地講,最先出現的「出端」也許就是操刀手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意識層面的隱性行為,當然不易清楚觀察並準確判斷,不過這個起頭其實會和吸氣的動作有關。打刺一刀或一招(可能是連續數刀的一個打刺單元)的預備,基本上就是吸氣。吸氣的動作是儲能蓄勢以及一刀或一招的同義詞。一個吸氣之始,操刀手可能就先有起心動念的意識生起,但卻不見得將其意志付諸實際行動,乃至出現舉拳或揚起刀尖的外顯動作。越是熟練地操刀手,越能隱藏其出端露色的各種外顯動作。以一個吸呼的動作來遂行一刀的起落(舉拳揚刀尖到劈下或刺出),兩種起伏的週期基本上是有其一致性的,但吸呼的波形線會比刀起落的波形線在時間上早些出現。一刀打刺出去的最大力量會出現在一個波峰,以傳統氣劍體一致的要求,打到目標的瞬間就是發聲(呼氣)的瞬間也是踏腳的瞬間,三者一致的點就在某個波峰,然後掉下波谷(刀勢落盡),重新再吸氣以及儲備下一支刀的勢能。

    依照人體生理的本能,人在要舉起自己的手或腳甚或舉起身外物(比方說兵器)時,基本上一定是吸入空氣的;接著再用力打拳踢腳或揮出兵器時,一定是呼出空氣的。如果要顛倒過來,舉起時吐氣,而在出力時吸氣,基本上不合本能,因此需要鍛鍊。就雙手刀的操作來講,一般就是起刀時吸氣,落刀時呼氣。如果習刀者能把握這個原理,落實一步一劍的原則,也就是每出一刀就一定左右腳各動一次,並且一定要讓身體的重心有所移位的話,在這樣基礎上,在吸氣時舉刀並立即在呼氣時落刀,呼氣落刀的瞬間又能立即全身平衡歸零,如此這般熟練的話,由於能量補充源源不絕而且耗能最少(越少越高段),理論上是可以打出持續性強,力道強(振幅大)以及頻率高(單位固定時間次數多)的劍的。

    一個吸呼或納吐,就是一個起刀落劍,這樣的一個起落就是一刀。一刀一週期,一個起落。一刀的起落週期之際的每個階段每個點,都是打刺的時機。亦即,一個吸呼的起落之間揮出的一刀,精準的話,一個起落就可以分出勝負。昨日寫作到吸呼納吐和一刀之起落間的關聯,夜有所夢,晨起如廁有所復思,忽悟所謂一刀流者,其意涵莫非如此耶!?

    一刀一個起落一個週期之間,過程中的每個點,嚴格講,其實都可以是打擊時機,只要你能掌握到所有該掌握到的原理原則,並且熟練到隨時可以拿出來在起落之間的任何一個過程點,恰如其分地應用,那麼你只要一個起落就可以勝出。在真正高手的境界,交手過招,在一刀流的極意來看,雙方都應該只在一個起落的機會,瞬間分出勝負。所以北辰一刀流的日本劍聖千葉周作會提示七個打刺時機:1.出頭或出端,對手方欲起手施技的瞬間;2.對手格檔我方擊打而定格的瞬間;3.對手施技勢盡後正待重整體勢的瞬間;4.對手動作遲鈍停滯的瞬間;5.對手受我逼攻致擬重整體勢而退後的瞬間;6.對手調整氣息而深吸一口氣的瞬間;7.對手有所驚懼疑惑而心亂的瞬間。說到底,這七個打擊時機不就只是一個起落的週期嗎?一個吸呼,一個起落,這樣揮一刀的過程之間,每個過程點都能適切掌握而如影如響對待的心與技的話,一個照面瞬間,一個吸與呼的一刀起落當下,就要分出勝負。這樣凜冽的寫照大概就是「禪與武」「寒流帶月澄如鏡(註22),電光影裡斬春風(註23)」的境界吧!

    千葉周作提到的這七個可能挨打的縫隙,如果從呼吸的角度來看,基本上都是在吸氣的當下。尤其是第6項「對手調整氣息而深吸一口氣的瞬間」,可以做為我們認識吸呼和刀劍起落間關係以及吸呼和露出縫隙之間關係的起點。吸呼調息如果能綿密勻稱,身體肌筋骨各部分相對就比較不易緊張,整個起落過程的平衡協調歸零狀態也比較能獲致。「寒流帶月澄如鏡」的心理狀態,當然意味著內心的波動起伏是接近無風無浪的平靜,而自然一方面能充分反映對手的所有起伏,一方面也能降低自身生理與心理上的周期與振幅,從而反映在吸呼與刀劍起落的從容,也同時能讓自己減少甚或免於第7項「有所驚懼疑惑而心亂的瞬間」,而也因此能洞悉對手其他五項的縫隙並適時施以適切對應的切入。

    抓對手的拍子和吸呼的掌握是息息相關的。以下就舉個幾個例子來說明怎樣抓對手的拍子與呼吸。吸呼納吐的動作會反映在胸膛、肩頭下、巴或是拳頭和刀尖的起伏上頭。中州師即曾以持空氣鎗射擊跳動之中的麻雀究竟要怎麼瞄準(配合射擊者的吸呼)為例,說明兩者間的關係及其技巧。

    我們先來看看以弓射箭時和鐵鎗射擊子彈時的瞄準與擊發方法。基本上要知道如何配合呼吸。發射羽箭時,在吸氣時拉引弓弦儲能蓄勢,眼睛瞄準標的的上方,而在呼氣時徐徐讓箭尖自然落下到適當位置然後再鬆指放弦出箭;若是以鐵鎗射擊彈丸時,在吸氣時時,只扣第一道板機,透過照門與準星瞄準標靶的上方,而在呼氣時徐徐讓準星自然落下到適當位置,然後瞬間扣下第二道板機以擊發子彈。這是瞄射靜止標靶的基本功夫。

    那麼如果瞄射的對象是跳動中的麻雀呢?除了運用前段所述的射擊基礎方法外,射手還需要有預測射擊標的運動特性的直覺。一隻麻雀飛落到電線上、樹枝上、地面上或牆頭上歇息時,牠可能還會繼續跳動個幾下才會完全靜止下來或是停上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射手就要懂得觀察麻雀跳動的方向、頻率以及直覺牠可能何時會停止再跳動。對此,中州師認為,一定要等麻雀不再往前跳動了的瞬間,才扣下第二道板機。但比較年輕的人則可能認為,麻雀要跳動幾次我們很難掌握,亦即哪一次才是最後一次實在很難預測,所以也許也可以就其任一個跳動的起落就予以即時掌握,也就是不在其起跳時扣下第二道板機,而在其落地的瞬間就扣下。真刀勝負時打刺的好時機,可說是稍縱即逝,如果不能當下掌握契機,誰知道下一個好的打刺時機不是自己露出來讓對手給掌握住了呢?!

    打刺的瞬間,如果「振幅」比較大,當然表示打下的力道是比較強的。關鍵的問題是,力道比較大的高振幅,其動力來源是怎樣獲致,以及如何傳遞與分配的?如果力道的主要來源是使用上肢(肩臂肘腕指)的力量來揮擊打刺到標靶(波峰出現了),事實上也是可以讓振幅往上竄升的(也就是打刺有力量)。但接下來要繼續要打下一支時,勢必無法避免的是,肩臂肘腕指一定要有所放鬆,而要完成放鬆(恢復最基本的平衡)就勢必會增加整備的時間,因而波谷的間距會拉長,亦即產生下一個波峰的時間會因此而延後。如果因此而不想那麼用力,以便縮短波谷的間距,卻又恐振幅不夠大(力道太小)而不被承認為有效的一支。要解決這種兩難的基本關鍵就是,動力的主要來源一定不能主要依賴於上肢(肩臂肘腕指)力量的使用,而必須以腳底意識頂地借力全身整勁來做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否則既難以持續有效獲得高波峰值的大振幅,又會難以有效增加較高頻率的打刺次數,並因而降低波谷間距的拉長現象。

    如果動不動就需要「調整氣息而深吸一口氣」,意味著你需要補充較多的氧氣,而表示你可能已經先前做了太多沒有必要且無效果的躁動與盲動,也可能未能使用有效的動力來源。述者所謂「有效的動力來源」當然指的是「腳底頂地借力全身整勁依序傳遞動力於末梢」的發力方式。能以這樣的發力方式運作,不但一個吸呼一個兵器之起落能夠做的流暢有勁,事實上也能因此提高出手的頻率,而且更能配合快速吐納的吸呼法,使高頻率的出手能長時持續下去而不會造成身體過度的負擔。

    「長時高頻率的出手卻不會造成吸呼吐納不足而使身體在短時間內就疲累」,這是中州九段長年研創的心得。前文有介紹過中州九段以高頻率的手法打假人練習擊打法與呼吸法的五階段過程,此處就不再重複。但比起先前所探討的一個吸呼一個起落的節奏,中州九段研創的這個「高頻率擊打同時高效能吸呼」的科學內功法,前者可說是「正拍的吸呼」,而後者則蘊含了「反拍的呼吸」的概念與實踐。本門特殊的吸呼法有「低音感共鳴式腹部呼吸法」和「逆式呼吸法」兩種。在進行高頻率的擊打時,熟練時會自然混合該兩種呼吸法。一方面由於動力來源基本上講究不去使用胸部與腹部的肌肉,而得以讓胸腹幾乎全部用來進行吸呼的功能,所以反而會因為高頻率的腳底動力所產生的「振盪效應」,而使胸腹(包括「丹田」部位)能夠自動自然地膨脹壓縮,從而產生自然快速換氣的效果。當然,高頻出劍下,肌肉筋骨長時做功,終究還是不免會疲累的,但至少這個功法做得好的本門弟子,因而可以比較不虞有氧碳交換不足的顧慮與限制。本門年紀較長的高段劍士之所以能夠連續激烈互格稽古兩小時而不露疲態,其秘訣即在於這裡。

    本文述者最近(2017年九月)在同本門弟子說明吸呼之法和運刀起落間的關係時,要求弟子練習以急吸急呼來配合快速的起刀落刀。操刀式可以用杉木式和推拉式,但尤其是杉木式。一般在揮刀時,基於呼吸的本能,基本上都是在吸氣時舉刀起劍,在呼氣時落刀劈砍。傳統劍道的揮刀不論是由上而下的劈砍或由下而上的撩揭,起手揚尖(儲能蓄勢準備揮出)的瞬間自然就會吸上一口氣,而將刀劈砍撩揭而打刺出去的瞬間就會吐出一口氣。亦即,起刀吸氣,落刀呼氣。一吸一呼就是一起一落,這是最基本的本能格局。理論上,打刺出一刀的這一個起落,就老實有一回吸呼(也就是不要亂了這個基本套,而有吸氣時出刀或呼氣時起刀,乃至只有一個呼氣卻勉強硬出數刀)順暢相應的話,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替換循環應該就能支應身體發力做功之所需,而不至於過早就疲累。以此觀諸一般武者,打幾下衝上幾回往往就已氣喘吁吁,其原因基本就是由於出刀的起落未能老實配合吸呼之法所致。

    本門門人陳建榮於20170909日翔實紀錄了以杉木式操刀式配合吸呼之法的運刀技法--「吸呼起落杉木刀」的要領:

  1)吸呼起落:先吸後呼,吸氣吐氣,吸呼之間要快速完成。吸起、呼落,一吸一呼,一起一落,配合快速吸呼,刀跟著快起快落。

  2)杉木式操刀式:配合吸呼,運用杉木操刀式。雙手持劍的同時,感覺手臂抱著一個球,一旦雙臂內縮,讓這個球扁掉了,氣也跟著沒了。起刀落刀時,雙手持刀的角度不變,亦即以肩關節為支點,從手腕、手肘到手臂之間的相對位置與角度維持不變,如同北斗七星繞著北極星旋轉。動力來自於腳尖向地球借力,透過腳趾、腳踝、膝、臗、腰等各處關節來傳遞、調節,上半身要儘量放鬆。身軀保持正直,力量才能確實傳遞,臀部(尾錐)切忌向後而致身軀前傾。

  3)操作要領:身軀挺拔,快速吸呼,瞬間起落,落完即刻歸零,完成平衡。吸起呼落一氣呵成,吸呼之間的間隔越短,劍的起落就越快。用吸呼的意識來控制劍刀的起落。吸呼的意識強,操刀才能俐落。快吸快呼,如同哽咽、啜泣般;亦可又如受到驚嚇時的倒抽一口冷氣。

  4)強力練習:要能連續打擊不中斷,還要能虛實夾雜,做到能輕能重,能打能停,變換自如。透過吸呼意識來控制劍的起落,才能持久又不容易喘。

    建榮的自我省思:從影片看得出來,偉成師兄身形挺拔,而我則尾錐突出,這是他能打得比我好的關鍵所在。因為我身體略為前傾,因此在連續擊打時,越到後面上半身用力的情形越是明顯。

    一刀的起落若要能快起快落,瞬間急吸促呼是關鍵要領。在「遠的間合」距離時,舉刀儲能蓄勢時,也許還能緩緩深吸一口氣(但其實這要做還是有其風險的。述者的練習經驗中,曾對有如此習慣動作(退到遠的間合舉上段深吸一口氣整備而意圖在將刀放回中段時在來重新逼攻)的對手,在他退到遠距而深吸一口氣舉刀時,順其舉刀之勢,以本門「蜥蜴水上奔漂」的特殊步法侵進入身而打刺其面部,連得十次手而對手被打得莫名其妙。),但在進入到「危險距離」或「死的間合」時,揮出一刀的起落就必須急起急落,而在呼吸法的配合上就必須是急吸急呼。如此刀法,對手其實很難抓我出端;如果全身整勁和平衡歸零做得好而以此法連擊,其勢可以相當威猛,若能再配合大小輕重虛實的變化,對手絕對難以招架。

    操刀式如果不是杉木式或推拉式而是彈道式的話,由於一刀的起落,在彈道式是不必再做刀尖揚起儲能蓄勢的動作的(因為已經透過其他方式隱然地偷吃步預先做了起勢了),所以在以彈道式出刀時,在吸呼的方式上,則是可以直接吐氣並同時發力出刀。不過,如果是以彈道式操刀式連續出刀的話,則第二支彈道式操刀式的出手,仍然是需要將兩支手縮回胸腹來儲能蓄勢的。若是這種情形,則縮手回胸腹儲能蓄勢時還是要有吸氣的動作,然後吐氣時將雙手再以彈道式的運行路徑將刀尖送出去。這是一種以彈道式來操刀的吸呼方式。

    另一種以彈道式來操刀較為特殊的吸呼方式,則恰恰跟上一段所描述的剛好相反。亦即,出手往前送刀的瞬間,不是呼氣,而反倒是吸氣。這是基於本門宗師中州九段所研創的「倒抽一口冷氣的逆式呼吸法」原理。人受到驚嚇時,會有倒抽一口冷氣的本能反應,此時所產生的肢體上的反射動作會有迅速痙癴的效應,使人體肌肉快速收縮而產生不小的力量。如果能有效模仿這樣的反射動作來用於發力出刀,依照我們練習的經驗,是可以產生相當的效果的:其一,一出手就是倒吸一口氣,出手越多次就會吸氣越多次,因而氧氣對身體耗能的補充有其正向效果;其二,同一般吸起呼落的習慣不同,因而會讓對手在計算我方的吸呼縫隙時,讓他算不到而有出乎其意料之外的效果。

