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肆、雙手刀操刀式概說

2020-09-23

 雙手刀操刀式概說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黃隆民 編述

 

一、前言

    當今全世界劍道運動界在玩的冷兵器形制,其實是屬於單刃的刀而不是雙刃的劍。當然在中國刀劍歷史上,最原始的分類,可能沒有後世分得那麼清楚,因此即便到現在,明明是單刃的日本刀,其劍理劍術劍法還是統稱「劍道」,也沒有改稱為「刀術」或「刀道」。

    劍道運動界連初入門者都知道,日本將刀術刀法稱作「劍道」,是取法我國東漢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裏頭內容遺佚而僅殘留目錄「劍道三十八篇」的「劍道」一詞。而在當代中國大陸武術界,傳統上對刀與劍的區分,眾所皆知,大家耳熟能詳的都這麼說:單刃為刀,雙刃為劍;刀法主砍劈,劍法主削刺;刀走剛猛,刀隨身走;劍走輕靈,身隨劍走。如此這般云云。

    然而考諸我國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劍,雖為雙刃,其形制則尚厚重,想是以砍劈為其主要操作方式。時至有漢,據考證有所謂「環首刀」者,其形制則屬相對較為細長的單刃兵器,可是仍然有稱之為「漢劍」的;一直到唐朝,這樣的細長單刃兵器,當時的人可能還是稱之為「劍」而非如後世考古者將其稱之為「唐刀」也不一定。後來,唐刀的冶製及其操作方法傳入日本韓國後,被日韓予以彎弧化,除了因應馬戰揮擊便利之外,其製作方法的工藝水準以及武學上的操作技巧則更是多有精進。不過這兩方面的技藝在中國反而幾乎全面失傳,直到十七世紀初日本戰國失主的浪人海盜侵擾明朝大陸沿海後,才有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為求剋制其利,而四方蒐尋將其軟硬體之法求回中國,比方說《辛酉刀法》、《紀效新書》等即是。據考現今在中國大陸還留有習練「雙手刀」這樣的武術門派,也許就是明末俞、戚兩位將軍旗下官士兵所承傳下來的吧。不過大陸武術電影導演徐浩峰先生認為,即便宋元明清諸朝實施民間禁武,唐代的刀劍技藝並未全然失傳於中國民間,而多多少少以各種方式流傳了下來。

    閒言略表如上,本文以此開宗明義主要的用意,是想對要講的主題先做個用語上的澄清。幾十年來,劍道界對界外人士都說自己練的是「日本劍道」,但在實務上,試斬演示時,又說揮砍的是日本刀;在比劃日本劍道形時,拿的是未開鋒的居合刀,但平時練習比較常用的卻是「木刀」或「木劍」;一般日常稽古對打練習時拿的器械則叫「竹劍」或「竹刀」。教練在向學生說明「しない」(「竹劍」或「竹刀」)的結構時,會說哪裡是「刀背」,哪邊是「刀刃」,而同時又會說這裡是「劍尖」,那裏是「劍柄」,然後「劍柄」上護手的這個叫「刀鍔」…。如此這般講慣了或聽慣了,大家也都知道彼此在說的是甚麼,從來沒有人會質疑教練或同好怎麼又是「刀」又是「劍」的混著講,難道不會錯亂嗎?答案是「不會」。因為大多數人沒那麼考究刀與劍的差異,畢竟光是武術界本身,這樣的異同錯亂不是從春秋戰國時代就一直混沌到現在,而且還是亂得有點理所當然嗎?但今天既然要留個東亞冷兵器的「兵法」紀錄,就不得不有個清楚的區辨與交代,也許至少多少會比較有點專業的味道吧。

 

    不過,除了雙手刀以外,中國大陸現下確實也有以雙手執持之雙刃長劍的武術,據說其中最有名氣的武師是一位已故山東青島人士于承惠,先生創有「雙手劍二十法」,其劍訣要點為:抽帶雲抹提,點崩撩刺擊,絞截斬格劈,挑撥掛錯洗。據說于氏功底的源頭是山東煙台市萊陽螳螂門的雙手劍法,而螳螂劍法則起源於郝家門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達摩劍法;亦即近幾年流傳的螳螂「雙手劍」就是從郝斌拳師的螳螂「達摩劍」中演變創編的。螳螂雙手劍講究十二劍字為根本的運用,其十二劍字是:撩點封合、格刺摔窩、纏崩摸氣,是一種極為實用的實戰劍術。

 

    此外,歐洲地區在基督徒和穆斯林長年的戰爭過程中,也發展出了稱為長劍(longsword/ long sword/ long-sword)的武器。其形制為雙手雙刃而護手(劍鍔)為十字形的劍,其劍柄長度兼顧既可雙手抓握也可單手運使,就和號稱漢劍的環首刀以及日本雙手武士刀的功能類似。因此,不論是大陸現存的雙手劍或近代的西洋長劍,其運劍法也可能和雙手刀的操刀式類似。

    言歸正傳。本文首先要談的是「雙手刀」的技法裏頭的「操刀式」(持刀的臂手和刀身運動的樣態),概略介紹其三種基本型、四種衍生型以及三種特殊型等三大類的命名緣由與內涵以及其操作原理。

    西洋長劍的相關技法可能也差不多大同小異,而明末由俞大猷、戚繼光等將軍禮失而求諸野而由日韓等地追回所改良的戚家刀及辛酉刀法等,也在在顯示彼此互相影響的情形。如果中國大陸當代的螳螂雙手劍法,或是乃至苗刀刀法,不管是不是也是類似戚家刀那樣另類研創來剋制日本太刀或打刀的兵器,其基本形制也是雙手執持的,故而也可歸類於雙手刀之屬,因此也大致和本文述者所整理探討的相關操刀式有其大同之處。

    其次,在解說雙手刀操刀式的同時或之後,本文述者也會加入這些操刀式和中西方雙手刀劍傳統上各種常見構型(「構え」)(即持刀對敵備戰的態式以及人與刀(劍)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上段、中段(正眼或青眼),下段,八相,脇構、平青眼以及各亞式霞之型等,也就是中國拳腳與兵器所謂的「起手式」)之間的關係及其運用與變化的原則。

    最後,則針對這些本門習用操刀式及其用力方式(或曰動力來源)背後有關的力學原理稍作若干簡略的補充說明,其中有時會穿插一些本門或他流武術或是其他運動相關技法以為佐證或譬例。唯有關力學原理部分,由於事涉力學專業,述者對此其實外行,如今野人獻曝,恐多有方枘圓鑿或張冠李戴之虞,因此亦僅提供方家參考而已。

    不過,有一點區辨可能必須先予釐清,即,大陸流傳下來的雙手刀門派或于承惠先生雙手劍(或其源頭的螳螂劍)乃至西洋長劍等類似武術的基本刀(劍)法和用法的分類方式及其名稱,不論在口訣上或是套路的演示上都已混合了攻守的概念,也混雜了招式的概念。本文述者此篇介紹的焦點則是聚集在雙手刀的操作要領上,強調的是雙手刀操作方式類型,之所以使用「操刀式」之名,講的只是基本功。其中雖然也有提到起手式,但重點只在介紹其起手的預備型態,最後雖然稍微再談一點動力來源及其力學原理,講的也還是基本概念。所以請讀者在閱讀時,可能要注意聚焦的問題。如果要像一般流派一樣把許多概念混起來講,可能必須寫另一篇專門聚焦在打擊時機(諸如三先或出端或意識等概念)和招式(技法)的整合運用時,才會詳細論述其它門派所說的「刀法」或技法的內容。

二、雙手刀操刀式的介紹

    今日已經不是以冷兵器為戰爭武器的時代,金屬冷兵器也不可能直接拿來當作日常對打練習的工具,因此在以竹刀(或其他材質)加護具的練習方式下,乃至強調運動競賽的前提下,有一些傳統的技法便不免被摒除於比賽規則之外。本門(石動中州派神影流)的雙手刀武術練習,在此環境下,自然也要依循劍道界公認的規則,所以有些技法或刀法或招式(比方說由下而上撩擊砍劈的手法)也就不會使用。不過,日本居合道的拔刀術以及斬道以真刀對固定物的試斬中,依然傳承有各式各樣的揮擊手法,因此,本門日常基於使用竹刀與護具的對打練習還是主張「應以真刀對陣的心態來進行」的原則,而對於操刀式、起手式乃至各種攻守技法或招式的綜合應用,還是主張要有比較全面的視野。

    雙手刀操刀式可先區分為「基本型」、「衍生型」及「特殊型」三類。唯本門道場日常習用的,基本上就是前兩類。顧名思義,操刀式的「基本型」指的就是其最基本的「原型」,又可名之為「操刀式基型」。由「基本型」再衍生變化出來的操刀式就是其「衍生型」。衍生型在樣態上也許和基本型看起來有所不同,但其運作原理基本上一樣,只是有一些形態樣貌上的不同。至於特殊型操刀式之所以如此命名,則主要是由於這種操刀式只限用於真刀實戰(尤其是穿著盔甲情形的戰場戰鬥),而在竹刀劍道運動裡頭已經不予使用之故。竹刀劍道的規則既然已經不予採用,那為何還要予以分類說明呢?承前段所述,那是因為一方面在某些地區或道館進行竹刀稽古時,其實並未放棄較為接近真刀實戰的打法(比方說韓國人的劍道風格就比日本風格剛烈許多;日本皇宮警察隊平時在稽古時就很強調實戰,因此在劍道比賽裏頭,也相對比其他日本警察隊來得凶狠;而本門在日常練習時的基調更是「隨便你要怎麼打來,都可以接招」),另一方面也是讓劍道人多少對操刀式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眼界不要過於閉塞。

    本門道場習用的雙手刀操刀式之基本型有三種:杉木式、推拉式與彈道式;由基本型衍生的操刀式則有四種:甩竿式、波浪式、連桿式與迴旋式;本門道場只在稽古精神上參考的特殊型則有拳掌式、鋸割式與按壓式三種。操刀式各式的命名緣由及其內涵,以下即分別詳加解說之。

(一)雙手刀操刀式的基本型

    本門道場常用的雙手刀操刀式的基本型有三種:1. 杉木式;2.推拉式;3.彈道式。

1.杉木式

    所謂杉木式,指的是習者將雙手刀的執持,視作彷彿是捧著一棵杉樹(或一根電線桿)那麼粗重物的感覺來運使。將一把刀當作是一棵杉樹持捧著,一定是要靠全身的力氣來才有辦法撐舉著,而且在揮擊時,你不可能隨意只用部份肌肉的力量來支撐,你也不可能隨意動用部份關節(尤其是手臂的肩、肘、腕、指等關節)轉動或甩動的力量來操刀。因此,在此想像的意念下,你就不會將一把刀(即便是0.5公斤重的竹刀)嘩啦嘩啦地耍得抖來抖去,而會像是在搬移重物一樣,將整支刀平平捧起,大大地畫弧出去,再平平的讓整支刀落在擊打標的上。傳統上在森林裡砍伐木材時,最令人印象深刻而特感興奮的,莫過於樹木即將倒塌,眾人齊聲大喊「timber…」(樹要倒啦)的那一刻。重點是,您看那樹木都是怎麼倒下的,這杉木式的操刀式就類似這種倒法,捧刀向上或讓刀落下,其要領皆同。

    日本居合道(拔刀術)揮刀的方式類似杉木式這樣,但他們好像是以肩關節作為軸心(槓桿的支點)來劃出一道弧線,用的比較是上半身的力量。此外,古代日本穿戴盔甲上陣廝殺時的操刀式,也是類似這樣的劈法或刺法(刺法這點在探討彈道式那邊再予呼應)。斬道(以真刀試斬)的揮刀也是以這個杉木式方式為主。基本上比較重量大的冷兵器其操運方法都是基於這種基本型,畢竟,真刀終究還是鐵製品吧。比日本雙手刀更重的西洋長劍,應該更是如此。一般竹刀最重大概頂多就是550公克,筋肉強韌的人揮起來,感覺就像拿打小孩的竹笞子一般隨意快甩,給人的感覺就是離揮舞鐵製刀器越來越遠,挺不真實。換個角度說,這種操刀式不以雙手的推拉做推拉式的操作,而是捧刀的雙手就只是平平捧著,刀柄和刀尾同起同落,兩手不做高低交叉或前後推拉的槓桿動作。在做這種操刀式時,身體其他部位如果有運用到槓桿原理,其施力點和支點基本上都不在刀身或雙手上。

2.推拉式

    這種操刀式基本上是以右手(以右勢者(右利)雙手持刀為基準)做為槓桿的支點,而以左手做為施力點,進行推拉式的槓桿操作,故名之。這是日本竹刀劍道運動界最常見也是最被強調的操刀式。雙手刀操刀式的基本型或衍生型,基本上都和推拉式這種基本型脫不了關係,即便相對看似應用槓桿較不明顯的杉木式,其實在手臂之外其他身體部位的使力上,也是有應用槓桿原理的成分在的。簡單講,只要是雙手執持的兵器,其操作法就是一定會有依據槓桿原理來操作的成分。

    武術上在運用槓桿原理來操作器械時,基本上都是費力而省時的槓桿類型。因為需要速度快而且力量大,因此勢必費力;各人功力之深淺差異就在於,誰能善用更複雜的槓桿組合以及其他各種生物力學的原理來整合力量與勁道,從而在速度一樣或擊打的力量一樣的前提下,你費的力氣比對手少(成本低,效率高);或是,在費的力氣和對手一樣的前提下,你的速度能較快或取得的擊打力量比對手還大(獲利大,效能高);或是,你全身協調,整勁優良,耗力少而效能高,亦即比對手力量大速度快卻又能比對手省力,如此即便年老力衰時,也能維持年輕時最強的水準而不墜,能如此的就叫高手。中華武諺有云「拳怕少壯,劍怕老郎」,其關鍵就在老者經驗較多,技術也較精,同時刀劍等兵器有其一定的硬度與銳利性,比較不需要像拳腳要有足夠的力道才能較有破壞力,更重要的是老手也許能夠開發出身體裏頭的潛在勁力來補足筋肉退化所減少的動力。

3.彈道式

    之所以將這種操刀式的樣態其命名為彈道式,是以刀尖那一點所走的路徑做為基準來看的。從側面看,如果只看刀尖那一點的運行軌跡,就會看到那一點走的路線就好像砲彈的拋物線那樣的軌跡在跑一般。其特色和推拉式操刀法比較起來,在槓桿原理的應用上其實也是有支點的;兩者差別是,推拉式的支點在持刀的前手(雙手都握在刀柄上),施力點在後面那一支手;而彈道式的支點則在整支刀的中點(亦即在前一隻手的更前面那個整支刀的中心點(乃至能將支點往前推到刀尖下一兩公分處)),而其施力點則是持著刀柄的兩支手。從這一點來看,彈道式某種程度也是推拉式原理的應用與衍生。

    另一方面,若從杉木式的角度來看,被身體舉起的杉木獲得位能後,若不是平平整支放下來擊打,而是讓刀尖直接往下掉到擊打的標的(類似蘇格蘭傳統上的「高地競技比賽」(Highland Games)裏頭「木樁擲遠」項目拋擲木樁的方式),那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以杉木式來刺擊的操刀式,此時支點基本上至少是在整支杉木或整支刀的中點,選手將木樁推出去以後,會設法讓木樁的另一端著地。依此,彈道式也可以說是杉木式加上推頂所形成的操刀式。由於其樣態及支點的特殊,所以將其列為基本型。

    吾師陳九段中州範士,少年就讀台灣淡水中學(他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是同班同學,李登輝是班長,班級排隊時他排在李登輝前面,因為他是寮長(學生宿舍長)),日本武術專科學校的校長金子金太郎來淡水中學訪視,順便指導劍道部師生稽古。金子校長是劍道六段(那個時代的六段很強,能升到六段就是不得了的造詣)。中州師的劍道老師之中,有一位是金子校長教過劍道的學生太平政就五段,在制式稽古後特別請求校長指導比賽一支勝負。中州師常常提到這段他親眼目睹的比賽指導,而彈道式的操刀式就是金子校長打中州師的劍道老師的手法。中州師父回憶說,試合(比賽)一開始沒多久,校長就用彈道式的手法打了他的學生太平教諭一支小手,感覺就是靜悄悄地就得手了。中州師的劍道老師太平就當場跟校長撒嬌耍賴說,「老師,這支不算!我都還沒準備好。請准予再比一支!」校長就笑笑首肯,然後用同樣的操刀式再打他一支小手。同樣地,中州師的劍道老師又再對他的老師耍賴一次「不算!太快了。老師,請准予再比一支!」就這樣,金子校長用同樣的彈道式手法連打了太平老師三支小手,打得太平老師莫名其妙,可是這個手法卻在中州師腦海留下一生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無影無色無聲息的彈道式擊打小手技法,中州師親眼見識,一生揣摩,深研其中奧妙,後來頗有心得。本文述者於1981年冬天,在桃園縣體育場的桃園劍道館,第一次和中州師認識並進行第一次稽古時,第一次被師父打到小手的操刀式就是這個彈道式手法。

    此外,現代流傳在中國大陸的雙手刀(參見視頻「雙手刀基本刀法-單操及用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rTQi0j8RE)中,則將彈道式這種操刀式稱做「點刀」。由上而下點出的叫做「立點」,由側面點出的做「平點」。事實上在中國單手劍(雙刃劍亦同)各流派的的傳統操劍式裡面,也都有以金雞獨立身法施展彈道式操劍式(點法)的手法。

(二)雙手刀操刀式的衍生型

    由上列基本型所衍生(變型或組合)而來的操刀式稱其為衍生型。述者在本門道場所體會習用的操刀式衍生型有四種:1.甩竿式;2.波浪式;3.連桿式;4.迴旋式。以下茲分別敘述之:

1.甩竿式

    甩竿式的「竿」指的是「釣魚竿」。釣過魚的人都知道,要釣魚,一定要先把魚鉤(魚餌)、浮標和魚線甩出去下水,才能開始釣魚。這種操刀式在意念上,是把一把刀視作有彈性的釣魚竿來甩弄。在進行甩竿式的動作時,要將這把刀感覺上當做是軟而有彈性的。甩竿的力學原理基本上仍然是基於槓桿原理來操作的,故而此法是推拉式基本型的衍生型。

