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玖、黃隆民老師與弟子討論「一打一揭」

2021-04-23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門人黃隆民、陳建榮、朱志清

2020.12.09.

建榮寫道:

        剛才從百度上查「一打一揭」之義,結果如下:

"一打一揭"是明代棍法中最基本的攻守技術之一。打即壓人棍而進,揭即撥人棍而進。俞大猷《劍經》:"凡日日將棍一打一揭自習打揭,俱要自聲,久則自有力。高不過目,低不過膝。"又:"一打一揭,遍身着力。"唐豪、向愷然在《國技大觀》中注釋:"打者,己棍壓人棍而進,身起則壓重,揭者,以己棍撥人棍而進,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所謂一打一揭,遍身着力者,着遍身之力,於一打一揭之棍也。"

 

以下是我的理解:

        「壓人棍」在上星期六老師的指導中,大支的是由上往下往下敲打對方的劍;在逼攻中則是以霞之位施壓制對手的劍。「撥人棍」打大支時是由下而上撥擦對手的劍使離中線;在逼攻中則是以小燕飛扶起對手的劍。在動力的使用方面,「遍身著力」指的是全身整勁,至於「身起則壓重」、「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都是反拍的運用。身起則壓重是指膝蓋頂直瞬間能往下貫注強勁的力道;身沉是指重心下沉帶動類似舂米的動能,只是舂米是由下而下,撥則反之。

 

黃師回:

       基於你的理解所描述的遠遠低淺於實際上我指導過你的攻守實務,你這好像就只是在做字面翻譯而已,真正本門劍術理論的體系遠深厚指,實務操作上的驗證也比此複雜許多。講起來,你若能在理論與實作上有更深入而完整的論述,實際上你在地稽古的境界上,就不會一直陷溺在只知重實高頻盲打躁進的層次上而已。建議你再多思考一些,看能否系統化在你心中整理出一個理論與實務整合起來的簡化原則,來做為你地稽古的指導綱領。

 

黃師問志清:「不知你對以上這個對話有何評述?」

志清回答:

  • 若按照百度的文字資訊,我對畫有底線的字句之初步解讀如括號內所述:

(一) "一打一揭"是明代棍法中最基本的攻守技術之一。打即壓人棍而進,揭即撥人棍而進

(所以一打一揭就是「一壓一撥」了!「壓、撥」之際同時兼顧入身,這又涉及到逼攻之際的距離、角度等方位因素,以及對方的波峰波谷等打機是否可以施展壓(打)、撥(揭)技巧,乃至於對方的招式、意識也要同時考量。總的來說,就是要能夠掌握對己有利的間合,才能一邊入身逼攻,一邊壓(打)、撥(揭)。)

(二)俞大猷《劍經》:"凡日日將棍一打一揭自習打揭,俱要自聲,久則自有力。

(這意味著雙手臂放鬆,勁力上傳,如石動總師示範的劍柄在手之內振出聲響嗎?)(榮:對此我的解讀是要能舞出風切的聲響,也就是說要使勁,不能只是比個樣子。之前我傳給老師看松崎賢士郎的素振影片(https://youtu.be/qx7ctxInOpU),他舞得剛猛十足,「俱要自聲」我想是要有這個樣子,當然啦!如果能夠多用下半身的力道來素振會更好。)

(三)高不過目,低不過膝

(這是全身整勁的指標。整勁整得好,手部就不會喧賓奪主,干擾腳腰之力。也就是力量整合後,尚會有個煞車力道讓棍、劍等兵器在打中目標的瞬間,因合力歸零而使兵器停留在擊打部位上方頂多三公分處,而這麼樣的使劍風格會讓對手覺得我方的劍很黏~黏著目標、黏著生命線,透過劍尖給予對手施展相當大的壓迫感和威脅性。由此觀之,許多劍士在打中面部後,雙手高舉,此乃不合格。而我自己多次因為未擊中目標,使劍尖敲到道場地板,而被師祖多次指正,這也是整勁失敗,手部(意識)過盛的犯錯證據。文中高不過目、低不過膝,指的就是避免意識、四肢濫用、整勁未竟一事)(榮:志清的見解我深表贊同。要避免某部份意識過盛所導致的太過或不及。)