    因此,不同的操刀式可以使用不同的出手式,但這個「一個迅速的吸呼就有一個同步迅速的刀起刀落」的基本原則,不僅是基本功,而且務必要能熟練。這個基本功做得好,在進階境界上,還可以配合本門宗師中州九段傳下來的高頻率打靶練習的「五階段升頻練功法」(詳參本文第17頁-18頁的描述),而有可能得以在高頻發刀的當下,自然體會到「低音感共鳴式胸腹呼吸法」之「反拍式呼吸法」甚或「多種節拍式呼吸法」的奧妙。

  4.頻率、節拍與韻律的掌握

    所謂「頻率」(振動頻率Frequency)在物理學上指的是固定單位時間事件發生的次數。在機械學上,振動頻率(Frequency of Vibration)是指機械部件振盪的速率,振動頻率越高,振盪越快。振動頻率可以通過數振動部件在每秒中的振盪迴圈數來確定其頻率(圖19-圖21)。

    高頻率打刺的理論基石在於,動力來源主要是以腳底意識頂地借力全身整勁做為根本。這樣的發力方式才有可能獲致「高頻率(短周期)」和「高振幅(大力道)」的打刺。從「高頻與低頻的波形比較」那張圖就可見,高頻率的(固定單位時間內的)多次數意味著就會有較多的「波峰」。每個波峰代表的就是刀尖或「物打部位」可以打刺到對手身上。頻率高的波峰數如果為三個,面對較低頻率的比方只有兩個波峰數,三個波峰之中的兩個就有機會可以用來和較低頻率的那兩個波峰產生抵消或消解的「互擊」。這種波峰對波峰的互擊就是最積極的防守,而具體落實了前賢所教導之「懸待一致」(攻守一如或所謂「懸中待,待中懸」)或「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的經驗與理念。如此,剩下的一個波峰如果能打刺在對手的波谷範圍裏頭,那就會是打得對手「不知自己是怎麼死的」。這就是為何本門積極主張要能打出高頻率的劍最基本的道理所在。

    武術強起來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能否永時維持充分自我覺察的腳底意識。用腳底意識來打劍,動力取得才能源源不絕,平衡的恢復也才能在打刺一支的同時再度獲致。如果沒有掌握這個關鍵,很容易兩腳就會不自覺過度分開而無法維持單重狀態。一旦如此,就是地獄之門開啟的瞬間。如此,手部意識就會過強,手之內再強也無法挽救自崩的頹勢。因此在平日練習時,不論是使用竹刀或高重量的木刀,歸根究柢,都要注意腳底意識並以練「足之內」為要。要領是:兩足要儘量能能於打刺完成的瞬間併靠在一起,隨時維持芭蕾式的單重狀態,亦即隨時以跳袋鼠跳的姿態維持身形的直立挺拔。

    其次,在對打時能和對手有效合拍互擊,也是很重要練習意識。不同對手起刀落刀的節奏都不盡相同,起落的幅度(揮刀的大小支)各有差異,起落速度的快慢也都不同,甚至是起落的虛實輕重都有差異。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掌握到對手的節奏,就好像是盲人騎瞎馬般陷於自我中心的困境,也就是自陷夢幻之中。如此至少就是無法抓到對手的縫隙,同時也會自曝縫隙於人而不自覺,而這就叫盲修瞎練。說到底,練武的本本就在於使自己意識清楚,這就是動禪或武禪的修行本意。一定要能知己知彼,而提升自我覺察度的第一關鍵就是能專注於腳底意識,這才是根本之道。心神能否常時專注才是修練的重點。對打練習的入門就先從能和對手先合拍互擊講究起吧!

    前面提及千葉周作所提的七個打刺時機之中,不管是被對手逼攻所致,或是自己僵滯呆掉,總的來看,可以說全部都是一個人處於「波谷」狀態的階段。其週期如果相對較長(頻率較低),則其處於波谷的時間相對就會比較久,也就是處於僵滯狀態的時間會比較長,因而露出比較多的縫隙(挨打的時機)。

    我國有一句成語「千篇一律」,查其出處則有以下數端:1.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張公雖復千篇,猶一體耳。」2.宋‧蘇軾《答王庠書》:「今程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厭之。」3.王世貞‧全唐詩說:「少年與元稹角靡逞博,意在警策痛快,晚更作知足語,千篇一律。」4.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顏軼回的著作,有些地方千篇一律。」

    棒球投手的投球以及武術技擊的打刺,在節拍上如果千篇一律,時間久了就容易被對手抓到你的節奏。固定不變的節奏其波的週期是固定的,波峰波谷出現的時間是固定的,頻率也是固定的。由於節拍固定不變,所以較容易被對手預測其落的時機,掌握你的波谷。這就好像團體跳繩運動一樣。兩個甩動跳繩的隊員在甩跳繩時,節拍一定要固定,固定的塊或固定的慢,即便同時甩兩條以上的跳繩,也都不能忽快忽慢,否則其他隊員就不易算準時間抓住空檔鑽進去裏頭跳躍。一樣的道理,節拍固定了,對手就容易算準你的波谷而鑽進你的縫隙裡頭來。所以本門基本上將出手的節拍分成三種:四分之三快拍、四分之四正拍以及四分之五反拍。這三種拍子的理論與實際應用方法,請參閱本門門人朱志清和述者合作編述的「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一文。

    明末抗倭名將之一俞大猷,擅長棍棒及雙手長劍法,他在武術的造詣上頗高,相關的武學著作也很豐富。俞大猷在諸多戰鬥中,獲取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他憑藉自己幾十年的戰鬥經驗,先後著成《兵法發微》、《洗海近事》、《鎮閩議稿》、《廣西選鋒兵操法》等,並編輯其師趙本學《韜鈴內外篇》等為《續武經總要》。俞大猷在諸多戰鬥中,獲取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他憑藉自己幾十年的戰鬥經驗,先後著成《兵法發微》、《洗海近事》、《鎮閩議稿》、《廣西選鋒兵操法》等,並編輯其師趙本學《韜鈴內外篇》等為《續武經總要》。

    俞大猷將軍還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唯,棍法以雙手執持,雙手刀或雙手劍亦以雙手執持,俞將軍於《劍經》自序劈頭就說他最開始學習的是「荊楚長劍」,本文述者以為,棍法和雙手刀劍法之間其實大有通連之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大猷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其中有「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的說法,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亦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取自https://kknews.cc/zh-tw/history/bj82v6.html)這樣的心得基本上和千葉周作講的打刺時機是不謀而合的。

    門人陳建榮君20100531提問道:一直以來,劍打不好,不知如何、何時出劍,現在終於找到關鍵了。腳沒有持續維持與地面的互動,無法獲得即時且持續的動力來源,因此從想出劍,到出手中間有了停頓,或是出手之後就無法修正。以前我總覺得「腦筋空白」,星期一保持「踩踏」節奏之後,頓時覺得「腦海清明」,反應變快了。這或許是因為在動力充足的狀態下,得以將全副心思放在觀察對手的反應,不必分心於動力上不來的問題。若用識字與閱讀理解的關係來做比喻,識字解碼如同動力來源,閱讀理解則為「臨場應敵」。初學識字的兒童必須同時處理辨形讀音、搜尋字義,進而建構文意,其心理負荷量因需同時執行多種任務而加大,所以容易產生學習壓力與挫折,一旦「識字解碼」能力自動化之後,則兒童可將其心力專注於文意的理解,這樣一來,就能提高閱讀效率,且減輕學習壓力。」

    對此,述者給陳建榮君的提示有七個:

1)眼睛盯著對手喉部看,抓其出端之色。

2)己劍的物打部位往前壓時,劍尖的延伸線不要超出對手的面鐵範圍。

3)用腰來控自己的手和刀。

4)腳下的踩踏不要停。

5)逼對方先出手。

6)先出腳再出手。

7)練習以將劍持於胸前的中段型八相架式(高中段)來先出腳再出手。

8)出腳的方式好像立定跳遠,先跳進去入身,以觀察對手的反應再說。

 

    編述者曾於20110219給門人朱志清、林偉成兩位提示臨陣誘敵之道:「兩位處在對手可以對你攻擊的距離內時,對於引誘對手先出手的知覺以及對手要抓你空檔時而出劍的出端的掌握這兩樣,還需要在意識上有所加強。有兩個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種狀況是,「呆呆地停在雙方都可以攻擊距離內,但自己腳底的拍動卻已經停滯了」,此時不但自己的動力來源喪失,同時自己也缺乏引誘對手出劍而抓其出端的意識。亦即,在那個「死的距離」應該是任何人都會想要出手的時機呀!一個人此時若不出手,那應該就是有意識地在引誘對手出手攻擊而我們去抓他出手的的出(起)端或落端(劍勢落盡時)。但是當下如果沒有這個意識或動機,那就是自己的「心識」瞬間已經「僵死」了。

    第二種狀況是,尤其在你正好想要退後的時候,更要有引誘對手出劍的意識與意圖。因為表面上這是後退的人比較脆弱的時機。所以前輩的教誨會說「前進一步,天堂之路; 退後一步,地獄之門」。這是在告誡我們不可輕退,

可最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都在練習退後的積極性攻擊呢!亦即,表面上往地獄之門走地來退後,好像讓對手有攻擊的時機,但其實是在引誘對手出刀而要抓其出端或抓其落端!

    今天講的這兩個點,要找傳統高手下去練。他們現在就是抓這兩個點在打你們。你們把這個拍子和節奏給抓清楚了,很清楚地能意識到高等劍手究竟在抓什麼打擊時機,繼而我們反抓對手的縫隙,這樣你們離「劍鬼」的境界就可以更進一步了。」

    我國明末抗倭名將俞大猷將軍所著《劍經》一書,在其「總訣歌」中有提及「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其中講的「知拍」,就是強調要能清楚敵我雙方的節拍與韻律。敵我交鋒,先在遠距離觀察對手,繼而逐步靠近去逼攻,設法弄清楚對手的習性與拍動,這是「抓拍」;若能抓得住對手的節奏,就能掌握他每一個波峰的時點,這是「知拍」,因而你知道在何時以適當的腳法身法去避開他來的攻擊與打刺;你會覺察對手出刀意圖和後續起刀的起頭或出端而先發制人,這是「搶拍」;你也會知道對手的打刺標的和打刺的時點而在閃避的同時以適切的攻擊手法打刺其空檔,這也是「搶拍」;你也會知道在他的波峰點以適切的運刀法和力道來同其互擊而予以消解,這是「打拍」;如果你的頻率夠高,恢復平衡歸零的能力也夠強的話,你還會知道在對手的波峰點之前和之後的波坡和波谷,每個時機點都是可以撥擦打落其刀身而補上一支因應技法的時機,並且能付諸有效的實踐,這可說成是「打搶拍」。

    「抓拍、知拍、打拍、搶拍」的覺察、掌握與實踐,可以說就是武術裏頭最困難的事。雙方都想知道對方的節拍,雙方都不想讓對方覺察自己的節拍,雙方都想隱藏自己的節拍,雙方都想誤導對方對自己節奏的判斷,雙方都不想讓對方抓到自己的節拍,雙方都想去破壞對手的節奏,雙方都不想自己的波峰點被對方打掉,雙方都不想讓對方搶到自己的拍子,雙方都想要搶到對方的拍子,雙方都希望對手對自己的一切一無所知、慢知慢覺、乃至不知不覺,雙方都希望最好對方怎麼死的到他魂魄離體之後也還無法察覺……。而就因為這麼困難,所以才會引人入勝,累世鑽研修行不懈。

    打刺時機的掌握,說到底可以從一個波的週期上不同的點來看。簡單講,除了對手打來的那個波峰(力量最大的點)基本上就是以互擊的方式把它盪掉以外,其他在波谷的起刀過程上的每個點以及波峰過後往下走向波谷過程中的每個點,無不是「三個先」出手的打刺時機。而能否有效掌握的關鍵,首先就在於,在將起或已落的這些縫隙點上,你有沒有能力給他一個你的波峰(亦即重實打刺的能力),去撥擦或打落對手的刀身同時再以另一個波峰打刺對手,或者乾脆趁這些縫隙直接出手打刺目標(身體閃開(退身或側身)以避其鋒),如此在一個波的周期內,也就是一個吸呼的起落之間,就乾淨俐落的做一個了結。要能如此,你就必須知道怎樣去計算對手的吸呼和起落的節拍,同時也要有打出較對手出刀頻率為高的出刀頻率的能力,也就是你出手的頻率高於對手。而要有能力打出較高頻率的刀,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你的動力來源和整勁是全身性整體性,而不是只靠上半身乃至只靠肩臂腕指這些枝尾末梢來發力的。

    20170917日周日在三峽中州道場練習,中壢高商系統的門人林偉成和其師伯李存仁教練互格稽古,述者由徐桂堂(仁和系統門人)發在網路群組的視頻觀察,提醒偉成君應注意事項:「本週日由桂堂師兄所發的視頻中,看你跟李存仁師伯對打時,發現你有開始運用急速吸呼起落的揮刀法來同對手互擊,雖然還不是很熟練,但總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好像你很少練習四分之三快拍的打法,不妨試著練習看看。此外,我發覺你還是會輕易地從交鍔距離急著就想拉開來繼續打,而且退了之後,重心除了會往後仰之外,兩腳的間距也拉得太大,就像你往前攻擊時一樣,每一步跨出去的距離都稍嫌大了一些,重心既沒有維持前六後四,也沒有維持隨時都能出手一支的心態,所以被追擊時難免就會陷於慌亂。還有,你往前打擊時,會習慣性地不自覺都讓你的左腳往前多跨半步,而造成你瞬間無法獲得單重的平衡歸零狀態,以致在那散逸的瞬間陷入既無法攻也無法守的困境,因而不是打不出去,就是無法和對手持續打來的刀互擊。」

    林偉成均回覆說:「姜尚晏太猛了,12x公斤,我54公斤,星期天被撞兩次到牆壁,其中一次被踩到褲裙,幸虧以手及時撐到牆,才沒跌倒。不過有比上次對陣好多了,開始能適應他的節奏。  3/4快拍方面我平時沒練,是打不出來的。呼吸則在努力中。謝謝老師細膩的指導。」

    編述者再提醒林君:「你後退時,重心常會往後仰,所以只要對手一追擊,你的體勢就容易被撞潰。因此退後時,一定要有更積極的攻擊心態。要當作是請君入甕的陷阱一般,引誘對手來追擊,我們再瞬間抓他疏忽的縫隙。如果是這樣,就能彌補你退的速度太慢(因為身高較矮)的先天缺陷,而且如果你背後所剩的環境空間事實上已經不足了,你退的速度再快有時可能也沒甚麼用處,或是你根本已經沒有機會快速退到能活命的遠距離了。所以退出來時,重心一定要維持前六後四,並且積極誘敵來抓他們的出端,如此,本來是你的劣勢的,反而變成扮豬吃老虎的優勢。」

