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第一章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的基本功法

參、中州範士九段的劍道理法

2020-09-23

中州範士九段的劍道理法

石動中州派神影流劍道門人 林偉成

一、前言
在三峽道場每週日晚上七點開始的練習,中州師祖所傳授的內容,不才因程度不夠常常有聽沒懂。即使如此,我從2008年1月開始做筆記,直到2012年10月為止,希望能夠將師祖的人生智慧與劍道體悟忠實呈現。
人類的思考與行為過程大致是,認知→邏輯→反應,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差異性會很大。近看XYZ軸上的一點是靜止不動,但拉遠到外太空看地球的這一點是一直在動;從北極點鳥瞰地球自轉是逆時針,從南極點上空看是順時針轉;而且靜與動是相對的,同一時間一起看這兩個實體的運動,月球(動)繞地球(靜),地球(動)繞太陽(靜),太陽又繞著更大的系統。不管你動不動,這一點加上時間的流動,在XYZ軸空間可形成各式各樣的線條,而曲線也是線的一種。兩個軸成一平面,加上時間軸像是平面的電影,而現在正在開發的XYZ軸加上時間軸,投射出立體的動畫「3D全息投影」。
在浩瀚宇宙裡頭,人也只是非常渺小的一點,而這一點,或許以「心」這個字去代表,人最脆弱的地方,如果眼睛是靈魂之窗,四眼對視數秒馬上連結到心靈深處,脆弱的人就避免與人對視,被看穿是的多麼不安全感啊!或是一些電影情結,當至愛或家人被綁架為人質時,所有金錢或犧牲自己生命也要去贖救;英文compassion的中文翻譯是同情、憐憫,由字首com與字根pass所組成,com是「一起,共同」的意思,字根 path, pass 是「感覺」的意思,對別人的心情,都能感(pass)同(com)身受的人,一定很有同情心,演變到劍道可以是「共振」。
註:因老化,視力與全身的筋肉退化,隨意筋與不隨意筋的活用方法(骨骼,姿勢,神經與筋肉部位的關係),訓練方法(呼吸與發聲法,速度節拍)。
此文最重要的主軸是中州師祖的手稿(圖1),請以此手稿內容去聯想這整個文章的彙整,而我筆記中的記錄只是我學習過程只能參考,每個人的認知不盡相同,如維基百科的「認知偏誤列表」每一個人「認知」與「習慣」形成後,每個人差異會很大,會衍生非常多出來議題。時間拉長看語言也是不斷變化,同一個點以不同的觀點去讀解是可以很多元的。造物主讓這世界這麼多采多姿,路徑不會只有一條,路徑不同景色亦不同。


圖1:中州師祖的手稿

 


 

二、心法(無意識)
無意識的一般定義是,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似有若無的存在,人又無法掌控它。而這裡提的無意識,我想以時間去區隔,像是一張照片被拍的時候的這一點的時間,是靜止的畫面。我將此無意識的定義為,時間=0,沒有任何振動 (振動定義為,一個物體的往復運動,相對於靜止參照物或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再以時間=0的這一點的狀態第(一)節,與座標原點第(二) 節,去推論中州師祖的心法。
(一)中州師祖對中州師祖
一事件的時間可區分其「時間點」為過去、現在、未來,此事件持續多久為「時間段」。對手的一個動作,您能多快的反應,假設您跟對手一樣快的話會是如何。
中州師祖示範1:兩人面對面站著,A隨意做一動作,B有如鏡子一般做A剛做的同一動作,鏡裡鏡外趨近一致,不需再經大腦思考的自動化,無雜念。中州師祖對中州師祖,與鏡子中的自己對打,彼此的起心動念是相等又同時,為和諧的狀態。中州師祖示範2:兩人面對面站著距離約30公分,只以雙掌為接觸點,互推看誰可推動誰。推論:在某一時間點時,分出你我的差,大於或小於皆可插入或切入。
1.你與我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點
此概念來源有二,其一,「我是我所是」,維基百科英文版I Am that I Am.
其二,Leibniz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的根源是「差」和「分」學。
將一形體在空間與時間下不斷地微分,以下列的數學公式去解釋推論,
我=我
我-我=0
過去的我-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未來的我=0
過去的我-(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未來的我=0
過去的我-未來的我= (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
2.你與我的時間段
將兩個X分音符結構的對立。如同平面鏡中像的性質:「物體與鏡中的像對稱」,①物體到鏡子的距離等於像到鏡子的距離。(物距=像距), ②物體與像的大小相等, ③所形成的像為正立虛像、但是和物體左右相反。以音樂理論去推論證明是,【全音的差】D-C=18.354-16.351=2.002 會等於【兩個半音的差的加總】 C♯/D♭-C= 17.324-16.352=0.972 ; D-C♯/D♭=18.354-17.324=1.03。→2.002=0.972+1.03。亦即差之和等於第一項與最後一項之差。請參考表1的八度音的頻率。印象中中州師祖提到過,汝看似很快,但吾看起來很慢。或許可以以車禍為例子,有當事者回憶,每一動作都被紀錄,以慢速撥放那時間段的兩三秒間的撞擊/翻覆意外,似乎腦部的某機能被打開,將每一秒切割,再切割到更小單位。運動科學有所謂「ZONE」在研究此議題,將每一個分解動作在每一個時間點做到位。
註:樂譜中的「若干分」音符的音長都是全音符相應分之一,全音符表示為一個空心的橢圓符頭,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分之一,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八分之一,依此類推。
3.接招與出招的同時性
以棒球為例來推論,我=投手=打擊手=外野手。投手投出時速120公里(=每秒33公尺的球),打擊手擊出棒球的時速150公里(=每秒42公尺的球),外野手以光速每秒300,000,000公尺的觀察投手投出動作判斷球的旋轉變化與打擊手的球棒與球的接觸面的角度,此瞬間就判斷自旋的棒球的飛行軌道,馬上調整身體要跑的方向,以音速每秒340公尺聽到球被擊出的聲音再次確認球的飛行軌道,以每秒10公尺跑步去接球。身體的移動是最慢的,所以在投球的那一剎那就大致決定了這一次的總行程,有意思的是,投手也不一定每次要投那麼快,或軸心腳踏上投手板又不馬上投球,打擊手(對手)沒球可打,心慌慌要衝出來,此刻投手角色更換成打擊手,再另一次循環。另外,有一位棒球選手很會接球,記者採訪他是如何接那個球,他的回答是,球被打出來後在天空中的那條曲線,像是一個真空的管子,我是被吸入那真空的軌道然後接到球,以此推論有二個技術:①軌道的察覺②真空狀態下的起點與到達,推論到劍道可以是接招與出招的同時性。
4.時間段的頻率與制約反應
假設中段備戰時非靜也非動,中心位置永遠在圓心歸零的狀態下,有如汽車引擎的怠速狀態,汽車引擎怠速的轉速大約在600至1000 rpm之間,人體當然無法如此快速旋轉,中州師祖以自創的「低音感共鳴腹式呼吸法」不喊出傳統劍道的Men、 Kote、Dou、Tsuki等,而是由Ho、Ri、Om等低沈的低音去振動,像是比丘以低音持續地誦經,再進階到完全聽不到聲音的高頻;只要這低音高頻不間斷,即可在任一時間點發勁,使氣沉得住,心臟不會受到壓力,血液流動順暢,達到使意念不形於色的「無色劍」境界。此最大靜摩擦力應該是傳統怠速狀態的千分之幾的力量。
印象中師祖的概念這個像是小朋友在假裝騎自己在騎摩托車時,加油的同時,嘴邊還發著騎摩托車OmOmOm的低音,作勢要衝出去了。此現象或許可以比擬到狗攻擊前的徵兆,普遍徵兆是一露齒、毛髮豎起、「低吼」或是吠叫。
討論議題1:中州師祖的關鍵字「隨意筋(肌)與不隨意筋(肌)の活用」,在這裡可以看到的例子是無意識反射動作能夠「分辨不同節奏的差異」。訓練出來的「無意識」+原本的「有意識」= 總合的密集度,肯定高於只有「有意識」的選手。
討論議題2: 持續發出「低音」去振動所有的神經,叫醒他們使之處於戰鬥狀況,一有機會就攻擊,以便去保持不間斷的攻擊意識。印象中師祖的概念用台語說過,汝的劍會停(滯),吾的劍不會(停)斷。這裡是訊號的停滯。站上位時,絕對不可放鬆讓下位的人打,隨時保持頻率不停止,可高可低,甚至是以更省力但動作更快的方式來應對。 與人對陣應對的過程中師祖特別強調「不要退」。依中州師祖的「低音感共鳴胸腹式呼吸法」的理論,「一退」攻擊意識就放鬆,破綻就漏出來;或是「催眠理論」的圓圈,縮身鑽進去。有一年,外面的劍友來三峽道場切磋,我和朱志清老師還是會不自主的退,難得師祖生氣了,「叫你麥退,ㄍㄜ退」。(黃隆民老師補述:退也要像進一樣高頻,才不會製造出對手可攻擊的距離與時機。)無獨有偶,2018年全日本選手權2連霸的西村英久先生,比賽中時,旁白說 :一本を取った西村 守りに入らず連続攻撃。中文的直接翻譯為: 得一分的西村採取,不以一直防守的方式,而以連續攻擊方式。進一步的解釋:我方連續攻擊 (動力與時間都完全沒有放入防守的動作),迫使對方接受這樣的狀況。賽前西村的教練有特別交代「不要退」。對照師祖的說法,可說是英雄所見略同。
「低音感共鳴腹式呼吸法」應該屬於最高階的技術,或許是由打鼓的技術再昇華的層次,打鼓的速度因為有反彈鼓面的力量可以快到1/32拍,一般的劍道高手可以連擊五支以上的劍就很厲害了,在第六支就停頓,第七支補氣,等等的話,遇到更高頻率的劍客,勝負就分出來了。力量要如何分配到這1/32拍,可能就要靠平時的練習,中州師祖持劍打軟趴趴的坐墊,一分鐘打220下,持續做30分鐘,約6000支不會喘,筋不能拉到底,拉到底幾次後肌肉開使酸而無力。全身各部分個別動一點點。腳黏著地板直接獲得的反作用力→膝蓋→大腿/胯→腰→肩→肘→腕→指尖,力量由下往上分出,從「全音符」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以「人是一棵移動的樹」的概念,將已分佈到各分支的力量,去「合;和」對方何時何處攻擊進來都不確定的亂數,在每一招的力量單位與時間單位變小,以不同組合處理亂數,才有辦法達到「遊刃有餘」。
節奏感在這裡就非常重要了,鋼琴的琴鍵重量約50-60公克,如果彈鋼琴在該彈或該停的時間點都不準,怎麼樣可以將500公克的竹劍,打地準又巧。控制該停的訓練是需要的,我方判斷對手擋得到我方正要打得那一支,那一時間點就該停的住。沒有天生的節奏感就需要靠後天練習。李存仁師伯的古琴有一定水準的功力,弦音在綿細時在空間裡繚繞而不斷,激昂時又有如萬馬奔騰,應用到劍道也有獨特的風格。中州師祖秀他的絕技,打中國鼓,手持鼓棒,以身體的平衡感,左右頻率一致,李存仁師伯提到三峽的這種打法剛好破壞基礎的劍道一拍打法的距離。


(二)八段的中段
1.更高的頻寬
中州師祖對劍道八段程度的定義是: 不被對手打到、也不想打人、最多互擊。八段的中段,「意念」是不打人,不被人打,胸刺,盪劍。練的是修養不是去傷害人,他以「不勝不敗,誠的勝利」為原則,沒有可以優越於人之誠心的兵法,既使講求謀略,誠心是不可以用以勝負來討論地,應該要深深地再三反省,人的力量是趕不上「誠」這個字。
印象中中州師祖提到過,血統或階級制度難以超越的問題,可行的方法之一是「修」,使淨化才可再上一層。刀的原型是切斷/分離,人類的二分法會判定好或壞,但刀本身只是切斷的器具,由「切斷」的原型演變而成的,沒有好與壞的分別,端看如何使用它而已,有如核能發電與核子武器,印象中中州師祖提過他的刀,是用來切斷自己的壞習慣/脾氣,氣定神閒,上得了更深層才有更寬的頻寬,面對外界的紛紛擾擾,才較有可能以平常心看眾生。
2.身體的三次元座標的基本功、縱波與橫波
解剖學上需要明確地指明身體某部位在三次元空間的位置,所以每個字都要定義好其方位,圖3是可通行國際的專門術語,身體的軸,平面,與方向。
左右軸(X軸): 陰莖往左右甩,或者黃隆民老師傳授的基本功,雙腳微開雙手舉高,左手持劍柄,劍尖置於右手的姆指與食指間,骨盆的左右兩點作為支點,持續地左右晃動,將此動力傳導到竹劍,使劍尖在右手的姆指與食指間晃動(虎口),垂直於脊椎,左右轉動,(節拍可以是腰左右晃一拍sa打、 兩拍 sa sa 打、三拍 sa sa sa 打、半拍 sa等等。另外位移後產生的動能傳達給竹劍後,不需再扭腰出力來給竹劍)。黃隆民老師更精確地說明是:那個扭動是左髖關節部的腹部抽筋而來將身體的重心瞬間往前引出,以無色的方式瞬間啟動並往前加速,重心一直前引,雙足是被動配合重心而前移。但不只左半身出去,而是全身出去。腳下步法是類似蜥蜴的水上漂奔的步足,這種步法其實是可瞬間加速來為主要的應用方式的。當然如果能在速度上隨時變頻來使用,威力會更強。中段之練習,劍尖頂牆壁,劍柄皮頂著腰部右側施力,再換到左側施力,搶中段或頂住對手才有力道。
圖4中的棒球運動員,髖關節動作需要一致性。
跑步、投擲、揮拍及許多需要軀幹旋轉的動作都需要透過髖關節來產生力量。這意味著,髖關節一邊側需要外旋,而另外一邊則需要內旋,因此,我們需要同時關愛外旋及內旋,並確保他們處於一個平衡的系統下。
前後軸(Y軸): 脊椎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頸椎與腰椎往前凸,胸椎與骶骨/尾骨往後凸,中州師祖教的基本功,骨盆前傾(向下轉)再迅速後傾(向上轉),陰莖可甩到小腹為原則的練習,力量往上傳,或是點頭的動作力量往下傳,或是有如蝦子的身軀展開與縮回,用脊椎打,近身時爆發,如弓。
上下軸(Z軸): 腳底貼著地獲得的反作用力,可視為「震央」,地震發生時,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有如外丹功身體的上下垂直振動,脊椎(Z軸)上下振動。
X軸+Z軸為縱波(疏密波),Y軸+Z軸為橫波(高低波)。兩者皆可在原地連續出劍。波(wave)的特色,無質量,有能量,「有訊息」。此狀況下,「訊息」是有經過身體的各部份,人體神經的知覺,感覺力量傳到了哪裡了,可以計算我方哪一個時間點,竹劍可以到達攻擊目標,以及對手的攻擊大致到達我方身體的時間點,長度單位可控制到很小,準確度就可以提高。中州師祖研創的「顫功」或許可歸屬於縱波,速度快於橫波。縱波與橫波的資料如下。用腰帶出的連續水平的敲擊,可轉換成垂直,豐富變化且漂亮。腰的左右兩點的轉動所帶出的力量,轉成竹劍前後的打擊,必須確認下方到上方的每一點作傳達。
介質震動方向和前進方向平行,視為縱波(疏密波或壓縮波,或P波primary waves,或 longitudinal wave |||||| | | | |||||| | | | |||||| |) ,性質與音波相似,質點運動和波傳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約每秒鐘可移動5至10公里。
介質震動方向和前進方向垂直,視為橫波(高低波 transverse wave,或S波secondary waves,或剪力波)/ ̄\ˍ/ ̄\ˍ/ ̄\ˍ,質點運動與波傳播方向垂直,產生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的震動,速度約為P波的三分之二。
不同資料出處有時會有不同XYZ軸的定義,XYZ軸是可以自行定義XYZ軸。腳底與地面所獲得的摩擦力,同樣的我方的刀背碰觸對方的刀刃的瞬間也可視為摩擦力,對方攻擊過來的刀刃的瞬間的那一個角度,視為地面,而我方刀背視為腳底。目前在推展的工業4.0,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大量使用機器人,大多以機械手臂的型式為主,聽黃老師說明中州師祖在謹慎地「倒酒到酒杯」,「快速移動酒杯」,「再放到目的地」的定位動作,不可思議地吻合機械手臂「A點到B點行程」的動作要求,伺服馬達有裝編碼器,精密計算A點到B點的所須的轉數,精準到位不多也不少,行程可以快速度移動。而傳統馬達的問題是,轉太快時→過衝(overshoot),但可應用於比對方早打到;轉太慢時→太慢又未到位,但可應用於移位與遲一些再打到。

 


 