    另一種想像或譬喻是,將一把刀感覺上當做好像是雙節棍或三節棍般來使弄,除了以前面的利手做為支點以外,其中也加入了彈道式操刀式的概念,好像有另一個比在前手(利手)這個支點還更前面(靠近刀尖或劍尖,或對手格檔的兵器和我刀接觸的那個點)的一個點也是支點那樣,刀甩出去好像雙節棍或三節棍前頭那一節,會彎曲而繞過對手格擋過來的兵器,去擊打標的部位一般。

2.波浪式

    上列的基本型中的彈道式,是從側面看刀尖的運行路線時好像彈道的拋物線一般,而波浪式則是從側面看時,整支刀的刀身甚或刀尖行進的路線,看起來就好像波浪的起伏一般,故名之。其操刀式的前半段可以說是彈道式,而後半段則是變換成以推拉式接續。操刀的手法講究以左手(非利手,亦即握住刀柄根部的後手)來推動。前半段彈道式操作法使刀尖在中途下沉之後,於後半段又讓刀尖再抬頭向上揚起,而最終擊打到標的部位時的味道就像是以推拉式手法打到一般。

    最近運動界與武術界有使用一種叫做「戰繩」(Battling Rope或稱Power Ropes或叫Training Ropes)的訓練工具,從美國基層的棒球隊、籃球隊、美式足球隊,到職業的職籃NBA、職棒MLB、職業美式橄欖球NFL、綜合格鬥MMA等,都已經透過戰繩在進行核心肌群、心肺功能及身體協調性的訓練。受訓者將戰繩甩出後所產生的繩波浪,其形狀和施力方式和波浪式的操刀式所運行的路線有類似之處。

3.連桿式(動輪式連枷式)

    這是基於類似蒸汽火車頭的推動連桿(曲柄)受蒸氣推動之後而帶動飛輪(動輪)轉動,來使火車頭在鐵軌上前進或後退的機械裝置原理。這種操刀式從側面看起來,焦點就在推動連桿和飛輪連結的那個點,動起來就好像昔時農家以推桿推動石磨(手磨)來磨米漿一樣(從上方鳥瞰)。

    連桿式的操刀式也是從彈道式衍生出來的。其前半段屬彈道式,後半段不像波浪式那樣讓刀尖向上揚起,而是好像隨著飛輪的轉動而往下掉著而劃出一道圓弧,然後刀身往身軀方向回拉,接著再跟著飛輪的旋轉,再以飛輪的軸心為軸的圓弧轉出去,如此這般,刀尖一直向對手方向畫著圓弧。

    配合雙手好像被飛輪帶動來以刀(劍)尖來畫出圓弧的同時,操刀者的雙足則是以前後足的站姿,以足尖持續踩踏地面的律動來運刀。這樣的足法有點類似踩腳踏車的踏板般,但是兩足前後的位置基本上固定而不做步足式的交替。腳下這樣左右足尖交替踩踏,手上這樣如推動連桿順著飛輪的圓弧走。這種操刀式是日本神影流裏柳生(忍者密探組)的秘技之一。

    另一例,在東西方傳統農具上有一種工具叫做連(鏈)枷:連枷是用幾根竹片或木條串連成的長方形板塊和木製軸心,裝在木桿上的一種勞動工具,通過轉動拍打穀物以進行脫粒。連枷主要部件有敲桿和竹柄,敲桿也叫枷頭,由四片一尺多長的竹板夾在堅硬的木軸上而組成;竹柄就是一根五六尺長的竹竿,將其一頭削開留下一小截,再用炭火把留下的一小截烘燒彎曲成套子,最後把木軸安在套口中紮緊,一把枷就製作完成。

    從連桿式的操刀式來看刀身的運動,就有如連枷的木桿或竹柄,操刀方式就如同連枷木柄頭利用慣性來旋轉枷頭一般,其運動形式和蒸汽火車頭的推動連桿與飛輪之間的關係很類似。

    說起這連枷還真是一件歷史悠久的兵器,經過改造後的連枷就是連枷棍,又稱連挺、鐵連枷、盤龍棍。連枷棍形似連枷,為一長一短。後來演化為三節棍、雙節棍,成為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武器,主要用於防禦,守城時每二步即配備一個連梃,以其作戰能力打擊敵人。當敵人沿著雲梯爬到城牆邊上時,用連枷棍擊打。連枷棍不但用於守城禦敵,後又用於馬上騎兵,成為一種騎兵武器。據我國《武經總要》記載:「鐵鍊夾棒,本出西戎,馬上用之,以敵漢之步兵,其狀如農家打麥之連枷,以鐵飾之,利用自上擊下,故漢兵善用者巧於戎人。」宋代士兵看到西戎人的兵器優點後,便吸取過來,並且應用得更好。中國大陸福建省莆仙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頑強抗擊敵寇的傳統,明末倭寇(實則是中日韓三國海盜)侵犯莆陽平原時,興化人民奮起抵抗,連枷成了打擊侵略者的有力武器,揮起轉動的連枷,威力無比。

4.迴旋式

    迴旋式就是迴旋刀法,日文是「返劍」(返しkaeshi),也就是打刀基本上是從己方的裡側(右側)打向對手的裡側(右側),或是從己方的裡側(左側)打向對手的表側(左側),不管從自己或對手的角度來看,都是同樣的意思。若是從側面看,這種操刀式在大動作上的迴旋刀勢樣態,看起來就好像飛機的螺旋槳在旋轉一般,故名之。當然要叫它做「風車式」也可以。這種操刀式基本上是大動作的推拉式操作手法(甚至要把刀整支繞到操作者自己的後背去,接著再從自己頭部另一邊的斜角往前面旋劈出來),通常是以開足的步法來帶動身體而出刀,不論是左開足的左迴旋刀(刀尖第一時間往自己右下方掉下,構型當下形成高位的脇構,刀接著繞到後背去,再從自己的左後腦(左耳)旋劈出來飛向標的(對手的裡側(右側)),或是右開足的右迴旋刀(反之,刀尖第一時間往自己左下方掉下,構型當下形成高位的霞之位,刀接著繞到後背去,再從自己的右後腦(右耳)旋劈出來飛向標的(對手的表側(左側))。操作時的支點,基本上在右勢者來說都是右手,但使用步足的腳法或送足的腳法也是可以使出迴旋風車刀法的。當然,若依步足或送足的腳法來迴旋風車出刀之後,也可以直接擊打對手中線(生命線),而不一定擊打相反方向斜角的那一側。

    現代流傳在中國大陸的雙手刀(參見視頻「雙手刀基本刀法-單操及用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rTQi0j8RE)中,將這種操刀式稱做「纏頭刀」。其操刀方式和述者所描述的迴旋式的操刀式,運作的樣態與路徑幾乎一模一樣。

    迴旋式操刀式也是日本神影流裏柳生(忍者密探組)的秘技之一。據我個人粗淺經驗與觀察所見(日本神影流一門曾三次來台灣三峽鶯歌板橋及高雄等地交流參訪並演武過),最厲害的就是以左開足步法從我方的裡側(右側)以迴旋式操刀式去攻擊對手的裡側(右側),這種針對右勢者(右利手)的裡側去攻擊的厲害處主要是在於,右勢者通常在防守從自己的右側斜飛過來的攻擊較不熟練,所以在出乎預期之下,容易被這種操刀式的技法得手。

(三)雙手刀操刀式的特殊型

    雙手刀特殊型操刀式主要只用於真刀實戰,而於現代竹刀劍道運動裡頭,在規定有效打擊時,已經不予採用,故以特殊名之。這種操刀式有三種類型:拳掌式、鋸割式與按壓式。這三種特殊型當然和基本型的操刀式不會全然無關,但是和基本型及衍生型之間的差異都算很大。這種操刀式多用於貼近身體交鍔時或身體衝撞後的極近距場合。由於雙方已經過於近身而致長刀或長劍的物打部位(刀尖至其以下一尺左右之間這一段)不易擊打到對方,或雙手都置於刀柄上而致不易施力於物打部位,此時就會使用拳掌式、鋸割式或按壓式的特殊型操刀式。

1.拳掌式

    雙方近身交鍔時,除非拉開距離退擊,否則無法以物打部位擊打標的;尤其如果對手緊黏不讓,在實戰中,就可以拳擊或掌擊的手法,使用刀鍔或刀身根部來擊打對手臉部或頸部,故而名之。西洋長劍及中國明末的戚家刀,刀身在近刀鍔的根部不像日本打刀那樣也有開鋒,但不管有無開鋒,以鐵刀的刀鍔或刀身根部猛擊對手的頭臉頸,實際上也能造成不小衝擊,尤其是刀身根部亦有開鋒的日本打刀,其傷害效果更大。

    我師父陳九段中州範士在道場稽古交鍔時,常以內力發寸勁展此手法敲打對手顏面,無影無色,每每令對手猝不及防,被他敲得莫名其妙。老人家說,打架時、廝殺時,都會碰到這種近身膠著的狀況,以拳掌式這樣子打,當然不被竹刀劍道運動比賽認定為有效的一支,但練武者不能沒有防禦這種打法的敏感度與技巧。現代竹刀劍道運動的比賽規則,不但不承認此法擊打的有效性,甚且還將其列為犯規的項目。不過,習練雙手刀者乃至習練任何武術拳腳器械者,都需要認知此法在技擊實戰上的破壞性。故而這三種特殊型操刀式雖非本門道場日常習用的,也一併介紹。

    現代流傳在中國大陸的雙手刀(參見視頻「雙手刀基本刀法-單操及用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rTQi0j8RE)中,將這種操刀式稱做「銼刀」。其重點在於,直接欺近敵身以刀鍔前方的刀身根部壓割對手顏面或頸部。

2.鋸割式

    習者和對手處於近身乃至交鍔狀況,雙方身體與器械緊黏的情形下,已經難有多餘距離得以施勁於物打部位來擊打時,此時可以將刀刃押在對手身體裸露部位,而把刀當作好像鋸子那樣,以前後拉扯的方式切割之,故而名之。

    這種操刀式施展時,雙手的位置可能都在刀柄上頭,但也可能是以利手或非利手中的任一隻手離開刀柄,而往前握住刀身某部位(用於刀身根部不開鋒的西洋長劍和戚家刀)或壓住刀背(用於刀身根部也有開鋒的日本打刀)來施力鋸割。如此,這樣的鋸割手法其實就是下列按壓式特殊型操刀式。

    現代竹刀劍道運動的比賽規則有規定,故意將竹刀押在對手頸部的動作是犯規的;中州師父則認為,近身或交鍔時,務必注意不讓練習的對手如此這般壓割著自己的頸部,不然,如果是真刀對陣的話,豈不就被割了頸動脈了?竹刀劍道雖然打不死,今天也已經不是以冷兵器作戰的時代,但習刀術者一定要以真刀的概念來看待與練習,否則就會養成滿不在乎的壞習慣。

    昔時,本門(神影流)有一位日本東京的七段門人來三峽練習,被我們台灣門人以特殊步法與手法刺中喉部時,他有一個壞習慣,常常會將整個身體好像在練金鐘罩鐵喉功那樣,頂著我們竹刀的刀尖往前壓擠,我們如果不退讓,那竹刀就會被他頂到整枝都大弧度彎曲,就差沒折斷了。後來中州師父看不下去了,就提醒他說,雖然是以竹刀在練習,可是你真能這樣頂著真刀的刀尖嗎?這樣做在心態上不恰當而且尚有傲慢之嫌,因為在真刀實戰上根本不合理。由此事例可見,本門在以竹刀練習時,很是強調以如同真刀對陣的心態來面對。可以這麼說,竹刀劍道比賽是一碼子事,日常練習又是一碼子事。現在日本和韓國的許多道場,基本上其實也都秉持著這樣的心態在從事日常練習的。

3.按壓式

    雙手刀的運刀,基本上當然是以雙手同時握住刀柄來操作為主,所以才叫它做雙手刀。但雙手刀也可以以單手執持以求其靈活操作使弄的效果,比方說騎兵衝鋒時也可以單手持刀攻擊,或者,比如兩手各執一刀的二刀流如日本劍聖宮本武藏者,一手持打刀甚或太刀,一手持脇差。然而在敵我雙方近身纏鬥時,一方面需要縮短長兵器在此狀況下操作的不便性,一方面想要同時維持住雙手執持的較大力量,此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手或非利手中的任一隻手離開刀柄,而往前握住刀身某部位(用於刀身根部不開鋒的西洋長劍和戚家刀)或壓住刀背(用於刀身根部也有開鋒的日本打刀)來施力」。

    不管刀(劍)身根部有無開鋒,這種將任一隻手按壓在刀身某部位來操作的手法,在傳統中西各家刀(劍)法上都可以看見,而不是雙手刀才有的手法。這種特殊型的操刀式當然也被竹刀劍道運動排除在外,並規定如果在比賽未暫停的狀況下,以任一隻手觸摸刀身,就要被判犯規一次。

    按壓式的操刀式除了可用來鋸割對手身體之外,還可以用來壓制對手兵器或身體,也可以用來突刺。據說戚家刀整支刀開鋒的部位只有刀尖以下的一尺左右,整支刀的長度(連同刀柄)接近五尺,遠距離以雙手執柄操作,近距離貼身時,則可以瞬間往前以單手握住開鋒處的根部下方(未開鋒處的最前沿),另一隻手配合拳掌手法,將五尺戚家刀一下子變成一尺的短刀來打貼身戰。

 

    當然,以上三種特殊型操刀式,本門道場在日常練習時,中州師父除以拳掌式偶爾用來提醒學生專注以外,後兩式則是不可能會使用的,充其量就是基於鋸割式的屬性而提醒學生不可被對手的竹刀押著頸部還滿不在乎,沒有真刀意識。

(四)各式操刀式和各種構型(構え-起手式)之間的關係及其運用與變化的原則

    以任何拳腳或冷兵器來和對手對戰時,一定有其預備的姿勢,這就是日本劍道界所謂的構型(「構え」,也就是中華武術所稱的「起手式」),對劍道所使用的雙手刀來講,即持刀對敵備戰的態式以及持刀人和他的刀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諸如上段、中段(正眼或青眼),下段,八相,脇構、平青眼以及霞之型等構型。

    劍道界通達的前賢都會提點我們,高手的境界都是「有構無構」的,也就是說他們已經練到不會受到任何固定構型的綑綁,能夠視對手和自己的各種條件、狀況及相對關係(包含距離、角度與擊打時機等因素所謂「間合」概念)而隨心所欲地變換各種最適切的應戰構型。而所謂最適切的應戰構型,亦即瞬間當下最適切的發刀(起手)預備姿勢,說到底,其核心要領都在於「身心已經做好歸零平衡,且已做好自己兵器位能的儲備,而在瞬息之間隨時都可以發出「心氣刀力一致」的攻擊」。


    由上列諸圖(圖18至圖24)可見,中西方雙手刀的起手式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乃至各型的亞型,然不管姿勢怎樣不同,基本上有幾個重點要掌握:其一,沒有任何一種起手式是最好的起手式。其二,起手式的選擇基本上和各流派的特別技法(乃至秘技)甚或戰鬥哲學有關(主攻或主守)。其三,對陣時,在敵我間合(相互間的距離、角度與打擊時機)不同狀況的變化下,各個交手回合的起手式是會一直彼此因應變化的。其四,不同的起手式可以結合不同的操刀式,而其各種不同的組合下的動力來源及其運用也會有各種更多的變化。至於組合運用的奧妙,套句老話,就是存乎一心了。講到這個高度(或深度),大概就無法一一解析了。基本上,只能說,要練到一心不亂,也要練到無心無想,剩下的就是各人天分的高低以及投入鍛鍊的程度了。

    如果依照日本傳統上一般的分類,構型分有上段、中段、下段、八相、脇構、平青眼以及霞之型等七種起手式。不論是哪一種起手式,其出刀的路線,總括起來,大致可用漢字「米」字形的結構予以區分,來看雙手刀各起手式最基本的出刀路線:其中包括上而下有三路、下而上有三路、左右橫擊各一路以及中間一點突刺,總計九路。這「米」字的結構,我們也可以用數學幾何的「象限」(象限角)(Quadrant,意思是一圓的四分一等份)概念來予以認知(註:在直角坐標平面上,x軸與y軸將平面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稱為一個象限。右上區域稱為第一象限、左上區域稱為第二象限、左下區域稱為第三象限、右下區域稱為第四象限)。

象限 的圖片結果

圖25  象限(象限角)(Quadrant)

 

    以漢字「米」字形的結構結合象限圖來看,單刃刀的砍劈都是從圓的外圈向圓心的方向砍去的。右上區域第一象限、左上區域第二象限、左下區域第三象限以及右下區域第四象限,都各有三條劈進路線。不論從敵我雙方哪邊來看,基本上除了中段起手式可以有「一點中刺」的出刀路線而可以統合(或說擁有)九條路線之多外,其他六種起手式的出刀路線都會限制在「米」八條路線裏頭的部分路線:上段的出刀就是從上而下的上三路,但基本上其行進路線一定是從上而下(當然由上而下不一定是砍劈,亦即砍劈也可以變成由上而下的突刺);下段的出刀就是從下而上的下三路,基本行進路線就是從下而上(當然也可以由下而上來進行突刺);八相有右八相與左八相(也可稱之為「擔型」(好像左肩上扛著一根扁擔的樣子)之分,其本質是上段的變型,出刀路線在右八相是「米」字第一象限那三條路線,而左八相則是「米」字第二象限那三條路線;脇構則是將刀隱於腰部乃至後方身體的陰型起手式,它也可以分為右脇構和左脇構兩種亞型,其出刀的路線在右脇構為第四象限的那三條路線,而左脇構則是屬於第三象限的那三條路線;平青眼起手式是介於八相和中段之間的架式,其出刀路線屬於第一象限的那三條路線;最後一種霞之型起手式,基本上是平青眼起手式的反型,由高而低又有三種高、中、低的霞之亞型,其出手路線基本上是屬於第三象限的那三條路線。話雖如此,筆者所創的「複式切返」則要求門人從中段構型以外的任何構型來出一刀時,也要具備最後砍劈到喉部那一點的本事。

    現代流傳在中國大陸的雙手刀(參見視頻「雙手刀基本刀法-單操及用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rTQi0j8RE)中,其基本刀法裏頭,將由上往下稱為「劈」,左右45度向下稱為「砍」,左右45度向上稱「撩」,平揮稱為「掃」,直擊稱為「刺」,這樣的攻擊脈絡正好形成「米」字。同時于承惠的《雙手劍二十法》跟上述的刀法也很接近。在日本刀的技法裏頭,左右45度向下砍稱為「袈裟斬」,左右45度向上以刀鎬碰開的刀的稱「拂」(harai)或「擦上」(suriage)。可謂大同小異。