(四)"又:"一打一揭,遍身着力。"唐豪、向愷然在《國技大觀》中注釋:"打者,己棍壓人棍而進,身起則壓重

(1.師祖曾經示範過一個動作:老人家把劍放在我的劍上,雙劍相交夾角幾乎呈90度。然後師祖壓制我的劍,要我試著把他的劍抬舉起來。我出了不少力,有那麼一點蜻蜓撼石柱的感覺,後來回家試驗,把劍架在櫃子上,才領悟到這是槓桿原理。老人家把劍搭在我的劍上後,有那麼一點要藉由雙劍相交的支撐點來把自己身體撐抬起來的味道,換個比喻,猶如撐竿跳的選手在竿子插地而竿彎的瞬間,選手要把自己撐離地球表面的力學展現。我的劍當下承受師祖50多公斤的體重傳來的重量,以我雙臂之力,當然難以抬起師祖的劍。2.以前老師教我劈柴,素振木刀快要擊中目標的瞬間,雙腳膝蓋打直頂起,讓木刀末端有加速度,也可以急煞定刀。如果要用一個比較淺顯的比擬來說明這兩個例子的共通性,似乎可以用「翹翹板」來形容了!翹翹板只要一端下去,另一端就會翹起來,今整勁之後,(一肢或兩肢)下肢打直,腳尖推動地球、跟地球借力後產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可視為翹翹板的一端高起,此時另一端的劍尖就產生往下的力量。此二端力量方向相反,但力道可以相若。如此來看「身起則壓重」這一句話,就不難理解。然而若沒有全身整勁,單單依賴雙臂之力,自然較難以理解這句話的真意。)

(五)揭者,以己棍撥人棍而進,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

(這句話比較不好詮釋,我是將木刀穿入椅背、試圖將椅子舉起,才對這句話有比較具體的理解(下圖)。雙手持木刀意圖將椅子抬起,因力道相抗(椅子受地心引力影響,有往下的重量;我要抬起椅子,需施以往上的力量),此時我雙腳微彎,重心下沉,才好把椅子上抬(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持劍不能太正,需有點小燕飛之類的斜角才方便使腰腳共同出力)。前述所提到的翹翹板也可以在這裡詮釋,身體這一端的力量下沉,兵器端的力量就往上翹,跟前一句「身起則壓重」恰恰顛倒。)

(六)所謂一打一揭,遍身着力者,着遍身之力,於一打一揭之棍也

(遍身著力,全身整勁也。以全身整勁之力,行一打一揭(一壓一撥)之實,整勁整的越好,兵器端往上或往下的力量以及煞車點就控制得越精準,如此一來輕重力道衍生出虛虛實實,自然可讓對手捉摸不定。)

 