三、功法 (無意識有意識摻半)
人是某程度可變更程式的動物,但寫入新的程式是有條件的,有高他/她一階的程式工程師(教練/老師)在旁建立並督促某一動作的重現性,使之相容於原本的系統,原本刻意的有意識的動作不斷的重現,使成為無意識的動作,例如右腳向前踏出攻擊後,左腳是否有隨即跟進,駑鈍的學生可能打了十年,左腳還是在後頭沒跟進,造成要形成之後的攻擊或防守架勢延誤,那麼大的破綻,遇到講了十年還有耐心的教練/老師繼續糾正,真的要感恩啊,遇到貴人!!!一般人是無法自覺的習慣,還是照原本的習慣繼續下去。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過:「習慣不能一股腦兒被扔出窗外,必須一步步地把它哄下樓」。但有些是天賦的問題,例如,音感,缺乏音樂細胞的音癡,經過訓練也只能比較好一些,無法達到音樂家的程度,唱唱卡拉O.K.開心也好。下面開始說明我程度目前了解所解釋的六個功法。
(一)韻律
我曾經對音樂與劍術的關聯性有疑問,詢問中州師祖,印象中他的回答是:「對手的攻擊時間點與招式是難以捉摸,不像音樂有樂理是隨著樂理進行著,就因為如此讓這使劍道更有趣有如藝術一般,融合許多因素而達到一平衡的美感,到他這程度與年紀也沒有老師可以詢問,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以《孫子兵法》第五篇,兵勢,文中的五聲去推論劍道的可能變化也是無限的組合,以流動的時間看整個行程,平衡↹不平衡,參考如樂理的「和諧音consonance」與「不和諧音dissonance」,在維基百科英文版Music theory中的資料翻譯成中文如下:和諧音和不和諧音 是音程響度的「主觀的」品質,在不同的文化和時期下差異很大。和諧音(或協和音程)是一個音程或和弦的品質,它本身似乎是穩定和完整的。不和諧(或不一致/不協調)是相反的,因為它感覺不完整並且「想要」解決/解答/消除 到和諧音的音程。不和諧音的音程似乎發生衝突。和諧音的音程似乎聽起來很舒服。假設宇宙的混沌為奇,演進到看似和諧的運轉為正,或許「奇」可解釋成快拍、慢拍、半拍、反拍、跳頻展頻、多重頻率等等,去處理標準的「正」拍,出奇制勝。
《孫子兵法》第五篇〈兵勢〉,原文: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譯成白話文:
大凡作戰,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制勝。善於運用奇兵的人,其戰法的變化就像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像江海一樣永不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 終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宮、商、角、徵、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 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鹹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化,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資料出處:2019/2/23引自http://cutemike520.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9326.html)。
音樂的音符所呈現的奧妙不只是一些符號,生理心理皆可通達,細膩地表達著人事物,各種族皆有其風格的音樂,寬廣涵蓋其文化的各層面。音樂家們總是不斷地在描繪內心情感的道路上一點一滴,除了借用人聲外,更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樂器做為傳達心聲的媒介,鋼琴自1709年被意大利人克裏斯多佛 (Bartolommeo Cristofori )發明,製造出來之後,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日子裏,它從窄小的音域,微細音量及薄弱的結構,研究發展成今天的樂器之王。
我們在彈鋼琴時,沒有硬性規定哪個指頭應該放在哪個鍵,同一個琴鍵可由不同的手指去完成,指法沒有一定或絕對的,彈得順最重要!或許可以想像成整個身體去運轉竹劍,去執行的不同組合的音高/頻率,去打出一個個的音符,而每一音符如一滴墨,滴在透明的水中,不規則地擴散在水中然後消失,重要的是連續性,一直打下去,即使沒有出招引擎是在怠速狀態,有如休止符。手指肌肉是會記憶的。每天定時練琴手指會一直保持高度的敏銳因為透過練琴手指穿梭在白鍵黑鍵之間指會記憶每個音符的彈奏空間及觸鍵力度。練習過程是在讓自己的手、手指感應鍵盤的位置。看譜要在彈奏下一個音符前就完成,整首曲子才可以流暢無停頓,所以讀譜的速度要快於彈奏的速度,以此讀譜應用到劍道的話,我方須敏銳查覺到對手下一個動作,此察覺要先完成,我方才有足夠時間計算所需時間,力量,與距離。
在彈鋼琴的過程中,身體僵硬不動,一樣會影響彈奏的流暢度,所以身體移動的目的,是用來調整自己的重心,以及讓自己在彈琴的過程中,手部的神經傳導處於最順利的狀態。流暢的狀態下放慢彈,彈正確才加快些速度。一開始最重要的是注意手型手放到鋼琴上,手成一個漂亮的蛋型新手在練的時候很容易彈一彈就變形;或許有如對打一陣子後,忘了恢復中段,歸零的動作。
吉他這種樂器一般一共有6根琴弦,6根琴弦粗細各有不同。粗的琴弦可以發出低音,細的琴弦可以發出高音;男生的聲帶粗並且厚發出的聲音就很低沉,女生的聲帶細並且薄發出的聲音就很尖銳。而鐘琴的長鐵片置於左方屬低音部,短鐵片置置於右方屬高音部。如同一能量於較細/短/小的肌肉/筋/骨頭(脊椎),是否產生較高頻的震動。而肌肉/筋/骨頭的長短是或許可做變化的,將各關節連貫成一直線就變長了。負責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稱為主動肌,而配合主動肌的肌肉稱為協動肌;與主動肌動作相反的就稱為拮抗肌。

表1 音高頻率表

八度→

0

1

2

3

4

5

6

7

8

9

音名↓

C

16.352

32.703

65.406

130.81

261.63

523.25

1046.5

2093

4186

8372

C♯/D♭

17.324

34.648

69.296

138.59

277.18

554.37

1108.7

2217.5

4434.9

8869.8

D

18.354

36.708

73.416

146.83

293.66

587.33

1174.7

2349.3

4698.6

9397.3

D♯/E♭

19.445

38.891

77.782

155.56

311.13

622.25

1244.5

2489

4978

9956.1

E

20.602

41.203

82.407

164.81

329.63

659.26

1318.5

2637

5274

10548

F

21.827

43.654

87.307

174.61

349.23

698.46

1396.9

2793.8

5587.7

11175

F♯/G♭

23.125

46.249

92.499

185

369.99

739.99

1480

2960

5919.9

11840

G

24.5

48.999

97.999

196

392

783.99

1568

3136

6271.9

12544

G♯/A♭

25.957

51.913

103.83

207.65

415.3

830.61

1661.2

3322.4

6644.9

13290

A

27.5

55

110

220

440

880

1760

3520

7040

14080

A♯/B♭

29.135

58.27

116.54

233.08

466.16

932.33

1864.7

3729.3

7458.6

14917

B

30.868

61.735

123.47

246.94

493.88

987.77

1975.5

3951.1

7902.1

15804

註:單位為赫茲。每升或降一音符,頻率都是增加或減少5.95%,是等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單簧管的音樂家通常調音的基本音是440赫茲,而現在的天氣越來越熱,把基本音調到442赫茲,440赫茲跟442赫茲差一點點其實聽得出來。 (資料出處:20190310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9%AB%98)

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前傾↹後傾;旋前↹旋後等等的動作;屈曲的主動肌↹伸展拮抗肌常在對面一邊的肌肉,假設有如 南極(S)與北極(N)一樣去行成高斯加速器的效果,於末端加速度發出。癲癇的神經不正常放電造成部份或全身肌肉的同時痙攣;如果訓練單側的主動肌或拮抗肌連貫成一直線,同時發電使產生較大且流暢的力量,傳輸到末端時,加上一震使其加速,或釋出力量集聚於一點,有如殭屍的從後腳跟發勁使整個身體的移動,或許中州師祖活用後腳跟的原理是這樣,或是以電池的串聯並聯去解釋?

相關討論議題:「波的疊加」有建設性干涉與破壞性干涉兩類;表1的赫茲的公倍數,或許可解釋於功夫的「整勁」,練到肌肉骨頭的順序有建設性的疊加,讓力量順暢的流動,以4度的A為例,440赫茲,每昇一度880赫茲,降一度220赫茲。人體的肌肉骨頭都是不規則的,而機器的管子/電線都計算好它們的流量去選擇管徑/線徑尺寸,並有儀器裝置去控制,例如「成比例的壓力流量閥」,進出多少「流體」的空氣與液體是可控制的,而人的狀況是要長時間練習外部肌肉與核心肌群恰當使勁,時間點才會較精準,如果呼吸急促與熱血沸騰的狀況下,呼出吸入的氣壓與血液的血壓起伏很大時,可控制的精準度可能變差。

 

印象中,以師祖所述他自己的經驗,一般對手會有攻擊的頻率1, 2, 3 需躲開。在這"被攻擊時間"與"會被攻擊的距離",迅速移開,一開始動機就發數次的攻擊意念,腦神經才有辦法延展,中州師祖約一秒 8,9支劍,如僵屍,鬼般的攻擊。或許吃人參長大的韓國年輕選手,經訓練肺活量或許可達8公升,一小節連擊七支,第八支停頓觀察,不用考慮呼吸問題再繼續另一小節的攻擊;與日本選手有策略地一小節選擇性打擊三四支的不同風格,在此點上音樂的理論應用於劍術上是需要的,音樂的理論非常多繼續學習吧。

 

如果劍道運動比賽是個人的演奏會,那曲目一定要合裁判的國籍與口味,事先也要排演對手特性的曲目,臨場才捉得到對手的節奏,演奏會是沒有暫停的,整首曲子演奏完才算結束,如果真要暫時休息就拉得遠遠的,有十足把握的一擊要在主審的面前秀出來,對手在主審旁時如果擊中聲音是最響的,喊出來的聲音對著主審的耳朵,視比賽為即興表演,放空之前所學的種種,專注於此刻,以身心最協調的狀況去展現自己不同組合的力與美,或許得分的機率就高些。而以劍道當修身養性的休閒活動的話,或許韻律的掌握也助於生活的順遂,猶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中州師祖鑽研的「視神經同調(或同拍)訓練法」,「低音感共鳴腹式呼吸法」「對手死了才可打,如催眠般地讓對手僵住無動作,己方才可出手」,這些都與頻率與波有關,中州師祖的大兒子陳榮光先生是留學維也納國立音樂藝術大學的音樂家台藝大的聲樂教授,推論中州師祖應該也有天賦異稟的音樂敏感度,正確地分別音程、音階,且將音程掌握的絲毫不差,因此發展了他獨特的一套劍道系統。

 

中州師祖很欣賞海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1989年),一位奧地利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他對節奏的要求尤為嚴格,他說:「我可容忍一個錯誤的音符,絕不能容忍節奏有一點兒瘳誤」,卡拉揚的指揮特點:嚴整、條理、完美、瑰麗、精雕細縷、一絲不苟。中州師祖推崇他全身用勁的指揮方式,當時指著NHK播放的影像跟黃隆民老師提醒卡拉揚「從腳底發勁的演奏」。

 

若引用宮本武藏,《五輪書》〈火之卷〉「瞭解士兵的將軍」 是兵法原則之一,它可以用於戰鬥的任何階段。運用兵法理論的力量,將敵人視為你的士兵,隨心所欲地操縱他們,調動他們。你為將領,敵為士卒。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經過刻苦的修練。指揮家必須透過指揮棒或手勢動作,指出音樂的拍子,使全體演奏(唱)者能有統一的節拍。印象中師祖的概念,一支好錶在於它走得精準,而不是走得快一點。

(二)呼吸
三峽中州道場的確是練自己的,老師教學生,學生打老師,老師再突破再打學生,繼續再教學生,這樣子持續了三十年,學生們那時都正值三四十歲壯年期,台灣光復後練武術的人數應該不少,那時的武打電影很多,街頭巷尾就看的有拳館,或許那時代的背景下,即使練習對打都很拼命,以拿真刀的心態交戰,力道好像都全開,一不專注可能就被K,如果沒有互相激烈的狀況下,是逼不出一些特殊的絕技,例如:眼看著對手的劍已經快擊中,我方還要能夠擋/閃/互擊/回擊,對手看著自己快要被打到,繼續要能夠擋/閃/互擊/回擊…。或許將練習時間拉長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精準度從身體外面,看的到的10公分縮小1公分再縮小到1公釐,到看不到的身體內部的神經傳導,肌肉筋骨協調,敏感度練習到較高級的階段是達到更細膩的波,「明鏡止水」、「無念無想」的境界,如「冥想」的腹式呼吸,使前頭葉平靜,去除腦袋的雜念(隨意肌的訊息) ,不隨意肌雖也受思考的影響,但程度不像隨意肌那麼高,盡量讓呼吸與肌肉各別獨立,不互相受影響。胸式呼吸必然動到胸部的骨頭,有雜音對冥想會有干擾,而腹部沒有骨頭,產生較少的雜音。
表2呼吸相關的資料整理

 

胸式呼吸,(速度急促,但較淺,只有部分的肺進行氣體交換)
緊張或生病時,會把呼吸重心傾向胸部

腹式呼吸(又稱橫膈膜呼吸,速度緩慢,但較深,全部分的肺進行氣體交換),
一般在正常狀況時,我們會自然使用以腹部為主的腹式呼吸

吸入/呼出

吸入 in

呼出 out

吸入 in

呼出 out

胸腔空間

著重胸部肌肉,胸腔大幅度向上擴大(外肋間肌同時參與此擴張過程),亦帶動頸部肌肉動作。肋骨上舉 (主動)。

胸腔收縮,肋骨因重力而下降。

橫隔膜會先收縮而下降,肋間肌收縮上升,這樣結果會使肋膜腔產生一負壓而將肺撐開,這時空氣就自然被吸進來了。

呼氣時:橫隔膜放鬆而上頂、肋間肌放鬆而下壓,這時就產生正壓把肺泡壓扁而吐出氣來。

胸膜腔內壓力

負壓。當吸氣時,肺泡壓變小且比外界的一大氣壓小約1cmH2O(可標示為-1),此外界與肺泡間的壓力差,導致氣流由外界(高壓)進入肺泡(低壓),此即為吸氣,此一輕微的負壓可使肺臟在2秒內吸入約0.5升的氣體。

正壓。當呼氣時,肺泡壓比外界的氣壓大約1cmH2O(可標示為+1),氣流便離開肺泡至外界,此即為呼氣,此正壓可使肺臟在2~3秒內呼出約0.5升的氣體。

負壓。肺在吸入時的容積在任何壓力下小於呼出時。

正壓。肺在呼出時的容積在任何壓力下大於吸入時。

橫膈膜

橫隔膜下降。

上舉,鬆弛。

橫膈膜向下拉低肺部,助肺部膨脹來吸入空氣。

橫膈膜向上提,肋骨及腹部位置回復正常,上胸只有少許動作。

腹腔體積/壓力/密度

依舊

依舊

如果你做激烈的運動,則頸部和腹部的肌肉會幫助你進行更深的呼吸。

「腹式呼吸」的重點在於吐氣,用橫膈膜深吸氣後,吐氣時要相當慢、吐得長,此時副交感神經才會產生活化作用。

註:資料出處,作者自行整理

身體各部位皆在備戰中,但都平靜的休息著,使每一部位可用最少的資源,神經的頻寬一直都暢通,神經傳輸無障礙,加上訓練的反射動作。以腹式呼吸為主,身體無大波動,對方看不清我方意圖,且氣息不易被對手察覺,又隨時保有所需的空氣,而我方的心神可沉靜下來,清楚地看著對手的一舉一動,中州師祖將此意念不形於色的境界命名為「無色劍」,或許當年中州師祖訓練自己開白內障手術的技術所發展出來的,身體所有的動作都要在掌握中,連呼吸也要控制到穩定,才能精確地運刀不能有任何閃失,或許這是一般人沒有機會去練的「不得不」的技術。

表3 肺總量組合表。

補吸氣量(IRV),約3300mL

深吸氣量(IC)
,約3800mL

肺活量(VC)
,約4800mL

肺總量(TLC)
,約6000mL

潮氣量(TV),約500mL

補呼氣量(ERV),約1000mL

功能餘氣量(FRC)
,約2200mL

餘氣量(RV),約1200mL

餘氣量(RV)
,約1200mL

註:肺容量是指呼吸週期中不同階段肺中通過的氣體容積,因人而異。
肺活量(VC):最大吸氣後做最大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VC=TV+IRV+ERV)。
>正常值為成人男子約為3500~4000毫升、女子2500~3500毫升,有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可以達到8000毫升以上。
潮氣量(TV):在平靜呼吸基線上,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
>健康的年輕人而言,潮氣量為每次呼吸500毫升。
補吸氣量(IRV):平靜吸氣後再用力吸氣所能吸入的最大氣量。
補呼氣量(ERV):平靜呼氣後繼續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
深吸氣量(IC):平靜呼氣後所能吸入的最大氣量(IC=TV+IRV)。
功能餘氣量(FRC):平靜呼氣後肺所含氣量(FRC=RV+ERV; FRC=TLC-IRV-TV)。
餘氣量(RV):最大呼氣後肺內還剩餘的氣量;此部分無法由呼吸量測定器測得。
肺總量(TLC):深吸氣後肺內所含的氣量(TLC=IRV+TV+ERV+RV)。