    日本傳統上有所謂「五行之構」的說法(奉職於德川家的小野次郎右衛門採取了天人地陰陽,火水木金土這五個形態而創造了五行之構),就是把上段、中段、下段、八相、脇構這五種構型叫做天、人、地、陰、陽;復又配上火、水、土、木、金這五行,所以叫做五行之構(其分類法參見表1)。

 

表1

五種基本構型位構屬性

上段

中段

下段

八相

脇構

天之位

人之位

地之位

火之構

水之構

土之構

木之構

金之構

進攻型的構

攻防兼顧的構

防守型的構

監視的構

監視的構

水剋火

土剋水

木剋土

金剋木

火剋金

 

    以下茲簡要介紹上段、中段、下段、八相、脇構、平青眼以及霞之型等七種起手式:

1.上段

    將刀一開始就舉在頭上方,謂之上段。這種起手式基本的意味,有一點其實是和除了中段以外的其他五種起手式的意味是一樣的,那就是,揮刀出去所需要的「位能」一開始就儲備好了,只要決定出刀,當下直接把位能轉換成動能即可。如果一定要就出手的限制來講,這六種一開始就儲備好位能的起手式,如果接下來沒有變換成他型的起手式而即遂行擊打的話,其出刀運行的態勢基本上是固定而較好預測的,亦即,刀一定要砍劈下來。

    若從五行論的分類來看,上段的起手式被歸為「火之位」,意思是要像火一般地猛烈,刀一旦高舉起來就是要積極攻擊的,好像在噴火一樣。比方說對手持上段,不論是右足在前的右上段或是左足在前的左上段,接下來第一刀的刀勢,不論是實是虛,是直劈是斜砍,是快是慢,它就是一定要從上方砍劈下來的。這一點是習練者絕對要掌握的重點。

    起手式為上段的構型,就操刀式來講,可以使用杉木式、推拉式、甩竿式甚或波浪式的手法來出刀。其力學原理應用到的有萬有引力的重力原理、槓桿原理、反作用力原理(牛頓第三定理)、摩擦力原理(friction)以及整合各種勁力的結構原理。其運刀的動力來源的基調,主要在於身體重心的移位以及腰腳和地球之間互動的摩擦力與反作用力。

2.中段(正眼、青眼或星眼):

    中段在五行的原理裏頭被歸類為「水之位」,理由是這種起手式可以含括其他起手式的內涵,尤其是能像水一般,隨時變形為各種起手式或以其他起手式的移位來進行攻守。

    在日本古流劍術裏頭,中段起手式其構型又可細分五種,也就是所謂的「五眼」,即是:正眼、晴眼、青眼、星眼、臍眼,這五眼在日文的發音都是seigan。有一說,「正眼」是劍刀尖對準對手喉部。「晴眼」是刀尖對準對手兩眼之間。「青眼」是刀尖對準對手左眼。「星眼」是刀尖對準對手臉的正中心。「臍眼」是刀尖對準胸膛的正中心(膻中穴,日本又稱水月穴)。以上這樣的說法,當然也只是一家之言,至於各家的中段是將刀尖以何種規準指向那個細點,若有亞型分類,又是給予何種名稱,大家參考就好。比方說有一說,一刀流裡的晴眼,是刀尖延長線指向對手左眼的。依此,就可以看出所謂將刀尖指向何處,到底是以刀尖沿著刀身的延長線來看待,或是以持刀者的水平視線看過刀尖而延長到對手身上某處的那條線來看,兩者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述者對中段刀尖高低的程度,基本上是主張「以持刀者的水平視線看過刀尖而延長到對手身上某處的那條線來看」,這個時候在持刀的型態上就是一種上段或八相或是高位霞之型的變形,述者將其稱做「高中段」,其重點意涵是,刀尖的位能已經提前揚起而準備好隨時擊打了。另一種變形則是將刀尖指向對手的刀鍔下緣,謂之「低中段」,刀尖可指向正中、偏右或偏左(但不離刀鍔範圍),也是另一種儲備好位能的狀態,而據以逼攻對手,蓄勢待發,誘敵先動,而後擊打。

3.下段

    下段是將刀尖朝下,對準對手的左膝蓋或右膝蓋附近的起手式。下段被歸為五行的「土之位」,有一說認為其構形因為似有若無,無法判定是否有戰意,也無法揣測勝負。但也有人認為,下段其實是很積極在「逼攻」對手的起手式。其特性在於使對手突然看不見自己的刀,一方面不知道對手下段的刀何時回從下方竄起來偷襲,一方面又覺得好像是可以予以進擊的時機,因而容易陷入疑惑,繼而甚至感到懼怕。日本古流劍術裡頭,有一流叫做「水鷗流」,據說就是將刀鋒插入水面下或沙土裡隱藏起來,做為其絕殺技法的起手式。

    在日本劍道型長刀第三式裏頭,攻方採下段的同時,守方立即也將刀尖垂下,這樣一來,他至少也能看清對手的企圖;隨後守方再把刀尖慢慢浮上來,逼得攻方也要慢慢跟著浮上來,免得被守方壓著。這樣的起手式相互調整的狀況,在日本劍道型的攻守套路裡頭可說是屢見不鮮,可見沒有任何一種起手式是最好的起手式,同時也可以看見,基本上任何一種起手式,總有適切的其他起手式可資應對,甚至予以剋制。

    在使用真刀(單刃刀)對陣的傳統裏頭,若持下段構型,由於持刀時基本上刀刃是向著地面,在從下方「向上撩起」或有平側的「左右揮掃」時,刀刃必須向上或向左右翻轉才能產生效果。但在竹刀劍道運動裏頭,則規定不採認這樣的技法,因而持下段來進行擊打時,都是先以刀身的刀背或刀鎬(日本刀刀身左右兩側的菱狀突起線),以向上揚起或向左右撥拂之勢來碰開對手的刀,再遂行擊打。在操刀式的應用上,這種從左右45度乃至直接從正下方向上以刀背或刀鎬碰開來刀而稱作「拂」(harai)(被歸類為攻擊的技法)或「擦上」(suriage)(被歸類為因應的防守技法)的技法,可以用杉木型、推拉型來操作,不過關鍵要領還是在下盤腰腳動力來源的掌握。

    從揮刀的「米」字結構來看,廣義的下段可以用包括下三位撩上、左右橫掃以及點刺等六個方式來出刀。我師父陳中州九段在不踰矩之年以後的二十餘年間,為了因應外部紅色肌肉的退化,發展出主要以筋骨為動力來源的內勁,配合杉木式操刀式的手法,以全身整勁之勢,自左下段(但已接近低位中段)將刀從自己的表側向對手的裡側劃弧封押其刀,然後再視對手反應情形伺機擊打。

4.八相

    八相的構型是將刀扛於右肩(右八相)或左肩(左八相或逆八相(將刀置於自身左側,刀刃向後,和八相位置相反的逆八相))之側或之上,刀鍔大致與自己的口部同高。八相也被稱作陰之構、樹之構,劍術中也常稱作「八雙之構」。此構型多半不採取主攻,而是因應對手的動作做不同的攻擊變化。因為持刀姿勢較為輕鬆,可以長時間維持出鞘持刀並且方便快速移動。應用在多對一或者多對多的亂戰場,以及野外、市街,甚至廢墟等障礙物較多的場地來說,都有不錯的效果。據說在長時間的團體任務中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構型。

    日本薩摩藩示現流的蜻蛉構え(持刀至右方高舉)是八相構型裏頭的獨有構式,其技法是遇敵時即持續發喊,高聲不斷,並持刀至自己右方高舉劈下,再將刀高舉至自己左方再劈下,如此連續反覆劈擊,不做任何防守動作,直至眼前對手倒斃為止,極其剛猛。其操刀式基本上就是杉木式,在戰陣上很是實用。由此可見,其實任一種起手式都可以是積極進攻取向的。攻擊是最好的防禦,以攻勢的心態與技法來擊打,若以本文述者的經驗值以及所主張的刀法來看,基本上感覺應該沒有純粹防守這種事。

5.脇構

    脇構的起手式是將刀身藏於右半身側乃至身體後面(是為右脇構);相對地,也有將刀置於身體左側,和脇構位置相反的逆脇構(是為左脇構)。讓自己的劍尖朝後,讓對手從正面看不見自己的刀,是個佯降而欲突擊的架式。脇構也被稱作陽之構(刀深藏於身體後面,何以被歸為「陽」,述者對這一點一直還無法理解)、金之構。這種構可以隱藏自己武器長度的情報。脇構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危險性,講求一擊必殺,同時因為刀在身後,等同門戶大開,是以在戰鬥中確認對手的攻擊距離而調整自己的移動位置、走位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脇構和八相同為實戰中常用的構型。

    這種起手式在現代竹刀劍道運動裏頭,幾乎沒有人在使用了。因為如果將刀從下方往上撩出來擊打,在規則裏頭並不承認其有效性;如果是將刀直接由身後向對手從上方畫弧劈出(由正中劈下)、砍出(以45度角打下)或掃出(由平側橫打)或刺出,其所走的路徑過於長遠,比起持上段或八相乃至平青眼的起手位置來劈、砍、掃、點(刺),在速度與時間上都太不經濟,所以也不太實用。

6.平青眼

    平青眼起手式,也稱為平晴眼或平正眼,是對準對手持上段者的左手或是以刀尖指向對手左眼的中段,和對準對手持上段者右手的霞之型起手式互相對稱。據說是日本天然理心流的中段構的變化形,通常是對付上段時使用。

    述者的師父陳九段生前平日在道場練習時,最常用的起手式就是這個平青眼的構型。但他老人家基本上不從對手的表側(左側)來進攻。剛交手時的構型,刀尖如同一般人也是置於對手表側(指向對手的左眼),但一旦真正發動攻勢時,瞬間他會從對手的裡側(右側)攻入,使用杉木式的操刀式,以全身內勁封押對手的刀身上方,並以特殊步法(「開腳天(癲)」的步法)入身欺近對手,將刀身押上對手的刀鍔來逼攻,讓對手整個平衡僵掉之後的瞬間再予擊打。這樣的打法,在身法、足法、手之內、足之內、乃至體之內以及各式動力來源的整勁上,當然有許多訣竅,本文述者跟著老人家前後學了三十餘年,即便經常貼身觀摩切磋,屢受其耳提面命,抓手抓腳調整,甚或讓述者摸著他身體某些部位以感受其筋肉骨骼的運動方式,到如今有些它研創的劍裡我還是感到仰之彌高鑽之彌深,自覺難窺其中真髓。對此,師徒倆以前經常互糗「到底是老師笨,不會教,還是徒弟蠢,學不來?」,直到老人家過世為止,兩人的小結論是「兩者皆是」。

    本文述者以前閱讀日本戰國時代劍術高手柳生但馬守宗矩(1571-1646)所寫的《兵法家傳書》(柳生新陰流),每每在讀到某些特別技法而想深入了解其中奧義時,總會看到這麼一句話「上述各項技法都需要老師言傳身授,用文字不可能表述清楚」,我就常想「柳生宗矩終究還是小家子氣,關鍵之處老留一手,不像宮本武藏寫《五輪書》那麼大氣度,毫無保留」。如今換自己來寫一些淺稚心得時,才能領會柳生前賢的箇中深意。說到底,就是光說不練,無效無益,沒有老師的當面提點或是同好的切磋琢磨,文字描述得再詳盡給你看,也是無用。所以其實宮本武藏在《五輪書》裡,也才會常說「這一點務必好好反省思考領悟」或是「這一點務必好好實踐,刻苦鍛鍊」。

7.霞之型

    霞之構這種起手式基本上是讓自己身體藏在刀身的後面,好像以刀身如同霧氣一般來遮住自己的身軀,使對手看不太清楚自己,因而稱之為「霞」(kasumi,日文是霧靄水氣之意)。霞之型的起手式有高中低之分,甚至有的流派以更低的蹲踞型身姿來做為霞之型的起手式(比方說,「井蛙流」就是如此)。這種起手式和以刀尖指向對手左眼的平青眼起手式剛好相反,霞之型起手式常將刀尖指向對手的右眼或持上段者的右手。上段霞之型,刀尖下沉而比刀鍔稍低些;中段霞之型、低段霞之型乃至蹲踞的霞之型則是刀尖要比刀鍔的位置高。

    有人認為霞之型通常是用來對付右上段或正二刀(右手持長刀舉上段)時使用的,但本文述者的心得則是,霞之型的應用其實可以很寬廣。各類的霞之型起手式尤其是蹲踞型的霞之型,基本上常被認為採的是守勢的刀法風格,本文述者則將霞之型等同平青眼一樣運使,經常以中段的身形用中段霞之型式來進行主動的逼攻擊打。

    平青眼以及霞之型起手式的操刀式基本上以杉木式和推拉式來運使較占大宗,少部分或有一些可以視為以彈道式來操作;而在配合開足步法來運用時,兩者都可隨時轉換成以迴旋式(或以小車輪(小幅度迴旋)或以大車輪(大幅度迴旋))來轉身攻擊對手側面。

8.其他較特殊的構式(變化構)
    中國、日本和韓國乃至西洋長劍很多古流劍術中,還有許多其他各種起手式,諸如日本的槍構、逆青眼、逆手上段構、燕飛の構、半開重段構、一刀兩斷、法定の形、甲段の構、東軍の構、不動の構等不一而足,有興趣的同好可以上網搜尋,參考研究。

 

、雙手刀操刀式及其相關動力來源的力學原理簡介

    人體一般可分成十四個部位,雖然是相當複雜,但人體的運動大致是服膺於力學的原理。將科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應用在運動訓練上,稱為運動訓練科學化。其中,動因學是研究作用於人體(或其所使用之器材,如雙手刀(劍))的內力以及外力的一門學問。而運動生物力學是運動訓練科學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它是將數學及力學的原理應用在對人體運動的分析及預測上,以解決技術上的問題。運動生物力學所研究的力包括重力、地面反作用力、關節反作用力、外在物體接觸時之反作用力和肌肉之轉矩等。

    雙手刀(劍)的操刀式或運劍法,既然是人類創出來在地球上使弄的武器技法,做為技擊武術(運動),為了獲取足夠的破壞力,除了兵器的剛硬度與銳利度之外,其所涉及與特別重視的,基本上就是要有較大力量與較快的速度。其中包括了作用於人體之內力和外力與衝擊力。內力和外力的意涵是端視如何定義物理系統而定。由系統內不同的組成部份之間相互作用的力量稱之為內力。由系統外作用於此系統的力量稱之為外力。若將整個人體定義成一個物理系統,則內力是指人體內由肌肉、韌帶和骨骼所產生的力量。外力是指地心引力、反作用力、摩擦力、衝撞力和空氣阻力等由系統外作用於人體的力量。

    至於衝撞力指的是,當甲物體撞及乙物體時,其對乙物體所產生之衝撞力的大小和甲物體相對於乙物體的運動速度以及甲物體之質量有關。其相對速度越大、甲物體之質量越大,則所產生之衝撞力就越大。

從人體運動生物力學之角度來看,基本上包括了以下幾項原理:平衡原理(Equilibrium)、槓桿原理、反作用力原理(牛頓第三定理)、重力原理(萬有引力定理)、摩擦力原理(Friction)以及整合各種勁力的結構原理。以下即就武術可能運用的各種力學原理稍作分類整理。

本文述者的師父陳九段範士中州先生,在中學生時代是淡水中學陸上競技部(田徑隊)標槍項目的校隊選手,他年少時打劍的基本節拍與動作特色根本可以說就是「標槍法」。不過即便是劍道部的選手,大多不是他的對手,因為投擲標槍的步法和勁力整體的運動方式,其複雜度比起竹刀傳統劍道其實是比較進階的。年少時強是強,上了年紀以後,所有的紅色肌肉逐年退化,肌肉伸縮的爆發力逐年減弱,中州師等到在57歲那年環境允許了重拾竹刀時,對年少時的神勇也只能用想像的了。因此90餘年人生後三分之一段的練劍生涯,在動力來源上如果不能另闢蹊徑另覓源泉,不但年少時的感覺實際上打不出來,在六十耳順之年以後,要同二三十歲青春年華的徒弟或劍友拚體力,不僅困難,同時也相當不智。所以陳九段人生的後三十幾年間便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以生理科學和生物力學的原理,嘗試人體動能取得與節能及加速的各種探索與實驗。本文述者一位徒弟林偉成曾經整理記錄了陳九段劍道科學實驗與實踐的諸多技法,其中有關運動生物力學的項目有很多,這裡將只擷取其步法部分來做為以本門技法來說明雙手刀操作力學原理的範例。門人林偉成親近陳九段十幾年間的學習紀錄指出,”陳醫師獨特劍道的步法有許多,【擲標槍步法】、【鋤地劍步法】、【敗馬陣步法】、【開腳癲】、【無足數刀步法】、【拋出身體20公尺不費力的腳法】等等。”本文述者會在以下相關小節節錄其敘述內容來分享與說明。

(一)槓桿原理

    我國傳統武術太極拳的發勁包括了槓桿原理。太極拳家鄭曼青(1902-1975)說過「太極拳的施力點就是腳,身體本身就是槓桿,支點是手與對手接觸的地方;當支點用力時,對手會察覺閃避,故接觸處不能讓對手有感覺。」

    事實上不僅是武術,所有動物的運動都一定會有槓桿原理的運用。本文所述的雙手刀操刀式中的推拉式操刀手法,就是槓桿原理典型的運用。不但所有人類所創造出來的工具都少不了槓桿,就是在人體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槓桿在起作用。拿起一件東西,彎一下腰,甚至翹一下腳尖都是人體的槓桿在起作用,瞭解了人體的槓桿不僅可以增長物理知識,還能學會許多生理知識。其中,大部分為費力槓桿,也有小部分是等臂和省力槓桿。