二、延伸探討

(一)關於「身起則壓重」

前文所藉以比喻的「蹺蹺板」,來詮釋人體下肢撐起頂直後,竹劍劍尖可由上往下打下去。這當中的技巧,就是所謂的剪力和壓力的彼此調和、運用。大學練劍,老師多次講解一支面打出去,除了前腳踏直,後腳也要立刻踢進來產生一股剪力,讓劍尖運行的後三分之一產生加速度的效果。當時懵懵懂懂的,不是完全清楚剪力的定義,只能抓個大概的理解,反正就是這樣用這樣打就對了(但沒把這環節搞懂,總是心理不踏實)!後來讀了研究所,某一堂課討論到壓力和剪力對於身心障礙者照護的影響。課程內容我忘記了,但我永遠記得與教授討論時,我搞懂「壓力是由上往下施加的力道」,其餘「水平移動的力道則屬於剪力」,雖然這樣的分類尚缺精準,但已可初步解答存放在心中多年的疑惑。如此看來,「身起」的必要條件就像摏米前三個步驟(屈膝、落劍、雙手微微使勁)完成後,施加在前腳掌(乃至足尖)的壓力推動地球而同時儘可能減少這股壓力損耗的情況下(例如:雙臂過度用力、雙手意識過盛),壓力力量轉換為反作用力將「身」體頂「起」來,甩打出一支劍。而後腳夾剪進來則是產生水平移位力道幫助竹劍在後半段甩打出去,造成推波助瀾、讓劍加重、加速打出的效益,此謂「壓重」。越是高手,後腳夾剪進來的時間點和前腳踏直的時間點越相近,整勁效果也越好。

「身起」部分,在左腳、右腳分飾自由腳、軸心腳,以及壓力(轉換為反作用力)、剪力的調和搭配下,可產生快拍、正拍、反拍三種打法:

1.軸心腳趾尖挖地(讓趾尖挖地壓力推動地球轉換為反作用力)、自由腳飛踢(剪力)對手下腹,反作用力傳送到左手腕乃至劍尖,使其沿彈道式軌道送出,如此打出一支,是為快拍。

2.如上一段文末所述,(通常是)前腳自由腳移位變成軸心腳踏地(壓力)、後腳軸心腳變換為自由腳往前腳剪進來(剪力),兩腳作用完成時間與劍尖打中標的物的時間點越是相近,則趨於正拍。

3.如前述第2點,兩腳作用完成時間後,與劍尖打中標的物的時間點有一小段落差,則屬於反拍(這只是三種反拍(上下(兩腳上下踩踏)、前後(腰部前後擺盪如鯨豚游泳)、左右(腰部左右旋轉)的其中一種)。

 

透過讓「身起」的運作機制,來產生「壓重」的威力效果。但真的要「壓『重』」嗎?這裡最饒富趣味的,就是讓劍尖疾停的煞車點運用,也就是所謂合力為零的時間點。老師曾多次指導,煞車點煞得精準,可以讓受者橫架在頭頂的竹劍遭重重敲擊、適度敲擊,以及沒有被敲擊這三種效果,實際地稽古時,相互穿插運用可產生「虛虛實實」的效果。虛假擊出,可以讓對手原本預計要強烈兵刃相交的預設立場產生落差,而生驚懼疑惑之效,而我方也能以節省能量消磨的方式來同對方互擊(四兩盪千斤)。欲達此目標,需日日練習顫功高頻打靶。而打靶時要能:

1.立身直挺中正,不宜駝背叩首使身體軸心偏斜若干角度,方能有效全身整勁,將足底反作用力有效傳達至劍尖(當然這又跟意識導引有高度相關)。

2.夾雜虛實、輕重、快慢、大小之劍,猶如譜一首樂曲。

3.除了上述左右腳按地復以纏絲扭腰的顫功打靶,也須能夠練習前後進退打靶,外觀如似中藥行以鐵研船磨藥般,此間虛實、輕重、快慢、大小可分開練,也可以彼此縱橫夾雜練習。

4.高頻打出,還得兼顧「低音感共鳴式逆式吞吸法」。

 

      如是觀之,「壓重」,只是一個代名詞。透過反作用力讓身與劍之間產生類似蹺蹺板運動特性的「身起」運作,來操控竹劍好似放勁如放箭般地打擊出去,但真正施壓打在標的物的氣力有多重?透過腳腰屈伸纏絲扭絞,其輕重虛實打揭之妙,存乎一心。

 

(二)關於「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

        前文提到我把木刀穿進椅背,將椅背撐起,試著理解「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這句話。但這樣的詮釋似乎隔靴搔癢,難以確切。緣此,我開始蒐羅視頻資料以及回顧習武經驗中的見聞體會,設法解答隔靴搔癢的不快。以下7例是我搜尋後而彙整的資訊,請參考。