各家武術、參禪、瑜珈以及各式運動等等對於呼吸有不同的見解與理論。刀劍為利刃,力量不需要像拳腳的武術那麼大就有很大的殺傷力,呼吸方式可以以更寬廣的方式活用。中州師祖擅長口琴,吸入呼出的寬暢氣流同時也解決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時間,另外他自創的「外壓式逆式呼吸法」每發一支劍或每扭一次腰,都可以藉其動作而做一個呼吸的動作;亦即,發劍或發力的動作本身就已經在做「『倒抽』一口氣」的動作,所以才將它命名為「『逆式』呼吸法」。呼吸由橫膈膜下沉腹部鼓脹讓空氣進入肺部,運劍時,不用肺部肌肉去呼吸,身體隨時充飽著氣要像籃球一樣,有氣才拍得動,喊出聲會洩氣以及露「色」,中州師祖主張劍道不應該喊出聲的,要保持空氣八分滿,不能一次洩太多氣,腦缺氧氣時,反應與速度會變慢。吸氣與吐氣都可出劍,傳統的是在吐氣時出劍。師祖的氣一些就足夠連續打。聲樂家唱歌時,橫膈膜一直保持在下方,使有特多的空間運用。逆式呼吸法,在生活上看得到的是,將密閉的罐子要拔開時,因大氣壓力,使蓋子尚完全未打開前,空間變大,空氣密度變小,罐子外部的壓力大於罐子內部;在打開的一剎那間,空氣會衝入罐子內。故由外部的動作使胸部腹部造成更大的負壓,此時嘴巴或喉嚨的氣門開著,空氣自動地灌入胸部腹部內。橫膈膜是隨意肌,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不使用高壓,就不會影響到心臟及頭部,可避免傷害。呼吸與身體動作可以作到各自獨立進行不互相影響。
靜息狀態下呼吸次數一般為每分鐘10-18次,每次之間相隔2秒。如果呼吸過24次就算呼吸過速,在強烈呼吸時每分鐘超過35次。運動狀態下如果吸氣持續小於呼氣,造成氧氣不足去燃燒養份產生動力,腎臟發出訊息要吸入更多的氧氣,並進行正確執行過濾血液和平衡體內代謝的運作。氧氣入不付出的狀況下,反應速度與動作頻率皆下降,如何有效的呼吸是個問題。
人體不像是機器,沒有精密的儀器監測與控制燃料燃燒的過程,空氣的吸入呼出都是在不穩定的狀況下,如何確保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傳達與反應在正常工作中呢? 認知邏輯反應的過程中,肯定可能就漸漸地增加誤判與誤動作的機率。自己動作變慢,還自以為很快,一般人對時間的認知的精準度是很差的,閉著眼睛,按碼表的同時默數60秒,再睜開眼就可知道誤差多少,時間的認知的精準度也會在不同的情況下不一樣,煩躁等待的時間很慢,歡樂的時間卻很快。
在激烈對打中,潮氣量約500 ml不夠用,如果沒有進行補吸氣量的動作或可以進行時間不充足,而500ml的潮氣量一下就被消耗,就要繼續使用補呼氣量,就會開始喘。補吸氣量(IRV)所需要的時間長於補呼氣量(ERV),依據上圖補吸氣量也有3300 ml,空間很大,類似鳥類因為有許多氣囊可儲存空氣。中州師祖所提的「外壓式逆式呼吸法」在此有數據的可依據,補吸氣量有3.3公升空間,吸氣的同時,作出招打擊動作,不去用到補呼氣量,讓呼吸保持在潮氣量(TV)與補吸氣量(IRV)之間。
一般人出手的順序是先吸氣的同時做預備動作,出招打擊的當下作呼出動作或閉氣;此狀態下,就變成在吸入時無法作出招打擊動作;而「吸入時作出招打擊動作」是需要練習才會習慣,久而久之,在吸入與呼出皆可作出招打擊動作,有如口風琴在吸入與呼出皆可發出聲音。不斷的吸入會加大胸腔內的「負壓」,當作出招打擊動作的剎那力量會加大,有如上弦的弓箭,弓,有張有弛,要讓弓休息一下,讓它保持原有的形態,所以傳統弓在不使用的時候都應該把弓弦卸下。放開充飽氣的汽球,空氣洩出output方向,與汽球的行走路線為相反方向;要灌入input汽球空氣時,手有施壓在汽球口處,氣壓是在汽球的表面。而人吸入時,空氣往支氣管肺部進行,壓力往何處?壓力應用↹竹劍的擺動。
  另外有空氣沒燃料也無用,聽說40歲之後,每年體力約掉1%,上了年紀有養份(燃料)的庫存量較少,打劍前後都要補充,庫存量較少的狀況下,使勁方式一定要更有效率,如「變頻冷氣機」,燃料用完了就失去戰鬥力。中州師祖行醫開藥時,會選擇有效且成本低的,而不直接選貴的藥物,造成窮苦人家的負擔,碰到無錢治病時,他也免費診治。中州師祖開玩笑地說:有錢人(=年輕人)不會知道窮人(=肌力漸失的老年人,像是舊電池怎麼充也沒什麼電)怎樣過日子。要想辦法耗費較少的方式且要達到該有的功,如同其劍理。

(三)切斷月曆紙捲成的捲紙棒的的真刀法―連續的曲線與爆炸點
捲紙棒是以大張的月曆紙對折後,先折出紮實的中心軸後,用雙手在約1/3,2/3處壓著,再捲到底,用膠布固定三四處,捲紙棒也是個功夫,每個人的捲法不同,密度也不同,需要耐心。
中州師祖的切斷月曆紙捲成的捲紙棒的真刀法,是依真刀的劍/刀理,如用手的肌肉舉起真刀很費力,身體隨著移位產生的位能去帶動竹劍,再借用彈回的力道(手掌底接觸竹劍)再次循環。以身體的移位帶動1~2公斤的武士刀,提到捲紙棒的上方,以「腰」帶動右手,順時針往地球中心轉下去,刀鋒的方向/刀的力的方向/身體移位所帶出來的施力的方向/與捲紙棒的Z軸相近,各個的錘線相近,刀的力量就可施力到捲紙並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切斷十來層的捲紙棒;如果真刀是以運動竹劍的基本只有手部的切返動作以水平面45度左右切入,力量不容易吃進去,捲紙棒會卡住武士刀或捲紙棒斷不完全,竹劍的有效打擊部位雖為前端的三分之一,但真刀是在刀的中間。而運刀的力量如果相當純淨,以刀法的滑動/滾動/滾壓/轉動與捲紙棒間的摩擦,或許不靠地面的反作用力也可切斷。
如果兩物體間的相對速度較大,那麼滑動摩擦係數還和相對速度大小有關。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力分滑動摩擦、滾動摩擦、滾壓摩擦和轉動摩擦。身形移動俐落,砍的聲音小,斷掉的捲紙棒的切面會較整齊,門人之中以朱志清老師練得最勤,每一刀運勁紮實,連續砍,每一刀皆可砍斷十來層的捲紙棒,可以說是真材實料的古流刀法,而這樣的古流刀法在運動比賽的劍道是不那麼被要求或特別去注意,得分才是重要的!!大概只能從演武劍道型看到這些運刀的細節。相關資料:〈在日本古武道大會等等,看看古流劍術的表演武藝,與穿上護具及佩帶竹劍的現代劍道運動,可以看到完全相反的動作〉,取自《剣道入門上達,虎の巻》。
印象中中州師祖的比喻是Honda 與BMW的轉軸設計的不同,力量如果直接施力不耗損,功力就差很多,以此方式在近身距離的中段的劍也可發「顫功」打對方的腰部(胴dou)刀鋒的角度容易調整。印象中,中州師祖用月曆紙是因為武士刀砍竹子可能傷到武士刀,而外面砍竹蓆的把戲通常泡了水,試不出真功夫,捲成紙棒的月曆紙是有好幾層的,功夫高低馬上就知道,尤其以鈍的刀與在下雨天濕度高而月曆紙變軟,使難度更高。或許每個流派都有對自己標準之「一刀」的定義,光「XX一刀流」在網站上就有十個以上,有些流派並未秀出其法理,或許範圍太大,要從哪說起呢;有些流派很大方地對外公開其細節在網站上,而讀者的理解力夠嗎?理解後有專心用功去練嗎?這些也都是個問題;以現在的科學的方式,列出所有各各流派的變數再組合比較,應該就可區別各門派那裡不同,中國成語有:一物剋一物未必哪一個流派比較厲害。
聽過的「一刀流」是在一刀的行程內解決對手,個人以為,或許在我方的起的行程與在落的行程中,以腳步/身體/手臂/手的連續動作去 調整武士刀角度,使武士刀一碰觸對手的刀後,就引導對手的劍,離開我方的中心線,我方的刀強占或保持在中心線。聽李存仁師伯解釋中州師祖的這一刀,是與對方互碰的一剎那間,讓竹劍與身體「自然受力」後產生距離(刀與刀的距離;我方與對手間的距離),以此時的時間點順刀勢攻擊對手,竹劍與竹劍的撞擊的敏感度,是靠平時練基本功 (雙腳微開雙手舉高,左手持劍柄,劍尖置於右手的姆指與食指間,骨盆的左右兩點作為支點,持續地左右晃動,將此動力傳導到竹劍,使劍尖在右手的姆指與食指間晃動(虎口),垂直於脊椎,左右轉動。此竹劍與竹劍的撞擊的敏感度,可想像在觀音廟裡祈求的老婦,雙手合掌「微微振動」的這個動作。 李存仁師伯再提到這竹劍與身體「自然受力」的這個議題,架勢站地的正經八百是很好看,但要被刺擊時閃不掉之外,跟一群輪番上陣年輕的後輩持續打下去嗎?,年輕的後輩衝撞過來與之用力體碰或抗衡是浪費體力的,以「自然受力」的方式去節省體力,對於處理正面撞過來大蠻牛也是有技術的。
空手道的方式處理是,可以先接觸右手臂先碰觸,左腳向左移,身體順時針轉,身邊重心移到左腳使之成軸心腳,左腳得到支點後,接觸右手臂將大蠻牛順勢振往它本來要去的方向,同一時間空手道是以左手攻擊對手的腋下肋骨處;徐信隆師伯說明橄欖球的衝撞的動作,防守球員首先是將身體往下沉,以爬昇的曲線撞擊持球員,那一瞬間將持球員再往下扯,要注意的是擒抱後不能往上拋,是危險的犯規動作。有澳洲橄欖球選手體重150公斤,極速可高達40公里時速,也就是一百公尺可於11秒完成,可以形容成被戰車碾過或火車撞飛;如果被撞擊時,右腳需在後方,可防崩潰撞倒,等對方停止時才破壞對方平衡。撞擊時,以左手為盾,右手才有餘力攻擊,被撞擊時可能是左邊可能是右邊,所以左手右手都要順才可以。劍道的話是振開後得以在適合的距離時補一支劍。
李存仁師伯說明這如同回馬槍(古時的一套槍法,坐馬背上面扮逃走,突然調頭襲擊對方),雖當下處於敗勢,瞬間將收到勁力調整角度,轉回對手。在拳腳的武術上,假如對方踢擊衝力過猛,光只格擋只能吸收部分的衝擊力,剩下的衝擊力仍對人體造成傷害,被擊倒的機率還是很高。因此這「一刀」的細節每一流派有不同,但確定的是這一個動作是集合許多細微動作,像是一個包裹裡面集合很多東西,要守也要攻,身體刻意斜身,刻意重心落於一邊使之成單重,減少重心的交換所產生的需要時間與平衡問題,交戰後,還是像彈簧般地自動恢復中段,挺的住又保身,等等…。
如果對方像是蠻牛以10分的推動力攻擊過來,己方或許只能閃;經典的案例是黃隆民老師年輕時在三峽中州師祖的庭院裡與劍友的練習,劍友不慎被黃老師刺中胸部,整個人騰空飛起,掉至膝蓋高的水池,雖未親眼目睹也是讓人匪夷所思,驚!
閃的功夫最好的應該是西班牙的鬥牛士,聽說,鬥牛這門藝術也反應在他們各式各樣挑逗女人的行徑上。聽中州師祖口述,他處理對手撞擊的方式是,整個身體放鬆像「棉被」去接這10分力的蠻牛,擴大接觸面積以分散力量?非正面接這十分力,瞬間接受小於十分的力,並瞬間轉變這力量的方向,再回敬給對手的另一部位,使其失去原本的平衡? 而善於劍技應用的前輩,也會刻意挑動年輕的後輩,使之浮躁後,漏出了破綻再攻擊。柔軟輕輕地去撥劍,要撥得好在於「觀」,對方一有反應要攻擊過來,身體各個肌肉的組合去作撥擋的動作,而不是單單用手臂肌肉,處理攻擊後,同一時間出劍反擊。練習時,不是用手將竹劍劃圈,而是整個身體動起來讓竹劍劃圈,撥擋對手的攻擊。高階的切返,用整個身體帶動竹劍去互擊。另外,對於年輕的對手,搶出端時,就將竹劍放下,讓他只有打面的機會,此時防面部既可。
中州師祖有一招似乎有此味道,頭為圓心,右腳為支點,側身為半徑,左腳如一腳規,畫弧, 腳的跨距會比一般的腳法遠,竹劍順勢壓制對方的竹劍,超過生命線即可攻擊對方。加速度的應用:甩毛巾的動作,右手持續轉小圓,發勁時,右手是加速度劃一個橢圓形,在毛巾頂端打到目標物的同時,右手停止於一點。揮動鞭子使劈拍作響也是相同加速度作法。從轉小圓到劃一個橢圓形,不斷的劃圓,排球的發球似乎也是在最極限時發勁,使排球得到最大作用力。挑扁擔的動作有像是利用偏心圓,也可應用於劍道。

(四) 顫功與腹腦
關於非隨意肌,在這插入一提的是,抽筋(痙攣)現象,痙攣有許多種類,有的是全身的,也有的是一塊肌肉、一組肌肉、一個空心器官(如:胃)發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縮,或是一個開口處的類似急遽收縮。脊髓損傷的痙攣可定義為深部肌腱反射增加、被動性活動時肌肉張力增加或非自主性抽搐,也就是無法自主控制肌肉的活動。上帝在創作人類時,為什麼要加上「痙攣」這個程式呢?是不是為了讓人類在危及時,開了一扇門,使之臨時找到出路,繼續活下去。罹患腦膜炎者或高燒患者(盜汗、發燒的醫學名詞為「惡寒」),體溫過低或過高到無法承受時,身體就會自動開啟保護機制,不斷抽搐直到恢復正常體溫。而要以生死決鬥的無知的人們,在面臨可能的死亡之前,是否也將這扇門打開了? 中州師祖某次診療時,看到腦膜炎患者因無法控制身體而嚴重地抽搐,兩、三個大人都按捺不住,此時中州師祖腦海忽然靈光一閃,「如果將這麼大的力量發揮在劍道上,那會多麼厲害啊」!自此不斷探索開發此一潛能之途徑。師祖在62歲(西元1985年)某日閒來閉目休息時,突然有一陣力量如電流般貫通身體,令中州師祖驚訝不已,自此嘗試將這種人體潛藏的力量發揮運用到劍技之中。
中州師祖在意識層次上,可在想要的時間點能夠瞬間發勁出劍,這個力量已大於隨意肌瞬間所可發出的力量,非隨意肌必然在那剎那間也發揮了作用,這在醫學上就有相當需要研究的價值。非隨意肌是否可能隨人類的意識去做動作,在印度有停止心跳的瑜珈案例,觀察結果證實瑜珈的脈搏、血壓、心音都停止了,只有心電圖呈現出正常的曲線。X光透視發現心臟直徑變小了。這證明心臟由於體積微縮,活動已變得極其微弱。中州師祖可控制抽筋的時間,力量,與方向,將這股抽筋的力量,轉換在短距離可發勁的顫功,力量大又快速,用產生的動能將竹劍發出,如射飛鏢或拋出如陀螺,瞬間對手難以防守。中州師祖已純熟到即使行進中也可震盪發劍且保持平衡。
中州師祖笑著說:播種多,收成未必多,靠技術去種少收多;沒錢時,要用有價值的東西(金子)去換;肌肉沒力時,用「顫功」。依中州師祖的口述,他認為假如身體本來可以發出十分的力量,所謂鍛鍊不是努力去訓練成十一分,十二分的力量,而是設法用較少的力量去達到同一目的「十」,最後只用一、兩分的力量。足球場上的射門,網球,排球等,似乎也是「猛攻不如巧取得分」,辨別對方攻擊時的尖峰時段與放鬆時的離峰時段。這可相較於孫子兵法的論點「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中州師祖已達到的境界,有如聲樂的學習實在是條漫長而艱辛的路途,如果沒有一定的堅持,一定是走不下去,而檯面上所有成功的演唱家,也必然有著過人的熱情讓他"不得不學,不得不唱",可見對於聲樂的學習而言,除了先天的天賦之外,熱情更是難能可貴的關鍵所在。 黃啟淵老師曾試驗過陳榮光教授的腹部功力,客氣地用五成力量的拳頭打肚子,被反彈回來,肚皮有如籃球拍到地上可彈起,飽滿且有厚度,或許練過的音域就可較寬廣且精確地掌握每一音的高低長短。中州師祖座沙發上看電視也握著竹劍練習,左手握劍柄在腹部上持續的震動,笑著說此動作對腸胃的消化蠕動很好,按摩效果對失眠也不錯。
麥可、葛森(Michael D. Gerson)是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一生奉獻於解剖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知名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何臨床實證後,終於證明了腹部還有一個大腦,並且於1998年出版(第二個腦袋The Second Brain)一書。麥可、葛森教授認為:在人體腹腔內部藏著第二個大腦,又叫做「腹腦」。主要的功能是控制食物消化、處理資訊、接受並儲存外界的刺激,它會思考,會記憶,會學習,有自己的情緒,最重要的是能獨立運作不受大腦支配,但會和大腦相互聯繫,交換情報,互相影響。腹部的油門和煞車: 自律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兩者必須保持平衡,才能維持身體內臟機能處於恆定狀態。它們支配呼吸、心臟跳動、胃腸蠕動、荷爾蒙分泌,排泄、排汗、體溫等功能,掌管身體內臟器官、神經、血液循環、肌肉伸縮和腺體分泌的運作。自律神經系統對情緒的刺激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反應非常靈敏,如受到突然的驚嚇,會起雞皮疙瘩;焦慮不安時,則會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會肚子痛。自律神經系統的調節機制,交感和副交感必須互相對抗並且保持平衡,我們可以形容交感神經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是汽車的煞車,兩者必須完美配合,才能安全的行駛。(資料出處,圖解吳神父腳部按摩保健法,作者:吳若石,鄭英吉)
人類在進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野獸以及敵人的襲擊,戰鬥或逃跑反應發展成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腹腦或許就存在著這些原始的攻防動作,就如同達爾文的著作《人類和動物的表情》指出,現代人類的表情是人類進化的遺蹟。或許中州師祖偶然地活化了這沉睡中的腹腦,發現了這奧妙的顫功,運用於劍道上的使勁方式,與中州師祖對打過的,會直接體驗到與一般劍道的差異,或許在雙方對打時,身體內部與外部環境複雜的變數下,其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之間的正向回饋(加速)和負向回饋(減速)是非常地精準。