  5.打刺的輕重、虛實與揮動幅度大小

    大陸武術電影導演徐浩峰先生(《倭寇的蹤跡》、《師父》、《箭士柳白猿》等片的編導)在接受專訪時提到(參見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YY-7E_oGQ ),他接觸過的中華武術的武行跟他講,「練法」和「打法」有所不同。「練法」一定要由腳底定的借力,然後老實依照次第將各種力量整合傳遞上來,否則沒有內勁可言;然而,「打法」如果照那樣的傳力次序來打,出擊打刺的速度可能就會太慢,因此在「打法」上就必須先讓末梢先摸出去,接著後頭的力道在跟著發出去。這樣子把「練法」和「打法」切割開來的說法,本文述者依照自己實踐的對打心得,不是很能同意。亦即,平日在整勁上的練習方法和實際上應用於實戰的打刺方法,事實上是不能分割的,也就是不能做這樣的二分的。

    在軍事與武術上,不論是冷兵器或熱兵器時代,不論是大兵法或小兵法,所謂的兵法或理論,從來都是必須透過實踐的檢證為有效之後才能成立的。古今中外有名的兵書,諸如我國姜尚的《六韜》、孫武的《孫子兵法》、日本宮本武藏的《五輪書》或是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論》(Vom Kriege)等,沒有一本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夢囈或臆測,而都是透過實踐檢驗再三測試有效而得到的原理原則。兵法書如此,拳腳器械的武術技藝定當也是如此。沒有腳底頂地借力全身有效整勁的基本功,根本就無法施展「先讓末梢先摸出去」(摸出去聽勁,探出去誘敵)的心法與手法,因為缺少了結構堅實的底盤與高馬力高扭力的引擎所提供的千斤力來做為基礎,也就是有「堅實」為基礎來「以虛探敵虛實」而隨意把肢體末梢的探出去,實際上後頭再發勁是會來不及跟上的。你真正能夠「以四兩撥千斤」或「以四兩探虛實」,靠的絕對是綿綿不絕的整體內勁。有全身整合的地力與身力,探出去的是可實可虛的。刺探出去,一旦對手僵滯或露隙而為我有機可乘,當下就是千鈞一擊伺候;對手如果見我出手刺探而以為抓到我方露色(露隙)的先機而以實出擊,則我以堅實後基即可適時轉虛而避其鋒銳,再側繞敵之虛側而攻其不備或擊其不足。這種瞬間覺察的之強弱所在而隨時調整因應變化的能力,絕對是要整合練法與打法為一體的。也就是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平時的練法和戰時的打法要能一致,而沒有平時與戰時之分,如此,真正臨戰,一如平時,因而才有真正所謂的「平常心」可言。

    接著來探討起手式「左腳在前」和「左腳先動」的意涵及其區辨。

    門人陳建榮君曾來信提到某次週日(2013年1203日)在三峽道場練劍的體會提到說:「此次聽到師祖(中州九段)所說的「左腳在前」,解決了我多年來出劍時的盲點:雙重。老師講了十多年的「單重」,但是我無法體會如何保持單重,又能隨時出劍,因而總是處於雙重的狀態,以致不但無法在該出劍時出劍,也常因警覺心太低而挨打。後來雖然會用踩踏來維持單重,但沒有辦法調整到理想的出劍狀態,再加上平日疏於練習,對打時腦筋就會一片空白。」

    述者對此疑惑提供給徒弟們的解析是,「左腳在前」和「左腳先動」是一體的兩面。建榮此回稽古的心得都有提到這兩個重點。爾等可以繼續體會的是「左腳在前」是一個「構型」(起手式),而「左腳先動」則是一個動能的火引,此其一。由嘗試「左腳在前」的構型並且採取「左腳先動」的原則來出刀,而體會到如何掌握「單重」(即重心隨時只在一腳)的感覺,只要能意識到「必須讓自己隨時處於單重的狀態」,才能隨時可出擊,也才能隨時可防守。而攻守的兩面其實又是一體不可分割的—所謂「懸待一致」、「懸中待,待中懸」「攻守一體」、「攻中有守,守中有攻」,也就是,進可攻,進亦可守;退可守,退亦可攻。此皆是由於能夠隨時掌握「單重」的身形體勢。單重能讓自己身體的重心有如懸錘(亦即隨時處於平衡狀態),因而進退自如而可以沒有任何停滯,無有停滯,就能隨時變換節奏與拍子,此其二。檢討建榮當日晚間練習的狀況,就劍尖的高或低這個部分,建議其實還是以高中段為宜。持劍的雙手所擺放的位置則是最好能儘量接近自己的腹腰部位。建榮的雙手不自覺伸得太直(太往前伸出去)了,這樣就會把自己的重心往外拉出去,而無形中影響了單重懸立的挺拔原則,同時意識上也會因此過於偏重於手部的使力而忽略了先用腳腰之力的原則,此其三。建榮又提到說,「出劍之後,左腳迅速跟進,只要左腳踩地,又能自然出一隻劍」。話是不錯,但是其實他那天當晚出劍的模式中,第二支刀或第三支刀的出刀雖然順暢,節奏卻太固定化了(還有某種程度的「強迫化徵候」--定型化的節拍)。如果能慢慢加強「左腳在前左腳先動」單重三七步的架式,以及先以腳底發力的意識,第二支以後的刀可能可以改變節拍,再視對手的格檔狀況,窺伺其漏洞而擊之,此其四。武術,速度快的確是根本,但不是只有快就好。到了一定程度的高手大家都差不多快,因此接下來的進階就是要講究節拍快慢的變化,讓對手抓不到我們的節拍,這個比較深奧,需要多練習多體驗。

    門人譚至皙於20120824日曾提問到:「最近開始自主練習,但是疑問仍多,主要是全身無法協調,不知如何調整。下半身的踩踏究竟要如何踩?如果是小跑步,一下子就累了。另外,本來意念在下半身,結果上半身腰腳移動,一旦和敵人接觸,就忘了踩踏。如果腳尖不離地踩踏(動膝蓋 不知對嗎?),好像比較不累,可是移位速度又變慢,若是單縱(右腳不動)(黃按:不是「縱」,此為「單重」之誤),腰的扭轉比較順,可是又會有固定在原地的缺點。上次練習,腳比不上建榮快,腰比不上志清快,就毫無招架之力。回來思索以前師父說可以先跳進去,保持動能,但是現在無論跳或不跳,只要腰腳一停就會僵住。動能沒了,手想快,腰不快;腰想快,腳不快;腳想快,好痠好累。請大家指點我如何逐步體會。」

    述者給至皙君的回覆是:「首先,關於你提到的「單縱(右腳不動)腰扭轉比較順」,其中「單縱」可能指的是「單重」吧。單重者,不一定指的是右腳,而且也不是哪一隻腳「不動」。單重,是強調重心要隨時只放在一隻腳上,而不要同時放在兩隻腳上。「重心隨時只放在一隻腳」上這個原則背後的用意有兩個:其一,單重時意味著身體已經獲得平衡歸零狀態,隨時可以再取得動能而出招;其二,單重時才能透過「旋轉」-類似太極拳講究的「纏絲(勁)」-來獲取並傳達動力;雙重時,人就會僵住而無法靈活移動(大腦的能量會以取得身體的平衡為處理順序上的第一優先),此時既難以攻擊,也不易於防禦(大腦的RAM不足以進行其他的指令)。所以你會說,「單重(右腳不動)腰扭轉比較順」,這基本上是對的,不過,你也許沒有掌握到的是,動力的取得方式並不是只有透過扭腰而已。你提到「腳比不上建榮快,腰比不上志清快」,也許你會認為「建榮只有在『踩腳』而志清只有在『旋腰』」嗎?或是,你只是在強調你感覺「建榮『踩腳』比你順,而志清『旋腰』比你順」呢?若是前者的想法,當然不是這樣。移步、踩腳、伸屈踝部與膝部、旋腰等這幾個動作之間,有其由下而上的順序性與整體的協調性。順序性是首先要掌握的原則,然後才再講究協調性。但你目前的困擾其實不是只有這樣子而已。我會這樣講的理由是,前述所提的「踩腳、伸屈踝部與膝部、旋腰」這幾個獲取動能的「身體內部性」的「基本動作」本身,對你來說,還不算是「自然地屬於」你的(亦即「無念」或是下意識的反射這樣的自動化境界)。也就是說,這幾個基本動作你可能要先熟練後,才能再加強「怎樣移步或移位」最適切(這個學問大)以及獲取速度與動能的順序合理性與整體協調性。

    武術中所謂的強者,不見得是指最強壯的人,而是指能對目標造成最大衝擊的人。結合了足夠的力道、讓敵人無法招架的招式、迅捷的速度和完美的平衡,而連結這一切的是對人體弱點的精準瞭解。相關研究認為,勝敗並不是看當天誰的狀況較好,而是看那一秒誰能占得先機。以忍術為例,其訓練十分注重如何在不同情況下活用腳法。忍者靠的是貫通全身的敏銳神經纖維。科學終於可以揭曉忍者驚人平衡的生物力學原理。腳和腳踝也許是人體骨骼最複雜的部分,這個小小的部位有26塊骨頭、33個關節,受試者忍者葛倫同時或分別使用這26塊骨頭,10個腳趾頭則像小小的避震器。他調整重心時,研究人員可在螢幕上一覽無遺。螢幕解讀的結果很不尋常。最顯著的不同是,他的力心沒有動搖。他用腳跟和腳尖前進時,力心都很穩定。套句生物力學的用語,葛倫幾乎是「零搖擺」。忍者超乎常人的平衡力糅合了所有的武術技巧:力量、速度、時間的控制與殺傷力以及四兩撥千斤的靈巧性。

    其次,關於你(至皙君)提到的「手想快,腰不快,腰想快,腳不快,腳想快,好痠好累」這個問題,其關鍵其實並不在「快」,而是在施力順序的合理性;施力順序的合理性有了,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全身的協調性」;協調性有了時,恢復平衡而能夠再發出第二支刀的速度才會比較快,單位時間裡能夠出刀的頻率也能越高,因此導致基本上看起來就好像是速度上比較快。但是,只有「快」而缺乏力量,只算做到一半。武者出拳或出刀的頻率要能既高又有足夠的力量,才算是真正有功力。不然,你看小姐對著情郎打情罵俏時,快速地拍打男人肩膀的出手頻率不也是挺高的嗎?可是那種拍打的力道很低,所以被拍的豬哥都只會感到很爽。

    昨天(2012年0823日)晚上,在Discovery探索頻道吧(現在老是忘記一些瑣碎的細節),報導的是世界一的拳擊手出拳的速度與頻率(力道的部分應該也有報導,但是我沒有看到那個部份(說不定沒有而在另一個單元報導))。其中,以響尾蛇的攻擊速度來做對比,數據好像是這樣:響尾蛇攻擊的速度是每秒15公尺,世界一的拳擊手的刺拳則是每秒30公尺,世界一的拳擊高手是蛇的兩倍。那個黑人拳手出手的速度大概跟你們師祖的速度差不多,我大概也可以達到。如果你們有機會看到那一集,它有慢動作。由慢動作中,我特別注意到那位拳手的施力方式,簡單評論,的確是武術高手,因為施力的順序完全正確合理。亦即,腳底要蹬地球,依序將所取得力量傳到腳踝、膝蓋、腰部、肩部、肘部,然後到腕部,這個施力的順序一定要如此,才算正確,違此順序原則就是不合理,不合理的施力方式下,速度快不起來,力量當然就有限制。至於出手的頻率上,那位武者以「左右交互」的出手方式出拳,平均每秒五拳多一點。不過,這個並不是最重要的技巧,最重要的技巧仍然是對敵我雙方節奏與「間合」(相互的相對性有效攻擊距離、攻防的角度以及「逼、攻、擊」的時機)的掌握。當然,出手速度快過對手以及打擊的力量能較輕易地達到有效的水準的話,自己的心基本上就會比對手穩,因而相對上比較有「平常心」,而較能「不動心」。

    此外,國家地理頻道也曾製作過一個叫做「武術大觀周」的節目,讓工程師測量並繪出神經、肌肉、骨頭、兵器的速度、力道及範圍。測量顯示,功夫拳擊的速度每秒十二米,比眼鏡蛇攻擊還快四倍;跆拳道武者的反應時間是零點一八秒,幾乎是人類眨眼的二倍快,而動作捕捉器更揭露拳擊力量竟來自於腳底,而非拳頭(這句話才是真正的重點)。而李小龍在拍攝電影《猛龍過江》時留下來的紀錄視頻裡顯示,視頻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只能感到李小龍出拳迅猛無比,很難分清拳的路線。把影像放慢至原速的1/25來觀察,李小龍在一分鐘之內一共擊出170多拳,平均速度相當於在0.8秒內跑穿整個籃球場,是眼鏡蛇出擊時速度的6倍。以上兩段文字中所舉這些資訊所顯示的數據間的落差有些誇張,可以再予查證。然而,只有速度,卻不見得就會有力量。力量的取得,第一個動力源頭就是地球,地球夠大,大到隨便你怎麼踹蹬都可以,問題只在你們需要研究,怎樣蹬它才能以最經濟(有效率)的方式取得最大的反作用力。第二個動力源,就是身體移動的速度,移動的速度越快,取得的動能越強;問題也只在:怎樣的身體移動方式才會比較快(這裡有個陷阱或是說有爭論的議題,下一段再敘)。第三個動力源,是身體各部位的內在「動作」所產生的動能;這些內在動作包括了紅色肌肉的伸縮與旋轉、白色的筋與韌帶加骨骼的連動所產生所伸屈與旋轉。

    我(編述者)跟隨你們師祖(中州九段)學習的31年之間,一直在探討的重點之一就是怎樣才能以最經濟有效率的方式獲致最大的動能。我們劍道學的是兵器的使用,兵器本身已有足夠的重量與硬度,不必像拳腳那樣還要注重攻擊接觸端的工具強度,所以,基本上只要兵器位移的速度(擊中目標時的瞬間速度)夠快,攻擊的目標夠正確(掌握人體的弱點),就有足夠的破壞性了。話雖如此,你們學過白鶴拳的陳玉麟師伯曾有一句名言:「四兩撥千斤,必備千斤力」,意思是說,四兩撥千斤的靈巧性實際上必須以自己先具有千斤力為必要條件,否則若是不足以和粗暴的奮力一記「亂擊」進行有效的對抗,可能只一招就沒戲唱了。因此,能練就「一擊能有畢命力」的能力仍然是武者需要具備的基本功。有了千斤力的猛爆度之後,慢慢地在講究在適當時機出適當的力量的節奏與技巧,而不是每招出手都是強力蠻幹,這才是為何武術是講究力與美的藝術的道理所在。美在哪裡?今天不做文章,你們自己先想一想。

    第三,關於「如果腳尖不離地踩踏(動膝蓋-不知對嗎?),好像比較不累,可是移位速度又變慢」這個問題,「踩踏時,腳底不離地」這個原則是正確的,因為腳底一旦離開了地面,就無法「借力使力」了,這時我們只好全部使用源於自己身體的力量,但如此就太不經濟了,很快就會耗掉大量能量的。但是,腳底不離地並不是說腳底不用力而只動膝蓋。動力來源還是要先從腳底的踩踏動作開始來取得地球的反作用力。你會誤會說「腳尖不離地踩踏時移位速度又變慢」,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踩踏時還是可以前進後退的」,步伐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而且韻律節奏可以隨時變換。而之所以會覺得「腳尖不離地踩踏時移位速度變慢」,只是你一來不熟練不習慣這種踩踏,二來你沒有你們師祖「痙癴式(抽筋)震動起步」的概念,三來你對「大步捨身,輕盈迅速地直接跳進去,和對方互擊的心情,來觀察對方動靜與反應模式,並繼續保持腳下踩踏動能」這樣的模式,也缺乏完整的概念與足夠的練習。總之,要加強的地方還有很多。練習量要足夠,還要跟本門的劍士多切磋,才能讓我以上簡述的劍理內化成你自己的。