1.由於劍經一文乃是以棍法的立場來陳述,故有必要追本溯源,從棍法的觀點來思考這句話的原意。棍法我沒學過,但刺槍術倒是摸過幾回。刺槍術在基本刺擊技術裡,有兩招是「上擊」、「橫擊」,那是右腳以弓箭步踏出,重心下沉,此時將槍托由身體右下側往左上撩起,以槍托招呼對手的下巴、太陽穴等上半身部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HWuixbL7s&t=93s。1分12秒~1分28秒)。

2.韓國人將劍經附件的對打圖片拍成連續動作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WN2sI2D8E&t=45s),君可見在50秒~1分03秒、1分53秒~2分13秒處的那一幕也是讓棍子斜飛往上,但異於刺槍術,片中的棍子是從身體左下側往右上劃出。而劍經的棍法有沒有和刺槍術一樣,讓棍頭從身體右下側往左上打出?請參閱以下視頻即可瞭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WN2sI2D8E&t=45s)。

3.日本杖道部分(同樣是棍子,在日本就稱為杖?):今以「2017第4回廣島杖道大會 個人演武(森本範士、村上教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MJuDneD6Q&t=62s)」之視頻為例,杖頭也有在骨盆下沉時,從自身左右兩側或低位或高位以迴旋方式來攻守,或是類似本門摏米的前半段動作將杖頭自高位打出。但示範者沒有讓雙手肘夾緊腰肋,其兩臂容易離開身體,故原本應整合的勁力也就容易淪為以雙臂之力在使杖了!

4.日本合氣杖:在視頻上找到合氣杖組杖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UPTaEnTWU&list=PL1CTBkbu3UqTx-GVc6qZ3j9gMoyIng34z&index=1),算是比較擬真的了!攻守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雖然我對其使杖和定杖的動力來源持保留態度,但在表演對打過程,亦可觀察到要能夠將杖頭從高位成功擊打對方,氣力足夠的條件也是骨盆下沉,讓杖頭甩打出來,這亦和本門摏米動作的前半段極為相似。

5.2020/1118老師傳來一則訊息:「當你被推撞時要如何防衛」(Dan Lok 駱鋒 - 當你被推撞時要如何防衛 - 李小龍截拳道系列 | Facebook),在影片中,教練反覆示範雙臂以三角形姿態由下往上伸直往對方眼鼻部位刺擊,一招「詠春拳小念頭」就反守為攻,後續的攻擊動作蘊含著骨盆下沉、旋腰、打擊的動作。而我正納悶「小念頭」並沒有骨盆下沉的蓄勢預備動作,此時雙臂的力量足以連消帶打嗎?結果在影片倒數48秒,看到駱教練教得興起,在旁演示「身沉」之際,雙臂同時往上,透露出當中整勁的奧秘。

6.傳統劍道一支大支面的基本揮擊動作,先是右腳一步滑出去、身體下沉,同時雙臂將竹劍高舉頭上。待右腳伸出到某個極限(或是某個時機點)才踩踏地面讓頭頂竹劍擊打出去。這樣的竹劍啟動方式偏賴雙臂而非骨盆下沉(身沉),有那麼一點點抵抗地心引力的味道。因而即便右腳往前滑成就了「身沉」的條件,但「棍自起」的力量應不如刺槍術和視頻中韓國人演示劍經棍法這兩者兵器走迴旋路線那樣「有力」。

7.本門摏米動作的預備式,右腳滑一步出去,中段竹劍沒動靜,待左腳剪進來,將竹劍踢到頭頂使其略成水平樣態,而後骨盆倏地下沉,那一刻原本略微水平的竹劍猛地翹起,比起傳統劍道的竹劍啟動方式,此法較符合「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的整勁原則。

 