(五)身法與核心肌群
中州師祖提到一個概念「身體要動哪就動哪」,例如用腰晃起竹劍,停於空中,再以肩震出竹劍打擊。假設竹劍打到目標物為目的,達成此目的的方式有狠多種組合,有時對手就衝過來,我方的腳根本不用動,腰扭一下(動力源)甩出一路線,讓竹劍在XYZ的空間中飛行(雖然劍含在手裡,控制方向),朝目標物的方向前進,到達時「施勁」使之爆炸,下一動力源時,reset重置XYZ軸的原點歸零,精準計算下一行程距離與時間。動力源有許多,前腳掌往地板壓一下也是個動力源;小腹的皮上下扯動也可是動力源,因皮膚的彈性上下扯動時會彈回,將兩隻手為線,去帶動劍,利用皮膚的伸縮性,使發出的劍再彈回來。
組合方式太多,或許可以說是「動力源的位置,與力量/方向操控的關係」可以參考車子的引擎的位置與車輪驅動方式來推論「身體要動哪就動哪」,前驅=雙臂,後驅=雙腳,中置=腰,不同路況(高速公路/沙漠/砂石/雨雪/冰面,,)=不同劍路的對手。例如:前置前驅的組合俗稱「拉著走」,前置後驅俗稱「推著走」,雖然兩者的引擎位置都在車子前面,前輪或後輪的驅動就明顯不同,演變到劍道就有手/腳/腰等等的動力來源,和驅動到手還是腳的問題,而導致力量與方向的變化。就身體的重量分佈,頭部重量約佔全身重量5%,上肢=15%,軀幹=40%,下肢=40%,再加上劍道護具與竹劍約8公斤以上,上半身佔全身重量就應該會超過60%。如果手臂是動力來源,也以手臂驅動,速度雖然很快但也容易被力量「拉著走」,推測年輕選手的劍道比賽會傾向前置前驅的方式。
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用中置引擎後輪傳動,車身重量分佈便能取得很好的平衡,令車輛行車時擁有優異的操控性及穩定性;由於車身重量平均分佈,轉彎時車子的行車線位變得十分準確,反應也比一般的車子來得敏銳,此外中置後驅,可取得最佳的軸荷分配,操縱波動性和行駛平順性較好;分量集中,車身平擺方向的慣性力矩小,轉彎時,轉向盤操作靈敏,運動性好。後置引擎後輪傳動,重量集中於車尾,令驅動輪可經常抓緊路面,因此加速表現非常出色,減速時車輛的重心可得很好的平衡性,十分有助於行車線位的捕捉,應用於劍道上,雙腳負責驅動,令雙手可專注於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身體反應更加敏捷。以長期來看,中置後驅與後置後驅的困難度較高需花時間學習,但可處理較多的狀況。
向量=質量*加速度,(質量越大,加速度越小)。此公式或許可解釋於「顫功」的短距離短時間的爆發力,連續觸發深層的核心肌群為始的瞬間「加速度」,將整身的「質量」移動,核心肌群為位於人體軀幹中央,連續觸發後是整個身體的重量(如甩水狗),而非單單手臂的力量,去得到連續且不同方向的「向量」。
脆弱的脊椎無時無刻抗拒地心引力,脊椎四周的核心肌群保護著它,脊椎的通道,載送的體化神經化學等傳導訊息,是支配生理反應的主角,沒有健康堅挺有力的的脊椎,體內的內分泌及神經化學傳導系統就難正常運作。以下茲推論中州師祖的肌肉運用方式:

  1. 人體的肌肉使用順序為:核心肌群 > 脊髓神經傳導 > 所使用的肌肉(骨骼肌)。人們老化時,骨骼肌沒什麼力量,又不太聽使喚,而不管人體做什麼樣的動作,第一個動用到的肌群就是核心肌群,或許中州師祖在八十歲後就剩下核心肌群聽使喚,將力量直接傳到竹劍不失真,程序簡化,總行程與總時間皆縮短,當然可以比較快達到目的地。相反地年輕人就是有力氣(骨骼肌),充沛的力量不去使用也有困難,核心肌群未訓練的話也就無作用。核心肌群(慢速收縮肌纖維),在訓練上需要通過高反覆次數和組數才能達到有效果的鍛鍊,不是能在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使身體熟悉此核心肌群的使用方式。慢肌纖維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但力量較小,雖力量小,比賽或練習時,輕巧地擊中有效部位得分,格外顯得游刃有餘,層次自然勝於劈材的打法,而持久的耐力在高手對決時反而變的相對的重要。
  2. 「核心肌群 > 脊髓神經傳導 > 所使用的肌肉」這樣的動作反應過程越短,速度就越快、力量也越強。在劍道近距攻擊時,使用核心肌群應該會靈活於使用骨骼肌的對手。
  3. 腹橫肌和多裂肌屬於深層的核心肌群,特點為小、短、薄,且與脊椎相連,主要功能為維持脊椎的穩定。在劍道對打中,你來我往,要守也要攻,變化無窮,此特點小、短、薄可做複雜又細膩的動作,在想要的時間,在XYZ的三度空間成為的一個點,一線,或是一個面,多少的力道,加上第四軸「時間軸」的連續動作,臨時煞車收回力量等做不規則動作的變化;而此點骨骼肌難以達成,以骨骼肌為主的動作,指令發出後難以在途中更改指令,劍招較單調,較無變化。
  4. 核心肌群可有如穩定帳篷的中心柱(人們的脊椎)的鋼索。當手,腳,身體的各關節都有如鋼索聯繫著,並刻意將軟骨,腱固定住各關節,使各骨頭連結成一體,像一個柱子或僵屍一般,此時腳跟是著地腳尖微浮,此時發出的力量幾乎可完成傳輸,途中無耗損,速度較快。如使用骨骼肌,是腳尖著地腳跟墊起來,各關節都有吃些力,力量在途中不斷地耗損,到目的地時,時間與速度都會慢一些。
  5. 槓桿的機械原理,運用力矩﹝力x力臂﹞的原理,施力臂越長,所需使用的力就會越小,相對的也推論就會越省力。利用各骨頭組合連結成一體,變成長施力臂,自然就省力了,此時支點在腰或腳,在腳時,整個身體就是施力臂,靠整個身體的平衡感去運劍,此時右手不可握死,方法如神影流一門總師名譽範士九段石動碩舟齋先生的手法,小拇指開使握起,之後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可以說是小拇指吊著竹劍,右手握死的話,身體的平衡感會變遲鈍。另外要對手費力的話,將各骨頭都鬆散開,肌肉不出力趴在對手身上。還有支點在腳,活用第二類槓桿,第三類槓桿,看是要省力還是要省時,可依情況作變化。
  6. 核心肌群,其慢收肌纖維就佔了多數,主要功能是保持軀幹的穩定,讓四肢在穩定的基礎上去發揮快速活動的功能,我們稱之為穩定肌。在軀幹或身體中心部位的這些穩定肌群是隨時隨地在收縮的,它們輪流休息和工作,即使從外觀來看,我們的身體雖然沒有動作(例如:安靜地坐著或站著),但這些肌肉仍保持某個程度的收縮,以維持身體最起碼的張力,如此我們的脊柱就不會垮掉。應用在劍道的話,可以隨時備戰,且架勢就不會輕易地垮掉。
  7. 當我們要運動時,無論是打羽毛球或踢跆拳道,在揮拍或出腳之前,這些核心肌群會「先收縮」,就是整片的腹橫肌,只要先將脊柱給穩定住了,那怕身體是在一個扭曲的狀態,也不用擔心受傷的問題,因為脊柱中的每個脊椎都被緊密地保護著,而且接下來我們的上下肢的動作也能夠很流暢地做出來。在劍道的術語中,可說是先之先。
  8. 腹橫肌是腹部深層的肌肉,這塊肌肉成水平線圍繞在身體的腹部,幫助身體支撐,減輕脊柱的負擔。由於它是水平的,伸縮的運動下產生水平的力量,如應用的好,劍就可像飛標水平射出,A起點與B終點,趨近最短距離的“一直線”,當然會比對手的“抬起後再往下打的曲折線”或“較高的圓弧拋物線”快。

奧林匹克游泳金牌選手柴田亜依小姐的教練認為,鍛鍊心肺能力也可說是非隨意肌的鍛鍊,是花時間的,反覆練習後,既使無意識也會動作,身體可以到自己去反應的程度。到達疲勞狀況的時候,多於的力量變的使不出,既使想要使力進去也做不到的狀況下的反覆練習,就不會有徒勞無用的動作了。為了熟記資料去反覆的「死背」與「非隨意肌的鍛鍊」,雖然不同,但似乎有些共通點。劍道格諺中有「百練自得」,意指同樣的東西反覆進行一百次的話(那樣程度)、自然地就熟練的訓誡。意即沒有那樣程度的反覆進行的話,則不能實在地成為自己的東西的意思。熟習到不同階段或程度的「程式自動化」(庖丁解牛熟能生巧的「無心」)境界,轉換半意識和無意識。
相關的劍道格諺有「剣禅一致/剣禅一如」,意指劍的道路與禪、以找到用生死一線間的場面去修行的意思、其終究是"不二法門"(取消對立,從性空上泯滅一切差別)的教導。根據實踐禪、去達到劍的道路的極限的劍豪、名劍士有許多。修行者將思想固定在某個對象上,專注的觀察它,就稱為念。念(巴利文:sati)是一個動詞,意為「記得」,引伸的名詞形態為「記憶」。但是它也有專注、覺察的意思。《清淨道論》認為,念是一種心理過程,通過不忘失的憶念,以保持思慮的穩定、不飄蕩。因為念的穩定,使得修行者可以執持善的念頭與行為,放棄惡的行為。形成一種精進、不放逸的力量,這就稱為正念。中州師祖是基督徒又是醫師,認為雖然刀劍原來被創造的動機之一是使人傷亡,但另一層次是用劍切除自己不好的習慣,欲望等,藉劍道的修鍊去修心養性,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經常呈現在他寫的書法內容上,諸如「心之劍,春之風」。
中州師祖2011年底時的動力新發現,筆記如下,彎著腰,練習雙手持劍自然下垂,由身體帶動竹劍,雙手,肩膀完全放鬆,身體成側身單邊,讓竹劍可往前往後擺動,發劍時,劍柄(左拳)撞擊左大腿內側,左腳順勢往前,移動速度快,到位後,在由手部接著攻擊動作。平時練習是以,坐著,將彎曲的左右腳做開、閉的動作,由此力量帶動手部動作。由側身單邊,劍柄(左拳)撞擊左大腿內側,劍花如喇叭狀,轉個幾回再攻擊對手手部(面,腰刺擊皆可)偶爾使之,不同的頻率,對手抓不住。由劍柄撞擊左大腿內側頂出的劍,有如大砲,只能轟出一支,且力量太大需改良;轉換成左右雙腳各自獨立的抖動,傳達到竹劍,頻率增高,因力量來源來自腳,可使本身中段紮實,以高頻且紮實的盪劍瓦解對方的中段,此時就已切入近距離,在安全狀況下既可出手攻擊。這比“腰”為動力的更為靈活。持續震盪,中段直直進,無特定要打哪裡,無縫,逼到咽喉。