    此外,關於瞬間入身之法,可以在中段之姿用立定跳遠的意念,以腳尖為軸,全身挺拔跳進去。但此時不要強力出劍鋒而以劍尖輕點對手喉部或鼻尖的心情來跳這一步。不過,對手即可能在此時抓你的出端,因此要同時練習如果對方出手抓自己的出端時,就要能以輕打互擊之而先予化解,然後再施以第二擊或第二打,乃至第三第四第五打都可能還是輕擊,俟敵停頓或露出破綻之際再予以重打。

    至於「一擊中的」,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迷思」。高手對陣,必須能在一擊之後,永遠維持能再予一擊之心與勢,此之謂殘心。神影流的技法主張擊打對手之裡側(刀鞘插腰間而靠近脇部的那一側即為「裡側」)為主,也就是從右手持劍者的右側打進去,這是其特色,故其創始者稱其為「陰流」(陰者裡側也)。不過,這純粹是述者主觀的詮釋而已,讀者聽聽看看,參考就好。」

    神影流在攻擊的準備以及殘心時維持身體動勢的方法上,有一個特殊的動作,那就是以雙足足尖輪流踩踏。不管是右足在前或左足在前,其動作就好像在踩腳踏車那樣持續以腳尖踩點地面而不停頓。基本的踩點法,不做「步足」式的左右足的交替前進,而維持右足或左足在前的架式,先踩前足,再踩後足。如此一來,手上的刀基本上就會好像傳統蒸汽火車的火車頭的輪子與輪子之間那根傳動連桿的運動樣態一般(連桿式(飛輪式)的操刀式),前後移動並形成由上而下壓下後再拉回的運動路徑。熟練之後,則可以採步足法前後交替移動,但腳尖點踩點地面的動作不可間斷。這個練習可以養成隨時借用地表之力的習慣,而克服刀鋒重擊之後就停頓下來所導致之動能不繼的狀況。

    針對踩踏之法的練習,門人陳建榮君20140702日有向述者提到:「上次(2014年6月底周末)練劍有開竅的感覺,以往我會覺得腳下的動力傳不到刀上,因此就算保持踩踏,仍然是大部分以手在出力。現在我能清楚的感受踩踏之後產生的動力往上傳,接獲動力之後再出刀的傳導順序。之前我做不出合拍,就是因為盲目,且身體是僵硬的,無法順應對手來刀從容反應。手放鬆等待力量往上傳的時候,眼睛看得很清,不像之前是盲目的,因為看得清楚,所以就能有適當的反應。」

    述者的回覆是:「上回練劍你的確已經開竅了!力量含蘊在腰腳,刀尾就能藏鋒;這從對打過程中有一支刀的交手就能看出端倪,望你從那一支刀更有體會。那一個回合,我先打到你的小手,你的刀同時往下打落來防衛,雖然慢了半拍而被我得手,可是接下來的瞬間我的竹刀被你擊落掉地。那個力道之所以能打出來,其實就是我說的刀有藏鋒。整支劍刀劈下時,就好像一整株被鋸斷的喬木傾倒時一般,整根樹幹直直平平墜下,左右手之間的槓桿推拉作用降到最低,手腕幾乎沒有任何「snap(扣腕)」的動作。一般居合道(拔刀術)的高手在劈出一支重刀時,其出刀式也類似這樣(杉木式操刀式),但其動力來源可能還是限於使用肩胛手臂由上往下壓之力,而不是以腳腰藉由壓擠地球的反彈以及白色筋骨肉的纏絲勁來傳遞的動能。不過,這種出刀式其實也就是一刀流的基本。後來我在演示如何以腳底的觸地反彈以取得動力來連續打出幾支反拍的刀時,你立即能夠模仿打出來,我就知道你一定多有練習,同時也已經在意識迴路上漸漸取得了反拍出刀的神經記憶了。繼續努力,將來必登木雞老貓之林。」

    建榮君20140703日回覆道:「老師傳授的這些劍理,其實您從大學以來陸續都有說過,只是我不夠用功,因此一直沒能領會,最近在練習的時候,那種熟悉的感覺回來了。一直以來,我在打固定目標的時候能夠順著傳遞順序來打擊,一旦臨陣面對對手交鋒時,就全亂了套。這一次我特別感受到「離合器」這樣的概念,也就是動力的傳導並非一觸即發,而是可以醞釀儲備,蓄而不發的。以往不能體會有離合器這個機制,現在知道了,唯有手徹底放鬆,讓下半身來主宰發力的指令,就不會有箭在弦上而不得不發的窘境。」

    編述者提供了以前的打架經驗給建榮君參考:「我小一上在南投縣山裡頭(鹿谷鄉廣興村)讀小一上時,有一次在街道上和同班同學黃強打架。那時氣極,心想「一拳就讓你牙齒落滿地」。然而在出拳的瞬間,卻猛然意識到自己的力氣打不出去。呵呵,真的是有武學天分哪(小小年紀就能當下體悟這個道理),當下我就發覺原來是我自己緊緊握住了拳頭,所有的力氣全部被自己緊繃的拳頭和手臂肌肉給封死了。沒來得及再試驗一下怎樣放鬆才能有效出拳,這場架就在旁邊大人的喝斥,以及自己意識到如果繼續打下去,打傷了對方以後,我父母要出面處理的難堪等諸多顧慮下,而及時收手了。從此,我就知道「打架時至少手部不能太用力(拳頭不能握死)」。長大以後大一(1974年)開始練劍,這樣的經驗在1981年當兵退伍回來後碰到你師祖以前,事實上還是無法改善此等武家大忌,而至少在跟你師祖學習多年之後,方能領略其中奧妙。這是因為兵器的操弄缺乏徒手搏鬥時須以腰腳發勁的要領,而直接靠勢年輕的爆發力蠻幹瞎使。所以,由於缺乏以腳腰發勁的基本功,就直接練習兵器的人,大致都無法或難以領會這種要領。徒靠外部紅色肌肉使力的運動或武術,不能逐步轉化動力來源的內化,老化時就真的不行了。」

    至於揮刀動作幅度的大小,練習時該掌握怎樣的原則,實戰運用時該如何拿捏運用,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不管初學劍道時是在哪個年紀,初學者一定要從練習大動作揮刀來入門,當然尤其是兒童期就開始學劍道的小朋友更是如此。大動作大幅度的揮刀,練的是大肌肉和整個身體的平衡。從大動作開始練習,在熟練之後,一方面在需要打大動作的刀時才能打得出來,一方面則是練到小動作時,力量和氣勢才能打得出來。而更重要的理由則是,實際上在對陣交手時,先賢達者給我們的教導是,「對手擅長打大支刀時,你就以小支刀對付他;對手擅長打小支刀時,你就以大支刀對付他」。

    大幅度的動作所揮出來的一刀,力量基本上會比以小動作揮出來的一刀,不但在力道上會比較強,在氣勢上也會比較強。揮動幅度比較小的小支刀,理論上由於跑的距離比較短,所以速度會比較快一些,連續打刺的話,出刀的頻率也會比較高些。然而實際上在操作時,大小支刀在力量的強弱、速度的快慢以擊出刀頻率的高低等各方面的比較上,其實是頗具相對性的。最直接可以理解相對性之形成的變項就是熟練度的問題。熟練的達者所揮出的小支刀,在力道、速度和頻率上都可以高於相對比較不熟練的人以大動作揮出的刀。反之,熟練的達者所揮出的大支刀,在力道、速度和頻率上也可能可以高於相對比較不熟練的人以小動作揮出的刀。當然所謂熟練度的內涵事實上包含了許多其他的子變項,其中有動力來源的差異、全身整勁(動力傳達方式)能力的差異、練習的投入度與經驗值上的差異、先天運動神經靈敏度的差異、學習能力與統整能的差異、學習策略後設認知能力的差異、創造力的差異、直覺的敏銳度上的差異以及精神意志統一度的差異等等因素。基本上,揮大支刀是揮小支刀的基礎,一定要能循序漸進,絕對不可躐等。

    日本劍道前賢在提點揮刀的練習進程時、經常有大、強、速、輕(だい きょう そく けい)的原則的教誨(註24):
1.大:初學者剛習刀時要讓大腦和身體肌肉習慣揮刀的意識和動作,讓所有的揮砍動作都合乎在劍理的框架內,所以動作要大。
2.強:當習者漸漸的習慣了揮刀動作後就會對目標打得精準確實,這時需要求氣、劍、體合一的打擊,如此方能讓擊中目標的刀強勁有力。
3.速:在能精準的打中目標後則更需要求攻擊的速度,此時還是需在氣、劍、體的原則下讓刀加速以求能有效地擊中對手。
4.輕:高段者、技術熟練者都要求能將竹刀揮灑自如,此時必須要求將不必要的動作、不必要的出力等全省略掉,只求能在最短的距離、在擊中對手前的千鈞一髮之間瞬間發勁出力即可,如此效率的、省力的、小動作的擊中目標才是劍道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能乾脆俐落(有冴え(快速扣腕產生的SNAP)。

    源於日本北辰一刀流所創的切返,是很重要很有價值的練習方法。「大、強、速、輕」的練習進階通則,不僅是初心者(初學者)入門必練,乃至一直到最高階的武者都必須每天做這種基本的練習。本門因此在傳統的切返(一支正擊面後衝體,接著前打四支面再退打五支面)的基礎上,研發了一種「複式切返」的練習法。亦即在打刺部位上除了打面(「元立」(站上位者)不予架開,直接受擊下位者打來的面)之外,再加上讓「元立」接著舉上段來讓站下位者各打刺九支(前四後五)小手、胴和喉或胸(「元立」均直接受擊),然後「元立」接著在站下位者打面時予以架開(傳統切返的典型作法),最後,雙方同樣互砍對方的面九支(因而產生互擊)。如此,基本的「複式切返」就有五個來回(「元立」左右面直接受擊、「元立」左右小手直接受擊、「元立」左右胴直接受擊、「元立」喉或胸直接受擊、「元立」以刀架開面擊)。而進階的衍生練習,就是讓雙方以大動作互擊對手的面,更進階的當然就是要求雙方以較快的速度、較小的動作來彼此互擊,而且是前進後退連續互擊(不是進退加總只有九刀了),一直打到教練喊停為止。我們認為,雙手刀所有的基本和衍生的各種招式技法,都已經包含在這樣的「複式切返」練習動作之中,雖然辛苦,但習者只要如此這般反覆鍛鍊,自然能有所體會,並且循序進階上達。

    前面所提及的「以大支對付小支,以小支對付大支」,其要義主要是在於虛實的變換以及節拍的變奏上,尤其是在節拍的變奏上。「複式切返」的練習若能落實,武者自然慢慢體會對手和自己在節拍調子上的韻律,知道大支小支的出刀幅度在速度、輕重和虛實上的性質及其變化的可能性,也能感受雙方各種「間合」的相對關係,又能練習全身整勁的自我熟練,復能養成身形挺拔的好習性,知道如何透過著眼法鍛鍊出鉅細靡遺見樹又見林的觀察力。「複式切返」的練習可謂好處多多,武者宜善加應用。

  6.關於快慢的問題--從火車劍議題談出招的快與慢問題

    門人陳建榮君(台中師院系統)於20140725日有提問到:「上週六老師提到的火車之劍,是我最缺乏的部分。長久以來我不懂往前逼對方出劍,因此只是盲目出劍,即使出劍速度快,也大多因為時機不對而無效。最近我嘗試面對假人練習往前逼而打出一支面的感覺,發現關鍵在於下盤,下盤不穩出劍會流於慌亂,其次,意識放在腳底,右腳往前移時,心中想像對方可能的反應,左腳收回來的瞬間,順勢把劍送出去。」他特別在視頻潑出了擊打假人的練習情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yiTtqdLAg&list=UUZHU3SI0qje2X_Ybv7DiA5g

    述者針對這個提問的回覆如下:怎樣才叫做「快」?只有「快」就能通吃嗎?講到武術之出招或出劍最快的速度,依照人體的極限,運動生理學的科研發現,最快的一支劍頂多就是0.24秒吧。這幾年來,看武俠電影裡頭,經常看到這樣的電影台詞「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先聽聽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武友怎麼說。

    其一,取自

http://zenpower.pixnet.net/blog/post/6506177-%E5%A4%A9%E4%B8%8B%E6%AD%A6%E5%8A%9F%EF%BC%8C%E7%84%A1%E5%A0%85%E4%B8%8D%E7%A0%B4%EF%BC%8C%E5%94%AF%E5%BF%AB%E4%B8%8D%E7%A0%B4%EF%BC%81

    「在周星馳電影《功夫》有一句台詞說道:「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基本上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卻也容易令人誤解。這個「快」並非是單純的手腳快,而是身法快,不要誤解成「手快腳快」,而是身法快、發勁快。因為整體協調才能順暢,這種快跟跑步的快不同,是速度加上力度加成展現出來的一種破壞力,速度越快,瞬間撞擊力就越大。其實就是身法快一點,也就是輕靈發勁快一點而已,一顆小石子要是從高空掉下來,那殺傷力也很驚人的。而身法要怎麼做才能快呢?若純粹只靠肌肉的力量是種濁力,因為各處肌肉出力不協調,出力有所滯礙,濁力會讓身法跟發勁滯礙,而練身法就是要把全身的勁都練化掉,把全身各處肌肉的運用都統一協調,達到環環相扣,發出的力不受窒礙才能成為勁,能夠把身上的勁都練化了才會輕靈,動作輕盈俐落才能做到真正的快。而一旦用上意識想要「用勁」、「用力」反而讓身上緊張不協調,反而使身體用作有所窒礙,因為有想法所以自然就慢了一拍,結局就是「沒真勁」,所以在習練身法時要求自然。這個跟投資一樣,如果捨不得把現在身上的勁力丟掉煉化掉,那就永遠得不到真勁。」

    述者向諸弟子提問,對第一篇的說法不知諸君有何評論呢?