        透過上述七例,來檢驗「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這句話,我得到以下四點小結論:

1.棍法兩端皆可攻擊、竹劍通常只用一端來攻擊對方。但攻擊端在待命時,倘若是朝向身後方向(此謂「大支」)而隨骨盆下沉被甩打出去會比較順手,暨省力又符合整勁原則。掌握這個原則,可以從大支練習到中支,甚至是攻擊端朝向身前方向的小支無色打法。至於其他構型、招式,例如:平青眼、小燕飛、小霞之劍也可以充分善用「身沉」的原則來應用,而非單單依賴雙手來操控。

2.本門航母破浪杉木劍,可以說是「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的最佳操刀式代表。拜拜拜得好,意味著:(1)腳下一步兩劍且維持單重平衡;(2)骨盆穩定運作而不僵化;(3)雙手意識不干擾勁力整合。如是互擊,省力有效,於第七打機更可壓榨出對手的第0~第3打機空檔。若再融入「複式切返」的擊打路徑,那麼這樣的航母破浪杉木劍在攻守之際,就更顯跌宕多姿了!

3.當攻擊端欲從身後方向打到身前方向時,除了像本門摏米的前半段,竹劍懸於頭頂而後順著骨盆下沉及地心引力來運行方較省力外,其他攻擊端所處的三度空間位置,無論是左右脅構或是再高一點的腰際等,若要有效整勁復以擊打有力,除了借用地心引力的力量之外,棍頭(杖頭、劍尖等)從身後通常還得沿著迴旋路徑盤旋而上,被帶位到身前。骨盆下沉再摻以腰部旋扭的整勁功夫,會比傳統劍依賴雙臂抵抗地心引力、直上直下發勁要來得有效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雙臂直上直下在緊急狀況可用,但仍須戒除這樣的習慣。兵器如此,徒手也是,這點從駱教練終究秀出身沉使出小念頭而看出端倪。

4.第3點所述的「棍頭(杖頭、劍尖等)從身後移到身前」,通常會搭配左右龍行步(或是合氣道的左右擺動、本門蜥蜴奔漂、開腳顛等步法),但步法曲度的大小,會跟功力有關。功力越高,曲度越小,換言之,切板轉尖的角度也越細緻。

 

(三)「身起」和「身沉」的合縱連橫

        從前文探討可知,透過「身起」、「身沉」和自身四肢連動的搭配,可以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操刀方式,例如:杉木式、彈道式。而攻守雙方的劍在彼此互動、爭搶八種打機當下,「身起」之劍可攻可守;「身沉」之劍亦是。攻者,尋隙而破其勢;守者,互擊也。劍道教誨中有「懸待一致」之句,提醒習者攻守需兼顧,以此而推之,「身起」、「身沉」更不可偏愛一方,兩者交錯運行(身沉、身起、身沉、身起……),共同運轉,合作無間,猶如piston(如下圖。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gWzvx46J0),方能制敵。

 

        故身起、身沉若能合作無間,骨盆上下起伏無間斷,如同活塞,則可以打出「黏人」的攻勢,其特色甚能藏意識於刀鋒,最後一刻方出手(這又跟「雙足如踩風火輪」的連枷劍相通了!)。以黃老師昔日傳授的妙技為例,敵我雙方交鍔後,對手意欲退打一支,我方先往前半步行摏米之劍與對手互擊,此乃「身沉」。互擊後,對手欲揚長而去,我方再行半步將後腳夾進前腳產生剪力,以第0打機得手取面,此為「身起」。

陰陽不能相缺,師祖說過:「有男就有女,有好天氣就有壞天氣;有minus就有plus」。骨盆下去自然要起來,起來之後還得下沉,如此這般,滔滔不絕,意識、動力來源等也才不會停頓而自我生出空檔,任人宰割。