(六) 遇到紅燈要停,平衡
假設要有效率移動身體的方法,且不考慮移動身體的行程中遭受對方攻擊而我方要做反應動作,或許可以參考向日葵中間的管狀花瓣的圖像,其分佈應該是進化到最有效率吸收光源的方式。印象中中州師祖所說的遇到紅燈要停,與身體每一部分都用一點點的概念,再加上向日葵的螺線數目(Fibonacci 斐波那契數列),0.618倍的倒退回去,一開始的發勁就計算好,抬起身體重量腳要花最多氣力,不管哪一邊開始,之後左邊右邊(正旋逆旋)互相加持同時推進,如正反螺線,皆逐漸遞144.89.55.34.21.13.8.5.3.2.1.1.0,往中心點溜進去,在每一時刻上,標出身體力量跑到的點,在三維空間中的座標,理論上或許竹劍的劍尖完全不會浮起來,身體停住時,劍尖在對方的喉嚨處,0;練習鋼琴時的左手與右手的有連貫性的問題,一般的建議是,看著樂譜練習先練右手,練到熟練後再練左手,等到雙手都夠熟練後,再試著雙手一起彈比較適合。
竹劍在加速意圖要去攻擊時會露出殺氣,一般對方神經感知後也跟著觸發防守或攻擊的選擇,此方法對方較難察覺到我方要攻擊的起點。而一開始的起劍式就已經是在高中段的話,直接移位近身,竹劍碰到對方的面,頸椎沒力一碰就撐不住,拿真刀時直接有殺傷力了。印象中聽中州師祖說當初他與劍友切磋時,對方被打到但太輕覺得不算「一本」,中州師祖讓劍友心服口服的方式是,打到目標後後再「催」下去;而沉的住氣到可以控制爆炸的時間點是更高階段的技術,不會一開始就爆炸,加上「顫功」這個技術就獨樹一幟的風格。可以控制爆炸的時間的技術與對方千變萬化的攻擊方式與攻擊時間點,有人就是有天生敏銳的韻律感,遲鈍的或是靠學習樂器去補強節拍的開始/結束的時間點,時間段。向日葵中間的管狀花瓣的圖像去假設最有效的移動身體的行程的前題,再加入移動身體的行程中遭受對方攻擊而我方要做反應動作,或許就變成練習不同樂曲的變化,有如在三度空間的刻出軌道,使竹劍順著軌道行走無停頓。
洪明政前輩示範後旋踢的練習方式,初學者平衡感不習慣,需先用手扶著柱子去練習,然後直接作後旋踢,去習慣新的平衡。且「軸心腳」要扎入地下,如鑽孔前的中心定位的盲孔,引導鑽頭用,而整個軌道就靠平時練習所刻出來三度空間的軌道。
撞球出桿過猛時準度就容易跑掉了,或許身體各部位都要參與一些,使動力分散,一個連續動作在時間流上,各身體部位都有作到位。年輕人力量充足要慢下來也有困難,油門一踩就破百公里,但往前的力量很大時,要馬上轉彎是不可能的,如高速行駛的車子要轉彎時一定要先減速,無法減速時就會偏離目標的打擊點,或許就是中州師祖所說的遇到紅燈還不停。立即加速動作之後,其減速時對關節、肌肉、肌腱、軔帶需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長期下來可能運動傷害。
李存仁師伯可判斷到這一支雖然加速後可打得到,但他就是有能力控制自己不出手,以避免後續呼吸節奏及平衡問題,而我還是控制不住停留在「貪打」的程度,亂槍打鳥沒有美感之外,又不能以「俐落乾脆」的一支劍去得分,後續又有呼吸節奏及平衡問題。練習鋼琴學習節拍可以處理此問題,該停該彈的時間點控制,節拍器可精準地讓你知道拍子對嗎? 彈鋼琴時有聲音的反饋比較清楚直接,竹劍打到雖然也有聲音;服從節拍,掌握節拍,再駕馭節拍。另外運轉的轉速加速後,似乎對於地心引力的影響變弱,重心會浮起;聽說練聲樂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搬鋼琴和拿重物讓力氣更往下放(而且不是用"拿"的喔,是稍蹲馬步,用搬的),搬重物可以很自然的飆上去。
固體的骨頭主要負責身體支撐的功能,兩個或兩個以上骨骼的連結構造稱為關節,有無限變化的組合的「運動的自由度」。水在人體占的比例是70%,而細分各部份水所占的比例大致如下,血液83%,神經83%,肌肉76%,肺與心臟80%,腎臟83%,肝臟68%,腦75%,甚至骨骼含22%的水份,那麼多水份的器官在快速移動時,它們應該會晃動的,撞擊時或許一些器官會形變後再恢復原狀。而肌肉緊張時,血液會集中在肌肉緊張收縮的部分,以致全身血管只有三分之二存有血液。或許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鬆緊的轉換要靈巧又快速,血液才可保持平均分佈,正常循環。拳法或許為了造成強大破壞力,需要在運動結束時“緊”。但刀鋒銳利,輕碰一下身體就血流如注,在運動過程中的也可“緊” 一下下,造成不同的波形,使刀鋒在對的位置與對的時間點碰觸到目標造成傷亡,而在運動結束時卻還是“鬆”的。
人類在陸地上的重心大約在肚臍附近,依此重心為支點,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在運動時以此為中心點最為適當。人體的重心是人體質量(重量)的中心。它的位置取決於身體各環節質量(重量)分佈情況。當人雙腳直立時,人體的重心點在頭正中向下垂直,指向地球中心,身體的重量均分於雙腳支撐面上;當人體姿式發生變化時,重心的位置也發生變化。如:身體曲膝並向前做傾身,人體的重心位置是在與地心形成垂直線的腰部,其它部位成了平衡身體的各個環節重力,身體的重量仍均分於雙腳「支撐面」上。因此,人體的重心位置是隨著身體各環節位置的變化而改變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已經形成了自然的生理平衡意識,地心的引力已不會使健康正常的人東倒西歪。但作為高度專業性的芭蕾舞,動作的重心概念就不只是自然平衡意識了。首先,人的雙腳要站在兩腳尖各向外分開90度的外開上,挺胸、收腹,以使脊柱盡力得到拉直和伸展,然後整個重力柱(從頭到腳)應稍稍前移,「這樣就使體重向前落到雙腳的三個平衡點上(即落到拇趾關節、小趾關節和腳跟上)」這樣的重心使得芭蕾舞動作中的 relevé (上升,多指半腳尖,腳尖動作)更為方便,也使得動作在起始和結束時,身體呈現為一種積極的狀態。這是芭蕾舞中重心感覺的最基本形態。
在此前提下,動作變化中的重心就更加非同尋常。當立正時,人體是如同交通錐的圓錐體一樣,重心點需落在與底面積中心點垂直的中心線上,才會穩定。立正時,人體所形成的底面積,是指雙腳站立所形成的平面面積。人體重心需落在與該平面面積中心點垂直的中心線上,才會穩定。故而,正確的立正姿勢,應為立正時,身體略微往前傾銷,腳趾、腳跟、腳掌平均受力,人體重心才會落在中心線上,才會穩定,重心若不在中心線上,重心點不穩就容易晃動。肌肉緊張時,血液會集中在肌肉緊張收縮的部分,以致全身血管只有三分之二存有血液,重心更動不易保持身體的平衡。
跳台滑雪,是一項於跳台上的冬季運動項目。它要求運動員藉助速度和彈跳力沿跳台下滑,使身體躍入空中,運動員會於空中飛行一段時間後,落在地上。這相關於竹劍的重心,印象中中州師祖教導我們將竹劍直立,食指頂著劍柄,以身體的移動使竹劍保持平衡不倒。
相關知識:抗重力肌 (Antigravity Muscles)係指對抗重力保持身體直立姿勢的作用肌,稱為抗重力肌。我們常將抗重力肌稱為伸肌。抗重力肌為維持人體直立姿勢,所以必須是強壯有力的,如果強度不足,則影響姿勢很大,身體直立姿勢骨架正常時,肌力就不是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因素,當姿勢歪斜不正或失去平衡時,則依歪斜方向之不同,形成保護姿勢的抗重力肌。生命都在地球上進化,生命的進化發展離不開重力的影響,我們都在重力的環境下長大,我們走路的姿勢,踢足球或打籃球的本能或者是滑旱冰的能力等等,都是在重力的環境下進化出來的,人體在失重的狀態下就會丟失骨質,同時原本對抗重力的肌肉,既所謂的「姿勢肌肉」也會萎縮並失去力量。(資料出處:20190310引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94612/) 相關的議題:攻擊/防守的一動態動作,各骨頭關節角度與各肌肉使用組合,行程花多少時間?達到靜態平衡的時間點是何時?無論如何都要回到靜態平衡點的話,或許醉拳就是利用此抗重力肌(姿勢肌肉)在執行平衡的反射動作的力量,恢復平衡前的行程中攻擊對方。
假設「人是一棵移動的樹,A man as a moving tree,此概念來源應該是印度」人體形狀大小不同的骨架互相牽動,或許也是要符合重力的原則,粗的樹幹負擔較大的力,細的支幹擔較小的力。身體各部位是相關連繫著。高段的概念,但以中段的架勢,左腳當支點,右腳抖動使上段的竹劍有動能往下揮,右腳到時,劍也到。左右腳皆可,要自然。
參考圖5,因重力的原故,身體往前傾多一些,重心往前獲得更多的重力,就會有更快的速度;身體往前傾一些些,重心往前一點點獲得較少的重力,速度沒那麼快。有如伐木時樹木倒下一般,往前傾,腳不上揚。如車在下坡路段行駛時,不需加速。傾倒多少自己決定,由腳步的大小去控制,劍直接重力加速度打下去,對手會很痛,只能用幾次,耗體力。
處於不同的情境,人會調整站姿以保持平衡,如圖6所示之三種狀況,(a)扛兒子在肩膀的父親 向前傾斜,將他們的整體的重心,定位在他腳下的支撐面之上。 (b)側背背包的學生向側面傾斜,以保持整體的重心在他的腳上。 (c)另一名攜帶大量書籍的學生因同樣的原因向後傾斜。以上重心的變化去推測,穿10公斤左右劍道的護具和沒有穿護具重心是不一樣的,因此穿護具前所練習出來的招式在穿護具後會不一樣。劍舉高後,身體加竹劍的整個重心會往上提。將劍往側邊移的八相,重心會往那一邊的腳上。腳往前跨,支撐面變大後,重心往下降。
左右平衡的練習法有:以左手為主攻順時針,右手為輔,右手壓對手竹劍,偏移中心線約15度既足夠,對手無反應既攻擊,對手抗拒竹劍往右時,左面部既漏空,此時用左手擊出。練習時用兩支有重量的棍子,「左腳在前」,如打擊鬼太鼓,意念放在左手。站姿一直要保持直立與平衡。傳統右腳往前踏擊出時,姿勢在跳躍時遭遇攻擊時無法反應,風險高。

 


 

三、技法(有意識)
印象中師祖擋刺擊或面擊的方式是,頭與右手一起往內縮在劍後面,就如突發狀況時身體的反射動作。將某一刺激的原本行程,認知→邏輯→反應的有意識的動作,經過訓練轉化成反射動作,縮短成千分之三秒。反射動作的先決條件是你根本不需要知道它的發生,但它不斷的發生。神經系統有80%的功能都發生在反射動作,各位目前身體有無數次的反射動作,但你不知道它正在發生。這是一個重要的生存姿態。舉例來說我們看到部隊進行立正這一個動作,因為反射的作用,使軍人可以挺直的站立。因為當身體重心飄移離軸時,我們的身體就會產生反射動作,將重心拉回。此外,打瞌睡也是一個反射動作,當我們低下頭快撞到桌子時,此時反射動作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抬高。
(一) 眼法
中州師祖舉了一例: 「樹上有很多隻鳥,舉槍射擊打了一隻,會剩幾隻? 」,或許他的意思是雙方對峙時,己方出了一支劍,如這一支劍未讓對方無力反擊或當場斃命,此生死關頭的當下前後瞬間,對手為了保命如驚弓之鳥,「捨身 」狂亂地發出數支劍,地上的血不知是誰的。揣測中州師祖所說的對手「死了才可打」,如「催眠」般地讓對手僵住無動作,已方才可出手,因不露聲色的「無色」,鳥兒們神經未觸發反應,還停留在樹上,黃隆民老師補述,楣角就在預知鳥何時是最後一次移位。中州師祖自創的「視神經同調(或同拍)訓練法」,或許這可以是有效地處理「亂碼」的方法之一。我嘗試以物理的公式去猜測其原理,光速 = 頻率 * 波長 ,光速在一般狀況下是固定速度,藉由觀注目標物(對手的鼻尖/喉嚨或身體其他部位,視為波的發射端),我方的眼睛如訊號接收器,去掌握目標物動態不規律的頻率與波長,而動物的頻率是有其習性,且波長有波峰與波谷,可由一動作的力量的開始(鳥要起飛時 0°)與結束(鳥要降落時360°) 的自由度較低 較容易預測,90°至270°)之間的自由度較高 較難預測。在這時間點①對手是停滯中無動作,我方動作,在運動比賽中有射箭,保齡球,撞球等等,目標是固定的狀況下,變數剩下自身(加上刀劍)在行程中的準確度;而在②雙方皆動變數最多最難掌握;③對方動而我方不動的狀況下,就要有辦法在最後一剎那間去轉變情勢。馬叔禮先生講解中國文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個生命體,以一動一靜組成,不同的組合有下動上靜/上動下靜;內動外靜/外動內靜;右動左靜/左動右靜。腳可以區別為自由腳與軸心腳,一隻腳固定(靜)/一隻腳移動(動)。事實上或許都是相對地都在動,月球(動)繞地球(靜),地球(動)繞太陽(靜),太陽又繞著更大的系統。
在自然生物界裡皆存在①②③種的掠食行為,①彼靜我動②雙方皆動③彼動我靜,②雙方皆動,受傷機率高又耗費能量最多,雙方的時間點時間段的開始結束有幾個組合,而複雜的問題必須簡單化,人有限的能力(頻寬)才可以處理,相較下①彼靜我動與③彼動我靜是最節省能量,有如地雷,一碰觸立即引爆,剎那間精準有力的捕食過程,生死轉瞬的生物能力讓人匪夷所思,探索這生物快慢之間!

相同頻率下,振幅越大 >> 能量越強 >> 聲音越大
相同頻率下,振幅越小 >> 能量越弱 >> 聲音越小
相同振幅下,頻率高 >> 高音 >> 穿透力弱 >> 傳播距離短
相同振幅下,頻率低 >> 低音 >> 穿透力強 >> 傳播距離長
假設我方右手食指扣著扳機,右手連接到左腦去做同拍的計算處理,時間連續性的思考;此外中州師祖另外一組波的發射器與接收器,再次確認要開槍時機,身體整身震動為波的震動器(發射端),他以兩個示範說明,示範1:打鼓,左右手持鼓棒,以身體的平衡感,頻率一致地敲鼓,持竹劍時接觸對方的竹劍,使其共振,手指頭上每平方公分就多達30萬個末梢神經,而每個觸覺受器可偵測到1/1400盎司(=0.02克,一隻家蠅的平均重量)的壓力變化,為波的接收器,有一名叫強瓊的世界游泳記錄保持者曾說:我的指尖上彷彿有眼睛,經常看見水分子活動的情況。示範2:兩人面對面站著距離約30公分,只以雙掌為接觸點,互推看誰可推動誰,推測其方法是,左手右手同時發出震波,如對方一邊開了,或許中州師祖就加重那一般的波,使對方架勢崩潰,如太極的聽勁/懂勁/發勁,如解剖學的學習手法,不會動的部位如骨頭,用手的移動去感覺它的高低起伏,會動的部位如心臟,用手的按著不動去感覺它的脈動。
比如盲人手持拐杖摸索地板探路,小說中的盲劍客,雖不知是否真實存在過,如他們以聽覺,觸覺去取代已失去的視覺,以劍接觸對方的劍,如太極的 "聽" 勁,來做因應。盲人手的觸覺有時也會失靈(小木偶幻覺Pinocchio illusion),視覺有時會「知覺衝突」與 「視覺欺騙試驗提示,人所看到的內容,和其本身想看到的內容有關」造成失真與誤差,雙方在互相持續的運動下,掌握力量轉移大小與時間點是非常不簡單。
蝙蝠與海豚用的是很高的音調。因為聲音越高,波長就越短,產生回音的物體就可以很小。就好像要捕捉很小的東西,要用孔隙很小的網子。如果你想要在黑暗中「看到」很小的物體,必需發出非常非常高頻的聲音。
如上述的法則,相同頻率下,振幅越小 >> 能量越弱 >> 聲音越小 →我方消耗能量較少,聲音小就不被對方察覺。相同振幅下,頻率高 >> 高音 >> 穿透力弱 >> 傳播距離短→適合在近距離下攻擊並準確攻擊更小的目標。或許這是一個練習的目標,振幅變小,頻率變高,此狀況下單位就更小,使勁的力量變小,方向與時間點的選擇也越多變化。
練到一般人做不到的高頻,感知到一般人接收不到的高頻,曲高和寡是必然的,甚至在台灣當地被號稱是老人劍(像休閒性的運動不跑也不跳,無競賽性的激烈大動作,在正式比賽時是不予採納的近距離攻擊)或是殺人劍(…雖無激烈大動作,但力道足,時間準,以無捨身:「保身 」的取勝),中州師祖對外也沒什麼去辯解,只是跟我們這些小朋友比喻「小學教的基本體操動作,到了大學研究所不會還是只有基本動作,還繼續強調一刀一足的基本打擊方式就還是繼續唸小學,是不合理的;應繼續研究不同的東西才有趣,使之有變化豐富,有如舞蹈家不會只是跳一種舞。」
中州師祖獨特劍道的「視神經同調訓練法」,牽連的技巧有,視線的聚焦、距離、節律、腳法,攻擊點的定位等。推測其原理是,瞄準對手頭部一個點後,對焦準確後,且我方心神已定,無波無浪如一面鏡子「明鏡止水」,對手的一舉一動以同樣的速度反映在我方的心鏡,因身體每一部位都用最少的資源,神經的頻寬一直都暢通,神經傳輸無障礙,對手的任何一個動作,我方皆零時差地應對其進退如影隨形,只要我方引擎持續運轉著,對手一停止攻防,勝負既已分出,殺不殺就在一念之間。以雷達與對手的距離,對方退一寸,我便進一寸,保持距離。不能退。印象中中州師祖提及A點B點的練習方式,在一面牆上畫一點(A點)在另一面牆上也畫一點(B點) 至少距離有五公尺,練習兩個地方之間的腳步,如宮本武藏所說的走路的腳步,這樣子的練習之後在比賽對打時才會習慣走路的腳步。流暢腳步的有如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平行於地面如磁浮列車的原理,讓劍尖從滑入A點,轉身時的那隻軸心腳定住,直接如圓規轉360度,而自由腳順勢跨出,同樣動作再讓劍尖滑入B點,訓練整體的協調感,身體各各部份都用一點點,分散動力的方式,馬力不須是最大輸出,且可持續輸出與控制轉數,另外中州師祖的另一特殊招數,遠距離下,一下子就進入近距離,利用人視力的盲點,在近距離,人無反應,用身體的平衡直接切進刺擊,這樣的方法有如催眠一般。另一目付方法,應放在對方頭頂上,反應才來的及。
聽說兩三百公里的時速賽車比賽,賽車手視覺的畫面是變形的;當劍道比賽雙方都加速往前攻擊時,眼睛如何訓練精準度是個問題? 印象中聽中州師祖說在古代有練習訓練「觀」因氣流而搖曳的燭火。我試的經驗是,在暗房中燭火的對比較高,雙眼正常聚焦時看到只有一整個燭火的形狀,燭火中心最亮,而刻意讓雙眼失焦或瞇眼看時,燭火中心會有“幾束光線”射到我的喉嚨處(我躺著看),這“幾束光線”是直到不能再直的直線,理論上燭火的光束是對整個空間發散,是沒有光的線條的,而燭火厲害的地方是它是「不間斷」。徐桂堂師兄的講法是那個目標點有光,劍道術語有「遠山目付/紅葉目付」或「觀一整個森林與一顆樹」,或許以現在用語是,聚焦/失焦,和肌肉運動知覺 (kinaesthesia)。

 