    在人體內,肌肉骨骼系統也因從事不同的動作而組成不同種類的槓桿系統。其中,肌肉作用的點是施力點,關節是支點,而重量作用的點是抗力點(重點)。

    我們點一下頭或抬一下頭是靠槓桿的作用,槓桿的支點在脊柱之頂,支點前後各有肌肉,頭顱的重量是阻力。支點前後的肌肉配合起來,有的收縮有的拉長配合起來形成低頭仰頭,從圖42裡可以看出來低頭比仰頭要省力。當曲肘把重物舉起來的時候,手臂也是一個槓桿(如圖)。肘關節是支點,支點左右都有肌肉。這是一種費力槓桿,舉起一份的重量,肌肉要耗費6倍以上的力氣,雖然費力,但是可以省一定距離。
    當你把腳尖踮起來的時候,是腳跟後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腳尖是支點,體重落在兩者之間。這是一個省力槓桿,肌肉的拉力比體重要小。而且腳越長越省力。如果你彎一下腰,肌肉就要付出接近1200牛頓的拉力。這是由於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間形成的槓桿也是一個費力槓桿。所以在彎腰提起重物時,正確的姿式是盡量使重物離身體近一些,以避免肌肉被拉傷。

    基本上人體所有的活動關節都是費力槓桿。原因很簡單,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且被皮膚包裹的,因此肌肉附著點相對於關節的距離總是小於肢體受外力的地方的,故而是費力槓桿。如果想要省力槓桿,估計得像異形一樣肌肉長到體外去才行。體內少數幾個省力槓桿之一是踮腳時以腳趾為支點的槓桿。

    人體力學是將物理學中的力學原理應用於人體活動。人體的活動是由骨、關節和骨骼肌共同完成的,它們在神經的調節和其它系統的配合下,對身體起著保護、支持和運動的作用。在運動中,骨骼起著槓桿作用,關節是運動的樞紐,骨骼肌則是運動的動力。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動作主要使骨骼繞軸旋轉。繞軸旋轉可引起槓桿作用,人體的活動主要是槓桿作用,而且與姿勢有密切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用槓桿作用的原理,用較小的力舉起或移動較重的物體。主要有三種基本形式:

    第一類槓桿(平衡槓桿):支點位於作用點與阻力點之間。可用小的作用力克服大的阻力,如:枕環關節為支點,頸後肌牽拉為作用力,頭重為阻力,可借這種槓桿來調整人體姿態,以維持頭部的平衡。在人體這類槓桿很少。

    第二類槓桿(省力槓桿):阻力作用點位於作用點與支點之間。如:人用腳尖走路時,腳尖是支點,踝關節跟腱為作用力,人體體重落在兩者之間的踝關節上。這槓桿運動幅度小,但效應大,用較小的力就足以支持體重,所以省力。

    第三類槓桿(速度槓桿):力點作用於阻力點與支點之間,是人體最常見的槓桿運動。如:手持重物時肘關節彎曲,肱二頭肌做為作用力,手部重物為重力,肘關節為支點,動力臂短於阻力臂。這種槓桿雖然很費力,但卻贏得了速度和運動範圍。

    人體的平衡是比較複雜的。當人平臥時,身體是穩定平衡的,因重心低,支撐面大;當人站立時,身體平衡的穩定性就小,因重心低,支撐面小,重心高,重力線經常變動;當人彎腰活動時,兩腳應根據活動情況向前後或左右分開,以擴大支撐面,使重心保持在支撐面內,以保持身體的平衡。

    人體肌肉的活動和維持平衡也有關係。人體平衡的穩度愈大,需要肌肉付出的力就愈小;相反,人體平衡的穩度愈小,需要肌肉付出的力就愈大。(取自網址:https://read01.com/n675jN.html)
    本門門人林偉成記錄述者師父陳九段的【開腳天(癲) (閩南語發音ㄊㄧㄢ(tien)步法】如次,其中可以看到和槓桿原理有關的描述:“陳醫師主張“開腳天(癲)” ,下盤才可更穩定。開腳天(癲)移動重心,如搬大石頭,要用"開腳天(癲)",身體不會由低往高,自由落體般撞進去。被撞到時,身體自動平衡。如車子在下坡路段放空檔。擲出標槍的剎那的雙腳是敞開的,如此才可有更多的變化。人到年老時,腳尖無力,支撐不住身體重量,早上起床時會傾倒的危險狀況。故陳醫師現在在對打時要穿鞋,讓支撐身體的力量換到腳踝。腳尖要如鋼索鑽入地面,雙腳成大字型(閩南語稱之為開腳天(癲)),左手夾著身體使劍與身體為一體,竹劍角度要足夠與左腳接近平行,此時已將支點由左手換為左腳,右手為施力點。以此第三種槓桿方式,施力臂也大大地延長,力量也大大增加。雙腳成大字型(閩南語稱之為開腳天(癲))進入近距離時,以左腳與身體為整個施力臂去壓對手的劍,對方此時難以返擊,再以“大弧度”的方式打對方手部,如持續如此順時針攻擊,整個身體會順時針地移動著,對手不跟著動時,無法跟上去擋住來劍。用"腳後跟"去頂對方才有力,年老時失去肌肉的力量時,則需要穿鞋去增加力量。”

(二)重力的原理

    萬有引力的重力是影響地球上所有事物運作以及動物的運動最常見也最直接的力量。不論如何,除非人類能發現反地心引力的天然磁浮力,所有浮在空中的物體都會被地心引力吸附而往地心墜下,在沒有其他力量干擾的狀況下,往下墜的物體會呈現重力加速度的現象,亦即自由落體下墜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武術的基本原理不外就是力量能大就讓他更大,速度能快就讓他更快,以便取得更大的破壞力。因此,怎樣才能取得更大的力量以及能獲致更快的速度,是武術強弱的基本分野,而重力加速度的利用(亦即順著這個力學原理來增加速度或增加力量)也是武者要講究的地方。

    人能抵抗地心引力而站立著,是以肌肉的拉力以及骨骼的支撐力來維持的,因此事實上只要那些支撐力稍微放鬆一下,身體就會被重力往下拉,這一拉,基本上就是可以為我們所利用的動力來源。以此,如果刀已經先舉在頭頂上,要往下劈出一刀時,述者主張身體在移位時,骨盆腔不要平平移動,而應往下做U字形的運動,藉由先讓重力將骨盆往下拉,來獲取最經濟的初步動力,而做為第一動的動力來源,以肩關節為軸來帶動上臂往下掉,接著我們再以杉木式、推拉式、甩竿式等操刀式,藉由第一動的力量而得以用加速度來把刀揮出去。如此揮出的刀在動力的利用上最為省力。身體在U字形運動的前半段往下沉,接著在U字形的後半段再往上升起,最後配合腳尖踮起(或腳底踏地)以及膝蓋往上頂的反作用力,來做刀的物打部位最後的加速度,就可以讓物打部位獲得最大速度與力量。頂尖的高手更能夠利用最後膝蓋往上頂的力量同時做出定刀的動作(注意,不是以雙手束扭之力來定刀),因為高手可以在獲取最大速度與力量的瞬間,同時將由上往下劈的一刀,隨時在他所想要控制的位置將劈下之刀的力量歸零。文字部分只能這樣寫,實務上需要老師當面示範指點來反覆練習才能清楚。

    一般在指導如何站中段構型時,都會要求習者的重心要能前六後四而非前五後五的分配,不論是向前後左右任何方向移動,都要維持這個分配,具體地講,想像肚臍如果掉下來,就會掉落在前腳的大拇指的關節處,而不是整個身體的中線。這一方面是由於人持器械所要攻擊的對手基本上就在前方,因此要向前方攻擊(不論身體往前後左右來移動),重心前六後四可以省下準備的時間,且更可以避免露色;一方面也是便於利用地心引力來牽動身體而取得初階動能。

(三)摩擦力的原理

    地球上所有動物的運動都少不了運用摩擦力的力學原理。本章所提到的其他六種力學原理實際上的運作都脫不了以摩擦力做為基礎。善用摩擦力,可以產生我們所需的最大力量與速度,運用不當,則也會被摩擦力所阻礙而致力小速緩。摩擦力裏頭有一種叫做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但有時我們就不得不靠這個阻力來行動,比如人走路的時候,腳與地面產生靜摩擦力,人向後施力,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就是靜摩擦力。

    所有的力必會成雙結對地出現:其中一道力稱為「作用力」;而另一道力則稱為「反作用力」(拉丁語actioreactio的翻譯),又稱「抗力」;兩道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實任何一道力都可以被認為是作用力,而其對應的力自然地成為伴隨的反作用力。這成對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稱為「配對力」。古典物理的「牛頓第三定律」又可稱為「作用與反作用定律」。

    人體的移動或運動行為諸如走路跑跳投擲(如三鐵或棒球投球),一定要以腳底和其他觸面諸如地面或其他物體,透過摩擦力的作用來取得移動的動力來源。這種動作所需要的靜摩擦力和永遠持續拉著我們被吸附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對人類而言在本質上都是阻力,因此移動身體本身就是費力耗能的行為。比起一般的運動,武術不論是拳腳的運動或器械的操作,要講究的兩個重點是,在瞬間能否獲取較大的力量和較快的速度。當然以器械的硬度與殺傷力來講,力量過大不見得有必要,但讓器械運動的速度能較對手來得快,卻是很重要的事。只要速度夠快,就能產生必要的破壞力(殺傷力),而要能獲得較快的速度,基本上借用足夠的摩擦力來推動身體較快地移動,這種技巧就是練武的重點之一。既然使身體快速移位是費力的行為,如何能比對手少費點力氣就能獲得同樣的速度,或是耗費同樣的力氣卻能比對手獲得更快的速度,甚或耗費較少的力氣卻能獲取對對手更快的速度,可以說就是運動或練武在能力表現上高下的判斷規準。

    武術的兵器利用摩擦力來獲得力量與速度,主要體現在腳底和地面間的摩擦以及手掌內側和兵器間的摩擦。地面的摩擦力會對腳底產生阻力,但同時也是需要利用這個摩擦力以獲得往所欲方向移動的效果。基本上在距離一樣的前提下,能以較少的時間來完成移動,物體運動的速度就越快;此時若物體的質量也是一樣的話,則產生的動能(力量)就越大。腳底和地球間透過摩擦力與重力產生的反作用力傳到手掌和指頭後,也要以摩擦力的原理傳遞給兵器本身。

    本門門人林偉成提到他的師祖陳九段的【擲標槍步法】時描述道:“擲標槍要擲得遠,下半身須夠平穩,重心的平穩能夠保證在投擲標槍時獲得更大的力量。核心肌群關係到膝關節的穩定度、下半身的力量和肌纖維的徵召能力,劍道的中段的穩定度應有直接關係。擲標槍運動員在30米長的跑道助跑,獲得了一定速度後才將標槍擲出。一般情況下,標槍出手時能夠達到113公里每小時(70英里每小時)。持標槍的手是鬆弛的,透過身體助跑加速取得位能,轉化成標槍飛出的動能,這也陳醫師劍道的特色,另外為了減少標槍在空中的阻力,擲出的剎那,手部須轉動標槍,使之旋轉,增加力道。擲標槍只能擲一次,助跑、身體各部位協調與手部動作皆來輔助這一次投擲,因為只有一次,事前都要計算好距離、時間、擲出點和角度。這與劍道雷同,也很像西部牛仔的對決,一開始背對著,走十步後轉身開槍。運動員助跑後需要在投擲區的終點線前投擲,不得超過。因劍道的比賽是沒終點,雙方不斷地變換位置,找到終點線前出劍,不得超過。須隨時調整與對手間距,鎖定距離後右腳停左腳出,還可以反拍的變化攻擊。一般的跨步及力量是由小到大,年輕的打者常常大大步跨出打擊,程式一旦設定,途中無法更改,如未命中,風險就增高了,因此應該小步、小步移動為宜。陳醫師的模式是由大到小,到達紅線後,竹劍還可選擇防守或攻擊,要攻擊時才發勁出劍。肌肉沒有力量時,要講究如何利用位移,擺動身體去振盪竹劍。”

    以投擲標槍的步法和節奏以及腳底用力的方式來操作雙手刀,可以說是述者師父陳九段打劍的最原始樣態。標槍投擲在後半段轉身變成「投擲步」之後,就變成了左腳在前的態勢,這和右利手者絕大多數都以右腳在前來站中段的樣態剛好相反,但卻跟柳生神影流裡柳生的「左腳在前」的基本步法不謀而合。光是這一點,他老人家從年少時打劍的基本樣態與節奏就是和傳統日本劍道大不一樣了。

    武術的動作既是需要重力與摩擦力來啟動,可是大家也都在追求如何既能利用這些力量卻又儘量不要被這些力量牽扯住。述者師父陳九段的移身法(步法)之中,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身法步法,簡直就跟雙冠蜥「水上奔漂」移位步法幾近類似。

    雙冠蜥又名蛇怪蜥蜴或耶穌蜥蜴,是現今所知唯一的真正能在水面上奔跑的動物,每一步不超過15cm,一秒十步,跑起來腿就像兩個輪子一般。雙冠蜥(蛇怪蜥蜴)在水上飛奔時身體會豎立起來,前爪高高舉起,僅憑藉後足發力,在奔跑時,牠們的腿會對身體造成一個橫向力,兩條腿快速切換以此保持身體平衡。

 

    靜態相片終究難以傳神,讀者可以上網搜尋相關動態視頻關上雙冠蜥在水面飛奔的畫面。陳中州九段領悟出來的【拋出身體20公尺不費力的腳法】(類似雙冠蜥的水上飄奔步法)請看本門門人林偉成的紀錄“將身體瞬間加速兩點的方向後馬上回復身體中心,重心拋出,使身體類似無重量狀態往前奔馳的移動,如射出的飛鏢或拋出去的如陀螺。可運用在位移後的出劍,身體有如一棵大樹即將倒下一般,將此倒下力量轉移到出劍的力量去,倒下的程度自己判斷狀況去決定,身體傾倒時,劍不抬起,以直線距離直接打目標,不再經由腰部轉動或腳獲得力量傳至劍而浪費時間。”

    上述的身法所應用到的力學原理其實很複雜,這邊只是粗淺簡介,真正要習得奧妙必須老師當面言傳身授調整,文字怎麼描述都無法講得清楚,即便有視頻動態影像可觀看,甚或曾有機緣得以當面目睹其技,沒有悉心跟著陳九段練上十年以上而受他親炙的人,是很難領略其中奧妙的。

(四)螺旋纏繞扭轉的原理

    一般傳統的竹刀劍道運動在指導習者操作刀劍時,大概都要求學生直來直往的身體運動方式以及槓桿推拉的操刀方式。即便在使用開足法而以左右大迴旋的操刀式來揮刀時,也很少看見能善用類似棒球的投球和擊球時那種旋腰取力的方法來揮擊。基本上,一把竹刀依劍道比賽規則的規定就是半公斤上下而已,因此粗壯者只使用上半身乃至兩隻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揮出快而有力的一支刀吧。即便比較熟練的習者相對較能利用身體移動時所產生的動能來用於揮刀上,但在產生更大力量與加快速度的效果上,還是遠遠不及傳統古流劍術以開足的步法以及充分的腰腳旋扭來有效帶動鐵製刀具的身法與技法。

    本門雙手刀術的身法技法講究各種動力來源的開發與整合應用,一方面是由於陳九段中州先生在接近耳順之年重回道場修練時,年少時的速度與力量都已隨年華的增長而不復再有,如何開發利用身體尚存的機能與動力來源,以便看看能否維持年少時的力量與速度,就是老年人打劍必須面對的課題以及鍛鍊實務上的挑戰,因此務必積極進行生理科學與生物力學的深研與試驗;一方面也是畢竟台灣人即便生理基因的確混了很多閩越和南島民族的血緣,在主流的語言和文化上仍然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因此講簡單,中華文化下的武術內涵可謂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以大陸閩南和客家文化為主流的台灣人日常生活傳統中,隨處就可見諸多中華拳術兵器方面武術文化的薰染,因此中華傳統武術如何使力用勁的訣竅,自然而然就會是本門練刀的借鏡與參考。

    述者師父陳九段在年少時,是淡水中學的標槍校隊選手,而本門諸多弟子裡面,有習傳統國術拳腳的,有習空手道的,有習棒球的,有習合氣道的,有習桌球網球的,有打英式橄欖球(rugby)的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很是多元熱鬧。因此每週日晚間大家來道場練習時,陳九段都鼓勵大家各盡所能各依所長來打劍,打法上雖然不能說是百無禁忌,但比起日本風的其他劍道場館,本門中州道場的自由度實在要大上許多,所以中外劍道界以外來中州道場切磋的武術界人士,有待過日本職業摔角界得過冠軍的台灣選手,有練空手道的,有練斬道與居合道的,有日本杖道界的範士,有練中國氣功的,有練中國單刀的等等,都是仰慕陳九段之名託人轉介而前來拜訪切磋的,彼此不見得帶上護具以劍道練習來比畫,有時就只是論刀論拳論劍論武,有時就只是來賓和陳九段空手接觸推頂,聽個內力隱勁,或是只持竹劍限定只打小手來比畫,彼此就知道大概是怎麼回事了。因此,本門技法的內涵包含頗廣,道場上各種多元風格的打法也都受到尊重,可以說想要怎麼打都可以,這種自由度除了展現陳九段個人氣度與風格外,也讓本門雙手刀的技法內涵與風格可說是兼容並蓄的實用主義。

    當代日本與韓國傳統竹刀劍道運動的打法,若依中華武術傳統內家外家的分類觀點,當然要被歸類為外家功夫,因為打起來剛猛迅捷,喊聲連連,氣勢震天,講究大胯大馬。相對地,本門練刀時,基本上我們是不像日韓劍道那樣喊來喊去的,理由是,氧氣就是留著自己用,沒事出聲反而不但洩氣又會露色(暴露自己的意圖),同時本門還講究跟一般不太一樣的「丹田顫功」呼吸法(這個部分在本文不擬深談,除非當面言傳身授指點調整,再多文字描述也是無益),出刀時不但不吐氣發聲,甚且還要在出力時吸氣(述者師父自創的「逆式呼吸法」),因此打起劍來基本上就是靜悄悄地沒有人聲,只有竹刀碰撞聲以及道場木地板的踩踏聲(高手過招時則是連這個聲音也沒有,因為腳下都用滑冰式的步法來移位)。這是由於本門以生理科學和生物力學的原理為基底來練刀,其原理實際上和中華武術理頭講究內勁的內家門派基本上是一致的。不過,述者的師父平日言談並不使用中華武術內家門派的說法及使用那些詞彙,但述者自身在鑽研中華武術內外家各門派的用力或用勁方式時,發現練到一個境界的武者都會講究要練出勁道,要練到內力,才能在身體老化時,功力卻不衰退,甚至於還能更加深邃。