(四)打揭壓撥的路徑探究

        若從「打即壓人棍而進,揭即撥人棍而進」這句話可約略得知,「打」是由上往下擊出,「揭」則反之,由下往上出手。以前老師有介紹過米字形路線,不論是大支還是小支,由上往下砍劈以及由下往上撩擊各自約略有三種路線,這點也可以從複式切返劍尖去跟回的路徑可以獲得驗證。

其實在敵我雙方的三度空間裡,這米字形六種路徑只是個梗概,讓練武者好依循。實際對打時,不同對方的身高、體型、招式等各有主客觀條件,一個練武者不應該太死腦筋的墨守這六條路徑。更積極的練法,可以把米字形的上半部視為一個半圓形的量角器,在這量角器的180個角度裡,有沒有辦法都能操劍自如,來與對手互擊或見縫插針呢?同理可證在米字形的下半部存在著另一個反過來的量角器,上頭的180個角度也應當能夠由下往上拂擊。

 

        開個玩笑話,如此一來一打一揭變成「多打多揭」,一旦能練就此番功夫,即便對方劍如雨下(原文是「箭如雨下」),我方或打或揭總是有辦法反應,但致勝關鍵在於我方須得堅守「凝點通觀、力起腳底、全身整勁、切板轉尖、藏鋒互擊、虛實相應」等諸多原則,方能夠打出第N+1支來料理對手。

而要練就對陣之際可以打出第N+1支的本領,平日打靶就不可荒廢。本門顫功打靶為中州師之獨創功法,打靶時頻率可高可低,力量可輕可重,兼之可鍛鍊逆式呼吸、腳底力量、勁道意識上傳等心法,是一整合石動中州派基本功的重要關鍵之一。而2020/1108黃老師在中教大指導之另一打靶技巧,由遠而近、由近而遠,沿著對手生命線一路敲進敲出,猶似中醫鐵研船磨藥般(也像是遊樂園的海盜船),上下滑盪,饒富趣味。當然,這樣的「鐵研船打靶」,難度不低,除了把握顫功打靶的原則,尚得維持一步一劍(或一步兩劍)進退之際的單重姿態,絕非易事。今打靶又多了一種變化~想像一下整個靶子與上下兩個隱形的量角器重疊(姑且稱之為「量角器打靶」),如此練習360度以內多個角度的輕重虛實打揭揮擊,久而久之,本身出手攻擊的路徑可增添許多變化,面對對手猝然改變的劍尖路徑也不至於心慌意亂,實有必要勤加操練。

        這三種打靶各具特色:顫功打靶部分,練習者在靶子前幾乎原地施以高頻打擊;鐵研船打靶則是讓練習者進退之間能穩定打擊;而量角器打靶,則是讓練習者如顫功打靶般站在原地,練打各個方位的打擊點。若能綜合這三者打靶特性,不但可以練出輕重虛實高頻劍的底子,於直線進退趨避之間尚能以切板轉尖之法封住攻勢、搶打生命線,復以多打多揭神來一筆從不同方位攻守,依我看來,連鬼都會被抓走了!

        懂得此理之後,可以黃師的另一妙技為例來詮釋「多打多揭」。2020/1108黃老師講解如何因應對手的二連擊或三連擊來反打一支無色劍,現假設對手是三連擊殺將進來,第一支小手進來,黃老師扭腰、雙手向右微捲使竹刀呈小霞之姿來化掉對手之力並使其偏離路線,這個是「一揭」,也是「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接著對手第二支欲打面,黃老師再扭腰將方才處在右側的竹刀帶到左邊略高位置,使其呈現中/小燕飛,讓對手的竹刀再次滑開,這個也是「一揭」,也還是「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這兩支都是下方量角器的進擊路線)。最後黃老師的劍已經高舉到頭頂,適時機打一支無色劍,此為「一打」,但這支可以是「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的杉木劍,也可以是「身起則壓重」的推拉式,更可以單純到好似鯨豚游泳的甩竿劍。這一招藏三式的鯉魚劍(蛇劍),緊守自己的生命線不讓對方的生命板輕易切入,同時黏著對方,在對方停頓的那一刻第0打機給他巴下去,使其為之氣沮,武俠小說中的「連消帶打」,原來就是這樣。以前我大概將焦點放在上半身,觀察扭腰讓那把劍如何左卸力右卸力,現在知道學問不是只有我膚淺的目光所注,當中還藏著身沉、身起、一打一揭等奧妙。