(二) 腳法
印象中師祖的概念,他示範的動作如同立正稍息一樣簡單,又像只用一隻腳稻草人的棒球打擊預備式,如一般走路的無懼又可既時加速,溜冰的,相撲比賽的預備式,標槍的,霞かすみ腳法等等等。霞似乎是已先將腰部與手部先扭轉,以「先之先」作為預備式,縮短一個攻擊周期的起手式的時間,如以水平180度的棒球打擊方式會被視為暴力,在霞的起手式時就只微微傾斜,竹劍的行程縮短又柔順 。雙腳的頻率要比雙手的頻率高,雙手的頻率過高時,雙腳要傳上來的力量就散掉了,雙手看起來要慢慢的。練習時,雙手呈L型握著劍,下半身晃動傳到上半身去驅動竹劍。
關於中州師祖所提的「從腳底發勁」與「骨骼,姿勢,與筋肉部位的關係」的理論基礎,可參考實驗生物學雜誌的論文Control and function of arm swing in human walking and running(20190310引自http://jeb.biologists.org/content/212/4/523),有許多實驗去支持在人類行走和跑步時上半身運動的手臂擺動是被動的假設,其中軀幹和肩膀主要作為骨盆,肩帶和手臂之間的彈性連接,手臂當作一個被動質量阻尼器,減少軀幹和頭部旋轉,上半身運動主要由下半身運動提供動力。
中州師祖在淡水中學學生時期是標槍的選手,或許演變擲標槍的技巧到劍道的技法,運動員在跑道助跑將力量傳給標槍,擲出的剎那手部轉動標槍使之旋轉,如子彈一般在空間旋轉飛行。但使用那麼多的力量會有過衝問題(overshoot),故只取它一開始的瞬間加速度,而手部轉動標槍的動作已轉化到人體中心的髖關節與全身各部份的角度調整,髖關節與全身各部份的角度調整的控制就直接影響竹劍如何在空中飛行,例如吃螃蟹或魚頭時,鉗子與筷子需不同角度進去。左手為軸心以點來轉動,右手亦同,身體左側向外拋,為動力來源,但力量不可過,不需再花力氣回復平衡,左右腳 如車輪前進,無色,右肩向前傾,劍尖"直線"滑近。
基礎的劍道大多以從上到下的砍劈,從正面,到打左右側的面部、手部、腰部也大多是從上到下「線的攻擊」,座標是YX軸的水平面,刺擊喉嚨是ZY軸的矢狀面上「點的攻擊」。推論中州師祖的擲標槍步以瞬間加速度的近身方式就是ZY軸的矢狀面的攻擊,竹劍已兵臨城下,下個動作就是近身的攻擊,以顫功的攻擊,X軸+Z軸為縱波(疏密波),Y軸+Z軸為橫波(高低波)。而以髖關節與全身各部份的角度調整的控制,是可以不同角度進入這三個面,在加總攻擊的次數會比單單YX軸的水平面的多。當然年輕時可以將從上到下的砍劈練得超強,但上了年紀後舉劍的力量不夠,又會牽動隨意肌與胸式呼吸,體力耗損較快,速度會慢於年輕人。
中州師祖研究一輩子的劍,印象中他評論他自己說他不一定會贏別人,但不會輸,而最好的禮物是健康,每周日晚間與大家練習後大量排汗,排出體內毒素,保持身體各功能正常運行,可能是以前胃開刀的緣故,消化不佳,他以左手握竹劍的柄放肚子上在躺椅,振動竹劍按摩肚子幫助消化,「雙腳也震動著的樣子」。推論,高階的劍術為 "點", "線"會分散力量,劍以線連到手,拋出後,劍的打擊點到達打擊部位後,發勁將線打直,力量貫穿進去。
中州師祖獨特劍道的腳法還有許多,「擲標槍步」「鋤地劍」「敗馬陣法」「開腳天顛」「無足數刀」、「變化的一足一刀」、「西洋劍的姿勢」、「拋出身體20公尺不費力的腳法」等等,討論如下。

  1. 「擲標槍步」
    擲標槍要擲的遠,下半身需夠平穩,重心的平穩能夠保證在投擲標槍時獲得更大的力量。核心肌群關係到膝關節的穩定度、下半身的力量和肌纖維的徵召能力,劍道的中段的穩定度應有直接關係。 擲標槍運動員在30米長的跑道助跑,獲得了一定速度後才將標槍擲出一般情況下,射標槍的先之先腳法:預備時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開始動作的順序,右腳往前逆時針,左腳往前順時針,右腳往後順時針,左腳往前逆時針,右腳往前逆時針,以便造成加速度,標槍出手時能夠達到113公里每小時。持標槍的手是鬆弛的,透過身體助跑加速取得足夠動能,再將動能傳到標槍飛出,或許這也中州師祖劍道的特色,另外為了減少標槍在空中的阻力,擲出的剎那,手部需轉動標槍,使之旋轉,增加力道。
    擲標槍只能擲一次,助跑,身體各部位協調,與手部動作皆來輔助這一次投擲,因為只有一次,事前都要計算好距離,時間,擲出點,角度。這與劍道雷同,也很像西部牛仔的對決,一開始背對著,走十步後轉身開槍。比手槍一次只能射擊一發,要裝第二發子彈時會因為來不及而被對手吃掉,因而要突破防線才能扣下扳機。電動遊戲的射擊準心形狀有圓形、方型點狀、方型、圓十字點狀、衍生型,不管什麼準心形狀,都要有XYZ軸的座標概念,定位精準才打得準,並且花費在「定位確認時間」要短,才不會錯過發射打擊的時效。
    運動員助跑後需要在投擲區”終點”前投擲,不得超過。因劍道的比賽是沒終點,雙方不斷地變換位置,找到”終點”前出劍,不得超過。需隨時調整與對手間距,鎖定距離後右腳停左腳出,還可以反拍的變化攻擊。
    一般的跨步及力量是由小到大,年輕的打者常常大大步跨出打擊,程式一旦設定,途中無法更改,如未命中,風險就增高了,應該小步、小步移動為宜。印象中中州師祖的模式是由大到小,到達紅線後,竹劍還可選擇防守或攻擊,要攻擊時才發勁出劍。肌肉沒有力量時,如何利用位移,擺動身體去振盪竹劍。小腳步, 切 --切--近 有加速,如滑進,無加速,無力。大步時,反應時間太長,無法及時反應。
  2. 「敗馬陣法」
    左手握著劍柄底,靠著骨盆的骨頭或たれ上,用身體頂住,劍才有力量去頂住衝過來的對手。如衝過來的對手打昇擊面,往後沉閃過面擊之後,再向前刺擊腹部(師祖所說的敗馬陣),喉部要輕碰,以測安全。如要破壞衝過來的對手的平衡,用雙手持劍撞擊對手肘內處(靠麻筋處),加上顫功,使對手失去平衡,不需要讓他跌倒,空隙就已非常大,輕鬆的一擊既可。
    對方的昇擊面,我方以敗馬陣,以劍尖劃一小刀在對手的手動脈,血慢慢流,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不主動攻擊,直至對手昏眩,給予最後一擊。另外一方法,將劍刺入於對手雙手下方,肩膀以上,對手仍想攻擊時,我方左手往上揚去阻擋,在真刀實際戰場上對手已敗,理由此時對方再攻擊往下時,我方的劍受力,將劍切入對手身體。
    對於昇擊面,用鍋蓋法將對方的劍往左右邊彈出,空隙超大,可讓對方失去平衡崩潰後再壓制。
  3. 「開腳顛」
    中州師祖主張“開腳顛” ,下盤才可更穩定。開腳顛(台語)移動重心,如搬大石頭,要用"開腳顛",身體不會由低往高,我方如自由落體般撞進去。被撞到時,身體自動平衡。如車子在下坡路段放空檔。擲出標槍的剎那雙腳是敞開的,如此才可有更多的變化。
    年老時,腳尖無力,支撐不住身體重量,早上起床時會頃倒的危險狀況。故中州師祖對打時穿鞋,是讓力量換於腳踝。腳尖要如鋼索鑽入地面,雙腳成大字型(台語稱之為開腳顛),左手夾著身體使劍與身體為一體,竹劍角度要足夠與左腳接近平行,此時已將支點由左手換為左腳,右手為施力點。以此第三種槓桿方式,施力臂也大大地延長,力量也大大增加。雙腳成大字型(台語稱之為開腳顛)進入近距離時,以左腳與身體為整個施力臂去壓對手的劍,對方此時難以返擊,在以“大弧度”的方式打對方手部,如持續如此順時針攻擊,整個身體會順時針地移動著,對手不跟著動時,無法跟上去擋住來劍。由左腳內側頂住竹劍,壓制對方竹劍,力量大於腰所發出的力量。
    用"腳後跟"去頂對方才有力,年老時失去肌肉的力量時,需要穿鞋去增加力量。
    展開身體,如“大”字,右手持劍(實),左手扶著(虛,無握緊),左腳將身體自動移出,右手拋出如射標槍,竹劍可深深切入。幅度可調整兩參次,欺敵,盪劍,再擊出。此方式可在遠距離攻入,與傳統劍道的滑步差一尺。
  4. 「無足數刀」
    右腳為中心,如日本棒球選手鈴木一郎的金雞獨立打法(振り子打ち法),像稻草人(かかし)只有一隻腳,左腳脫離地面,右腳為軸心腳,左腳頻率更高,去發更多劍,中州師祖獨創的無足數刀。筆記寫著:右腳打直,左腳尖稍觸地面,右腳墊著上下震,產生帶動 "運劍的力量" 連續攻擊。下方力量傳達需做" 程序確認",有可能下方有運轉,但未傳達到上方,卻使用上方肌肉所發的力量。右腳為支點站好,左腳為輔去發劍,才可連續超過三支以上的攻擊。右腳在左腳前為支點(軸心腳),不論前後左右的移動後,右腳還是在左腳前,左腳的抖動得到動力去發劍。右腳到定點後,左腳務必跟上,不超出右腳。左腳跟上,一步一劍的方式也可。劍道的一足一刀屬於初階,無足一刀的頻率才能夠在極短時間與距離及時作反應。
    中州師祖的中段手部好似裝上了鋼索,一個或數個動作之後竹劍要可自動恢復中段,或對方的盪劍敲劍後,還是像彈簧般地自動恢復中段,如左右螺旋終將重疊回到原點。如對手切入近間距離,對手喉嚨到頭部手部腰部的距離在30~40公分內,行程控制在最短距離。縱或橫或任一角度的方向可隨機隨時去隨意的改變,去做不規則或規則的力量與方向變化,超過【好球區】不能出手,在原地出手或出手腳到達定點時是在一定點不再往前,此無足理論是撞球的定位球(定桿),當主球與目標球相撞後,主球把自己的前進動力全部傳遞給目標球,目標球則前進,而主球因失去動力,便停留在與目標球相撞時的位置,以物理學的【動量momentum】除去因摩擦與傳熱因素所造成的微小損失,在撞球運動裏,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所有圓球都遵循動量守恆定律。擊出後,停在原地,勿倉皇再出擊或移動位置,否則會失去身體平衡。出手後到定位後就停住不再移動,多餘的動作無用,浪費體力,製造破綻,守中段,用剛好的力量去破勢及切入或打擊。印象中中州師祖提到我們大多有“越過線”此問題。在振動進入攻擊距離的定點時,身體就需"歸零",就像射標槍跑到到界線就停止,不能越過線。在這攻擊距離,出手就要到達攻擊的位置,不能再移動,如移動準度就跑掉了,並且在打完一支時,竹劍是不再動的,停住在那兒。
    「變化的一足一刀」, 左腳膝蓋不彎曲,向前進,劍隨之被帶起成上段,身體到達位置時,竹劍順勢,打到打擊部位,腳不再踩多餘的步伐,類似一足一刀但打擊時間點延後或不打出,手也不再出多餘的力量舉起,或是向下加壓打出。
    劍柄插在肚子上,由腰部頂著,以身體的擺動去帶動竹劍,竹劍像是跨掛在對方肩膀上,重量自然地施力下去,打擊部位的A點到B點似乎綿延著打擊,沒有大大舉起的動作。用內勁發出去刺擊。身體從A點移動到B點,是發勁將身體拋出去,然後停止,每次都這樣。並不是用走路的方式。身體側身前進後退,不需左側右側。將小指縮進來輔助拇指;比例成2:3, 在競鍔時反應加倍。
  5. 「西洋劍的姿勢」
    右肩往前,左肩在後,整個身體有如柱子一般,劍柄插著腰,劍鋒朝著七點方向,由腰的擺動去運劍去搶中段,左腳跨出時,打出。對於雙端開鋒獨特的武器,防守左邊右邊還的攻擊後,中段刺進。以西洋劍的姿勢,右腳在前,右手持劍,右手彈出收回彈出收回、連續攻擊可到8支9支劍。
  6. 「拋出身體20公尺不費力的腳法
    將身體瞬間加速兩點的方向後馬上回復身體中心,重心拋出,使身體類似無重量狀態往前奔馳的移動,如射出的飛鏢或拋出去的陀螺。可運用在位移後的出劍,身體有如一棵大樹既將倒下,將此倒下力量轉移到出劍的力量去,倒下的程度自己判斷狀況去決定,身體傾倒時,劍不抬起,以直線距離直接打目標,不再經由腰部轉動或腳獲得力量傳至劍去消耗時間。腳步幾乎貼著地面平行前進,腳只是輔助工具,是配合骨盆的左右兩點作為支點,左右左右轉動瞬間加速產生的動力讓整個身體的重心拋出去,大腦自動計算調整腳步使之產生趨近直線的拋物線。
  7. 「打水漂」
    以在水面上拋擲扁平的石頭,被水面彈起的娛樂活動。世界記錄是彈起38次,12公尺/秒的速度、毎秒自轉14回。科學家們得出,決定性的影響是水面接觸時間短的結論:接觸越短,越少的能量通過摩擦損失。在實驗中,這個時間不超過1/100秒。能量損失也就是為什麼石頭與小的初始速度都不是很成功的原因。無論自轉或石頭的速度,當石頭擊出與水表面成一角度在20度為達到最佳接觸時間。在衝擊角度大於45度,無法觀察到的跳躍現象。如果水平速度可以維持,彈起的次數就可能無限下去。物體的旋轉可製造出人工重力(artificial gravity),地心吸力對此旋轉的物體影響力就會降低。以水漂來看,「拋出身體20公尺不費力的腳法」左腳右腳左腳右腳…有如打水漂的兩顆扁平的石頭同時進行。
  8. 花式滑冰的跳躍(Figure skating jumps)
    溜冰鞋上的刀刃角度,據起跳方式的不同(起跳足的冰刀用前刃或者後刃、以及用內刃或者外刃),可將常見的標準跳躍動作分為六種,每種難度不同。由於運動員在跳躍過程中往往有空中轉體動作,因此又可分為一周跳、兩周跳、三周跳和四周跳,周數越多難度越高。正如人有慣用右手和慣用左手之分一樣,花式滑冰運動員根據個人完成跳躍動作的習慣也分為逆時針旋轉和順時針旋轉兩種類型。

    難度

    跳躍動作

    起跳狀態




    起跳後
    轉體方向

    落冰狀態

    滑行方向

    起跳足

    起跳刃

    另一足狀態

    落冰足 

    落冰刃

    另一足狀態

    滑行方向

    1

    後外點冰跳
    Toeloop jump

    向後

    右足

    後外刃

    左足刀齒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後外刃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向後

    左足

    右足刀齒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2

    後內跳
    Salchow jump

    左足

    右足刀齒不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右足

    左足刀齒不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3

    後外跳
    Loop jump

    右足

    左足刀齒不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左足

    右足刀齒不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4

    後內點冰跳
    Flip jump

    左足

    右足刀齒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右足

    左足刀齒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5

    勾手跳
    Lutz jump

    左足

    右足刀齒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右足

    左足刀齒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6
    最難

    一周半跳
    Axel jump

    向前

    左足

    前外刃

    右足刀齒不點冰

    逆時針

    右足

    左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右足

    左足刀齒不點冰

    順時針

    左足

    右足冰刀不接觸冰面

    註:(資料出處:20190310引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6%A0%B7%E6%BB%91%E5%86%B0%E7%9A%84%E8%B7%B3%E8%B7%83%E5%8A%A8%E4%BD%9C。)

     