    其二:取自http://forumbig5.qidian.com/NewForum/Detail.aspx?ThreadId=167257479

    「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這句話似乎成了許多網絡小說主角越級挑戰的理論基礎,但是這句話似乎從來沒有被證實過,只記得《功夫》中的火雲邪神說過,但是似乎他也敗在了同階的力量流高手手下。電影《功夫》裡頭,火雲邪神說過這句話,接住了子彈,但是在楊過小龍女這兩個不是以速度稱雄的同屆高手面前,敗了,所謂的速度沒有發揮作用。後面和如來神掌打的時候,蛤蟆功貌似速度和力量的結合體,像炮彈一樣,但是面對以力量為特長的的如來神掌,面對同屆的高手,再次失敗了。電影《笑傲江湖》裡頭,葵花寶典,辟邪劍法,靠著自宮得來的內力絕對是極其強大的。東方不敗的武器是針線,天下第一的名頭固然速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內力的雄厚,武器的詭異,放棄防守,專注攻擊也占了重要的地位。岳不群原本內力不如左冷禪,自宮之後和左冷禪相當,但是戰鬥的時候確實靠著詭異的針線偷襲才擊敗了左冷禪,速度並沒有占據什麼優勢。獨孤九劍,也有人說是以速度稱雄,但是事實上確是一共攻擊對手弱點的劍法,絕對不是依靠單純的速度。電影《小李飛刀》之中,李尋歡的飛刀屬於暗器,而不是單單的刀法,集速度和詭異於一體,再加上李尋歡本身的實力也是和上官金虹同一等級,才可以擊敗上官金虹。例不虛發的神話,絕對不是單單靠速度得來的。阿飛和荊無命也都是以劍法的速度著稱,同階之中,基本上無敵,靠著絕對的速度秒殺對手。但是面對比他們高一個階位的上官金虹,絕對不是對手。可見,從來沒有事實可以證明速度極限的高手可以越界挑戰,在實力境界不如對方的情況下,依靠遠超對手的速度擊敗對手。每一個境界都有自己的極限,力量、速度、耐力、真元的質量這四個要素,都會隨著境界的提升發生質的變化,絕對不是第一個境界的人可以觸碰的。還有一點,攻擊的一方,即便速度快,但是又能快多少?但是做為攻擊的一方,即便是經過千百次練習,慣性讓自己的攻擊練成一氣,但終究有停頓,分為至少蓄力和出手兩個步驟。而防守一方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破壞進攻對手的攻擊,如果實力相差不大,這個防禦動作並不需要多少力量,就可以使得攻擊偏移,如此一來,就節省了一個動作的時間。面對實力和自己相當或者高於自己的對手,你可能有兩倍以上的速度嗎?以修真小說為例,如果說築基期修士的速度是石器時代投石的速度,那麼金丹期修士的速度便相當於冷兵器時代弓弩的速度,元嬰期修士的速度則相當於現代槍械的速度。單純通過苦練而來的速度,至多也不過是同階之中第一,絕對比不上發生了質變之後的高階修士的速度,想要比得上高階修士的速度,依靠的不是自身努力,而是作者開金手指,讓你的弓弩經過現代工藝加工,經過高科技手段從本質上改變,變成現代社會之中的頂級弓弩,才有可能在速度上超越手槍。綜上,速度絕對不是無敵的,可以秒殺低階的,但是面對同階的高手,也僅僅如此,全憑雙方在各自路線上走出的距離,若是沒有越界的法寶,逆天的功法,越級挑戰更是無稽之談。」

    述者再問,對上面第二位的說法,諸君又是如何看待?請大家先評述一下「快之理」。另外,我看了建榮練習剪刀腳的出劍擊打的影片,當然還只是初階,因為其中還有許多元素必須慢慢加入,應用起來才能面對實際對打過程中的許多變化。在跟你們深入探討之前,要請你們是著論述一下對於以下這個命題的認識:即「前腳滑出去或跳出去到某一個定點之後,重心跟上來所產生的『金雞獨立』這個姿勢的當下,其意涵與功能分別為何?」

    門人陳建榮君20140801日對述者的引導式提問如此回覆:

    「1.人到底能有多快,文章提到關鍵在協調性,不能單靠某處肌肉的勉強出力。這類似師祖所說的「凡有的都要放掉」,如此一來動力的傳導才會流暢,沒有遲滯。動力源自於向地球借力,太極拳經提到:「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施於指臂。」快不快是相對的概念,如果對手察覺自己出手的意圖,也就是露色,則快也變慢了;如果對手知道了自己的出劍路徑及節奏,則能好整以暇從容因應,這種快就毫無威脅性可言。

    2.即「前腳滑出去或跳出去到某一個定點之後,重心跟上來所產生的『金雞獨立』這個姿勢的當下,其意涵與功能分別為何?」移動的過程是將位能轉換成動能,前腳往前移是獲取空間以便進行能量轉換,後腳跟上時,將身體的重心往前推移,到前腳固定處急停。這個過程如同煞車瞬間位能轉換能動能,讓身體不禁想往前衝出,利用這股欲衝出的動能將劍送出,身體也可以因而獲得平衡。」

    對上述兩個同樣的引導式提問,門人林偉成(中壢高商系統) 20140802日的回覆則是:

    「看到建榮九分鐘的練習有點慚愧,最近都沒刻意的去練習,忙的時候也沒去三峽練劍,我也應該抽空練習這些動作,讓身體記起來。對於快,我想了一陣子,我把它分成三個階段:
1.速度的快,年輕時練習紅色肌肉的爆發力,大多是槓桿式的。
2.出劍頻率的快,整個身體協調地運用。
3.換檔的快,除了整個身體協調地運用,加上位移,空間的運用,產生拋出的加速度,反作用力,等等的有變化的力,而且是不間斷的。

    快,當然很好,但相對性的快既然就可取勝的話,也就不需要拼命的加速地去打。與對手實力相當,速度一樣快時,如果貪勝,貪打,也未必會取勝。初學者有時急攻,不斷的加油猛攻,但紅色肌肉缺氧,身體感覺到酸,要停下喘氣休息,這時就是高手出手的時機,我想這像是師祖講的,等對手死了再打。

    高手與初學者最明顯的差別在於連續性,有如馬達持續的運行中,師祖提過,他的靈感來自小朋友在模仿騎摩托車,所發出的引擎聲,ㄣ..ㄣ...利用此聲帶發出一頻率的震動,讓自己引擎的總是發動中。理論我想是像海嘯一樣,它強大的摧毀力來自,一波一波的海浪是不斷的往前進。如此的話,快就不是必勝的條件。這跟太極拳的慢速進行是否道理一致,我還沒體會,如何以"慢"的速度去打劍,對我還是個大問號。

    關於剪刀腳,我想與手部模仿「剪刀的一臂」的技法是雷同的,要想像還有另外一臂的剪刀也同時進行中,一上一下,到達定點時為單重,保持平衡。但腳有手的三倍力量,加上位移的力量,力量應該大於剪刀手力量的數倍。

    另外,我想到的是開罐頭的開罐器,上次買了一個開罐器,在邊緣處並沒有傳統型的凸出部分可卡在罐頭的圓周,想說是不是瑕疵品呢?後來看罐頭也沒有可以扣的地方,如此一來就沒有支點,利用身體的重量施力於開罐器的尖端去開個洞先,然後順著那開罐器圓弧刀施力去開,我國中物理沒學好,這樣是不是支點、抗力點與施力點都在一點上?」

    對上述兩個同樣的提問,門人朱志清(中師系統)20140802日的回覆則是:

  「1.關於第一篇

    我認為速度快是成功打擊的必要條件之一(但非唯一條件),問題是該怎麼運作身體才能達到速度快的境界?這位網友文中提到一個重點----「協調性」。局部的肌肉用力,真的可以很快地出一支劍或移位或做出某個動作,然而不夠細膩,精準度、恢復平衡所需要的時間無法達到較高階的水準。假設在稽古的過程中,運用局部肌肉做出一個非常快速的動作,暫且設定這個動作導致肌肉群消耗身體100個單位的能量,積累下來,不知耗損了多少個100單位的能量後,可想而知,肌肉會酸、人會喘,一旦進入這個「酸、喘」的局面,若尚有對手趁機擾亂,人就累啦!但若運用身體與地球的互動所產生的反拍之動能來帶動前述的動作,也許同樣需耗費100個單位的能量來出手,但:(1)身體屈伸所產生的動作(走、跑、跳)是每天刻意或不經意在鍛鍊的動作,因而較不會酸、喘;(2)反作用力所產生的力量絕對超過100個單位,因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飮,人也較不會感到疲憊,只是難在如何減少腳底反拍力量在傳遞過程中的耗損;(3)除了腳底反拍產生的動能可以讓劍士較不疲累之外,腰部的助力也能夠讓竹劍運作的動力來源更多元化,減少依賴單一動力來源的弊病。

    也就是說,若能夠全身每一細胞平均出一點力,基本上就不需要倚賴局部肌肉的使用,但這全身每一細胞平均出力的程序性必須是由下而上,程序對了,協調性就有了,緊接著身體就輕盈了!當劍士可以很輕盈的出劍時,外型優雅挺拔,但劍鋒依舊可以高速出劍,銳不可擋。此時竹劍的軌跡會讓人覺得很細膩、落點很精準,劍士恢復平衡的所需的時間也很短暫,自然地,面對對手的襲擾,會覺得兩劍之間的空檔怎麼這麼大(我都準備好跟你互擊了,阿你怎麼還沒出手?)。但若以對手的立場設想,他會覺得你的劍怎麼這麼綿密,輕重變幻,無論油門怎麼催,都快不過你?

    所以,協調性佳、全身平均出力而不憑藉局部肌肉作為動力來源者,速度自然快,熟能生巧加上實戰經驗的充實,會另對手產生壓迫感;反之只依賴局部肌肉作為動力來源者,看似快,其實離真正的快尚有一段距離。很多年前老師有說過一句話:「刀隨身走,人隨劍走」。刀隨身走,以砍劈為主,力道較為沈重;人隨劍走,以畫弧、點刺為要,偏輕靈一路。若以腳尖推動地球產生動力,再適當地調控雄渾的動能來操控沈重之刀,走輕靈之劍風,這種劍不啻已結合兩者兵器特性,也透露出這位劍士的協調性,這才是真正的快劍。

  2.關於第二篇

    雙方對戰,「快」是有必要的,但該怎麼快才合理,前一篇論述我已表達個人的淺見。這一篇網友敘述的內容中,有個重點我覺得挺實用的,就是除了速度之外,還得融入一些特色。師祖曾說過,三餐要吃飽,但不能偏食,肉要吃,青菜更要吃。肉吃多了(動物性脂肪),血壓、膽固醇一定會高;菜吃多而肉吃太少,血管的質性較容易脆裂,亦即要均衡飲食之意。我個人練書法亦有類似經驗(雖然已N年沒練),一樣是揮筆寫楷書,有練過隸書、行書、小篆等字體而寫出來的楷體字必然和純練楷書而寫出來的楷體字會有不同的風貌。所以劍道場上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要涉獵其他領域的專業,融入劍理中,如此一來,有速度,也有變化,才能克敵致勝。師父之前有寄給我們一些關於投手投球的文章,例如王建民(美國MLB投手)受傷後該如何調整球路等資料,不外乎都在提醒我,刀路要廣博。走筆至此,不禁想到一個有趣的假想題:「若師祖當年完全沒有接觸過標槍的經驗(沒看過、沒玩過),日後他玩起劍道應該是走向不同的修行之路吧?

    上回在中教大目睹師父指導建榮師兄因應距離遠近而以左右半身打胴的技巧,令我有茅塞頓開之感,原來近距離打胴和正拳攻擊是殊途同歸的!所以,要打贏對手,一定要快,但可想而知,對方也想快,哪就得看誰的底蘊較厚實,能出奇制勝,才能主導局勢的變化了!

  3.關於金雞獨立

    不論是滑出去或跳出去,骨盆都帶著一股位移的能量往前衝,至某個定點後(因煞車而可以定在某個點),會有個慣性的力量讓人繼續前傾。若能在移位的同時放鬆骨盆以下的關節,則在右腳(或雙腳)到達定點的當口可順勢引導此慣性的力量抵達腳底(不論是腳尖、前腳掌或腳後跟),緊接著腳底頂住地面、推動地球,讓這股慣性的力量加上體重的重量從腳底迴轉上竄,形成反拍,這股反作用力若能傳導得越流暢,沿途的耗損越少(例如:意念引導的意識越旺盛、手的意識降低等),抵達劍尖的力量就越飽滿,打出去的劍就會越乾脆、越快速(此時若左腳的剪力若能適時「增援」,就有三股力量傳導致劍尖;腰部的纏絲勁如果也可以插一腳的話,就有四股力量上傳)。當這樣的操刀意識越順暢時,就可以控制竹劍的輕重緩急和落點(若力量控制得好,劍尖落點就不會偏離對手週身)。大強速輕或蜻蜓點水的控刀應是本於此理,這樣的方式亦比較經濟實惠,可以減少身體能量的消磨,打起劍來比較不會累。因建榮師兄有提到下盤不穩的狀況,雖然只有一句話:武術諺語:「步不穩則劍亂,步不快則劍慢。」。卻也透露出傳統劍道重視腳步的思維。」

    針對陳建榮、林偉成、朱志清三位門人對於快慢問題的回答,述者最後做了一個統一的評注如次:

    誠如諸君的心得,所謂的快與慢,基本上都是相對的。

    首先,有一個基本概念要先建立。武術上出招的快慢,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單位時間裡頭的出手次數;初步來講,單位時間內出手次數多的就顯得比較快。以物理學的術語來說,單位時間裡頭振動的次數稱做振動頻率(frequency of vibration)。每個振波本身包含有一個起和一個伏;起的最高點或區段叫「波峰」,伏的低點或區段叫「波谷」。一個峰代表的就是力量透出去擊打的那個點頭;一個谷代表的就是力勢已盡而需要平衡歸零的區段。振頻高的,峰頂相對會比較尖;振頻低的,谷區相對會比較寬。不過,振頻高的並不意味著力量就比振頻低的大。每個振波的峰頂力值的大小和振頻的高低基本上無關。雖然如此,振頻的高低和每一個振波峰值(力量)的大小都和動力來源及其傳遞程序、效能與效率息息相關。下面接著講到快慢問題。

    一般的對陣過招,不太可能只出一招就定勝負;一個勝負可能需要耗掉好幾個回合,而每個回合可能會出好幾招;即便就只交手一個回合且只出一招即分出勝負而言,所謂相對快慢在定義的概念關鍵上可以歸納有兩個首要焦點:其一,誰能先取得全身的平衡(歸零狀態),而得以即時出招(或再出一招);其二,誰能抓到對方振波周期的谷底,而擊出一招。

    基本上,不管在交手任一個回合的第一支或第N支,誰能夠以己之振波的峰頂(手腕急扣(SNAP)下去讓刀的物打部位產生「冴え」(さえ)的當下)來擊打對方振波的谷底者,就是比對手快。這是因為處於「振波谷底」的當下,就是一個人正在要使全身的平衡感歸零(以便啟動或再發)的當下。這個歸零的動作所要耗費的時間越長,也就是耗在振波谷底的時間越長,就會延緩振動頻率下一個峰頂出現的時間。平衡歸零所需的時間越長,就表示形成前一個峰頂所使用的身體動能不是過強了,就是動力來源過度偏於身體某一個部位。過度使用力量當然就是浪費,也會導致身體必須在擊打後需要較多的時間來歸零;而過於偏用身體某一部位來使力,也是一樣會使身體的平衡歸零需時較長。如此,過度使力和偏執用力的後果,就都會一個人處於振波谷底的時間會拉得較長。另一方面,通常過度使用力量的人通常也會覺得自己的速度很快(我全身力氣都拚出去了,還能不快嗎?),當然這絕對是自以為是過度、自我感覺良好、自欺的錯覺。