         另一個案例是我自己。因為書寫本文,對於自身的缺點有了更具體明確的瞭解。以我個人偶爾使用的「面-返胴」這一招為例,在揣摩「身沉則棍自起有力」這句話時,我才意識到我是一邊滑步入身,一邊用手往上擦擊對手的竹刀(由下往上的路線),勁力早已斷成上下兩截。沒錯,這樣的打擊動作華麗、聲響大聲,裁判八成會採納,但就本門及劍經一文的標準而言,是不合格的。滑步出去雖使身沉(骨盆下沉)而產生動能,但卻白白浪費,獨留雙臂使力將竹刀往上撩出去,這樣的「一揭」又哪來的合格空間呢?應善用這個骨盆往前下沉的力量以及附帶的竹劍慣性,讓竹劍可以擺盪而上,從而落實「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的教誨,這樣的「揭」,才堪稱合格,整勁成功(忽而想起快拍彈道式的左/右足尖往地下用力紮下去時,反作用力讓手臂、劍尖沿著拋物線發射出去,也是整勁成功的另一例)。

 

三、結語

        俞大猷畢生剿寇,身經百戰,其所傳授給兵眾之棍法,乃生死之際積累出來的智慧結晶。單兵與倭寇盜賊對戰,有極高的機率是一個要解決多個,幹掉一個還有下一個等著對殺(應該也有像末代武士電影混戰的情境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AbEOCFlfU)),故以哪一種動能來操控兵器是絕對要講究的。廝殺當下若只憑雙臂揮舞刀槍棍棒要砍殺海盜,保證砍不到幾個,雙臂必然酸軟、呼吸定然紊亂,何來殺敵之效(末代武士那混戰的場景,大部分還是用手臂在揮刀斬殺,但畢竟是拍電影,這部分場面熱鬧就好,其動力來源倒是沒那麼講究了!)?數百年後的唐豪、向愷然點出打、揭的關鍵在身起、身沉,這與老師提到的骨盆一下一上之舂米動能帶動全身連動,乃殊途同歸。茲將身起、身沉、打(壓)、揭(撥),以及前述的量角器圖像這些變項置入下表,可呈現骨盆上下做動與棍、刀兵器的打、揭路線彼此之間的關連。從這個表格提供的訊息來觀看老師多年前轉傳的視頻「雙手刀基本刀法及用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rTQi0j8RE&t=138s)」,觀點就可以更清晰:哪些是「身起而壓重」、哪些是「身沉則棍自起而有力」。至於視頻中腳下雙重出手,應還有調整為單重的空間,但此處暫不討論。

        因骨盆做動而產生的打、揭功效到底是攻還是守?我認為不必被此綁死,基本上與兵器互擊稱為「守」,尋隙欺之謂之「攻」。整體而言,兵器互擊也好,逮到破綻就打也罷,都是要在積極主動的心態下行動。而「積極主動」的展現會是步步進逼、壓迫對手失常;也會是引蛇出洞、反將一軍。沒有這樣的心態,對手哪有可能讓我們予取予求,想壓就壓(擠棍壓人棍而進)、想撥就撥(己棍撥人棍而進)呢?

        另積極主動逼攻也和步法有關。在拙作「單兵入身挺進逼攻之心功技法」多有著墨,此處不贅。今思考步法、操刀法在協同打、揭之際,心中若尚能建立「身起、身沉」的心智圖像,相信在打刺鏖戰當下的心態會更加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