    其實內家外家只是一個粗略的劃分方式,若依述者淺見,任何武術門派的拳腳或器械,不論其外型的剛柔或圓直或動作大小,只要練習者有意識到深層動力來源的開發並鍛鍊到整體發勁的用力境界,而能產生更均衡的發力(不單靠身體局部力量),讓速度卻更快而尾勁力量更大的效果者,基本上就可以歸類為內家。當然,內家本身也還有境界深淺的分野,不過那是很難具體分級的;另一方面,讀者也不要誤會,以為述者主張內家高於外家,甚至內家要比外家為強。年輕人身強體健,使起力來靠著外部肌肉的伸縮所產生的動能和速度,可能就使絕大部分的人(包括有練到內家用勁方式的人)難以抗衡抵擋閃避。

    也許可以這麼譬喻,一個像日本劍聖宮本武藏那樣的高手或當世日本劍道界宮崎正裕這位劍豪,也許他們的一生中在最強的巔峰時段贏過別人靠的其實就是外家功法,不過,隨著歲月催人老化,如果要能維持巔峰時期的身手不墜,那就必須及早講究中華武術界所講的內家功法或是類似述者師父從生理科學和生物力學的原理來設法維持那個強度,而能維持住巔峰期實力的武者就是真正的高手。陳九段並不主張說,練了內功的就可以比年輕時的巔峰期更強,他認為那只是一種自我意淫的自爽迷思而已,基本上一個練家子到了老年時還能維持年輕巔峰期的水準,就真的很厲害了。

    比方說,宮本武藏一生和人決鬥六十餘次,全勝,但那都是他二十九歲以前的事。之後一直活到六十五歲,他都沒有機會再證明他是否有練到內家境界。亦即,假設宮本在六十歲時還和人以真劍交手,而且旁邊還有當年在巖流島看過他砍倒佐佐木小次郎的目擊者當見證說,宮本的身手過了三十年後還是不輸他巔峰時期的水準。又比方說,李小龍如果能活到六十歲,依他死前用盡各種手段要練出寸勁的努力,他接近六十歲時,還能像之前打羅禮士那樣,也贏得過當時的世界空手道冠軍嗎?當然,年輕時就有機緣能得到內外家兼修的指導並予以落實的,那即便在先天稟賦上不是最高天才的武者,也可能因此練就成數一數二的高手了。

    內家功法或是內力整勁的功法,在力學原理的應用與掌握上究竟有怎樣的特色或重點?從本小節「螺旋纏繞扭轉的原理」這個角度與範圍來分析的話,可以先從螺旋纏繞由腳底到腰傳遞動能的功法談起,再講到腰間如何扭轉接續腳腿傳上來的力量,再往上傳遞到肩臂腕手指去,然後再傳給手上的兵器。

    李小龍的《截拳道》原理指出:「內勁,起於後腿之腳前掌(即以腳前掌"蹬地"而生之「反作用力」)。」《詠春拳經》說:「力從地起。」;《太極拳經》也說:「力發足根。」;《白鶴拳經》則說:「吸地之力。」

    我國最有名的太極拳講究的發力是,「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乎手」。根在腳,氣行於腳心,腳踝鬆開,用意把腳心貼於地(用意非用力)。腳心貼地而氣有根,根為本,根越深,功愈深。發於腿是彈力發勁。發勁如放箭。主宰於腰,腰如弓玄。

    太極名師吳國忠更進一步提到:「絕大多數的同好(太極拳)都過份著重『腰是主宰』的習慣。凡是任何動作,強迫刻求腰部運動,忽略『其根在腳』之妙用。試想,腰是主宰發勁方向,發勁若無根作基點,自然落於虛空。故先師說:『太極拳不動手』,又引拳經『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就是要改正這些缺失。」

 

    有些武術流派或運動項目在指導習者發力時,會僅只講到以腰部旋轉來帶動臂手,比起前述我國傳統武術講究動力來源是根於足底的體認,好像就只講了半套。比方說有人以圖50來解說網球揮拍的槓桿原理應用時,就只提到腰部的扭轉而忽略了腿腳的發力。有些拳法好像也只講了上半身的旋轉發力如圖51,比較完整的正拳攻擊則是應該如圖52所示,講究根於腳底借用地球之力來有如骨牌般逐步上傳。

 

    本文最後面的附錄暨參考材料中有一篇網路擷取的文章「內勁詳解科學實證」(取自http://www.lai-o.com/new_page_51.htm),裏頭對於如何講究動力傳遞的具體步驟「"腳掌~前部"蹬地→膝蓋→大腿/胯→腰→肩→肘→腕→指尖/拳面彈震爆發(過程鬆→擊中剎那緊)。依序"傳"力及"合"力的過程鬆而於終點緊(瞬間彈震爆發)(不只攻擊,任何防守動作,皆可依上述傳力要領)」有完整的論述,請讀者自行細參,此處不贅。

    武術的動力來源及其傳遞,除了基本上應該先從腳底螺旋纏繞將力量傳遞上來之外,傳到腰部之後,在腰部的扭轉傳遞原理,則可以藉由齒輪組動力傳動的方式來加以說明。一般汽車變速器機械組合裏頭有離合器的裝置,離合器是可以使引擎與變速器分開跟結合的一個機械部分,引擎與變速器結合的時候可以傳輸動力,卻沒辦法換檔,所以換檔前要先踩離合器把引擎與變速器分開,切換檔位改變齒輪比後再放離合器讓引擎與變速器接合,繼續傳輸動力。

   由腳底螺旋纏繞傳遞上來的動力,來到腰部後,就好像水平旋轉的齒輪一樣,可以傳給齒數不同的另一個齒輪或一組齒輪組,繼續將動能傳遞到末端去做水平扭轉的使用;當然也可以將動力傳給另一個或另一組垂直組合的齒輪,來讓動力的方向變成上下擺動可以使用的形式。由水平齒輪傳動力給垂直齒輪的齒輪組結構,對於需要由上而下劈砍的雙手刀的操刀,尤其有其很大的效用。除了你不會只能由肩臂手的發力來取得動能,而得以更藉由腿腳腰傳遞上來的大動能來加大力量與加快速度之外,這種離合器與變速箱之齒輪組的概念,更讓我們在動能的傳遞與使用上可以有多段變速(變化出刀節拍)的可能。傳統有一種叫做「鈴鼓」(手搖鼓或稱撥浪鼓)的幼兒玩具。腰部的水平齒輪選轉就好像轉動手搖鼓的樣態,做得順暢了,就可以用反拍甩動的方式帶動水平側掃的刀法,而更進階的,則可以想像將動力傳遞到和水平齒輪有所咬合的垂直齒輪,而形成上下的力道來提供斜砍或正劈的刀法。

    本門在雙手刀的技法中,講到擊打的節拍時,述者師父中州先生提出了一個叫「反拍」的概念,你也可以叫它做「慢拍」,這種拍子是針對傳統劍道講的「氣劍體一致」的原則而來的一種另類反動。氣劍體一致或是心氣力一致的說法是許多劍道前賢諄諄教誨的心得體會,但到了竹刀劍道運動成形之後,為了界定「如何算是一支有效的打擊(基於比賽審判勝負的認定需要)」,就逐漸被定型為「前腳踏地時的瞬間,刀的物打部位要完整打到標的,並發出氣勢充足的喊聲」。這樣的姿勢基本上就是右利者右手在前且右足在前,基本上和中西方許多武術講究擊打時右手在前時,最好是左足在前的用力原則是不一樣的,同時也和述者師父專長的標槍投擲動作(右手出手時是以左足為軸心腳)經驗值不同。當然這樣的界定下所打出來的節拍,就會跟左足在前的節拍有一點不同。述者師父陳九段也不認同傳統劍道那種大步伐跳出去擊打一支的打法。老人家認為出手時最好是你已經平衡站定了,然後再掌握對手的空隙打一支下去。遠遠地就大步跳出去,中途無法再變化,陳九段認為這是一種莽撞盲目急躁而不智的打法。

    話說回來,那麼所謂的反拍打法究竟所指為何?(關於節拍的分類與細節,本門門人朱志清和述者將另有專文「雙手刀三種出刀節拍的概說」介紹,此處不予多贅)講簡單就是,一步向對手滑出去,雙腳都已經移位站定了後,刀可能還沒揮出去或是這才揮出去打。這樣就不符合一般認定的氣劍體一致原則,即,前足踏地時刀的物打就應擊中標的。如果這樣的規定叫正拍,述者師父就說那我這個節拍姑且就叫反拍。這種反拍的節拍很容易被一般人誤認為擊打時是只有以手臂的力量在打,他們卻不知,這種反拍的打法其實由於充分儲備了腰腳傳遞上來的大量動能,而且又是在身體平衡良好的狀態下來擊打,力量不但比正拍還大,也能打得更加精準。

    以下分享兩個本文述者師父中州先生所傳授的身法步法技法。

    【鋤地劍步法】(本門門人林偉成記錄陳九段的步法之一):“鋤地劍(地上劍)步法,首先練習以右手握到劍柄底部,劍尖觸地不抬起,左腳往前劍劃半圓往前,換右腳劃半圓往前,雙腳接黏著地板。鋤地劍步法,腳不離地黏著有如溜冰,劍的重心,身體的重心,要隨著左右腳跟上。”

    【敗馬陣步法】(本門門人林偉成記錄陳九段的步法之一):“左手握著劍柄底,靠著骨盆的骨頭或腰垂(たれ)上,用身體頂住,劍才有力量去頂住衝過來的對手。如衝過來的對手打昇擊面,往後沉閃過面擊之後,再向前刺擊腹部(師祖所說的敗馬陣),但是再刺擊對手喉部時要輕碰,以測安全。如要破壞衝過來的對手的平衡,用雙手持劍撞擊對手肘內處(靠麻筋處),加上震功(指的是寸勁),使對手失去平衡,不需要讓他跌倒,空隙就已非常大,再予輕鬆的一擊即可。對方的昇擊面,我方以敗馬陣步法,以劍尖劃一小刀在對手的手動脈,血慢慢流,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不主動攻擊,直至對手昏眩,給予最後一擊。另外一方法,將劍刺入於對手雙手下方,肩膀以上,對手仍想攻擊時,左手往上揚去阻擋,在實際戰場上對手已敗,此時對方再攻擊時,我方的劍受力會將劍切入對手身體。”

(五)上下屈伸的反作用力原理

    一個武術動作當然不會只有運用單一力學原理的力量,正如本文分析到目前為止,事實上任何一個武術或運動項目的使力,在達人或高手來講,一定是以各種力學原理的各種力量全部整合起來發力的。除了整合各種勁力之外,發力的順序也會講究,當然其中更是含有各種動力在身體不同部位怎樣才能有效傳遞與結合的要領或訣竅的心得。內家功夫的奧妙或說各家技法的秘訣在往昔自然是不外傳之秘,但今日即便想要公開推展,卻也不是詳記文字就能有效傳承的。實踐性高操作性強的技藝本身,終究還是必須教學雙方都積極投入密切互動,才有辦法弄得清楚的。但話說回頭,生命在日常生活的學習本身,又有哪一樣不是實踐性的呢?

    本小節所謂的上下屈伸所獲取的反作用力,其要旨和前小節講的螺旋纏繞扭轉所獲取的力量相比,其實也是一體多面的切入視角上的差異而已。螺旋扭轉和上下屈伸主要的不同,除了是在力量跑動的方向上有異之外,也在身體內部傳遞動力所使用的各部器官和運作細節稍有不同。地心引力把身體往地球拉,利用這個重力往下的力量,就可以取得身體運動的基本動能與反作用力;腳底和地面的摩擦力,讓身體能獲得來自地球的反作用力;我們人體許多構造,其實就是上蒼依照這個時空區的重力與密度,而刻意設計的結構體,不管是骨骼、肌肉、筋腱、韌帶、關節等等,都是可用來以伸縮扭動的方式來產生動能的器官,再加上外在力量的結合,我們不僅能移動,而且透過練習而可以移動得更快以及產生更大的力量。

    由棒球選手的投球和擊球動作,螺旋纏繞扭轉的動作是比較容易判別的部分,但那反而是比較後面的程序了。其實一開始,身體都要能在最短的時間讓重心快速移動來取得最初的動能,武術也是要先這樣子來利用這個力量;而移動身體時要怎樣才能快速呢?大家請特別注意投手投球和打擊員擊球的後面那隻腳(又稱軸心腳),一定要蹬向地面以取得將身體向目標移動的推力,這個蹬地力就是屈伸力;接著,身體在移位的過程其實都會往下沉(有些投手甚至刻意用力往下沉),隨後,往目標方向而去的第二隻腳(又稱自由腳)在觸地瞬間一定要用力踏下,以從地球取得反作用力(此時剛剛身體往下沉而讓重心變得較低所儲備的位能就很有用了),自由腳的腳底踏地後,您看看那些職業高手一定會把腳底踩上來的力量充分地傳給膝蓋而讓膝蓋瞬間打直,這樣那個腳底的力量才能不會浪費掉而有效地傳遞給腰部來做後半段的扭轉動作。

    在上下屈伸的反作用力有效取得的過程中,身體許多部份(骨骼、肌肉、筋腱、關節)間的結構性整體協調當然很重要,每個器官零件及其效能都有其價值,但整體效能高低的關鍵就在「膝蓋能否瞬間打直」。膝蓋若沒有打直,腳底上來的力量就無法全數傳到上半身去,打的折扣越多(膝蓋打直的動作沒做確實),上半身就必須使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取得足夠的力量與速度(比方說讓球速達到時速145公里以上的水準)。然而一旦浪費掉了下盤的力量而濫用上半身的力量,就會有兩個結果,其一,上半身本來用來控制投球或揮棒精準度(在兵器武術上就是控制兵器操作的靈活度與精準度)的功能就會減弱,因為你把精準微調的能量移去做為增加力量與速度了;其二,下盤的力道沒有整合好乃至根本就是虛弱(因為你不會用或不知道要用下盤),只好大部分使用上半身的力量乃至根本只有上半身的力量可用,您看那體力有可能持久嗎?所以一個投手只會使用上半身或下盤力道不足,他也許能勉強投幾個時速140公里的球出來,但控球就很難精準,而且續航力一定不足。一個擊球員只知用上半身擊球,一定無法有效地用球棒的甜蜜點咬住球心,即便打到球也無法打出力道,球滾飛出去的速度也不快,守備方很容易就讓你出局了。

    棒球的投球和打擊,如果無法善用下盤的「推、沉、頂」(軸心腳將身體快速推出,身體重心往下沉,自由腳底的踏力把膝蓋給頂直),就無法從地球獲取較大的力量給上半身來使用,投的球速度上不來又無法精準控球,因此威力不大,揮的棒也無法對來球產生爆發性的破壞力。那麼,兵器武術的操作呢?兵器揮使的複雜度與困難度也許更甚於棒球的投球與揮棒吧?!述者不會對兵器武術有所偏心或看不起棒球,我必須聲明我練棒球比練劍道還早很多年,我是內行的棒球人(1968年8月25日台灣紅葉少棒以超齡球員作弊打敗日本關西少棒隊那場比賽,我這個台中市忠孝國小高年級的小朋友,就坐在台中市棒球場的右外野看台加油,然後就跟著許多同齡者一直瘋打棒球,直到大學畢業沒球打為止,當然隨後中華職棒也已看了28年了,到現在寫作本文原稿的2017年,棒球人資歷至今已五十年,劍道人資歷則是四十三年)。

    雙手刀的武術之所以比棒球的投球和揮棒複雜且困難,有兩個最基本的理由:其一,冷兵器武術擊打的對象是人,而對手不但不讓你打到,要設法破壞你的攻擊,同時還要打你;棒球的投打對決對象是球不是人,球不能砸人而只能設法投進好球帶,讓你打不好。其二,不像棒球投手的投球與打擊者的揮棒,每個投打交手的回合就都只是投一球看你怎麼選著揮不揮棒,然後再看下一球,這個比較單純。武術的交手就沒這麼單純。對決的雙方一旦出手絕大多數都是會希望有如能夠連續發射彈丸的熱兵器般連環式地出招,絕不手軟,而一旦剛硬銳利的兵器一招呼到任何一方的身體,當下就勝負立判了。

    上下屈伸勁力的運用藝術,關鍵就在於腳趾尖、腳趾關節、踝關節以及膝關節的綜合協調技巧。述者來說說我怎樣由上段來劈下一刀的細節,讀者若無緣親眼目睹,您就透過述者的文字描述想像一下那幕影像:我持竹刀舉上段時,只使用兩手的拇指尖和食指的第二關節來夾住刀柄,而不是以傳統的握刀法。以右上段構型的起手式站姿(右足在前),通常讓學生雙手伸直(右手握其刀柄,左手握住刀身,兩個肘關節都撐直),將竹刀橫架於其正前方上空處(竹刀刀筋(刀背朝下),當作我劈刀演示的標的物。我劈下刀的第一動是,右足往前移出一小步的瞬間,身體重心急速下沉,利用地心引力帶下舉刀的左拳(讓整支竹刀柄好像舂米的杵一般往正下方)墜下,此時儘量讓竹刀尖的相對位置能在刀柄頭的後方(以取得更多的槓桿位能);第二動是,雙臂將竹刀以推拉的槓桿原理往前劈下,其勢好像要將竹刀以迴旋的方式盡力甩向遠方那般,在這個推拉甩刀的加速過程的最後段(物打部位尚未打到標的物之前),也就是來到了最關鍵的第三動,是將滑出去的右足以前腳掌底猛踩地面,來把反作用力向上傳到膝蓋來讓膝蓋瞬間打直,而再從打直的膝蓋部位讓力量頂上來撐起整個身體,利用這個身體上舉的力量來給竹刀做在打到標的物(學生的竹刀刀身)之前最後一小段的加速。結果是打下去的力道明顯大於傳統的打法(這部分有練過的人每個都有自己的詮釋,此處不贅),此時述者的持刀仍然維持著以四根手指頭夾著刀柄的樣態,意思是,那樣強的力道不是用上半身乃至以臂和手使力打出來的。