    振波谷底拉得較長的人,會對於自己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來恢復平衡卻又感到難以有效獲致而感到恐慌,也會有對對手的攻擊覺得必須立即反應卻又有難以有效反應以致產生難以招架的恐慌。正由於陷溺於振波谷底過久,而對自己無法有效趕緊回到歸零狀態以便轉到下一個振波峰頂,以及對對手好像立即又有攻擊臨頭而自己感到難以招架,因而恐慌驚懼不已,於是只好拼命設法以手臂之力擠出一兩招,盲目亂打一通,如此一來,不僅耗費力氣,而且徒勞無功。驚恐之餘,乃至僵立格檔,自曝空門,任敵遊走闖掠,當然後果更是不堪。

    所謂「振波的谷底」者,其實和劍道前賢對於適切的打擊時機的教誨大有關聯。想像一下,在決定出的一招或在一招出手之後降到振波的谷底時,也就是在峰頂(波峰)一擊之後想要身心平衡歸零的當下,可能是那些因素造成起步維艱顛躓或谷底寬闊遲滯的,或是說平衡歸零時會牽涉到哪些導致拖延遲滯原因,就能理解振波谷底的內涵,也因而能理解何以它和好的打擊時機是息息相關的。

    所謂打刺時機(打突の好機だとつ-の-こうき)(Tatotsu-no-kouki),劍道界前賢認為在兵器對陣中攻擊機會的掌握可以有下幾點原則(註:另參第15註的日文資料):

1)出端(出ばな):對手開始動作時,正要出手的瞬間;欲起(意念已定,身形露色了)、將起(手部用力致劍先揚起而露色了)之際。

2)攻擊動作終止時(攻擊或技巧終結時要轉換其他動作的瞬間),攻擊之勢已盡的瞬間。

3)呆滯僵硬的瞬間(身心處於極度緊張的瞬間)格擋的瞬間或不知所措的瞬間。

4)驚懼疑惑而後退時;為了重新調整自己步調時而散亂之際。

5)因受到攻擊或撞擊而停下來的空檔;攻擊被我化掉的瞬間

6)對手調整呼吸時,尤其是深吸一口氣時。

 

    以上所述的打擊好機,看起來都是一個人處於振波的谷底遲滯的狀態所造成的自我顛躓所露出的縫隙。陷於谷底遲滯時,先不說自身無法及時恢復平衡而再發一招,要命的同時也是給了敵手最好的擊打時機。當然,反過來說,對手陷入谷底遲滯的當下就是我方須予掌握的擊打時機。中州師在這一點上頭,主張得很徹底。老先生認為,一定要讓對手完全或幾乎僵死(谷底遲滯現象極大化)時,我們再好整以暇,輕鬆優雅地打上一支,如此最是上乘不過。當然,前文所述,是從快與慢相對性來定義何謂快的視角,但是即使能這樣掌握那兩個焦點,還是無法獲致完全的勝算,而尚需其他要素適切(充分條件)的配和,方能使上述兩個焦點(充分且必要條件)顯其光芒。

    中州師認為,以高頻率的振動控刀,每個振頻峰頂的力度不必重,而練習看如何能以此一一封死對手快速猛烈甚或高頻的出招,一直等到對手僵死現象出現,我方再出手擊打。這就是中州師在七十歲以後修練的方向。這樣的想法,依我所知所見,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而正因為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中州師才能看到這個境界,並修練到這個境界。

    中州師具備的天賦條件和後天經歷有下列數項:其一,很好的平衡感、節奏感與協調性;其二,每一天長時間做基本的高音感全身振動的竹刀「素搖」練習。這些天賦,結合其優質的家庭教育展現在其生命歷程的幾個方面:1.淡水中學時期(日本時代)的標槍校隊選手;2.淡水中學時期升旗典禮或行軍集合行進奏樂的小喇叭手;3.擁有能夠用鐵夾子夾出一個人的眼角膜以進行白內障與青光眼手術的神醫之手;4.能彈奏鋼琴、小提琴及吹奏口琴(尤其是口琴的造詣極其高明,這個要有很高的音準與節奏感才有辦法);5.他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可見他手、眼和呼吸的全面協調很厲害。6.在淡水中學親眼看過當時日本武專校長金子金太郎六段以及日本武專出身的六段(那個時代的六段不得了)台北州知事怎樣修理他的劍道老師太平政就五段;7.他19歲在東京(留學習醫)時親身和神影流裏柳生第22世中島圭祥先生交過手。我們也許沒有中州師近天才的天賦和數十年專注練習的毅力,但他所追求的境界以及最後的造詣,除了證明了本門的理論完全是基於日常有恆的實踐以外,更肯定是人人可以從運動生理科學的途徑來貼近武術高手的境界。

    其次,關於「下盤不穩,出劍會流於慌亂」,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是甚麼因素導致心慌而亂?」

    心慌而亂,在劍道前賢的教導中有相關的告誡裡頭,首先就是驚、懼、疑、惑(きょう---わく)所謂的「四戒」、「四病」。有劍道賢達曾這樣分析其內涵如次(請另參第16註的日文資料):

    驚者,是因為預期不到的事情突然發生,被此意外之事所震懾之謂。驚於物時,一時之間心身的活動混亂起來,沒有能力下正當的判斷,以及做適當的處置,嚴重者甚至會淪落到茫然若失,呆若木雞的地步。

    懼者,恐怖。如有恐怖之念者,精神的活動凝滯,四肢顫慄,筋肉麻木失去作用。又如,看見敵人的軀幹高大以致失去銳進的精神;由敵之虛張聲勢,自以為不及;顧慮前進會遭敵方迎擊;擔憂後退時敵方會追擊...這些都是恐怖之心,又稱之為懦怯,是古來武士的最大忌諱。

    疑者,是見敵不敢確定,心中不能有所決斷。疑時注意力在心中凝滯。

    惑者,精神昏迷,要做敏捷的判斷和輕快的動作是辨不到的。

    如果產生驚懼疑惑四病,內心被擾亂則生破綻,而且其動作必定遲疑猶豫,是很大的弊病。因為自己內心缺乏平靜,而使攻擊的判時性完全攪亂。要克服驚懼疑惑四病雖是至難,但也要做戰勝它的努力,這才是修練。古人將克服四病時的心境以「無念無想」或「明鏡止水」來形容,重要的是要能戰勝自己內在的心魔。

    驚懼疑惑四戒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四病要怎麼預防怎麼醫治?古來武術達者用盡了各種方法,其中強調修心養性參禪靜坐的很多,而從千錘百鍊的硬功夫來達到身對心的滲透的也不少。比方說以下引用的一些教誨:

1)修行的目的(《柳生兵法家傳書》)

    修行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熟練基本技法。使其能在實戰之時以無意識的狀態做出適當的技法和動作。

2)論氣勢--心不被身所牽,身不被心所制(宮本武藏《五輪書》)

    在平時也需要保有面臨戰場的心情,一點也不可鬆懈。心胸必須寬廣正直,不可任性逞強,也不可偏袒一方,務求公正。心不可停留於一處,必須同時存在於四面八方;身定而心不止,身動而心不亂,心不被身所牽,身不被心所制。心神要充實,不可殘留雜念。外表溫柔,內心剛強。特別注意心之動向不可被敵人看穿。

3)以威合敵,以勢勝敵(《一刀齋先生劍法書》)

    處於任何狀況之下,不動其心,謂之威。堂堂正正的防備,不為對手之行動所左右,謂之威。不動身而能壓制敵手,謂之威。如動身來壓制敵手,謂之勢。威是靜態,其內藏有數千的變化,勢是以動態處理數萬之變化。威與勢是本質相同的兩件事。

    中州師對此就比較主張從生理物理的科學角度切入來思考。運用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來使力、移位、操作兵器擊刺,當然少不了心的指揮,所謂「一眼、二足、三膽、四力(技)」即是。但是要怎樣才能讓心神澄明而不至於陷入驚懼疑惑之困,本門所謂生理物理科學的視角說的,其實是想擺脫以心制心的虛無飄渺難以理解,而主張從尾巴回頭來讓自己的頭嘴咬自己的尾巴。也就是說,其一,讓身體振動的頻率比對手高;其二,能從地球獲取綿綿不絕的動力。太極拳的纏絲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身體只是地球力量的傳導工具,不論是發力吐勁攻擊的動力來源,抑或吸化拆解對手擊打而來力量的歸處,就像雷電一般,起始和終點都在地球。

    振頻比對手高,隨時處於平衡歸零狀態,動力傳導又無窒礙,心裡自然比較不會感到恐慌。以人體擊打一招的極限需時0.24秒為度,以一秒鐘為單位時間來計算,如果出招的振頻是一秒鐘可發兩招,就算是熟練的武者了。因為單招出擊能夠達到0.24秒的人,基本上一定是能量完全爆發,肌肉伸縮達其極限,才能飆到這個人體神經反射的極限。這種爆炸性動作完成之後,創這個紀錄的劍士需要多少時間來獲致平衡歸零狀態並再發一招呢?也許當初做這個運動生力科研的設計沒有探討這一點吧。我也沒有以科學儀器實際測量過,但以我的經驗值來估計,那個人在接下來的0.76秒大概只能做恢復平衡的事了。

    那麼,這個測量如果一開始就設定為連續做兩個動作的一招呢?比方說用正常的一刀一足距離並以兩個完整的送足來打一個「小手—面」連續技,最快的劍士多少時間可以完成呢?如果有人可以用0.5秒來完成這一招,同樣的問題是,在完成這種爆炸性動作之後,創這個紀錄的劍士需要多少時間來獲致平衡歸零狀態並再發下一招呢?照我主觀的推測,答案可能是,這個人在接下來的0.5秒大概也只能做恢復平衡的事了。

    按照以上的規準,一個出刀很快的人在一刀一足的距離一口氣出兩招,比方說「面—小手—面」連續技或是「小手—面—面」連續技, 並在一秒種裡頭完成,這個人的身手就是不得了了。可是接著我們還是要問,在完成這種爆炸性動作之後,創這個紀錄的劍士需要多少時間來獲致平衡歸零狀態並再發下一招呢?上面敘述的,大概就是世界盃的劍道選手的水準吧。年輕有體力劍技又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人都會想要有那樣的身手、體力和熟練度吧,因而朝這樣的標準和方向,每天勤奮鍛鍊著。

    不過,是否有人可以一秒鐘發三招或發四招呢?當然有。熟練的傳統劍術高手一秒鐘可以出包含三到四個動作的兩招,這應該是最快的,也就是可能有人可以在一秒鐘之內,在一刀一足的間合打出比方說連續兩個「小手—面」技,那麼可能在打完的瞬間立即獲得平衡歸零,接著立即以同樣的情形再打出下一秒四個起伏的一招。這樣的出招,想像一下,有沒有可能擋得住?很有可能。這樣的快劍其實並不可怕,因為它就只是高頻的快而已,他的頻率是固定的,速度100,每一個振頻的峰值(力度)也是100,防禦之道是,也許就以峰值力度005在每個峰頂和他互擊就可以抵銷這樣猛烈的擊打了。因此可見,高頻大力不見得就較快,因為有人能跟你一樣快。所以,熟練者都可以有同樣高的振頻,那麼勝負要怎麼分出呢?顯然就必須講究涉及真正快慢的其他元素。

    第三,你們提到的動力源自於向地球借力,太極拳經:「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施於指臂。」最後一句似可以改為「而施於臂指」,當然接下去就會說「再傳於器械」。而在器械本身,動力也是從手心持械處開始傳遞,繼而循序依次傳於器先(物打的尾端)。這種動力傳遞的次第如果完全沒有跳躍,就會產生兩種基本效果:其一,反拍的擺振;其二,力量輕重的控制。

    「金雞獨立」的姿勢和反拍動力的運用之間和兩種動能產生方式有所關連:其一,上下的的反作用力;其二,旋轉(纏絲勁)的扭力。兩者都和人體借用(透過施壓於)地球的反彈力量有關。

    所謂「剪刀步」的腳法,其基本動作是前腳貼地滑出時舉刀,而後腳拉進來成金雞獨立狀態時劈出刀。前腳可以是右腳或左腳。最早我觀察日本的八段範士中野八十二先生演示日本劍道形的影片時,看到這樣的出刀法後就給諸君講解過,並名之為「剪刀步」;近年來,網際網路視頻的資訊流通發達,更發覺許多日本高段劍士出一支刀的腳法都是用剪刀步。這種步法其實是日本劍道的傳統精華,他們到海外交流時,不會提點這個關鍵。也因此,當多次獲得日本選手權優勝的宮崎正裕先生,用左腳蹬直的瞬間以左拳送出劍尖而得手一支面的四分之三拍打法來橫掃千軍時,日本劍道界會就對到底傳統四分之四拍的剪刀步和宮崎代表的這種四分之三拍的打法孰優孰劣孰正孰歪有所爭論,擾嚷難斷。

    然我們綜觀現代日本年輕高手在竹刀劍道比賽時得手的一支面或小手,所常用的腳法其實都是類似宮崎所使用的拍子與腳法,因為號稱最快的一支刀出手0.24秒就是這樣打出來的。這樣的擊打法說實在的,在掌握了打擊好機的當下,在距離適切的前提下(通常是近距離(近間合い)),捨身拚盡全力奮躍一擊,在比賽中的效果的確是很明顯的。問題是,若是這一擊不中呢?那空門可能就很大了。可是,沒關係,反正當下很快就已經貼近敵身交鍔了,又不是真刀搏命,被對手的竹刀不充分地打不成裁判眼中的有效的打擊,也是無妨吧!不過,對這樣的想法與格局,老一輩的劍士可能就看不下去了。這樣一直跳、一直跳的運動競技型刀法,說到底,還是單純幼稚缺乏深度吧!