    維基百科台灣繁體的中文,與英文版/日本版的表達方式不同(似乎只秀上比賽場上有看到的(右撇腳,慣用腳),還是需要專業選手/教練的解釋。我身為門外漢看這些高超的瞬間加速與旋轉技術,詮釋個人的觀點如下:
    ⑴ 滑行方向 皆是後向後,除最困難的一周半跳Axel jump是向前滑行方向,或許向後滑行方向是可以"較容易瞬間"獲得的空中轉體"力量",以及要準備動作與花費的時間較少。
    ⑵ 刃有前刃/後刃/外刃/內刃水平刃的使用選擇,或許水平刃只使用在滑行時。起跳足 或落冰足 身體的重心皆是單一邊,使移動可馬上進行。
    ⑶ 起跳足的瞬間,另一足可選擇點冰或不點冰,或許點冰的功能是對"已發出的起跳足的指令"做細微調整,或是對"將執行的空中轉體動作"做修正,或是對"身體的重心"的修正。
    ⑷ 起跳刃 的前刃或後刃,外刃或內刃,應該直接關連到"將執行的空中轉體動作",與"順時針/逆時針"的轉向。後內點冰跳Flip與勾手跳Lutz有用刃不清的問題,用錯刃會被扣分。
    ⑸ 落冰刃皆是後外刃 ,除特殊的 Euler 跳躍動作(Opposite Back Inside Edge)。為什麼都是後外刃 ,還想不出來。
    ⑹ 起跳足可以是左足或右足,落冰足沒有限定左足或右足,就是沒有雙足落冰,或許是難看,或許是又要花時間變成單重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
    ⑺ 起跳足到落冰足的重心變化有,一直在右足;一直在左足;由右足到左足;由左足到右足。
    ⑻ 以穿褲子會穿哪一隻腳判定右/左撇腳?(中文是慣用腳?) ,選手習慣不同,連跳躍的高度與角度皆不同,軸心成鉛垂線的似乎比較穩。
    ⑼ 身體柔軟到不行的青少年組選手常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表現,選手年齡一般在20到30多到技術成熟高峰。(相關知識:成人有206塊骨頭,而新生兒的有超過270塊,由於諸如頭骨會隨年紀增長而癒合。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這兩種硬骨細胞會不斷的在反覆進行建造和破壞骨骼的工作。如果形成的比例較高,比如人類的嬰兒和青少年兩大成長期,骨頭便有可能延長、變粗、變緻密;相對的侵蝕的速率較快的話,可能降低身高(老倒縮)或是形成骨質疏鬆。)
    ⑽ 30年前得過金牌的選手,今年被邀請出來表演以表揚其貢獻,我猜目前她今年已超過 50歲了,速度已變慢,無高難度的空中轉體,是因為老化的關節。 相關知識:關節周圍還有許多肌肉附著,當肌肉收縮時,可作伸、屈、外展、內收以及環轉等運動。從功能上來看,穩定性好的關節,活動性就受到一定限制;活動性大的關節,穩定性又受到一定影響。如脊柱的主要功能在於支持體重和保護脊髓,因此,脊柱關節的穩定性大而活動性小;上肢的主要功能是活動,因此,上肢關節的活動性大而穩定性小。了解關節結構,關注關節健康!
    ⑾ 羽生結弦,非常優秀的日本男子花式滑冰選手,與其他的選手相較高難度動作,遊刃有餘,時間精確。客串一小小段的日本古裝劇電影,殿下萬萬稅,他走路的方式也是很特別,應該肌肉的使用方式也不同。雖然審美觀念不同,審判員對「不用力」的自然姿態給較高的GOE分數。

    假設以上這些動作可以應用到劍道上,筆者推論其原理如下:
    ⑴ 腳底的角度,在一發勁的同時,已經大致決定「這一次行程」在XYZ座標上的移動是如何。不只是左腳出「身體順時針轉」/右腳出「身體逆時針轉」,較精確的用字或許是飛機的俯仰pitch, 偏航yaw, 滾轉roll。
    ⑵ 雙腳起跳與雙腳著地,在重擊時使用,比單重有力。單重(單支腳的單軸心)與雙重(兩支腳的雙軸心)的問題。雙軸心也是很有挑戰的,偏心的轉動,對手也不容易看清楚,困難點是在,同一軸心時距離加長縮短的定位容易,雙軸心的話,定位與距離的計算有相當的難度。
    ⑶ 腳底獲得的反作用力,可視為「震央」,地震發生時,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竹劍的運動有立即的作用,上來的力量可自行變化成,縱波(疏密波)或橫波(高低波),或是混合使用但要有時間差避免破壞性干涉波(疊加的原理),力量/角度/時機點/頻率自己拿捏,直接攻擊或盪到對方的來劍。相關知識有(維基百科)連心力: 連心力的方向永遠指向一個固定點;稱此點為力中心點。許多宇宙最基本的力,像萬有引力、靜電力,都是連心力。在物理學裏,大多數重要的連心力都是強版連心力;簡單擺的繩索作用於擺錘的拉力是一種弱版連心力,這拉力的方向是徑向方向,但對於小角度擺動,拉力的大小可以近似為一個常量,是擺錘感受到的重力大小。瑜珈的倒立式,如身體肌肉(核心肌群)的未聯貫,維持不住就倒。擺錘也是可以應用於劍道上,如啄木鳥,小鳥啄米。
    ⑷ 點冰或不點冰的重點在於腳與冰面「平行」的移動,一抬起腳,位能的原態就馬上破除去轉換成另一形式的能量。經林文彬師兄的解釋,kote手部 men 頭部的連擊要領是,kote手部的擊出只是預備動作,右腳的點冰動作只是輔助下一支扶搖直上的men 頭部,右腳一抬起就破功。平常就練習此扶搖直上的kote-men,速度會變快很多。以打水漂為例,石頭與水面接觸時間越短,越少的能量因通過摩擦而損失,在實驗中這個時間不超過1/100秒。摩擦力來源於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附著力,但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幾乎無關,故右腳的點冰只要右前腳尖(掌)。
    ⑸ 以「整個身體加竹劍為一體」的瞬間加速,完成「一本」,那麼雙方可視為XYZ座標圖上的兩個一樣大小的點,彼此的距離是一樣的,雙方的高矮胖瘦就可先忽略,以「起跳」的時間點,看誰比較準。
    ⑹ 花式溜冰的選手在定點做旋轉動作時,手臂貼身抱緊(或許腋下貼緊)時可讓轉速加速;手臂張開時減速。在Z軸發勁後,腋下貼緊的話,竹劍可以較少能量傳遞的耗損,將竹劍射出,比對手更快速。 ⑺ 身體移動位置,重心也有變化,刻意不協調,讓竹劍的重心先到,同時到,或是後到。
    ⑻ 聯合跳躍(jump combination) & 連續跳躍 (jump sequence),其複雜度是對手是難以預測的,如果被我方牽制,跟著我方動的話,氣會不順,處於弱勢。相關的例子有:如走山路時開車的人不會暈車,而其他的乘客會暈車,駕駛者的平衡系統與動作是一致的,而乘客的測知的感覺與視覺所看的景象不一致時,就會引起「知覺衝突」產生暈車。另外的自身的錯覺,「視覺欺騙試驗提示,人所看到的內容,和其本身想看到的內容有關」。
    ⑼ 竹劍的連擊,每一擊都在「不同角度的冰面」擦過去,竹劍的角度隨之轉動,類似打水漂。
    ⑽ 以小朋友在玩的戰鬥陀螺來看,動能要夠,才撞得倒對方,或是軸心要正不能被對方撞倒。
    ⑾ 主動肌動作相反的就稱為「拮抗」肌,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前傾↹後傾;旋前↹旋後等等的。「不用力」的自然姿態,會不會是只有單一邊肌肉的動作,有如口風琴,吸與吹皆可發聲。

    中州師祖不主張以抬起右腳大力踏地板去獲得瞬間的動能去運行竹劍,而是像溜冰,腳與冰面「平行」的移動,雙腳幾乎平行於地板移動,盡量總是雙腳與地板保持聯繫,不限定腳步的形式,步足是常用的,打劍也要跟走路一樣自然。有次中州師祖要我走路給他看,我那時還是一頭霧水。或許雙方對峙時,要保持位能的完整,因此以雙腳幾乎貼著地板去移動,如同手指觸摸著琴鍵,了解各琴鍵間的距離感,腳觸碰黏著去感覺適合爆發的距離與調整雙方之間的距離;取花式滑冰的跳躍動作不同的垂直角度,但「不」跳躍,大小力量由腳去控制反作用力的大小,力量從腳往上傳遞,角度可自由調整,也可從垂直轉換成水平,力量分散不同比例到身體的哪一些區域,感觸到有攻擊的位置與時機點,力量再匯聚爆炸。以爆炸點去判定的話,重心有先跑出去,同時到,或是後到的不同選擇。 洪明政前輩提到柔道或空手道在移動時,會要求身體平行的移動,不會有跆拳道上上下下的動作,身體水平上上下下在柔道或空手道來看是認為不穩,(ㄇ ㄗㄞˇ),空手道有大動作的話,馬上漏出破綻會被高段的修理,每一動作都要很謹慎! 物裡學有「動量守恆定律Conservation of momentum」,是不是可以解釋「動量的守恆」在「空間的平移守恆」,須要懂物理學又有武術底子的人去評論是否合理還是還是硬拗。
    被愛因斯坦譽為最有創意的女數學家諾特爾證明了一個極重要的定理:每一個連續對稱都對應到一項守恆律;例如 時間平移對稱 對應到 能量守恆律、空間平移對稱 對應到 能量守恆律、旋轉對稱 對應到 角動量守恆等。對稱與守恆律 的密切關係在此之前從未被明確點出,例如儘管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已經證明,任何連心作用力(如重力)都會導致角動量守恆(克卜勒的等面積定律即是角動量守恆律),但諾特爾卻進一步揭示,對於角動量守恆而言,「連心力」的意義其實在於其 相對應的位能 具有 旋轉對稱。在諾特爾之後,對稱與守恆律成了一體的兩面,兩者的關係是現代物理學之重要基礎。

    「半圓」拱形的橋墩,肋架,橋墩與橋墩的距離大於40公尺,橋自身的重量在長時間使用下毀壞,地震,或河水沖刷等等,只要部份受損,整個橋會垮下來,因此留存下來的很少。而「半弧形,橢圓形」的橋墩,有「推力」延伸較長,橋可以建造成地更遠,橋墩受力變小尺寸可以變小,各各橋墩是獨立的,部份的損壞不會讓整個橋下來,只要修裡損壞的部份,橋樑的重量也大幅減輕,於是變細。相關知識:拱屬於純壓力結構,可以在有大跨度的情形下,將受力轉換為各元件的壓應力,而不會有張應力。有時會稱為「拱圈作用arch action」。當拱結構的受力帶到地面時.拱結構會對基地施下一往外的力,稱為「拱推力」。當拱的高度下降時,其往外的拱推力也會變大。為了維持拱圈作用,避免拱結構倒塌,需要抑制往外的拱推力,可能是利用內部的拉桿或是外部的支撐,例如橋台。橋的原型是流通,應用於劍術上,在體內是「力」在各肌肉/關節的流通,在體外是「力」從A點到B點的流通;高級的技巧是儲存體內的「應力」如「弓」,位移到B點的目標點時釋放「應力」爆炸,印象中中州師祖七十幾歲的打法,順勢再加上拉緊的弓弦彈進。射箭時,原本是拉滿弓,在放箭前一刻,將弓弦再往後拉數寸,將氣力放出。

  9. 「鋤地劍腳法」
    以這些的原理/理論去解釋中州師祖的「鋤地劍腳法」,之前的筆記記錄:鋤地劍(地上劍) 腳法,首先練習以右手握到劍柄底部,劍尖(虎口)朝後觸地不抬起,左腳往前劍劃半圓往前,換右腳劃半圓往前,雙腳接黏著地板。鋤地劍腳法,腳不離地黏著有如溜冰,劍的重心,身體的重心,要隨著左右腳跟上。竹劍敲地,一步所帶出的力去敲踩出單支的攻擊。如盲人手持拐杖摸索地板探路,單支腳尖持續振動,手不動,待機攻擊,傳導後完整後,才出劍。
    在遠距離時我方無立即性的危險時,還可以處在安逸的狀態,可觀察對方動作模式,也可暫時休息。
    在一刀一足的距離,就必須一定在備戰狀態,「低音感共鳴胸腹式呼吸法」,波(wave) 是,無質量,有能量,有訊息。利用「訊息」決定攻擊時機點,猶如舊式的黑膠唱片機,唱針讀取唱片的訊號後需要有擴大器與喇叭放出音樂。
    茲將「鋤地劍腳法」的基本腳法說明如下:
    右腳(右前外刃)水平往前以等距離小步的連續開足的方式前進,雙手持竹劍垂直樹立,右手為軸心點使竹劍自然地順時針方向旋轉,從下往上傳的力量剛好用到完,之後繼續下一個循環。
    左腳(左前外刃)水平往前以等距離小步的連續開足的方式前進,雙手持竹劍垂直樹立,右手為軸心點使竹劍自然地逆時針方向旋轉,從下往上傳的力量剛好用到完,之後繼續下一個循環。基本腳法之後,右腳轉換到左腳,類似chacha舞步,前後/左右的chacha就同於「鋤地劍腳法」的腳法,可再變化成花式旋轉chacha。
    以打水漂的例子,石頭如果水平速度可以維持,在水面上彈起的次數就可能無限下去;更高境界的像一陣風吹著一落葉,落葉本身完全不出一絲絲的力量,隨著風的多少力量,哪一個角度,哪一個時間點,飛舞在空中,或許可以說是某個程度的和諧,如果有其他的變數又成為另一個不和諧狀態,直到再達到平衡著落於地面,或許「風」可以歸屬於流體力學。或許可以以更廣義的物體的三形態,氣體,液體,固體,去解釋「氣劍體一致」。身體在一定範圍下有形狀的變化,而維基百科的運動學(kinematics)限制於物體理想化為「剛體」與忽略「其內部的相對運動」去做計算;而古老的中國早就已經說明這個難以量化的計算,圍棋。
    中州師祖的口風琴技巧高超,音域寬廣,就在於他對運氣控制精準,變奏變頻變調主副旋律交雜,快慢大小高低疏密交替,其口琴的演奏有著,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大、小、快、慢等變化,對於進出肺部的空氣量的控制有一定的準確度,並活用於劍道。李存仁師伯提到,身體像蝦子的伸長再彎曲的拔擊後,萬一姿勢已到極限,此時的處理方法之一是,再吐一口氣,造成「形變」,即可再出劍。
    以物體三形態氣體/液體/固體更廣義的解釋,【氣】不只身體呼吸的空氣,身體移動所帶動的氣壓變化,與黃隆民老師提到合氣道【不折彎的手】的概念與方法也可以加進來運用,兩臂好像還抱著一個無形的"炁(ㄑ一ˋ)球"般(抱元守一),不讓這個"炁球"扁掉。如果也能掌握這個原理來運劍,當更加殊勝。
    以「低音感共鳴腹式呼吸法」產生的高密度攻擊意識是不夠的,身體也要有配合的高頻動作才可對應,時速三百以上的跑車,在台灣高速公路速限一百一也很難發揮跑車的帥氣,如果左手與右手在緊與鬆的交替之間皆可攻擊,即可在比較無限制的狀況下出高頻率的劍。對方的攻擊處與攻擊時間點都是隨機的變數狀態下,我方的態勢要有不同的對應,組合要有彈性,才有辦法去「合;和」,哪一腳要在前,腳要跨大步小步還是墊步的不同選擇;腰部要不要加把勁使力量乘一倍數,或是轉向/返轉;肩膀要不要也震一下;力量到了手部是緊還是要鬆,還是先緊後鬆,還是先鬆後緊,緊與鬆應該都可發勁去使劍,是有攻擊效果,像是風動得的樹梢,一直鬆的話狀態是停滯的,一直緊的話狀態是僵硬的,比變頻冷氣更厲害,可以返轉。或許甲手的護具可以變成五本指甲手的五支手指應該還可以有更多的變化組合。

(三) 手法
1.師祖的手法
中州師祖研創的手法也很豐富,擎天劍:左右手放鬆往上拋,右手固定保持與肩同高,掌握好時機,左手往下拉擊出。剪刀手:左右一上一下的剪切力(二個彼此平行,方向相反的力)。欺敵用的劍花。 拇指與其他四指的比例成1:4,如將小指縮進來輔助拇指,比例成2:3。雙手打直,右手左手姆指食指如O.K.往下壓,右手較靠近自己身體,左手不能放開,否則又要用手的力量。右手打直,掌心如熊掌左右甩,盪對方的劍,速度才夠。
而手法最深奧的是,保持將雙手手背互貼的動作緩慢畫圓,憑藉同步丹田與手的動作來訓練如何產生痙攣,同時達到按摩内臟,而促進健康的效果。黃隆民老師的解說是中州師祖左手完全朝下為全陰,右手完全朝上為全陽,也有半陰或半陽,亦即手心四十五度朝上或朝下。「外壓式逆式呼吸法」的外壓式是左手握著劍柄底,靠著骨盆的骨頭或たれ上,直接以顫功的動力傳導。
  這雷同於拳術的「寸勁」,高手能在無距離的情況下發拳,零寸勁,或許以手肘或某關節伸直,達到死點位置時,釋放高壓發勁,但此運動方式可能不適合有年紀的人。中州師祖的顫功不同的是未使用高壓,就不會傷害到心臟及頭部。聽過劍道的教導,要有車子檔位的概念,不同檔位配合需要的速度,善用離合器去變速。中州師祖提到少林易筋經之斷筋,使之「不使用四肢」的力量,以身體去帶動。假設身體各個肌肉的鬆弛緊縮導致血管「液壓」變化,以離合器釋放壓力轉成移動身體或竹劍的速度,或許這就是中州師祖的手稿,骨骼,姿勢,神經與筋肉部位的關係,隨意筋與不隨意筋的活用方法,訓練方法是以呼吸與發聲法,速度節拍。