    以上描述的是第一種類型(有劈下標的物)的演示,接著要描述的是,如何把前述那樣快速而猛烈的劈刀,讓物打部位不打到標的物(也就是不切過學生竹刀的刀身)而停留在標的物上方一兩公分的位置。練過劍道的讀者現在浮現在腦海的意象大概就會是「喔,是在講『束刀』或『定刀』,那麼接下來兩個手掌約莫就必須用力擰毛巾了!」不過,如果您能現場觀察,您會發現述者束刀的方式不是用手而是用膝蓋,所以整支刀從頭到尾都是以四根手指頭輕輕夾著而已。這第二類型的一劈,外表看起來和第一類型的一劈唯一的差別就是,刀尾倏地就靜悄悄停在標的物上方,瞬間定刀,刀就完全停在標的物上方一到兩公分處,力道歸零。和第一類型那猛烈力道劈進標的物的態勢相較,其差異點大致就在於,定刀的點看我設定在標的物下方或標的物的上方,而控制的關鍵點則在於,「踏地腳之腳底觸地→(產生反作用力)舉踝→打直膝蓋→舉起腰身→幫刀身的推拉動作做最後一小段的加速」這整個整勁過程都一樣,但是兩個類型基本上是有一點(膝蓋打直)時間上的差異。第一類型劈過標的物最後的加速力道來自膝蓋打直的關鍵技巧,同樣地,第二類型讓物打瞬間無聲定刀在標的物上方而不切下去,使用的技巧和第一類型是一模一樣。如果讓述者在打一支第三類型的劈刀,那我就再劈一支讓刀尖不觸及標的物而讓刀刃下緣剛好停在標的物竹刀(橫擺)的下緣。竹刀的直徑大概就是三公分不到,我用那樣的技巧劈的三種類型的刀,其刀刃的停留點誤差值大概可以控制在一到兩公分之間。雖然只能說這是熟能生巧,但本文述者如此詳述,主要的用意是在,說明將具有中華武術文化傳統的全身內勁,應用在雙手刀上,可以打出和日本與韓國劍道界不一樣味道的技法。

(六)身體前後波形擺動的反作用力原理

    前此螺旋纏繞扭轉的反作用力那一小節,有提到本門宗師陳中州九段範士所主張的「反拍(慢拍)」技法,其動力原理有一部分就是現在要講的這個可以歸類為「體之內」的「身體前後波形擺動的反作用力原理」。

    在日常開車或騎車的經驗裡頭,大家都知道車速較快的狀況下緊急剎車時,人體會受到反作用力的影響而前後擺動,沒繫好安全帶或抓緊機車手把時,甚至就會被慣性作用給往前甩飛出去。根據這個道理,我們一步(兩腳各動一次叫做一步)移位,不一定立刻就打一支(那個叫「正拍」--當代的竹刀劍道運動界規定了那樣打一支才叫氣劍體一致),而是可以讓這種慣性作用以類似鯨豚游泳的波形擺動將動力儲存起來,然後好像離合器在變速箱的作用原理那樣,緩一下,換到空檔,同時在身體內部加速(踩油門讓引擎轉速增加),然後再切入適切的檔,把動力傳給肩臂肘腕指,必要時再出刀。

    海裡面的鯊魚和海豚一樣都有尾鰭負責推進,但是鯊魚是魚類,其尾鰭是垂直的,其擺動尾鰭的方式是左右搖擺;而海豚和鯨魚則是哺乳類,其尾鰭是水平的,其推進的方式則是上下擺動尾鰭。這種波形擺動也比較像是我們蝶式游泳時,腳和腰身擺動的作用方式。

    所謂反拍的施作,其動力來源當然不是只有類似鯨豚游泳姿勢的波形擺動,它其實也還蘊含了螺旋纏繞扭轉的動能儲備與傳遞,同時也利用了上下屈伸的反作用力,更深奧的是,達者如本文述者師父陳中州九段還研創開發下一小節即將描述的「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

(七)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

    這種動力來源說起來有點弔詭,但卻值得練武的人探究與揣摩。

    我們人在受到突如其來的意外驚嚇時,可能會有諸如以下描述的本能反應:「打個冷顫」(閩南話的說法發音是「ㄍㄚ-ㄌㄥ-ㄙㄥˋ」(一說「交懍恂」)、「倒抽一口冷氣」、「著青驚,剉ㄘㄨㄚˋ一跳(ㄉㄧㄡˊ)」。這種生理本能反應所伴隨的身體反射動作可能就深具爆發力。中州師父跟我說過,以前三峽有一個人開他朋友玩笑,從朋友身後突然拍其肩膀想要嚇嚇他,想不到他朋友突受驚嚇之下,本能地就快速轉身並甩手一揮,卻不意一拳就擊中他的太陽穴,就這樣他被朋友給打死了。一個人本能的反射性動作竟然能產生那麼大的動能,那麼在有意識的狀態下,使得出那樣的勁力來嗎?

    一般又常聽說,人將死的瞬間腿腳會有不自主抽搐的現象,閩南話會說「伊(他)剉ㄘㄨㄚˋ起來了」,所謂「兩腿一伸」,指的就是某人已經死了。我師父是一位西醫師,在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上,看過也處置過臨死的患者,有些患者在極度痛苦下會有全身不自主抽搐顫抖的現象。中州師父跟我們說,由於需要將這種患者先予以固定住,才能進行緊急醫療處置,但是醫師和護士好幾個人經常就是抓不住,可見其抽搐也好,痙攣也罷的反射性力道是很強大的。中州師父因此就空思妄想到「有沒有辦法用甚麼方式開發人體內的這種力量來用在武術上?」或是退好幾步講,「有沒有辦法找到甚麼路徑來模仿這種抽搐力道來用於打劍呢?」

    本文述者之所以一開始會說這可能是弔詭的事,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兩類爆發甩動或抽搐,是人在受到驚嚇或臨死之前,自己下意識地無法控制的神經或肌肉的不自主本能反射動作,那麼正常狀態下的人在意識上卻又如何能自主地造成這種反射呢?也許很有難度吧!?不過,如果我們就只是有意識地「模仿」那種本能反射或抽搐的動作,那麼有無可能做到一部份那樣的效果呢?如果可能的話,又可以以何種方式達成類似的效果呢?綜觀述者跟隨中州師父三十幾年間的學習過程,他自己的確是有意識地企圖「揣摩或模仿」那種力量。只是這種事你要他給你明白清楚說明描述,我也知道很是困難。老人家自己只能揣摩模仿,我觀看他模仿的效果,或根據他讓我觸摸他身體筋肉骨骼在揣摩模仿時運動狀況的經驗,來做次級的揣摩模仿,師徒各自大概也只能各憑本事去揣摩領悟吧!

    即便無法真正在有意識的狀態下,獲取這種力量來做為操作兵器的動力來源,想模仿那種力量的發想或是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種創意,而在揣摩模仿的過程中,事實上也一定有某種程度在技術上的激發或其他相關觀念上的啟迪。以下就是一例:

    【無足數刀步法】(本門門人林偉成紀錄陳中州九段的步法之一):“以右腳為中心,如日本棒球選手王貞治或鈴木一郎的金雞獨立打法(振り子打ち法),像稻草人(かかし)只有一隻腳,左腳脫離地面,右腳為支點,左腳頻率更高,去發出更多劍,師祖獨創的無足數刀步法。”

    這種無足數刀步法在動力來源上,就是一部份採取了上述的「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概念。其所運用的節拍是反拍或慢拍。

四、各種操刀式實際運用的經驗、心得與反思

    本文前此的寫作內容,基本上較少以案例實務探討的方式呈現。在新編述的「雙手刀心法技法淬煉拾得」一文中,則將許多述者和弟子之間日常實踐練習的心得、解說、互動與反思的紀錄列入。因此爾後本文之較新版本將隨時補充實踐行動過程中和「操刀式」較有關連的互動案例給隨時加進來,好讓讀者在行動練習的過程中,能有較多的實務資訊可以參考。

  (一)關於彈道式與波浪式兩種操刀式的對話討論20170906

    20170906日門人陳建榮(述者中師系統弟子)寫LINE來說:基本型和衍生型七種操刀式中,我對彈道式最生疏,應該是起攻時揚劍(吸氣時提起刀尖)的意識太強所致。今天我嘗試用800公克的素振刀對著假人練習打面,結果發現,由於刀重,無法用推拉式來操劍,自然就使出彈道式,因為這是最省力,也是對雙手各關節最無負擔的操刀式。

    述者的回覆是:彈道式基本上是配合四分之三快拍的打刺法的,其出手的意識要放在三個點:軸心腳的足尖、左拳和刀尖,三個點要能同時同步發生。出手時上半身不能太過於前傾。劍尖要預先放在高中段。左拳可以藏下左小腹下,如此可以讓刀尖獲得足夠的仰角(預先儲蓄足夠的位能),又可以不讓高中段刀尖的高度過高。軸心腳若是左腳,其頂地借力的瞬間,右腳(自由腳)底瞬間要往對手小腹踢過去。刀尖則是瞄準對手頭頂的腦門(泥丸穴)。逼攻時,兩隻腳的腳尖接觸地面的意識要能充份且細膩,腳尖不可浮起。和對手間的距離要近到你的刀尖在第一時間就能抵達目標的程度。總之,是絕對性的「一拍子」(這是日本劍道界對宮崎正裕四分之三快拍打法的修辭)。身體在半空中飛行的時間感覺上要讓它趨進於零,以確保腳尖頂地的瞬間,劍尖就同時刺到腦門。必要時,練習將刀柄底抵在手心,這樣來送出彈道式。

    陳建榮:另外關於波浪式的操刀式,我個人的心得是,逼攻時,腳像站在船上,身體隨波上下起伏,雙手放鬆,一有機會,雙腳一夾,一個剪力上來,手臂連同竹劍,如同縱波傳遞,上下擺動,好像甩繩。

    黃隆民: 你這也是一種感受的經驗。我的經驗則是,出手其實全靠左拳推送出去,因為這種波浪式操刀式的前半段的基礎是彈道式操刀式。而其主要動力來源則是下腹部的抽筋震功。以這個操刀式在打手部時尤其特重其「無色」的屬性。也因此右拳完全不能有任何上舉的露色,這意味著刀劍絕不能先揚起。以彈道式為基礎的操刀一定要掌握這點。 所以當你提到雙腳一夾,使剪力上來做為動力來源時,身體的移位就有可能露色,同時動力也稍嫌粗糙。而就手臂連同竹劍甩出縱波的傳遞時,也有可能讓右手揚起而露色。以此,右手的功能只能用來幫左拳平平地送出劍。

    陳建榮: 關於波浪式操刀式我的靈感來自於老師提過的林智盛拍汽車廣告,裡面雙手甩戰繩的訓練場景。我認為手與戰繩如同波浪的軌跡,和波浪式的操刀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隆民: 此種操刀式以波浪的軌跡來形容,其焦點都在刀尖那一點,不在刀身,這是關鍵。

    陳建榮: 我認為波浪式操刀式是七種基本型和衍生型操刀式中最難說明與理解的,彈道式還有宮崎正裕的例子可舉,波浪式呢!本門獨創。

    黃隆民: 具體的練習方式重點在於能以單手甩戰繩般來操刀,所以戰繩的觀摩只要看左手這邊就可以了。但戰繩的甩動在手部的動作上是上下甩動,而波浪式操刀式則是以腹部抽筋的震功(抽筋式)動力為動源來將左拳推出,繼而讓劍尖如波浪般加速竄出去打刺。

    陳建榮: 我的打法比較粗糙,只能用在打小手上,還沒嘗試過用波浪式打面。

    黃隆民: 波浪式用在打小手和打面上頭,兩者會有一些差異,很難以文字說明。你慢慢試著用看看,也許會打出你自己在這種操刀式上的心得與風格。

    門人林鈺建(述者中教大系統弟子):羽球的殺球也有腹部的力量,最近暑訓才領悟到,不過不知是否和老師說的相同。羽球的是像蝦子一般,身體先往後仰蓄力,再以核心肌群收縮帶動,比起單純用手,以腹部為動力的殺球軌跡與地面夾角相對更大,也就是向下的鑽力較強,更快落地。剛剛看老師的文字敘述,試著用腹部發力,發現腹部內縮和外撐都有一股動力,請問老師是利用哪個時機點用的力?亦或是一收一撐所引發的力呢("腹部的snap")?

    黃隆民: 那個「腹部抽筋的震功(抽筋式)」動作不像羽球的殺球或棒球的投球那麼單純,以後當面再跟你說明。(隨後我提醒林君去讀本文的第四章第七節的「(七)抽搐(痙攣)的反射式爆發力」)

  (二)關於切返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1.切返的源頭(20160602取自http://travelsamurai.blogspot.tw/2011/02/1.html)

    切返是北辰一刀流(註)特有的練習法,在日本幕府末年期間,在該流派的道館一直是紮根訓練重要的項目,初學者被要求對指導者作不間斷的練習,打久了自然手腳的協調性會變好、臂力也增強,手腕何時該絞束,腳步如何隨著身體快速移動,間距的拿捏,在不斷地練習中,自然獲得修正。所以該流派在明治、大正年間的各項比賽,獲得無數次的優勝,其他流派也發現練習切返的好處,於是群起仿效,在昭和年間已變成劍道必練的重要課目,一直延續到現在。(註:北辰一刀流創始人千葉周作於1822年創立玄武館,和知名的練兵館、士學館並稱幕末江戶三大道館。幕末出名的武士,如浪士組的清河八郎、山岡鐵舟、新選組的伊東甲子郎、山南敬助、藤堂平助皆出自該道館。最近很熱門的大河時代劇”龍馬傳”裡的男主角阪本龍馬也在該道館接受過千葉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指導過三年,堪稱是影響日本近代劍道發展至鉅的流派。)

    切返的練習,每次打擊都必須用全力,一氣呵成,喊聲要大、打擊要大支有力,最重要的、刃筋要正確,從開始到結束,力道都要一致,打擊中保持上半身放鬆,小腹用力,再加上正確的指導,進步自然很快。

    切返的注意事項:

1)打擊的角度要正確且對稱。

2)左手保持在中線上。

3)攻方要掌握好距離打擊,而不是守方去配合攻方打擊。

4)是打對方的面,不是打對方的劍(小孩很愛這樣打)。

5)注意氣勢的旺盛。

6)殘心。

 

  2.切返的效用(20160602取自http://fengshankendo.myweb.hinet.net/w-18.htm)

    切返練習在初學(心)者是不用多說,高段者在練劍道時也不可或缺的,因為有種種的效果存在。曾經在日本武德會擔任主任教授的內藤高治說:「劍道是由切返開始,亦由切返終止。」在這樣的信念下指導,入學武道專門學校的一年級學生,一年中只有練習切返,不練其他的練習,聽說國士館也一樣。

    高野佐三郎(十段範士)在《劍道教本》一書裏面對切返的效果這樣說過:「左右的進退動作能敏捷又自在者,身體手足的筋力會增強,氣息會長,打擊能正確又得心應手,心與手足的動作會一致,能調節力的功用,不必用力的就不必出力。相對的無力之人會變成有力,左右的腕力會平均發達。因此像電光火石般的敏捷打擊會作的出來,打長久也不會疲勞且有耐力,所以初學(心)者的效果更大。初學(心)者大半都不自覺技術不夠,只注意對手的面、小手,一心又想打勝之下,自己的姿勢、刀路自然就亂,無氣勢身體也不動,只用手打,因此變成帶有不好的習慣,就不進步了。這樣的毛病,只有一直練習切返就會避免壞習慣,同時會矯正自己的缺點。」

    切返的練習乍見好像多餘,事實上是進步的捷徑,所以從開始到終止都必須作切返才行,實際上這些早已成為練劍道者必備常識。高野佐三郎先生所講切返的效果與常常被引用的一刀流之教示「劍道打擊十德」很類似,茲介紹如下:

1)技術會快又精:
    進行「切返」時,初學者可以放慢速度來做,務必以「做出正確的動作」為第一優先考量。到熟悉動作之後,便要逐漸的加快「切返」的速度;但此時身體的動作不能因為速度加快而混亂或是偷工減料。快速度的「切返」,除了速度的要求之外,形態正確性也是重點;萬不能為了做出快速的擊打,而私自將動作刪減或是胡亂演繹。
2)打擊會強而有力:
    打擊強而有力是劍道中最基本的要求,現今的習劍者許多都是「蜻蜓點水」式的「偷摸劍」,既無勁力,也沒有氣魄。但務必切記,強而有力的打擊並非是用力揮動兩手臂部所得來的,手臂過於出力揮劍其實會衍伸出許多不好的習慣。
3)呼吸會長:
    在「切返」裡,呼吸換氣有著一定的要則;將控制呼吸的要點帶入「切返」之中做出來,習練者才能得到進行「切返」練習的好處。
4)手腕的運用會自由:
    不以手臂的力量控劍、揮劍,你的雙手才能變換自在。
5)身體會輕快自由:
    以腳步帶動身體,而不是以身體拖著腳部;如此,身體自然能輕快活動,身法自然也能快捷輕靈。
6)使用長刀自由:
    要能自由的運轉手中竹劍,就必須將上述五點完美的呈現出來;不然,手中的「竹棍子」便只是無法變通的死物。
7)丹田穩重身體不搖:
    丹田為人體中心之所在,作「切返」時萬萬不可讓身體前傾後仰、東搖西晃;犯了這種錯誤,就表示平常打劍道時「形體易於崩潰」,是為武術中的大忌。
8)眼明手快:
    「所見及所得」,是所有武術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打擊時「眼看、手到、腳到、聲喊」,看架劍的守方動作、速度快慢、前進後退的距離,而瞬間判定自身的動作;結合上述要點即為劍道最基本的要求─「氣、劍、體」合一。
9)打擊的間合會很清楚:
    「間合」即為「間距」,也就是敵我雙方的距離。在切返中,瞬間判定雙方之間的距離,立即調整步伐大小,以求得有效、最佳的打擊。
10)手之內的輕重能分明:
    掌中「手之內」的控制各道館、教授者皆有其獨到之秘,但「手之內」的輕重掌控確實是打擊動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複式切返內涵介紹