    不過,不管一招的擊打使用的是四分之三拍的飛跳法,是傳統右足踏地的瞬間扣腕下去的四分之四拍法,或是正宗典型的四分之四點一拍的剪刀步法,抑或是本門特殊的四分之五拍的反拍法,如此腳法靈活變換節拍混合交錯運用之餘,如果還能在每一個金雞獨立(亦即單重)的瞬間,除了能平衡歸零之外,還能持續保有以腳底纏絲勁、趾踝膝關節上下反作用力以及髖關節左右旋轉而以齒輪組合觀念轉化成垂直動能等,三種方式來儲能所獲致的高頻反拍,如此,就能結合傳統刀法和本門刀法的雙重優點,而避免兩者的缺點。傳統刀法的特色是,大強速猛,移動迅速,進退靈活,力道剛猛,聲勢懾人。本門刀法的特色是,振動頻率高,善用身體各部位的整合取得綿綿動能,善用反拍,不輕易露色。

    第四,關於節奏、節拍的掌握與變化。劍道前賢對此多有提點,今先舉若干達者的心得如次:

    1)體會節拍、把握勝利(宮本武藏《五輪書》)

    任何一件事都有進行的節拍。特別是武道的節拍,不經過嚴格鍛鍊是無法體會的。舞蹈或是音樂的節拍,是大家都能分辨出來的。依照武藝之道來說。射箭、開鎗、騎馬等等,都有其節拍或調子,天下的萬種技藝也絕不可能脫離節拍。兵法上的拍子有許多的節奏,首先必須知道合適的節拍,然後再分辨出不合適的節拍,更進一步,要分大小。快慢的節拍中,認清何者是天衣無縫的節拍。何者是恰到好處的間隔,何者是逆行的節拍。特別是逆行的節拍。如果對它一無所知,兵法就無法達到完美精確的境界。臨戰之時,如能事先盡悉敵人的節拍,就可使出另對方出乎意料的節拍,使敵人的節拍產生錯亂而致勝。

    2)錯亂節拍取勝(《柳生兵法家傳書》)

    當敵人使出大節拍出擊之時,我就使用小節拍出擊。敵人用小節拍出擊時,我就以大節拍對抗。必須注意不可和敵人合拍。因為如果和敵人合拍,敵人就容易出刀。知道敵人節拍的快慢,故意搗亂使其錯亂而取勝,才是戰鬥的要諦。

   3)因敵而轉化(《一刀齋先生劍法書》)

    以敵欲將使出之技為我之技,以敵認為有利之戰術為我之戰術。以剛克剛,以柔制柔,敵攻來則招架,敵欲招架則使其落空。以萬變應萬變,謂之隨敵之利。實來實應,虛來虛應,具備可用正攻的實力卻以奇招襲敵。又讓敵手認為我將使出奇襲時而使出正攻法,敵以正來我以奇去,敵以奇來我以正往;所謂作戰之常理,正是採用不合常理的戰術。虛與實,其妙處正在虛實之間。這正是戰鬥的要諦。

    許多劍道賢達都一再提醒後進,對陣交兵時,雙方勢均力敵的狀況下,先出手的就比較危險。因此務必先逼攻之,使對手的構型或氣勢崩潰後,方能出手。要能掌握自己和對手的節奏,知道怎樣變換自己的節奏,擾亂對手的節奏,如此才能製造有利於自己的打擊時機。

    要如何才能做好前文所述的原則呢?我跟建榮提到的火車劍的內涵究竟還有哪些呢?其實在這一次的討論裡頭多少都有提到,大家如果還有在繼續練劍,可能就比較能領會。要講究的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更多,這次的討論就先到這邊告一段落。請諸君看過之後,有疑問的地方再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有疏漏的地方也請大家指正。

    以上最後一節所談的快慢問題,是述者和學棣間互相切磋較早期的紀錄,讀者從這個紀錄,可以看到以一個特殊議題做為切入點來探討雙手刀心法技法的典型案例教學過程與內容。不同議題為焦點的各個案例討論內容之間,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有一些觀念與經驗會多次重複出現,其實也是正常的事。

結語

    拉雜寫過來,述者老總覺得自己寫得有點不知所云,紊亂得可以,完全跟平日撰寫學術論文章法邏輯的講究背道而馳到天差地別。雖然一開始在前言就已點明了這種「亂彈(亂談)」的可能性,而預先告知讀者可能必須忍耐無厘頭的論述結果,在整個寫作過程中難免還是經常會質疑自己難道不能有點邏輯章法嗎?不過,正如事前預見一般,武術這玩意畢竟有兩個基本特性在:其一,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整體性,其二,必須透過行動實踐的檢驗與修調過程來精進,無法由空口白話光說不練來論劍,而且即便是達者也絕對無法只透過口語文字單方面論述而將武理及其體悟,說清楚講明白給他者理解,而一方面習者的學習也無法像工廠的裝配生產線一般,只要依照標準工序組裝,就能產出一台功能齊全的機器。以是,勉強要講論描述武術修練的屬性與特色,實在很難用切割的方式,以線性的邏輯來說明。這種武藝的論述,就像要說明人腦如何思考或人體如何跑跳一樣,是絕對無法以像人體解剖學教科書的描述方式,就可適切達成意圖的。所以說到底,還是想到甚麼就講甚麼,反正你談哪個次級系統,其他相關的次級系統一定無法不講,差別就只在每次牽扯到的其他要點的內涵或多或少而已。

    本文的編述內容,有一部份是擷取歷來和幾位弟子之間問答的紀錄,來做為議題解說或問題解決的實際案例。這當然是基於武術畢竟是要透過實踐檢證的學習方式才有其意義的事實來思考的說明原則。有行動實踐的參與與觀察,才會面臨一些困難的待解問題,而在思考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才會去自我探索並尋求其他人的經驗與智慧,而在群己關係的互動網絡中,達成學習的目標,並體現生命的意義。就像教師、廚師、軍人及許許多多專業領域人才的培育一樣,實地行動、實際演練、案例教學以及檢討修正,絕對是無可或缺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原理。

    那些案例教學的問答內容和互動過程及其所牽涉到的細節細項,都是從整體系統的角度來思考的。處於不同進階的武者,先天條件以及後天修為還有投入練習的態度與實際達到的境界,彼此都有個別差異,以是,述者為每個人指點的方式和解惑的重點自然也會因材施教。不過再怎麼教導,指導的依據當然不是服膺科學研究的研究成果,就是參酌往聖先賢的經驗智慧,並以既能見樹復能見林的整全視野,以及具有宇宙生命意義之深廣度的原則,來給他們建議,透過這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及其紀錄,將師父陳中州九段範士一生所研創領悟的劍道精華給傳承下去。述者及弟子們這兩年來比較有系統化整理的紀錄文件包括以下五篇:1.黃隆民(2017/0916)。漫談亂劍(增補)。台灣三峽,中州道場。2.林偉成(2017/0723)。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台灣三峽,中州道場。3.黃隆民(2017/0916)。雙手刀操刀式概說(增補)。台灣三峽,中州道場。4..朱志清、黃隆民(2017/0913)。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台灣三峽,中州道場。以及本篇5.黃隆民(2017/0918)。雙手刀心法技法淬煉拾得。台灣三峽,中州道場。

    我們編述這些紀錄文件的原則,講簡單就是絕不藏私,務必將中州九段所有的研創心得以及他對我們的教導儘可能完全地呈現。中州師一生待人處事講究一個「光明磊落,敬天順人,問心無愧」的原則。我們師徒想得到做得到練得成的,相信往聖先賢都比我們周到深入與徹底,因此都奉獻出來頂多也是野人獻曝而已,談不上甚麼金枝玉葉的水平,只希望也許盡點感恩回饋的義務,拋磚引玉便是。所編所述,簡陋舛誤在所難免,讀者自行揀選參酌,若見糟粕,何妨當作笑談。

 

附註

註1:唐朝詩人賈島《劍客/述劍》「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註2:所謂的甜蜜點,就是指球棒最適合用來擊中球的位置,這就相當於擺的

     「震盪中心」。通常位於棒頭下方十公分左右的位置,會因為球棒材質以

     及形狀還有加工過程而有所差異,通常只要在甜蜜點附近的位置擊中球便

     可以有良好的擊球效果,不一定要真的完全命中甜蜜點。)

註3:淡水中學1942年班(第二屆),中州師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是同班同學。

註4:相對於做為門面的表柳生,柳生神影流裏柳生是德川幕府將軍家劍術教

     練不能公開亮相的密探兼殺手的組織。裏柳生成員須為將軍家刺探蒐集全

     日本各藩的所有情報,經常要和各藩的忍者或密探有生死一線的交手,故

     而柳生一門中最強的高手都放在裏柳生,但是對外絕不公開身份。所以神

     影流內部有「在裏無雙」的說法。

註5:名譽範士九段石動碩舟齋先生來台投資三峽內山遊樂區的工程,被砂石噴

     傷眼睛,經當地人介紹來中州師的救生診所(內科眼科)問診而彼此認識。

註6:在西洋拳擊的構型(起手式)裏頭,一般是右勢者會採左拳在前且左足在前

     的姿勢,反之,左勢者會採右拳在前且右足在前的姿勢。這是由於右勢者

     的右拳較有力量,是其主要的攻擊拳,故而放在左拳之後蓄勢覓隙以重擊

     對手,左拳則多是出刺拳藉以得分或擾亂對手;左勢者則反之。以此,很

     少有右勢者採取左勢者的起手戰姿的(亦即右勢者採右拳在前右足在前的

     姿勢上陣)。這種姿勢被稱為「強側在前」,採用此種姿勢最有名的拳擊手

     就是跨八個量級菲律賓世界拳王帕奎奧(Manny "Pac-Man" Pacquiao)。李小

     龍的截拳道也是主張這種「強側置前」的姿勢上陣(參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rp81hxxE8)。如此看來,傳統劍道的執

     刀式和基本戰鬥構型正也是這種「強側在前」的姿勢。神影流裏柳生右拳

     在前卻又左足在前的基本戰姿,的確是比較特殊的構型,當然其祕技自然

     和其基本戰姿又有絕對相應相生的關係,此處先不贅。

註7:中州師說過,他那時正在追求師娘駱清信女士,寒暑假要回三峽去約

     會,生怕一旦轉到劍道隊去,寒暑假一定會被抓去集訓,這和美嬌娘的約

     會就會泡湯了。

註8:劍道或雙手刀劍不論在刀劍的冶煉製作和刀法操作技術的修練上,漢唐

     以來,原本都是從中國傳入日、韓的;由於種種政治因素,中國人失傳

     了這些技術要訣。後來也是因為十六十七世紀交替之際,日本戰國時代許

     多失主的浪人為討生活而淪為海盜,來襲中國沿海各省,明朝的俞大猷、

     戚繼光等名將奉命平定倭亂,為了知己知彼以期作戰勝利,俞、戚等人只

     好透過各種方式,把這些被日本精化改良過的技術與技法給尋了回來。

註9:《老梁故事汇》摸不着的内功 内功功夫多流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28RM1j0Ms)。

註10:參見林偉成(2017/0723)。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台灣新

     北三峽,中州道場。

註11:參見附錄暨參考材料之「內勁詳解—科學實證」。

註12:參見黃隆民(20170916)。漫談亂劍(增補)。台灣新北三峽,中州道場。

註13:黃隆民(2017/0916)。雙手刀操刀式概說。台灣新北三峽,中州道場。

註14:參見八木澤 誠。掌握縫隙就是劍道。劍道時代,531期(2016年10月

     號),頁53。

註15:千葉周作論打刺時機:打突をするのに良いタイミングのことで、昔か

     ら、3つの好機があると言われます。北辰一刀流の創始者で「剣聖」と

     謳われた千葉周作成政が書き遺した「剣法秘訣」では、1.相手の技の起

     こり頭(對手方欲起手施技的瞬間)出頭、出ばなとも言い、2.相手が技を

     起こそうとする瞬間 相手が技を受け止めたところ(對手格檔我方擊打而

     定格的瞬間)3.相手がこちらの打突を受け止めた瞬間 相手の技が尽きた

     と、体勢を整えようとする瞬間の「三つの許さぬ所」を、打突の好機と

     して上げています。

     また同書では、この他にも「四つの許さぬ所」があるとしています。そ

     れらは4.相手が居着いたところ(對手動作遲鈍停滯的瞬間)5.相手の動き

     が鈍り、停滞した瞬間相手が退くところ(對手受我逼攻致擬重整體勢

     而退後的瞬間)6.相手が攻めに屈したり体制を整えようとしたりして、退

     こうとした瞬間息を深く吸うところ(對手調整氣息而深吸一口氣的瞬

     間)7.相手が呼吸を整えようと、息を深く吸う瞬間心の乱れたところ驚懼

     疑惑が生じ、心が乱れた瞬間です(對手有所驚懼疑惑而心亂的瞬間)。基

     本的には「三つの許さぬ所」(上記①、②、③)が、逃してはいけない

     打突の好機です。

註16:相手と対峙したときに起こる心の動きを表した言葉で、驚いたり、懼

    (恐)れたり、疑ったり、惑ったりする心の状態を指します。四戒、四

    病とも言い、このような心の動揺をいかに制御するかが重要であるとい

    うことを教えています。1.驚(おどろく)突然の出来事に心が乱れて正

    常な判断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事出突然而致心亂無法維持正常的判斷)2.

    懼(おそれる)恐怖心が起き、攻めようにも退こうにも、体が動かない

    状態です。(攻守進退之間恐怖心起而致身體僵滯)3.疑(うたがう)相手が

    何をするのか疑心暗鬼になり、敏速な判断、動作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

    (疑心對手到底會怎麼坐而致判斷與動作遲鈍)4.惑(まどう)精神が混乱し

    て、敏速な判断、軽快な動作ができない状態です。(精神混亂而無法敏銳

    判斷及輕快動作)

註17:桶狹間之戰(桶狭間の戦い)是一場發生於1560年(日本永祿三

    年)戰國時代日本的戰役。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親自率軍攻入尾張國境

    內,在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一帶,遭織田信長領軍奇襲本陣陣亡。…義元乘

    坐著華麗貴重的轎子率領大軍行進到桶狹間休息。現代沒有「桶狹間山」

    這座山名,後人推測應該是沓掛城與大高城之間的中央點,該處有座標高

    六十四公尺的丘陵,離織田軍中島砦僅有三公里。…正面襲擊說(史料

    《信長公記》):此說法認為信長其實是正面朝向桶狹間山的今川軍進軍。

    信長認為敵軍運糧進大高城,又與我方兩處堡壘苦戰,應已疲憊不堪,當

    織田軍前進至山腳時,桶狹間一帶突然變天,降下驟雨冰雹,信長軍伺機

    前進至今川軍附近,等天氣放晴之後趁今川軍不意之際突然出現,開始展

    開突擊。此戰為最少三千餘織田軍奇襲剛遭遇豪雨或冰雹襲擊的今川五千

    人本隊(一般本陣備兵員不會超過1500人)。

註18:資料來源:原作:見る.學ぶ.教える イラスト劍道。作者:志沢邦

    夫、袴田大藏(日本體育大學武道學劍道研究室)。譯者:鄭維欣。校對:

    林柳余。出版:華英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2009年5月。

註19:(全文參見古川和男的劍道理論—取自

    http://www.wanwan.com.tw/redirect.php?tid=1091&goto=lastpost)。

註20:參見附錄,王順正(2000),人體的平衡,運動生理週訊,第59期,

    http://www.epsport.idv.tw/sportscience/scwangshow.asp?repno=59&page=1

註21:田定忠(2015),「暗夜驚魂—夜航錯覺驚魂記」。輯於《長空戰矛:中華

    民國戰機飛行員的熱火與血淚》。頁339-361。台北市,時英。

註22:「寒流帶月澄如鏡,夕吹和霜利似刀。」據說是劍聖宮本武藏生前最愛

    的詩句。這兩句是說,月照中天,看那江上的寒流,碧澄如鏡;晚風吹

    來,和著霜凍,其利如刀。寫秋末冬初的景象,淒清冷漠之中,透露出詩

    人的悲涼心境。出自白居易《江樓宴別》:樓中別曲催離酌,燈下紅裙間綠

    袍。縹緲楚風羅綺薄,錚鏦越調管弦高。寒流帶月澄如鏡,夕吹和霜利似

    刀。樽酒未空歡未盡,舞腰歌袖莫辭勞。

註23:電光影裡斬春風《星雲禪話》「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鎌倉圓覺

    寺的開山祖師,他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經駐錫於浙江台州真如寺。

    當時,南宋朝廷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元軍大舉南侵,逼近台州,無

    學祖元禪師於是避亂於溫州雁蕩山能仁寺。不久,元軍又攻進溫州,所到

    之處無不是八方狼煙,百姓慌忙地四處逃竄。一天,大批的元軍蜂擁衝進

    能仁寺,寺裡的僧眾早已避難他方,只剩無學祖元禪師一個人留下,獨坐

    在禪堂裡頭。元軍看到無學祖元孤身一人,即刻俐落地拔刀架在無學祖元

    禪師的脖子上,可是他仍然動也不動地閉目端坐,泰然自若。「和尚!你不

    怕嗎?」元軍的首領對著無學祖元禪師大喝。無學祖元禪師張開眼睛,看

    了看眼前這一群粗獷兇惡的元軍,從容不迫地說了一首偈子:「乾坤無地卓

    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原本殺氣

    騰騰的元軍,被無學祖元禪師這股沉著中見氣魄的道風所震懾住,不但不

    敢殺他,甚至還向禪師深深作揖,之後便默默地離開了寺院。後來,無學

    祖元禪師應日本之邀,東渡弘法。無學祖元禪師這首偈語的意思是,對一

    個修禪的人而言,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使被對方一劍了結自己的生命,

    也只如利劍砍春風一樣而已。人最珍惜的就是生命,當生命面臨危險的時

    候,一般都是倉惶失措、驚恐不已。但是一個有修行的人,好比日本的快

    川禪師,在敵人以大火焚燒他的寺院之時,他問大家:在大火中怎樣轉法

    輪?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快川禪師說了:「參禪何須山

    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如果我們能把內心的恐懼放在一邊,置生死於

    度外,這樣的定力更遠勝於刀劍的威嚇,所以元軍在無學祖元禪師威武不

    能屈的情況下,當然只有棄劍頂禮了。

註24:大強速輕--參見

    http://www.wanwan.com.tw/redirect.php?tid=2624&goto=lastpost

 