我的筆記記錄著:肚子有引擎,連續發聲,墊腳跟,連續發劍,力量一致,「右臂保持在肩膀下,超過就費力」此點可以棒球投手的人體工學去解釋,手臂與肩膀成水平線,肘關節90度(invert-L)和如果手臂高於肩膀,或肘關節小於90度(invert-V)容易導致肘肩關節受傷。右手為支點,在20公分的間距內移動,左手要有辦法讓發出的劍再彈回。左掌上為劍的延伸點,右掌為倒U型(朝上),讓劍的活動範圍不超過肩。
  一般雙手操刀,皆以雙手虎口朝前的握法,卻忽略了虎口朝後的握法,棍法因可以雙手也可以單手,所以單手時可以虎口朝後的握法;而在三步拔刀的拔刀動作是虎口朝後,在日本武裝戲裡也有此拔刀式的招式,一拔刀即可攻擊。」陳建榮老師補述,當劍高舉劍尖往後倒時、擔劍劍尖向後時,都是虎口朝後的握法,甚至是推拉、杉木、甩竿的動作做大一點時,都會有虎口朝後的時候。此部份中州師祖將之隱密到,鋤地劍(地上劍)的,劍尖(虎口)朝後觸地不抬起,縮小此一動作從中段到成到刀尖指向對手左或右眼的中段,當完成此平青眼的起手式(半陰半陽),有如上段,總行程就剩後半段的半陽半陰攻擊,這樣的行程可能比對手的行程少1/2。
黃隆民老師補述:「雙手刀手之內的變化有許多觀察點可以切入。虎口朝前朝後是其中一種。建榮說的沒錯,八相或擔劍往後方倒下劍尖時,或是脇構這種隱藏刀身於身後的架式,虎口都會朝後。其實,手之內的觀察點還有握把或持柄時,雙手手心所朝方向是陰或是陽或是半陰半陽的不同。一般傳統劍道的入門指導都教人雙手皆虎口朝前,右手心朝左,左手心朝右。在槍與棍傳統的持法裏頭,出了前述類似雙手刀劍的持法(或曰把法)之外,手心完全朝下的曰陰把,手心完全朝上的則曰陽把,當然也可能是半陰或半陽,亦即手心四十五度朝上或朝下。這種全陽把或全陰把或半陰把或半陽把,如果加上左右手的差異,其排列組合會更加多樣,此正是中州師所傳的手之內各種把法也。」
  因手部的變化太多,以條件,左手右手的順、逆時針轉、定點,鬆與緊,使之變化較明顯易見,會有36個組合。左手右手在鬆的狀態下呈現c ɔ ,緊時像是電器開關ON,一緊馬上觸發爆炸時間點使勁。而這只是大概了解手部變化的分類,拍子也是,分到1/32拍已經很細了,再細也只是紙上談兵。事際上的對打,差0.1公分或 0.1秒 就被撂倒了。需以長期對打練習,使神經敏銳到分辨出0.1公分與 0.1秒的差異比較實在。
2.「手之內」的36種組合
另外可思考第三種槓桿(費力槓桿,然而能夠節省距離),或第一種槓桿(改變方向)作適合時間距離角度的變化。第二種槓桿的施力點、支點分別在抗力點的兩邊。例如,獨輪車、胡桃鉗。這是一種省力槓桿,可以施加較小的力量來移動較重的物體,但是施力的位移較長。第二種槓桿較困難,以腳底為支點,施力臂為前凸的頸椎或前凸的腰椎,像是向下壓的罐頭開罐器。複式槓桿是一組耦合在一起的槓桿,前一個槓桿的抗力會緊接地成為後一個槓桿的施力。幾乎所有的磅秤都會應用到某種複式槓桿機制。其它常見例子包括指甲剪、鋼琴鍵盤。複式槓桿應用到劍道最有趣,或許是吸收對象攻擊來的力量,再轉化成我方攻擊的力量。筆者將手左手右手的順、逆時針轉、定點,鬆與緊所產生的36種組合整理如表5。

 

茲針對表5所示之各種組合狀況說明如下:
⑴ 李存仁師伯補述,身體運行待機時手是鬆的,擊中的那一點是緊的,擊中後再恢復鬆的狀態。

  • ①擊中的那一點是緊的程序是,身體產生的力已移轉到劍本身;依林文彬師兄示範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手臂與身體往後拉儲備動能,然後腰快速地轉動往前揮桿時有兩方式,a方式:腰與桿子同步轉動去擊球;b方式:腰(直徑粗)轉動到一定點時停止,力量再傳輸到手臂(直徑細),力量再傳輸到桿子(直徑最細),最後力量再傳輸到桿頭,再到高爾夫球,b方式球飛得較遠。
  • ②依神影流一門總師名譽範士九段石動碩舟齋先生有一手法,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依序握緊,累加力量的終點竹劍會發出 bya bya的聲響,力量逐步增加的話會有空間去選擇a:力量輸出出劍,或 b:煞車不出劍;此原理是振動(維基百科有動畫較清楚),指「一個物體的往復運動」相對於「靜止參照物或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一般來說振動的基礎是一個系統在兩個能量形式間的能量轉換,振動可以是周期性的(如單擺)或隨機性的(如輪胎在碎石路上的運動);由基本功:劍尖在右手的姆指與食指間晃動(虎口),常練習基本功後習慣其振動模式,在對打時振動是周期性的,身體在運行待機時是處於: 「最大靜摩擦力=給予一物質最大的力量, 但不能使此物質移動」,有機可乘時,振動是隨機性的「放大」。
  • ③陳榮耀醫師曾示範真刀的細部動作,舉上段時,不必舉到頭上,真刀一劃到就有相當的殺傷力,真刀上行到一定點後有一加速度再擊中目標,一震,此能量的釋放最大,足以震開對方來劍;真刀下行到一定點後有一加速度再擊中目標,一震,此能量的釋放最大,足以造成破壞對方來劍或來勢或我方有變頻的攻擊。


⑵「緊」如電器開關的ON;「鬆」如電器開關的OFF。ON與OFF要做到隨時可切換,例如這一刀大腦已傳達訊號ON,行程中,對方也已察覺並已隔擋,此時再傳一訊號OFF,因為這一刀已無用,繼續執行只是浪費力量;如hold住停滯零點幾秒,對方以為換招式而解除防衛,此時再切換到ON,使打擊有效。雷同於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應用到劍術上,手部得煞、放、煞、放的過程中,選擇放的時機點攻擊;再進階為整個身體的煞、放、煞、放。另一高階的作法是直接改變路徑,轉彎再攻擊另一點。

表5手之內的36個組合
 


左手


攻擊對方的
裡/生命線/表

右手


附註

0

定點

攻擊
對方的生命線

定點

 

 

 

拇指食指扣住避免落劍。

攻擊
對方的表

順時針轉

第三種槓桿: 抗力點、支點分別在施力點的兩邊。

費力槓桿,然而能夠節省距離。

攻擊
對方的裡

逆時針轉
(網球反手拍)

1

順時針轉
(網球反手拍)

攻擊
對方的表

定點

第一種槓桿:施力點、抗力點分別在支點的兩邊。
改變方向。

順時針轉

 

 

 

拇指食指扣住避免落劍。

逆與順時針
轉的弧度差而定

逆時針轉
(網球反手拍)

傳統的雙手往內轉緊。

 

 

拇指食指扣住避免落劍。

2

逆時針轉

攻擊
對方的裡

定點

第一種槓桿:施力點、抗力點分別在支點的兩邊。
改變方向。

逆與順時針
轉的弧度差而定

順時針轉

 

 

 

拇指食指扣住避免落劍。

攻擊
對方的裡

逆時針轉
(網球反手拍)

 

 

 

拇指食指扣住避免落劍。

註:資料出處:作者自行整理

⑶ 手指握緊的動作是個旋轉動作。右手握緊時,順時針;左手握緊時,逆時針。
⑷ 更豐富變化的方法是像吹笛子各個手指的按法,發出不同的高低音(頻),在任何一手指的按的部位皆可發勁並控制竹劍的運動方向,像是拿筷子,但限制於手套狹隘的空間,不容易調整姆指以外的四指的位置。按的時間,會短於緊的時間。
⑸ 比賽時,常用第三種槓桿做推拉動作,左手稍微往前,右手有弧度的向自己方面拉再推,而推時力量只有到手腕,未到手指以縮短時間。
⑹ 不能用兩隻手打,擊中的時,右手持劍(單手打),左手只有扶著,擊中後,左手得到反作用力。雙手皆用時,費力耗時。
⑺ 之前我以為中州師祖是用筋去拉劍,再次詢問是骨頭。劍柄朝上,劍尖朝下,右手扣著劍柄,讓竹劍如鐘錘的擺動著,左手在竹劍向右邊盪出去時,再推一把,使之加速。以此慣性,將竹劍歸回原本的標準握法,在竹劍與身體做平衡的同時,運用左手及右手再推一把,使之加速擊中目標。印象中之前中州師祖所說的劍不能用雙手打,也不能用一隻手打,更明確的說是雙手不能用“同拍子打”,基礎的劍道的使力方式就是用雙手同拍打,較無變化,頻率低。左手及右手的再推一把,可以是在各個時間點發劍。
⑻ 左手固定不動,保持於私部前,左右晃入如布袋戲人偶,右手的功能有二,其一,在水平面的左右隔擋,其二,右手作為準心,到定位時即可出劍。
⑼ 雙手鬆鬆,拇指食指緊,一方面是扣住竹劍避免落劍,而高深的技術在此,此握法如手術刀與音樂指揮棒,因為技術有難度,不是每個人都達得到此程度去當外科醫師或指揮家,但這是一個目標,古人,中州師祖,前輩們,已登到此山頂了。

五隻手指時,左右手出的力量要可感應力量大小,力量要可左右手互轉讓傳輸。有如機器的閉環系統,定義:閉環控制系統的特點是系統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會反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雙手持竹劍與單手持劍的差異也發生在網球,或許可以用雙手握掃把掃地的動作去比擬,雙手握掃把力量較集中精準度較高,可以掃較重較大的垃圾到畚斗,但只能局限於掃一定的區域,用單手拿掃把掃地時,可掃除的範圍就加大了,固定軸心腳(pivot foot籃球/棒球投手術語),移動另一隻非軸心腳 (或稱之自由腳free foot棒球投手術語)使半徑延伸,但力量變小,控制性變差(開環控制系統),優點是活動範圍較大且遠,因沒有經過複雜的雙手反饋回路去計算,反應速度較快,但刺激一來就反應,有可能看到虛招就受騙上當。右撇子慣用右手,左手較少用,神經線路也就沒有右手那麼多與那麼發達,用左手寫字刷牙就可明顯感覺到差別,或許學習練習使用到左右手的樂器是可讓另一支手有較佳的反饋,左右手去形成合閉環控制系統(雙向道),力量的互通與互補(筋骨,肌肉,血管),訊號的傳遞與接收(神經)。這個衍生的議題有單手打面部與單手打腰部的有效性,及完成單手打擊後,單手的力量與反應速度是否有能力防守對手的接踵而來的攻擊。
再幾年就70歲李存仁師伯補述,中州師祖的永續螺旋轉法,有如「木工弓型鑽」,右手轉左手轉,順時針逆時針,大轉小轉,皆可依狀況自行組合。中州師祖厲害的是,擊中後不影響到下一個攻擊點,也就是,訊號與力量的是否繼續傳輸無停頓,命令 ↹ 訊號與力量的傳輸 ↹ 實際。而這永續螺旋轉法厲害的地方是計算出,本身或對手的位移,雙方「將在」某一位置與時間點,「螺旋線路徑轉動中的竹劍」到達「要攻擊的座標點與時間點」是穩合的,不刻意加把勁去擊中那一支,即使打了好幾場,氣不喘的原因之一,時間距離都不妥當的那一支劍,就「不打」,不會刻意加把勁去打某一支劍。
中州師祖57歲時在三峽當地有人要來學劍,概念上學生就只有一把竹劍,作為身體的延伸,要像是拿筷子一樣輕鬆,靠本身的本能反應去對打,沒有招式,本能反應就足以將彼此打到小手護套下方皮膚瘀青,推論是手關節鬆弛,又須可讓手指握劍有力,拳可像有鎯頭的重量,又可自由控制地甩出,一般劍友來體驗一次後,就謝謝再聯絡了。而中州師祖傳授的不是招式,是功法,有通用性到其他領域的知識,不只應用劍術上,也適用於其他武術,劍術也只是武術之一項,難以限定於一招,一招又一招千千萬萬招變化多端,不能只是見招拆招,以無招勝有招,要練的是某層次的「品」,穩如泰山的態勢,如這永續螺旋轉法,把彼矛轉入我盾,把我盾轉出成攻彼之矛,彼來我往之間的力量的移轉與旋轉速度的調節,練到自動化,不動心。竹劍垂直轉動與身體座標的ZY「矢狀面」;竹劍水平轉動與身體座標的Y X「水平面」有不同的效果,需自行練習去參透其中變化。

中州師祖八十九歲時的書法(圖13),猜想師祖應該有其用意選這四個字「惠風和暢」,如果解釋成,受惠於對方風(力),我方和之並使之流暢,你我之間的循環可從「牛頓球/ 慣性原理擺動球」的實驗去驗證,以科學技術的系統的控制(模控學)去解釋,可參考維基百科:回饋(Feedback,又稱回授,反饋)。
快80歲的洪明政前輩,不管跟誰對打,洪前輩依自己的頻率與速度不亂馬腳,即使之前車禍右手舉不起來的後遺症還是穩紮穩打,「大鍋蓋」的封劍很厲害,我不客氣以不同角度的切入沒禮貌的連續攻擊,幾個回合後速度與反應變慢了也不知道,如黃啟淵老師說的「人在走下坡時往往不自覺情勢就要變了」,洪前輩捉到我的破綻給予一擊,他的心得是,不管對方打什麼劍是人家的自由,都寬大地接受,並適應不同的劍路再突破,各種武術的高人實在太多了要虛心學習。

 


五、結語
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大腦裡的神經元是高度連結的,甚至超過成人大腦裡的神經元的連結程度。在我們生命裡的最初幾個月到幾年之間,我們的大腦會不斷修剪神經元之間不必要的連結,以及移除不必要的神經元,直到得到了協調、一致的神經迴路,連結我們的眼睛與大腦,讓我們可以「認知」自己所處的環境,、、。大自然的雕鑿過程,主要是依賴測試。我們必須不斷的與周遭環境互動,以確保發育中的大腦,做的是有用的事情,這意思是說,環境裡不斷出現的刺激物,會協助刺激我們的大腦,讓大腦發展出能夠對這項刺激做出反應的能力。即使是「比較遠的東西看起來會比較小」的概念也需要經過學習才知道。取自《不懂科學會倒大楣》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劍友李生雄高中主任退休後數個月後,突然覺得駝背了老化有加速現象,黃啟淵老師建議來三峽中州道場練劍,從完全不懂劍道開始,竹劍打面竟然打三下手就酸了,到自由對打,數個月後,腰桿子又挺直了,如今100下沒問題。雖然現在動作變慢,每天還有練打面,希望能繼續保有體力,在中州道場受益良多,學到功夫、學到做人的風範、得到健康。
由上述的大腦裡的神經元的連結,發展到認知系統,從無到有需要時間,退化也需要時間,而上了年紀又閒置不用或許會加速度的老化。而神經元的連結似乎可以再生,「少根筋」就再去訓練把它長出來。中州師祖一生練劍面對身體的老化,不斷的找新方法來對應老化,連結新的神經元,又是一條條的筋路,到了年老時,年輕的使勁條件已不成立,必須因應變化而變化。
超過振動頻率範圍20到20000赫茲人耳感受不到,超過波長範圍390到700nm人眼感受不到,而這範圍以外的還是存在的啊,中州師祖厲害的地方是不斷地研創,認知越活躍老化可延後,即使老化也有替代方法,例如由右腳往上踢,將劍提起,在年老時無力時的作法,年輕時有力是無法體會的,利用大腿的力量將劍勾起,力量夠將一個椅子挑起,不浪費力量,不能有運動傷害,老年時也可用的招數,才是真才實學;並活用看不到聽不到的功法。應用粗的腰或粗的大腿為動力源,直接傳遞到竹劍,或驅動手臂竹劍;粗的肌肉與細的肌肉的鬆緊應用,也可不同組合。以細繩波速>粗繩波速,緊繩波速>鬆繩波速的規則,去變化。
中州師祖總是有不同的觀點,看到跟我們的不一樣,例如說,氣象主播任立渝先生的手部動作很漂亮;那一位棒球投手像是拉小提琴的方式擲球;看對打中兩方的腳大概就知道他們的勝負與程度;河洛語「目色好」較貼近的中文是「觀察力,眼光犀利」中州師祖不厭其煩傳授他的一生研創的劍道精華,有次示範他的腳法並問:「看得出差異點嗎,趁我還在時,快點問…」。目色差的我看不出來,程度又不足也不知從何問起,現在組合的拼圖或許有大致輪廓與部份內容,不足部份請大家再教導補述。國家地理影集《世紀天才》愛因斯坦,有一段諷刺的自白大致是說,年輕時對於那些不合理的定律想要將其推翻,但現在又陷入自己所創的定律的框架下。而中州師祖不斷地研究創新,如同藝術,武術是沒框架的,科技日新月異知識取得容易,後輩們也請繼續研創。


圖14 師祖親筆手書「道 すじ,八十八年的人生路程」。
註:すじ (筋) ,中文是: 筋肉; 血管; 線; 條; 條紋; 紋理;血統; 門第; 筋(植物的纖維質);素質; 條理; 道理; 情節; 梗概; 官署; 當局; 小路。沿...一帶; 方向; 方面(的人); 程序; 步數(圍棋等)