    源於日本北辰一刀流所創的切返,是很重要很有價值的練習方法。「大、強、速、輕」的練習進階通則,不僅是初心者入門必練,乃至一直到最高階的武者都必須每天做這種基本的練習。本門因此在傳統的切返(一支正擊面後衝體,接著前打四支面再退打五支面)的基礎上,研發了一種「複式切返」的練習法。亦即在打刺部位上除了打面(「元立」(站上位者)不予架開,直接受擊下位者打來的面)之外,再加上讓「元立」接著舉上段來讓站下位者各打刺九支(前四後五)小手、胴和喉或胸(「元立」均直接受擊),然後「元立」接著在站下位者打面時予以架開(傳統切返的典型作法),最後,雙方同樣互砍對方的面九支(因而產生互擊)。如此,基本的「複式切返」就有五個來回(「元立」左右面直接受擊、「元立」左右小手直接受擊、「元立」左右胴直接受擊、「元立」喉或胸直接受擊、「元立」以刀架開面擊)。而進階的衍生練習,就是讓雙方以大動作互擊對手的面,更進階的當然就是要求雙方以較快的速度、較小的動作來彼此互擊,而且是前進後退連續互擊(不是進退加總只有九刀了),一直打到教練喊停為止。我們認為,雙手刀所有的基本和衍生的各種招式技法,都已經包含在這樣的「複式切返」練習動作之中,雖然辛苦,但習者只要如此這般反覆鍛鍊,自然能有所體會,並且循序進階上達。

 

五、結語

    世間任何一個人物、事件或任何一件技藝或事物,都是一個整體結構,亦即,都是透過各種部份在原理原則下或人群的關係網絡中組合而成的,因此一旦需要解說,在談論或描述時,呈現的方式與切入點就可以相當多元。

    比方說以出國旅遊為例,初入門者大概就是參加旅行團或是被有經驗的人帶著出遊,慢慢地有點概念了,就可能會開始想要自己來規畫行程,甚至自助旅行。自助旅行的相關資訊,可以在紙本書籍或互聯網上找到,但撰寫相關資訊的人在描述或說明時,採用的寫作方式可能就有許多樣貌。有的採整體式的說明,有的採取個人經驗與心得的方式,有的從交通工具切入,有的從食宿的特色作為焦點,可說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不過,即便切入的面向各異,描述的焦點不同,關注的趣味各有所好,說到底,出門在外旅行所有必須關照的面向或相關資訊,總都免不了還是要一一述及。各種重要資訊呈現的樣貌和出現的順序儘管各家都不盡相同,然而終究大家在談的其實還是同一個人事主體或主題事件本身,正如同樣是某地的地圖,有的地圖是地質學者要使用的,有的是作戰部隊的成員要使用的,有的是契合登山越野人士使用的,有的則是汽機車自助旅行者適用的,有的則是自助旅行者專用的。旅遊或地圖如此,對一門武術內涵的描述與說明,大抵也是如此。

    本文述者對雙手刀在技術或刀法上的說明,不是從技法(進攻、防守、各式技巧)這個面向來切入,而是從操刀式(雙手刀操作時刀身所呈現的運動樣貌)來著眼,然後以這樣的焦點來旁觸其他的焦點,並描述不同焦點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所涉及的原理原則或注意事項。和操刀式直接關聯的另一個焦點就是起手式,而欲知如何起手就會牽涉到動力來源及其力學原理,如此一來,傳統描述方式所關注的技法或招式的焦點好像就被模糊化了。的確也是這樣。在鎂光燈聚焦的點不是技法或招式的情形下,想知道技法的人讀起來就會感覺模糊,但基於自己的需求,他們其實可以先去找那種聚焦於技法或招式的資訊來直接參研,等到有感覺到卻又看不到更深刻的東西時,他們自然會想要看看其他聚焦於不同面向來切入的資訊。

    本文述者從操刀式切入來介紹雙手刀的武術內涵,一方面是我和徒弟們已經就其他面向或焦點有若干描述或紀錄了,比方說,動力來源、用力(發勁-含「體之內」--指運動時身體內部筋骨肌肉的運作訣竅)方式、節拍、心法、眼法、足法(含「足之內」--指的是腳底和地面接觸以獲取反作用力的訣竅)、手法(含「手之內」--指的是手掌與手指內部(手心)和兵器接觸以傳達動力的訣竅)等;一方面也是寫給有雙手刀練習實務經驗的劍道同好參考,給這種人一個另類的思考焦點與參研方向。就正如對已有自助旅行經驗的人,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有更細膩資訊的焦點,比方說純粹利用鐵路交通在某個國家或地區旅行,那麼在描述時,需要某些資訊但卻無法在這個資料來源獲得相關訊息的人,他就會另外去找那種型態的資料。

    本文在刀法(技法)上的描述並不多,如果沒練過劍道(雙手刀術),你會看不懂本文;你如果有練過,但對基本技法還不是挺熟練,可能也無法感受本文所談各種操刀式內涵的意義,因為你認識不深,所以可能也會因看不懂而感到無趣;再進一階,如果雖然你已經有不淺的劍齡了,對傳統竹刀劍道運動也有一些鍛鍊的心得,但可能你對中華武術的認識不深,不知道中華武術講究「內功」或「內勁」的鍛鍊,因此還囿限於一般武術或運動的「外功」練法,你也很可能會有這樣的質疑「劍道的操刀不都是用的一個槓桿的推拉方法而已嗎?哪裡來的那麼多你描述的這些『操刀式』,甚至於還講甚麼好像很深奧的動力來源呢?」,因而對本文所述會嗤之以鼻也不一定。

    本文雖然是從操刀式談起,然後再和起手式有所連結,最後才簡要談及動力來源,這只是切入焦點的選擇而已,而不是基於重要度的順序考量。武術的技法做為一個完整的結構體,其每個面向事實上都很重要,正如一個人的軀體一樣,上蒼造人所創成的人體結構每一個部分都有其功用,只要缺少了任何一部份或僅僅是某部分功能不全而有瑕疵,這個人身的運作就無法整全,而武術的任何一個面向之於整體也是同樣的道理。話雖如此,這裡頭依舊有輕重之分,也就是還是有其最根本的核心焦點在。

    本文拉拉雜雜漫談過來,論述的章法結構不是很嚴謹,雖然許多重點都還有許多可以更深入探究的地方,但礙於述者資質格局有限,又恐越寫越顯雜亂,因此最好就此暫時打住。希望所編述與紀錄的這些經驗與心得,對讀者您有一點點參考價值。

 

六、附錄暨編述的參考材料

    本文述者之所以不把這篇雜文稱為「著作」,而只以「編述」來稱呼,基本上是仿效孔老夫子昔時整理「六經」的編纂原則--「述而不作」(將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陳述並沒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不敢說是自己有所創作),一方面我也沒有以學術研究的規格對所編述的參考文獻做詳細的註解(不想搞得太嚴肅),因此就乾脆將網路蒐集到有些內容很有深度的相關參考資料當作附錄,直接借花獻佛給讀者自行參閱。以下就是這些參考材料。

 

(一)武術動作如何打出整勁

2013-04-27 文/王萬友

(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kungfu.com.cn/html/1304/912ce575-bde1-4b99-8248-3235f890b8a4.htm)

    自古眾多武林前輩及同道都總結出各自練武的經驗體會,一般都是以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基礎,陰陽平衡,以腰為軸,帶動四肢,加上各自的經驗,打出整勁。

    理論不同,方式各異。根據我多年練功體會,我認為都離不開力學槓桿原理。因為武術技擊離不開“力學”。在實戰中,遇到以少贏多、以弱勝強的局面時,如何取勝?這就需要靈活運用軸心作用及槓桿原理的作用。軸心作用就是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以達到旋轉的威力,將敵發出去,而自己根基穩如山。槓桿原理亦稱“槓桿平行條件”。要使槓桿平衡,作用在槓桿上的兩個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根據這個原理,武術家要想打出足夠的力度,必然離不開槓桿作用。

    例如:一個人要想挪動一個幾百斤重的石頭,就需要將長杠子下端插入大石頭下面,杠子下麵用一個墊物(木頭等硬物)做“支點”,長杠子上端用力下壓,就可以輕鬆挪動這個石頭。根據這個例子,“提肛”(用意念上提肛門)與“頭頂”(用意念頭向上頂),比作是槓桿的支點,沉肩、坐胯、腳踩是用力點(杠上端)打出的拳腳是施力點(杠下端),將敵輕鬆地打出去。由此看來,如果沒有“支點”,槓桿就失去作用。打拳如果沒有支點(提肛、頭頂),身體就會下癱,打出去的拳腳、器械就沒力度。

    形意拳諺講,頭上頂有沖天之雄,提肛能精氣灌頂。

    醉拳、醉劍、醉棍的運動特點是“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步碎而快急,但不漂浮,腰活身擺,但頭不亂搖,在欲傾欲跌的醉意中,隨意變轉,逢擊而避,乘隙而入。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掌握了槓桿平衡原理。真正的醉者頭重腳輕,沒有支撐點(沒支點)。

    綜上所述,武術動作要想打出整勁,要想有力度,就必然離不開力學槓桿原理。

 

(二)武術中的力學原理

(資料來源http://www.qqgfw.com/kungfuanswerinfo.aspx?kungfuanswerid=52)
    中華武術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勇毅,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科學內容。武術中的力學原理非常豐富,不理解其中的奧妙,常使人對武術中諸如“四兩撥千斤”、“沾衣十八跌”等技法產生一種神秘感。下面我們擇其要而分析:
1.太極推手中的力學原理
    太極推手是一種對抗練習。在戰術上,講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勝大力;在技術上,講究沾粘連隨,發放寓於引化,十分注重用力的技巧。

    推手是以破壞對方平衡,迫使對方倒地或移出界外為目的。所以穩定重心,保持自身平衡,是戰勝對方的防守基礎。根據平衡規律:平衡穩度大小與人體重心垂線的投影點、重心的高低,支撐面的大小三個因素有關。許多太極拳論著中都強調“中定勁”是穩定重心的關鍵,並對身體如何保持中定作了詳盡的論述。

    推手在體勢要領方面講求尾閭中正,腰部要鬆沉,胯、膝要鬆活,這些要領都是為了使重心垂線投影點儘量靠近支撐面中心,盡可能降低重心高度,使各方向的穩定角為最大值。由於人體的支撐在下方,兩腳支撐面狹窄,屬於不穩定平衡,而人體重心的特點又是隨動作而變化,當人體受力發生前俯、後仰、側彎時,重心可能偏移至體外,發生傾倒或移動。

    推手講求周身均有虛實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手法、步法、身法諸方面。人體受外力作用,重心偏離支撐面的時候,通過步型調整,步法變換,使兩腳在規則允許範圍內,朝有利於穩定重心的方向變換虛實,構成新的支撐面;或通過手法、身法的變化,降低重心高度,以穩定重心。這些有助穩定重心的“補償運動”,就是為了使身體重心垂線隨時保持在支撐面內。使重心在支撐面內保持最大的平衡角,這是從力學角度保持人體穩定的關鍵。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周身虛實變化,使人體機能處於最有利的工作狀態,從而增強人體的抗傾能力,為發力創造有利條件。
  弧形動作化解外力的力學分析:

    太極推手之妙不似長拳直沖直打,而在於圓的運動,用粘隨勁順引對方的力朝穩定自身重心的方向走曲線,以改變對手的來力方向,封住對方的力,從而改變敵方的重心。這種利用人的大多數關節,如腕、肘、肩、胯、膝、脊椎等作弧線的化解技術,既是推手的主要防守技術,也是轉守為攻,曲中求直,達到以小勝大,以柔制剛的手段。這種技術在運用中,僅產生旋轉,不發生位移。如圖77所示:

   作用在A點上的力F,其方向與L垂直,由此產生了M-F -L-F - AO的轉距,使骨槓桿圍繞轉動軸o轉動。曲線化解技術要求“周身一動無有不動”、“動作處處走弧線”、“觸之則旋轉”的力學依據就是盡可能利用最多數量的身體之間的相對運動,使外力作用在骨槓桿上僅產生轉距。這種弧線技術還可使曲線上的任何一點變成直線運動的起點,如圖78 。因為曲線是由無數個半徑相等圓周上的某些相應點連接而成,作曲線運動的物體,在曲線上任何一點的運動方向始終與相應的半徑垂直,這些就成為曲中求直中“直”的起點。

 

  借力打力的力學分析:

    推手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四兩撥千斤”,這是形容推手技巧之高。推手中通常把借力發力,打擊對方的各種技法叫做“招法”。在借力打力中,常用了如下力學技巧:

    慣性和力的合力的原理。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都將保持它原來的運動狀態。”這種屬性就是慣性。太極推手中的“引進落空”正是利用了慣性,又恰當地利用力的合成來達到以小勝大的效果。例如:甲用肩背向乙胸“靠”,乙則及時轉腰閃身,使甲的靠力落空,甲受慣性支配,身體繼續向前撲而失去平衡,這時乙順勢在甲背後朝運動的方向一“撥”,使甲身體沿著運動方向產生加速度,跌得更遠更快。

    反關節時利用槓桿原理。如太極推手中的撅臂動作。當甲用右手推乙左肩時,乙左手腕外旋反捋住甲右前臂接近腕部處作為支點,同時乙用右前臂前曲貼住甲右上臂外側作撅臂動作,這時甲如不及時變換(如將肘曲抽),那麼,作用在上臂上的力,會使甲產生向乙的左後方位移。

    應用動量原理。推手發力時講究腳、腿、腰三者完整一氣。在與對方身體相觸後,有意識地向對方身上不斷加力,要有滔滔不絕的跟蹤“長勁”,迫使對方失去平衡而跌出。這完全符合“受力物體動量的變化,就等於作用力的衝量”這一動量原理。在公式Ft=m(v-Vo)中,F為作用力,t為作用時間,m為受力物質品質,v為物體受力後的速度,VO為物體原來的速度。推手中,對方身體品質m是一定的,如果作用力F不變,要增加動量,必須延長力的作用時間to因此發“長勁”能使對方的動量發生更大的變化,從而迫使對方失去平衡。
2.散打中的力學原理

    散打是激烈的武術對抗運動。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散打運動絕不只是速度與力量的體現,首先應該是運動員第一、二信號系統活動機能和大腦皮質運動性動力定型和可塑性能力的體現。其次骨骼繞其關節的活動範圍雖可通過鍛煉有所擴大,但不是無止境的。在散打中,如何在生理自然條件限制內,按照攻防形勢的需要,採取最適當的運動形態以發揮人體的最大潛能和獲得力學上的最大效益,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在進攻中,當我擊中對方時,我自身的重力、地面反作用力和來自與對方身體接觸的反作用力,必須形成平衡力系。為了加大作用於對方身上的力,在進攻時還須使自己腳的支撐力方向形成主動力而不是制動力。

    在正面進擊時,最合理的姿勢應是:身體正直稍向前傾,後腳跟、前拳尖、鼻尖在同一垂直平面內,前腿提膝,使前腳稍離地面,後腳用力前蹬。前手擊中後,前腳再落地。

    在防守中,也要求削弱對方的衝擊力。從力學原則上講,削弱對方衝擊力的途徑不外設法增長對方肢體與我身體接觸的時間,或減小對方肢體與我接觸瞬間的速度。如接其梢節,制其根節。從生理角度上講,肩關節是球窩關節,其活動範圍比肘關節的活動範圍大得多,胳膊的進擊活動主要是以肩關節為中心的轉動。我如甩手接對方的手、腕,或前臂,則可用較小的力產生對其肩關節的較大的力矩而易於將其臂引開。

    還有的運用太極拳中的弧形勁、螺旋勁來化解對方的進攻。
3.輕功的力學分析
   輕功是人們最不可思議的現象了。“燈管懸人”、“飛簷走壁”令人如癡如醉,心向神往。我們說,輕功確實存在,但決不似武俠小說、武俠電影中所描述的那麼神。我們下面用力學分析一下如下情況:

                一   二   三   四   五

單個盒子    32   40   46   48   60
兩個盒子並列  80   80   86   93   95
單個內芯    12           12.5           13.2    15                 17

加荷時間:1-2分鐘  壓力單位:公斤

 

    站火柴盒從理論計算的結果看,一個空火柴盒就能承受得起一個較消瘦的人的體重。華南工學院孫慶文副教授為此專門做了一些實驗,下面就是他借槓桿機械壓力完成的實驗結果記錄表。試壓時,火柴盒面加了一層薄薄的海綿墊,以使火柴盒均勻受力。

    實驗表明,只要在火柴盒受壓時設法保持盒子的原有形狀,使它不致因失去穩定而過早地損壞,火柴盒是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的。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平衡能力的鍛煉,每個人都可以站到火柴盒上的。

  來源:神奇的武術 編著:鄭勤 田雲清

 

(三)武術中的勁與力

  (資料來源:神奇的武術 編著:鄭勤 田雲清

http://www.qqgfw.com/KungfuAnswerInfo.aspx?KungfuAnswerID=51)

    在電視劇《霍元甲》中,人們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

    霍元甲與俄國大力士奧皮音進行擂臺賽,奧皮音出拳呼呼作響,連環拳、組合拳不斷擊向霍元甲,霍元甲巧妙閃躲,使奧皮音拳拳落空。爾後,瞅準一個破綻,一個“黑虎掏心”將身體巨大魁梧、力大如牛的俄國大力士擊倒在地,半天爬不起來。這就是以勁勝力的典型例子。

    武術中,勁與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武功較高的人能調動全身的力量從肢體的某一部分發出,人們將這種力量稱為勁。一般的人往往只會運用肢體的局部力量,人們將這種局部力量稱為力。前者稱為“活力”,後者稱為“拙力”。一般從事生產者以拙力較多,從事武術者以活力較多。勁是從拙力中提煉出來的。只有拙力的存在,才有勁的產生,不同的是,“勁”是武術的特有產物。

    一般來說,勁發於下肢。在武術運動中,只有從下肢到腰到臂,沖出的拳才有勁。俗話說“立足點應放在基點上”,就是這個道理。力發於根,主宰於腰,形於手。腰只是起一個媒介作用。武諺上說,腳上無力,整勁難發。

    勁是一種爆發力,威力很強,並能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勁能靈活.變化,當落空後,它能變出另一個勁來,有時一下子能變出幾個勁來。像孫祿堂先生,他打出一個劈拳,能發出三個不同的勁來,以致對方防不勝防。勁在武術上是不可缺少的,沒有勁,就意味著沒有武功。
    在武術運動中,如何發勁呢?
1.勁路須暢通。勁路不暢,就會影響力的傳遞,這是練武之大忌。要做到勁路暢通,必須力要順達。因為力是一節節傳遞,發於根,順於中,達於梢,三節貫通。
2.鬆緊相間。在不該發勁時,肌肉相對放鬆;該發勁時,肌肉突然加劇收縮緊張,而且該收縮的部位緊張,不該收縮的部位放鬆,像牛皮筋一樣,一張一弛,既省力,又能將力量集中發揮。否則,就容易產生疲勞,影響肌肉的收縮力,難於發勁。
3.動作快速。任何一種拳發勁,到目標時都要加快。否則,勁是永遠也不會產生的。一顆子彈雖小,能射死一隻老虎,它靠的是火藥的爆發力;如果用手將一顆子彈對準老虎扔去,再大的力也無濟於事。