附錄暨參考材料

八木澤 誠(2016)。掌握縫隙就是劍道。劍道時代,531期(2016年10月號),

    50-53。

田定忠(2015)。長空戰矛:中華民國戰機飛行員的熱火與血淚。台北市,時英。

朱志清、黃隆民(2017)。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概說。台灣三峽,中州道

    場。

林偉成(2017/0723)。陳中州醫師劍道技法心法研創的整理。台灣三峽,中州道

    場。

黃隆民(2016/1207)。漫談亂劍。台灣三峽,中州道場。

黃隆民(2017/0802)。雙手刀操刀式概說。台灣三峽,中州道場。

 

菲律賓跨八個量級世界拳王帕奎奧(Manny Pacquiao)的技法十大特色

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rp81hxxE8

埃曼努爾·達披德蘭·巴喬,暱稱曼尼·巴喬,菲律賓前職業拳擊運動員、政治家,出生於棉蘭老島的布基農省,現為菲律賓參議員,及國際拳擊組織和《拳擊》雜誌輕中量級拳王,曾奪得8個不同級別的世界拳王金腰帶。

出生: 1978 年 12 月 17 日(38 歲),菲律賓基巴韋。

身高: 1.66公尺

(八個量級包括:沉量級, 羽量級, 蠅量級, 輕量級, 輕蠅量級, 輕中量級, 超羽量級, 超雛量級, 輕沉量級)

帕奎奧(Manny Pacquiao)技法十大特色:

1.拍擊格檔接刺拳(tab block tab jab)

    當帕奎奧不具進攻性地遊走時,一旦對手用刺拳試探,他會迅速用前手拍擊來拳化解,並立即以前手打出反擊刺拳(拳擊中的刺拳多為試探性攻擊,帕奎傲的反擊刺拳正是利用了這點,以拍擊破壞對手來拳,隨即用肩膀環繞之勢再次發動前手迅速反擊)。帕奎奧能夠完成此一動作應該和他「強手在前」的截拳道理念有關。他的連削帶打與截拳道的封手攻擊也很相似,隨後的肩膀發力結構和截拳道中的螺絲鉤拳也很相似。

2.越過刺拳的前手鉤拳(right hook over left jab)

    長臂展的前手刺拳輕鬆擊敗短胳膊的後手鉤拳,是拳擊賽中常見的場面,但在帕奎奧這裡卻出現了例外。1米66的帕奎奧躲閃刺拳時,會把頭傾向來拳的裡側,再從對手刺拳的上方打出自己的前手鉤拳。一般左架選手並不往裡側躲避,因為那會導致自己的頭部暴露在對手的右拳之下,但帕奎奧在對手右拳來襲時 ,會再度移動頭部躲避,或直接用更快速的右手拳回敬。這種前手鉤拳充分詮釋了截拳道「強側置前」的原則。前手因此不再只是用來刺探控制的輕擊,而是可以隨時造成對手重創,在前側對前側的局勢下佔據優勢。

3.單腳支撐飛拳(超人拳)(one-legged lead left )

    帕奎奧標誌性的「超人拳」,在步法移動中突然停止 同時身體前傾打出左直拳,此時右單腳垂直支撐身體(註:亦即右膝蓋瞬間打直,將反作用力量往上頂),一旦對手中招,他會迅速跟進繼續擊打(這種騰空飛拳更多見於綜合類格鬥技,佯裝起腿可以給提膝和騰空重心做準備,起跳後再向後蹬來開展身體,通過重力勢能增加出拳的力量(格鬥技選手現身說法:我進入時,手在下巴,然後我這樣(打出一記右直拳))。在拳擊中,不會有抬腿(揚腳起膝)的動作。帕奎奧改為以右足尖撐起地面的反作用力來出左拳,同樣利用身體重心突然前傾的勢能以增加拳力,最可貴之處在於他能在步法移動突然停步發出,不給對手預測的機會。

4.偷步連環後手拳(the double-left sneak)

    在正面連續出拳時,帕奎奧的前腳(右腳)會伺機挪到對手前腳(左腳)的外側。這樣對手左半邊身體會受到自己的阻礙,無法打出右拳,而帕奎傲的左拳則出入自由,輕鬆可以實現連續後手拳(或左鉤拳)。如果對手無奈而採用曲臂抱頭來防守的話,帕奎奧會順勢用右鉤拳猛轟對手暴露的軀幹外側,(移動到外側是拳擊經典步法,但傳統右架(正架)選手(左手左腳在前)若向逆時針移動,先動前腳時會形成腳步交叉現象,若先動後腳又會失掉先機,所以多見交戰雙方兩人習慣性順時針旋轉。)哪怕是左架選手像帕奎奧這樣 當做後手拳之後的主動變化來使用,更直接溜到對手身後的也實屬少見。而李小龍因強側在前,將其借鑑加入截拳道的體系之中,一旦潛入對手盲區,便可迅速打出重擊,大大提高了實用效果。

5.抬肘防守(the triangle guard)

    除了帕奎奧之外很少拳擊手這樣做----將拳撐在額頭上,肘部抬起組成三角形,用前臂承受或撥擋來拳。這可能是對手大多比他都高大得多。這種防守動作在泰拳和跆拳道常用於擋架以頭部為目標的高踢,但缺點也很明顯,當抬起手肘時,軀幹會暴露很多的空位。

6.左側閃接後手拳(left step, left cross)

    這個動作是左架選手教科書式的經典反擊方法。帕奎奧在對手的右後手拳攻來時,會向左側移動自己的左腳並將頭閃到對手右拳的外側,然後回敬一個結實的左後手拳。在發拳之前,帕奎奧有時會先用右手推開或刺拳,擊打對手頭部來營造更好的攻擊距離。

7.立拳刺拳(vertical jab)

    在對抗傳統右架選手時,左架選手往往能獲得許多白打刺拳不被反擊的機會,也可以把右刺拳做為一次組合擊打的收尾並安全撤離,帕奎奧則加入了更多的個人特色。他使用立拳刺拳來替代傳統的平拳刺拳。這種拳眼垂直向上的立拳,推動肘部即可打出,減少了肩膀的發力動作,在中近距離時速度更快,角度更刁鑽,更容易鑽進對手小小的缺口命中(參考截拳道中的立拳)。

8.前臂防守(forearm defense)

    帕奎奧對前臂的運用是相當聰明的。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他經常使用前臂精巧地控制對手,無論是像盾牌一樣封住反攻,或是破壞對手出拳路線而從容脫離。

9.過肩掄擺拳(rear overhand left)

    帕奎奧很喜歡從身體後方把拳頭弧線掄出來。發力時習慣頭往右方傾斜,這反而成了一個誘餌,使對手忽略了正從他身體後方掄過來的重拳,這使他得以打出令人震驚的爆冷一擊。帕奎奧在出拳時鎖定手臂角度,將力臂縮短,與截拳道中鉤錘鎖定手臂角度的理念相當類似。

10.上下組合(left-high, left low)

    上下組合同樣是很基礎的技法。任何一個拳擊教練都會提醒選手做高低轉換,但像帕奎奧這樣能在實戰中流暢運用的選手卻不多見。舉個例子,帕奎奧打出一個1-2-1-4的組合。普通是刺拳、後手拳打頭、再一個刺拳 然後用一個左鉤拳擊打軀幹結束;而他的對手以為是常規的1-2-1-2左右左右的組合,只護住了高位而被他打中了暴露的軀幹。

    帕奎奧的學習李小龍,在拳擊中應該屬於特例,並不適合所有的選手。之所以能使用以上技巧,是因為他出奇迅捷,有著驚人的技術基礎並善於捕捉時機。

(述者註:拳擊的準備姿勢分為正架(右架)與反架(左架)。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是正架,正架以左手為前手拳,右手為後手重拳;與其相反的準備姿勢,即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的姿勢為反架,我們習慣上稱之為「左撇子」。但由於現代拳擊的發展,根據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條件,在比賽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左右架互換的運動員和「假左撇」。由於反架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獨特站位、特別的打法,會使一般正架選手感到不適,從而心裡失去平衡,輸掉比賽。

    某次全國拳擊錦標賽共10個級別中有10名反架運動員進入最後決賽,6名反架運動員在決賽中奪冠,職業拳擊中像帕奎奧、張君龍這種左撇子高手也是屢見不鮮,可見反架運動員在技術上的優勢。

    在戰術上,對付左撇子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地至始至終地攻擊左撇子的右方(外側)(也就是自己的左方),用迂迴的步伐,或是滑動的跳動,總之在整個繩圈內都想方設法地接 近對手的右方,攻擊對手的右方。這種老是攻擊對手右方的戰術一開始是不怎麼習慣的,但是必須這麼做 ,不論進攻防守還是還擊,這種不斷向對手右方迂迴進攻的戰術,其根本一條就是避開對手左手攻擊的力 量和範圍。由於你總是接近他的右方,使得他的左刺拳左直拳左勾拳和左腿都無法發揮威力,他不可能把 左拳打到右方來,即使橫過身子打過來了,也是毫無力量的,並且還會使對手用力過猛而失去平衡,即使打過來的右拳也是弧形的,比直拳容易防守得多。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6zmaPn.html)

    梁宏達也指出,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打法的特點是「防守反擊打法」,擅長在中遠距離打你,你打他打不著,其閃躲包括下潛種種技術,世界無雙。

破解李小龍寸勁 出拳勁力取決腦部結構

   李小龍的絕招「寸勁」(one-inch punch),令無數功夫迷甘拜下風,其拳頭與目標即使只距一吋,亦能把對手打到飛起(2圖)。英國一項研究聲稱破解「寸勁」奧祕,習武之人能使出「寸勁」是因腦部結構異於常人,能高度協調肌肉發力。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研究,分別邀請12位平均練習空手道逾13年的黑帶高手,以及12位定時運動、但沒有學習武術的人參與實驗。研究員測試兩組人的出拳威力,要求他們發力出拳,拳頭與目標的距離約為5厘米,即跟「寸勁」的標準相若。結果一如所料,黑帶高手出拳的威力較強。經腦掃描發現,黑帶高手腦部結構與另一組人的小腦(Cerebellum)及主要運動皮質區(Primary Motor Cortex)結構有所不同,該部分與控制身體動作有關。研究員認為,腦部結構的差別,令黑帶高手協調肌肉動作方面做得更好,在出拳時能準確拿捏時間,高度配合手腕及肩膀的動作,令力度大大提升,至於肌肉爆發力則較為次要。

 

李小龍寸勁 腦結構造就  英研究解釋武林高手出拳勁力

【明報專訊】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一寸拳「寸勁」赫赫有名,不過許多人無法理解,他如何能在極短距離間,一出拳就令對手倒地。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武功高手出拳又快又狠,關鍵不在於肌肉力量,而是腦部結構與常人不同,能更好地協調全身發出力量。

    倫敦帝國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檢視了12名空手道黑帶高手與12名年紀相仿的參照對象的腦部構造。前者平均擁有13.8年的空手道經驗,後者經常做運動,但沒有任何武術根柢。兩組人員被要求在5厘米距離內發力擊打,這樣短的距離有助於減少差距,作更有意義的比較。所有人都在身體多個部位佩戴紅外線儀器,用於測量各部位移動情形和速度。

    研究顯示,黑帶高手出拳較猛,但他們力量的大小並不取決於肌肉力量,而是在於手腕與肩膀的同步配合度究竟有多高,這代表腦部控制肌肉移動的因素對揮拳動作有重要影響。主要研究員、倫敦帝國學院醫學系的羅伯茨博士(Ed Roberts)表示:「我們認為這種能力可能與小腦內神經連結的些微差異有關聯,這讓黑帶高手能非常精確地同步施展手臂和軀幹動作。」

跟小腦神經連結差異有關

    兩組人員的腦部掃描顯示,空手道高手的小腦和初級運動皮層結構與常人不同,其中白質更為發達。腦部皮層主要由灰質和白質組成,灰質是神經元聚集區,白質主要由神經纖維組成,作用是在不同腦區之間傳遞神經信號,協調相關腦區的活動。研究報告發表於《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期刊。

 

每日郵報/新華社

新華社倫敦8月15日電(記者黃堃)

    武術高手為什么能爆發出比常人大得多的擊打力量?這不只與他們肌肉本身的力量有關。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空手道高手腦部結構與常人不同,以便他們能更好地協調全身發出力量。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學術刊物《大腦皮層》上報告說,他們請12名空手道高手參與了研究。這些人練習空手道的平均時間近14年,現在都已達到黑帶級別。同時,研究人員還請了12名經常鍛鍊但從來沒有練習過武術的普通人作為對照。

    這兩組研究對象被要求在5釐米距離內發力擊打,這個距離較短,有助於減少差距,進行更有意義的比較。所有人都在身體多個部位佩戴了紅外線儀器,用於測量各個身體部位的移動情況和速度。

    結果顯示,空手道高手的擊打力量比普通人大得多。而他們的力量大小,又不只與肌肉強度相關,還與身體各部位的運動協調性相關,他們的腰部和肩部能夠更好地協調動作,給拳頭帶來更大的力量。

    對所有人腦部進行的掃描顯示,空手道高手的小腦和初級運動皮層這兩個部位的結構與常人不同,其中白質更為發達。腦部皮層主要由灰質和白質組成,其中灰質是神經元的聚集區,而白質主要是由神經纖維組成的,其作用是在不同腦區之間傳遞神經信號,協調相關腦區的活動。研究人員埃德·羅伯茨說,這種腦部結構的差異,可能是空手道高手能夠更好地協調身體各個部位併發出更大擊打力量的原因。對於武術高手的各項運動能力究竟與腦部哪些區域之間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