4.頭眼一致。習武必須頭眼一致。對於頭眼未對準目標,或頭對,眼不對,或眼對,頭不對,都是武術的大忌。這不僅影響了拳路的色彩,而且影響了勁力的發揮。因為勁是有目標的,沒有目標打空拳,不僅費力,還起不到拳的威力。拳諺云“眼隨手走”就是這個道理。

5.動作準確,配合協調。動作不準確,或配合不協調,都會直接影響勁的發揮。例如,練弓步沖拳,除掌握正確的拳型外,還應把拳放在腰部、拳心向上,沖拳時,開始迴旋式向前,當接近直臂很短距離時,配合轉腰,加速用力,“合十當一”,使之真正成為武功,而不是花架子。

 

(四)冷兵器時期的物理學-巧用槓桿的太極拳

2014-11-21 16:55

(取自 http://www.ukongfu.com/a/4277.html)

    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槓桿省力的事實。早在三千年前古埃及人建的金字塔,就是靠槓桿來搬動巨大的石塊的。今人又巧妙發明了大吊車,千噸之物輕而易舉就把它提起來。太極拳技擊也是巧用槓桿之原理的,它劃圓纏絲的特點,正是槓桿的變形活用。“四兩能撥千斤”的省力技擊,就是槓桿之作用。

    研究太極拳怎樣利用槓桿之理,須知槓桿的原理。物理學講的槓桿,即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運的硬棒。槓桿的形成應具有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五個條件。

    還要知道槓桿的多種形式。省力槓桿和變形槓桿應當研究,省力槓桿是動力,可以克服較大的阻力;變形槓桿有滑輪、滑輪組合輪軸等形式。下舉例說明太極拳槓桿的妙用:

    太極拳槓桿的利用有主觀和客觀性兩種,主客觀是相互依存的,客觀槓桿也受主觀的支配,形成不同的槓桿形式。

    主觀性的槓桿是太極拳的首要問題。這裡指的是攻心戰術,多採用“驚取詐敗,閃戰騰挪”,破壞對方心理狀態的平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心態是平靜的,好似相等量的槓桿天平,其重心、中心支點都在丹田。如果人體兩端受外力誘惑,心態隨之就不平衡,同時,肢體也隨之失去平衡。這好似天平稱的一端加重法碼,另一端必然輕而高高抬起。這就是技擊前創設的主觀性槓桿,有利於客觀性槓桿的利用。

    拳論曰:“引進落空合即出”,此理告訴學者應重視“引法”。技擊要求“不引不能空,不空不能擊”的程式。因此,練拳者要辯證地使用引法,要研究:“聲東擊西,打上擊下,打右擊左,橫引直取,兩虛一實”等引法含義,正確利用主觀性槓桿,達到技擊目的。

    客觀性的槓桿,是太極拳獨有的特點。劃圓纏絲是槓桿的變形,實踐可以證明它。太極拳的槓桿,有以己為槓桿,有以彼為槓桿,還有兩者槓桿的組合。關於槓桿,應先定支點。太極拳中的支點有時是固定的,有時是靈活多變的。一般情況支點定位:上肢在肩,肘,腕,手指關節;下肢在胯,膝,踝,腳跟,腳指關節;中軸支點在丹田。活動支點在於下肢的重心變換,支點在實腿的較多,兩腿之間支點少。

    太極拳的輪軸槓桿就是腰脊。研究輪軸是個關鍵,它的旋轉可以帶動四肢的小輪旋轉,發揮滑輪槓桿的作用。因此,拳論經驗強調“命意源頭在腰隙”,“腰如車軸,氣如車輪”,“主宰於腰”,這些理論強調了腰的輪軸功能。

    怎樣看待這一變形槓桿呢?要知腰的軸心在哪裡。上下而言在丹田(氣海),左右而言取氣海與命門的直徑上的半徑。腰是輪軸,上肢以兩肩為等臂槓桿,照應下肢的兩胯為等臂槓桿。若四肢伸展作武器,它可以轉大輪圓。人要轉立圓時,槓桿以頭與腳為直徑。不論哪種圓轉,腰軸為先,帶動小滑輪轉速加快,這樣槓桿會產生不同作用。

    槓桿可以產生巨大的爆發力。要知怎樣產生,可用類比法求知。只要看過圍車吊物,你就會明白此理。圍車是變形槓桿的輪軸形式,輪軸用的推杆就是個等臂槓桿,人們在兩邊用力推轉,通過滑輪牽引重物,因負重速度較慢,它能提拉上千噸重物。假若一旦減重吃空,它就會立即倒轉,速度極快,兩端就會產生特大的爆發力,人們稍有不慎,就會被打傷、打翻倒地。類如“玉女穿梭”、“旋風腳”等太極拳勢。俗話說:“玉女穿梭如旋風”,這個比喻用得好,這個技擊是圓轉加速出方,利用慣性之理產生特大爆發力的。

 

(五)武術是以身法贏人

--李仲軒 (2014-06-16 08:36:59)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385aG6.html

    何為身法第一?何為沾身縱力?何為手腳齊到方為真?過去練武人試手,不一定非把人打躺下,兩人一沾身,只要架子一垮就輸了。身架和身法,是傳統武術的核心。武術不靠一條胳臂或一條腿打人,武術靠的是整體的身架,把身架在高速運動中用起來就是身法。惟有以身架身法贏人,才談得上沾身縱力。

    關於身法身架,不見於道久矣,以至於如今很過練武術的人都以為武術動起手來和拳擊散打一樣,結果必然是動起手來手足無措,無章無法不知道怎麼用,最後打出來的要麼不倫不類,要麼就是拳擊散打的變種。能打的老師傅已經不多見了,建議去看一下台灣劉雲樵和人動手的視頻,那個才是真正傳統武術的東西。

    練武人必須首先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武術靠身法贏人,是系統而非局部打擊,這個意識建立起來了後面才能有的放矢、且一日千里地去練,否則練多少年也不會打,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樣的事太多了。萬籟聲在三十年代寫過一本《武術匯宗》,裡頭談到拳擊,直言其沒有絲毫的手眼身法步,實在是粗劣不堪的東西。

    李仲軒老先生在《逝去的武林》中也談到自己年輕時,練武術的人都是不大瞧得起練拳擊的,而且那些練洋玩意地也不大敢和練武術的較量。那個年代的練武人都厲害, 手裡頭東西硬,才敢說這個話,如今誠如風水尾耳!這就證明一點,傳統武術的練法和打法,是絕對不同於拳擊之類,手眼身法步,其實就是整體應用。

    練武術首先要把身架建立起來,靜態穩定,動態穩定,交手穩定,這個身架才算過硬。什麼是身架?形意拳就是以三體式為核心的三角形桁架結構,少林拳、八極拳 就是以馬步為核心的四邊形桁架結構。入門為什麼要站樁?是求得靜態穩定,而後通過打拳實現動態穩定。身架出來,就是帶著身架去打人,而不是局部。

    手腳齊到方為真,其實是手腳與身法同步的意思,手到身到。七星打法只是身法的延長應用,與身是一體的關係。普通人動手,一拳打出去,上下身是割裂的,用勁 大了人會失去重心,但這符合人的行動規律,因為人的身體進入後天各系統就割裂開了,而武術就是要把它們重新整合統一起來,用一個聲音說話。

    因為武術是以身法贏人,所以重心的穩定極其重要,要在高速對抗中、電光火石中身法不亂,軸線、重心的練習就非常關鍵了,這也就是少林派要練梅花樁、孫祿堂要教人無極樁的原因。 無論怎麼動手身架不懈,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武術重視下盤功夫,絕大多數門派都要求站樁,八極拳還有小架,下盤穩身架就穩。

    身架練出來了,就要求身法,不然無以致用,其實就一個字:快!因為是整體移動,對腿腳上的功能要求就高了。有位朋友和我說,他老師和人動手,手都摸到對方 臉上了,對方還沒反應呢,這就是武術的身法贏人。技巧上是打時間差,打一個愣神,但腿腳上的功夫是實實在在的,必須走過易筋易骨的刻苦用功階段。

    練對路的人,腳上的力量極大,功夫深的能夠碎磚裂石,但走起路來絕對不會象打夯一樣咚咚的,而是身輕如燕,速度飛快,要是碰見這樣一位,說明人家是練出來 的。套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練身法轉換,眼前無人若有人,不停地變化身法手法越練越快,但身架始終穩定如一,到了真動手的時候就有了不亂的基礎。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武術強調的是一擊致命。雖然真打起來情況是多變的,但這個原則不變。所以中國的傳統武術必須要練必殺技。萬籟聲擅長鐵砂掌,且是光板練,從不用藥。過去練武人手底下都得有一兩樣硬活,不然何以行走江湖?所以不練硬功夫的,其實不好稱自己是武林中人,只能算是武術愛好者。

    老輩人回憶過去功夫高深的前輩動手,上去就是一下,結束戰鬥,這個是雙方功力差異比較大的情況。水準差不多的,一動手就能量出分寸,接一招就收手了。所 以,死纏爛打的不是傳統武術的風格。今天我把身架和身法單獨提點出來,就是讓有志于武術的朋友能夠走對路,不然下了幾十年功夫不會用也是枉然。

 

(六)發勁

http://www.mahongtj.com/user/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6879558

    任何拳種雖然技擊風格不同,勁力的表現方式有異,但是發勁都必須遵循一個共同規律,那就是‘勁從腳底發’。”

    “勁從腳底發”就是人們常說的“力從地起”、“勁從根發”。就是運用腳對地面的作用力而發勁。不管是什麼拳種,不管是內家拳,還是外家拳,不管是中國功夫,還是西洋拳擊,不管是泰國拳,還是日本的空手道,都必須遵守這個原則。

    怎樣盡可能發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呢?我們人體最大最厚最長最有力的兩組肌群:豎軀幹肌和臀大肌都是附在脊柱上連在骨盆上的。發勁雖然是全身肌肉的共同運動,但是如果把這兩組肌群徹底地啟動起來,並協同地運動起來。我們就能發出自己的最大力量----我們的脊柱尤其是我們的骨盆是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http://www.mahongtj.com/user/user_file/1/forum/2013051113332463.jpg

圖D1  豎軀幹肌和臀大肌附在脊柱上連在骨盆


 

 

 

常用招式:

1.預備式:

    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腳尖斜向左,兩腿屈膝半蹲成半馬步。右手握槍把的頂端屈肘置於右腰側,手心向後;左手握槍桿中段,手臂微屈置於身體左側,手心向前,成半馬步端槍,臉左偏,目平視。
    要求:做到“四平”,即頂平、肩平、槍平、腳平,頂平則須頭正頸直,肩平則須沉肩墜肘,槍平指兩手和槍尖成水平線,以便攻守,出槍快而有力。腳平則須兩腳用力踏實,做到身正勢穩。兩手持槍,要求“前手如管”,前手是槍的支點,既要要穩固地握住槍,又要能使槍在手中自由滑動,所以前手要握成管狀,以求穩而靈活,進退便利。“後手如攥”捏住槍尾,後手握槍切記“盡棍”不能“露把”。


2.攔槍:

    左手鬆握,兩手腕用力向上翻起,右手向下向外向上再向懷裡向下,邊絞繞邊向裡旋腕擰槍抽把,兩腳合力蹬地,腰部配合左轉、骨盆也左轉,隨著重心向左腿移動並沉身坐臀的同時,使槍尖由下向右向上再向左向下逆時針連撥帶攪劃圓圈。

3.拿槍:

    攔槍結束,兩腕用力下扣向外旋腕反擰槍,兩腳合力蹬地,腰部右轉、骨盆也右轉,槍桿靠近腰部,使槍尖由下向左向上再向右向下順時針邊絞繞劃個立圓。

 

(七) 內勁詳解—科學實證

以下資料取自http://www.lai-o.com/new_page_51.htm

 

    李小龍《JKD截拳道》七大冊遺卷中有明言:「內勁,起於後腿之腳前掌..!」(腳前掌"蹬地"而生之「反作用力」)

《詠春拳經》也言「力從地起」;

《太極拳經》也言:「力發足根」;

《白鶴拳經》也言:「吸地之力」

 

    腳蹬發力,腳腿腰手傳力,速快只一瞬間,如刺槍;腰腳發力,起速慢尾速快,如甩鞭。

    筋力(筋急劇鬆緊收縮)+全身內在各部位"筋力"依骨架結構性"依續"傳導並"加總"筋=肌腱+筋膜(如上圖H1)

圖片 引自 <<懂勁 內家拳的瑰寶>>

沈于順 指導‧黃逸武 編著 /台灣 大展出版 2013.6

 

 

    每兩個骨節間相頂合,能產生連動結構,容許"力"之完全有效傳導,才能形成各部位之力。在傳導過程中,層層推擠加疊,如此,將全身由足下而上七大部位之力層層加總而至用來攻擊的拳腳或快速移位之用。此即《詠春拳經》所言之"力從地起"。如果你發勁是違背"力從地起"之正確要等領而改為單以"腰部"發力,則力量有限。李小龍示範"寸勁拳"所展現者正是以後腿蹬地發力。

    《詠春拳經曰》:「力從地起!」

    所謂"腰馬合一"指的是"腰"與"馬"(兩腿屈弓略為蹲坐)。然則"馬"者為何?即是腿部從腳底板..至小腿..膝..大腿..胯..整體而言!!如此在力的傳導過程中,先後"連貫協調運作..而成"一體"!!如此才能加總全身各大關節部位之合力,亦即從最下同地球接觸的點(腳踩蹬地產生反作用力)而上,透過關關節節"瞬間"並"依序一關頂一關",最終"加總"至上身手/腳所要發勁部位。換句話說,如此才能形成力量的加總!!(因為是無間隙的一關頂一關..所以發勁是瞬間同時"加總")

 

    腰馬合一若能以"纏絲螺旋"傳導更能進一步加大最終內勁效果,其原理如步槍槍管內"螺旋膛線",使子彈旋轉擊中目標後,更加大穿透力。其動力傳遞的具體步驟如次所示:"腳掌~前部"蹬地→膝蓋→大腿/胯→腰→肩→肘→腕→指尖/拳面 彈震爆發(過程鬆→擊中剎那緊)。依序"傳"力及"合"力的過程鬆而於終點緊(瞬間彈震爆發!)(不只攻擊,任何防守動作,皆可依上述傳力要領!)。

    若是踢腿/掃腿,也是同樣的道理!!踩地之腿須做為另一條踢出之腿之支撐及勁力來源!!"踩地之腿~腳掌前部"蹬地→大腿→帶動小腿→腳掌部彈震爆發(過程鬆→擊中剎那緊)。

    八極拳的"震腳"發勁法,其實過程也如上述,只不過,八極拳是把一開始的"蹬腳"改為"踮起2腿之腳前掌→沉胯並下落2腳根",把腳根震地所產生之"反作用力"依序向上傳導經各大部位並加總合力,直到拳面擊敵!

    形意拳講發勁: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河南心意六合拳及山西戴式心意六合拳,都是丹田(腰胯核心肌肉群)發力,但傳至河北李洛能之後,因吸收了其它拳種的”跟步”以增加"打擊力"及"打擊距離"、"移位速度"後,基本上都是以”蹬腿踏足”+跟步+”轉身”+後背發力(脊椎柱發力),加上擰裹手臂等配合整勁:所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六合」。

    《太極拳經》也有記載:「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人能得機得勢!」

武禹襄太極拳及泛楊式太極拳各流派、陳太王西安系則恪遵此"內勁源自足底"的準則。

    源於福建的白鶴拳,其拳經上也說「地根力」(該派所謂的門內秘訣"吸地力",即蹬地之反作用力),也是如此主張腳馬出力!先從腳底湧拳穴貼地(腳前掌下緣中心)上引合力經小腿、膝、大腿、胯腰、脊椎、肩肘、手臂、腕,最終達於拳/掌/指或四肢!完全相通於上述詠春拳經:「力從地起」及太極拳經:「力發於足根」之理。

    太極拳在接觸對手時,會先用推手的技巧,先 誘使敵方身體重心失衡(站不穩)--2腳根離地,或2腳尖離地,或1腳離地,即所謂「拔根」或藉"對手之力"(包括來勢來力或退勢去力)順而再加"已之力"而讓對手飛跌而出(功夫愈高者,其動作過程愈細微,動作愈小到讓人看不出!)。此即所謂「四兩撥千斤」或「借力打力」,此過程中,發勁將敵推飛而出,將更省力,效果也更大!

    有些武術門派,其內勁之源並非足根,而是抖動及或旋轉腰胯部(丹田發勁),包括施以貼身擒摔或化推的部份派別太極拳、近身推打拳派(較以"原地"化打為先),在採沾手"拉長放慢"對手攻擊來勢後(或敵我相互抗力僵持之時),企圖以腰部"頓時"靈活轉變角度,能多角度"化解"並隨即靈活多角度"發"敵而出,或"原地"化打為先(移位躲閃為次要)。在此過程中,須頓時讓自己身體"鬆沉透空",才能讓關節產生足夠靈活變換角度的空間。

    因為是以貼身擒摔為主,或"原地"化打為先(移位躲閃為次要),其內勁之源並非足根,而是抖動及或旋轉腰胯部(丹田)。雖然發勁過程尾速快,但起速略有延遲(因為過程整體而言是"甩勁")。但其因為主要著重於"化解"並"拉長放慢"對手攻擊來勢,或原地以雙手鬆活攻防(移位躲閃為次要)。此類門派如:陳氏太極、趙堡太極、忽雷太極及縱鶴拳等等(至於另外如心意拳、六合螳螂拳則非擒摔而是拳打,較易有下文所說丹田發勁之弊),都是源於丹田(腰胯部)之力始,經脊肩肘腕向上節節合力達於指掌,並在同時,下經胯.腿.膝.腳掌等合力加總而達地面同時瞬間形成反作用力,而瞬間"同時"返上合力至指掌!!此時發勁已盡,勁達四肢,瞬間而成全身僵直支撐架構!故也能形成「整勁」(全身形成"完整支撐"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